數學童話故事:蝸牛白天爬2米,晚上墜1米,幾天能從井裡爬出來?

2021-01-08 怪怪老師

這是一口沒有水的井,井裡生活著幾隻蝸牛。

一隻小蝸牛抬頭看看高高的井口,上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呢?要是能去外面看看多好呀!

老蝸牛告訴小蝸牛:「這個井這麼深,我們蝸牛爬這麼慢,想到外面去?做夢吧!」

小蝸牛聽了心灰意冷,正想打消這個念頭,小蝸牛的媽媽聽說了這件事,鼓勵它說:「有了夢想就應該去努力!我們蝸牛是爬得很慢,但只要你每天都在堅持努力,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對呀,至少我要努力去試試呀,還沒爬怎麼就沒有信心呢?為什麼我們這群蝸牛一直生活在井底,那是我們一直都不敢去嘗試呀!

說幹就幹,小蝸牛開始往上想爬。它爬得很慢很慢,但為了夢想,它堅持著,不停地往上爬,1釐米,2釐米,3釐米……每爬高一點點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累得它腰酸腿痛!從早上爬到晚上,它終於往上爬了2米了,其它蝸牛看著爬得精疲力盡的小蝸牛,覺得它是自找苦吃,有這必要嗎?

晚上,小蝸牛夢見自己爬到頂,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第二天醒來一看,由於晚上睡著了,往下墜了1米,結果白天爬了2米,又只剩下1米了,其它蝸牛看見了,都笑小蝸牛自不量力,從井底到井口,共9米深,這樣白天爬2米,晚上又墜2米,什麼時候才能從井裡爬出來?(聰明的你,幫忙算算吧。)

第二天 一大早,小蝸牛鼓足了勁,又開始往上爬了,雖然晚下會往下墜,但至少每天都會爬1米呀,小蝸牛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爬上去的。

第二天跟第一天一樣,蝸牛爬了2米,小蝸牛怕晚上睡覺又會往下掉,本不想休息,可實在堅持不住了,還是睡了一晚,結果又墜了1米,現在爬了幾米了呀?第一天白天爬2米,晚上墜1米,其實就是爬1米,第二天一樣也是爬一米,這樣要幾天才能爬9米呢?一天1米,要9天嗎?不管它了,還是繼續往下爬吧,只要堅持往上爬,總會爬上去的。

………………

第七天,蝸牛爬到了七米,他猜:離井口還有2米,應該後天就能到了。

可是,第八天,蝸牛就爬到了井的上面,外邊的世界真美呀!小蝸牛看到了高高的山,清清的水,綠綠的樹,漂亮的花,雖然苦點累點,能看到這麼美的風景值得呀!

玩了一會兒,天就暗下來了,現在終於可以美美地睡一覺了,睡之前小蝸牛突然有一個問題,我到底一共爬了幾天呀?細細想了一下,我只有爬8天呀,他感到納悶,每天爬2米,墜1米,一天不是只爬1米嗎?9米那應該要爬9天呀,現在為什麼只爬8天呀?(你說呢?)

想了好久好久,蝸牛才恍然大悟:今天早上我爬了2米,就爬到頂了,早就離開那口井了,現在正躺在外面睡覺呢,沒有在井裡睡覺,就不需要考慮往下墜呀!最後2米不會往下墜,要先減掉,9-2=7米,白天爬2米,晚上墜1米,一天相當只爬1米,2-1=1米,7米要爬7÷1=7天,加上最後2米要1天,7+1=8天。

小蝸牛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必考題之易錯題,蝸牛白天爬,晚上墜,蝸牛幾天爬出井?
    今天睿爸再給大家分享一道小學數學必考題之易錯題。題目是:一口井深9米,一隻蝸牛,從井底向上爬,白天往上爬4米,晚上向下墜3米。問:蝸牛幾天能夠爬出井?做這道題的時候,有些同學會這樣做:9÷(4-3)=9天,結果是9天爬出井,如果這樣做就錯了。
  • 知了猴都是晚上從地下爬出來,它是怎麼分辨白天黑夜的?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又快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了,幾乎每年的夏天,我都會回老家住幾天,不為別的,能在晚飯後拿著手電筒去樹林裡找到幾個知了猴足以。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知了猴會在夜晚出土,而不是白天呢?它是如何知道白天黑夜的呢?有兩個原因。
  • 原創文章:《蝸牛的殼》
    題是這樣的:有一隻蝸牛住在井底,有一天它想要爬出井口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它從井底往井沿上爬。蝸牛每個白天往井沿爬30釐米,晚上睡著後往下滑20釐米,井深3米,請問蝸牛幾天可以爬出井口?這個問題看著很簡單,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在乎的並不是數字,而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孩子問:「媽媽,這隻蝸牛為什麼要爬出井口呢?它為什麼要做那麼辛苦的事情?
  • 無意中發現菜青蟲、蝸牛都是晚上出來禍禍我的白菜的啊
    可是好景不長啊,不知道是菜青蟲還是蝸牛,把我的白菜葉子吃得千瘡百孔,有的菜心也被啃了,我仔細查看,可是找不到真兇。偶爾看見一條青蟲或者一隻蝸牛,也不會把白菜禍禍成這樣啊!中秋節晚上想到小院去看月亮,可是天公不作美,月亮被一層白雲遮住,只隱隱露出一點光,等了一會兒,乾脆徹底被烏雲遮住了,天陰沉沉的,變天了。我打開手機電筒,想欣賞一下我的菜園,看到白菜這一畦,真的讓我震驚了,好多蝸牛啊,不是白天看見的躲在殼裡的那種,都是舒舒坦坦地伸長了身子,頭上的觸角立著,在大吃特吃我的白菜葉子。我毫不手軟,把蝸牛從白菜葉子上摘下來踩碎。
  • 一年級娃娃變身「小蝸牛」爬呀爬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課堂上,一年級小朋友吳同忍不住在地上學起了蝸牛爬。這一幕,發生在11月7日南京市南昌路小學的「樂韻講壇:著名兒童文學家祁智老師專場」活動上。祁智給孩子們上了一節《小蝸牛》的課,吳同小朋友可不是調皮坐不住,而是真正進入了課文的狀態,把自己想像成了「小蝸牛」,才去體驗一下蝸牛慢悠悠的爬行狀態。
  • 華山白天爬還是晚上爬 夜爬華山需要幾小時
    很多人去爬華山都比較糾結一個問題:華山白天爬還是晚上爬,小編最開始跟朋友們去爬華山的時候也糾結過這個問題,其實白天爬晚上爬都能收穫不同的景色,那夜爬華山需要幾小時呢?下面小編就好好給大家介紹下。
  • 16個趣味數學小故事,快給孩子講講數學故事啦!
    數學在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息息相關。若能良好的使用數學,則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捷。1、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於是就找法老。法老問泰勒斯用什麼工具來量金字塔。
  • 如何設置陷阱捕捉無殼蝸牛,來看驅趕無殼蝸牛步驟
    1用啤酒或牛奶誘捕蛞蝓,保護重要植物。蛞蝓爬到距離陷阱約1米的範圍,才會發現它們的存在,所以這個方法最適合用在小花園或重要地方。根據以下指示設置陷阱: 將一個斜面高杯埋進土裡,留杯口(約1.25釐米)在土外,以免殺死捕捉蛞蝓的甲蟲。 倒入啤酒或牛奶直到半滿。 每隔幾天更換誘餌。
  • 近期雨水多蝸牛頻現 專家提醒:非洲大蝸牛細菌多,市民莫捕捉食用
    去年「越獄」的中華白玉蝸牛再出現時長大了一圈  連日的陰雨給陳肇聖帶來了驚喜,在東坪山李家小院裡,天剛放晴,一隻蝸牛爬了出來。陳肇聖發現,這正是去年10月「越獄」的中華白玉蝸牛之一。它不僅成功越冬,而且身上還長出了一圈漂亮的生長線。「蝸牛都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殼口那一圈淺黃色的部分就是新長出來的,特別明顯。」  陳肇聖,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蝸牛哥」。
  • 蝸牛是從蛋裡面生出來的?未知的知識又又又增加了
    如果你把蝸牛關在一個硬紙板做的盒子裡,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這個盒子上面有一個破洞。這個時候蝸牛就會爬出來。蝸牛就是用它的這些牙齒吃樹葉的,不管什麼樣的葉子它們都能嚼碎了吃下去。當蝸牛找到食物的時候,它會分泌一種唾液,這種唾液有著4%的硫酸溶液的酸性,這種唾液先把食物軟化,之後蝸牛會用自己帶著牙齒的舌頭把食物一點點撕碎了吃。
  • 這些數學智力題很有趣,你會嗎?
    數學智力題不同於一般的數學題,其主要表現在趣味性強,並且數學智力題會讓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得到鍛鍊。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所以,今天小磊老師繼續和各位讀者分享4道數學智力題,其中就有一道題目是:「用6根火柴棒拼出4個等邊三角形」,你會嗎?
  • 慢到身上能長草,一根樹枝爬一天,遊泳卻不然
    要說行動最慢的動物,我們常常會想到蝸牛或者烏龜,但是如果以同等體型來衡量的話,哺乳動物中的樹懶要比它們慢得多。樹懶是南美洲的特有動物,生活在熱帶雨林中,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共有2科2屬6種,體重在4到7公斤之間,動作都很慢,其形狀略似猴,雖然有腳卻不能走路,其一生的主要姿勢就是用爪倒掛在樹枝上,通常數小時都不會移動,特別是白天,一般都是掛在樹上睡大覺,到了晚上才會活動,就是移動起來也是極其緩慢,故稱之為樹懶。
  • 民間故事:程無憂來了,同仁堂晚上不關門了,白天治人,晚上治鬼
    劉一刀最近晚上睡不好覺,總是夢見有人讓他救命不是缺胳膊斷腿就是嘴歪眼斜。一開始他還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總是回憶過去的事情,導致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是這幾日竟然做的是同一個夢,夢見一個老太太讓他給接腿,一條腿一蹦一蹦的朝著劉一刀過來,每天都是被嚇醒。夜裡睡不好,白天就沒精神,本來劉一刀就上了年紀,這樣一折騰,給人看病也不那麼專心了。
  • 福建泉州現10餘釐米長蝸牛 能啃食消化水泥(圖)
    泉州市民注意啦,如果在路上或者田野裡遇到這種蝸牛,切莫隨意碰觸!這是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它可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  晉江市植物病蟲疫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市民,該非洲大蝸牛能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如果不小心接觸了這種蝸牛,一定要記得洗手,因為非洲大蝸牛的黏液中可能有寄生蟲。
  • 蝸牛下的蛋多久能孵化出來?
    蝸牛室內養殖冬季取暖的情況下一般用不了多長時間,溫度在二十五度上下就可以孵化蝸牛了!到底多長時間能孵化出來呢?十天到十五天左右的樣子孵化出來,孵化的當中的時間一般三天一檢查有沒有孵化成功!不要一看蝸牛孵化出來了就動手動腳的光想著弄出來玩,這時候不能大意還沒有完全達到蝸牛成熟的時間!怎麼看才能達到蝸牛孵化出來是成熟的時間呢?一般蝸牛孵化開始到結束怎麼看成功的時間就是完全也不是完全下面也會預留少量的不會爬上來,大部分都是在盆裡吊著的就是最佳機會的時候了可以餵白菜葉吃了!
  • 一到晚上 就感覺螞蟻在腿裡爬
    前幾天,71歲的唐大伯來我的門診複診,一坐下,他就和我報喜:「餘醫生,現在晚上我的腿終於不難受了,也能睡上好覺了,早點來找你看病就好了。」  唐大伯的毛病要從二十多年前說起,具體也不知從何時開始,他的兩條腿白天沒什麼感覺,可一到晚上,就又酸又脹,而且還有發癢發燙的感覺,好像有幾萬隻小螞蟻在骨頭裡鑽,難受得不得了。
  • "恐龍展"亮相嘉定圖書館 1:1復原8米長永川龍
    圖片說明:身長8米的「恐怖獵手」永川龍。嘉圖攝  身長8米的「恐怖獵手」永川龍張開嘴,目光兇悍地望著前方,仿佛穿越了時光……日前,一場名為「它們:恐龍時代」的科學藝術展,在上海嘉定圖書館與觀眾見面。  「復活」恐龍的是科學藝術家趙闖和童話作家楊楊。他們通過繪畫、文字、雕塑、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對恐龍這一物種進行全新描述。春節期間,來嘉定圖書館看恐龍展的觀眾近3萬人。本次展覽將持續到3月底。  恐龍畫曾登上《自然》雜誌  此次展覽中,最值得關注的是1:1永川龍科學復原雕像。
  • 水池現 1.5米 巨型蠕蟲!網友:這是從恐怖電影爬出來的嗎?
    最近,有人在貝雅士蓄水池下段(Lower Peirce Reservoir)發現一條長達1.5米的巨型蠕蟲! 貝雅士蓄水池下段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水庫之一,這裡綠意蔥蔥,保持了神秘的原始面貌,還有許多罕見的生物棲息其中。巨蜥、大蕉松鼠、長尾獼猴等算是「常客」。
  • 數完一億粒米又來畫30天月亮 網友吐槽"奇葩作業"
    浙江24小時截圖孩子也是很爭氣,「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半夜12點的月亮……因為孩子白天要上學,家長怕孩子睡眠不足白天犯困,就決定自己每天等到半夜替孩子拍一張月亮的照片讓他白天臨摹畫完月亮還得數一億粒米呢!@楊井小粉:作業一點都不奇葩。家長才奇葩。就像小時候老師讓我們養金魚養植物養蠶記錄下生長情況,每周畫簡報。這種作業需要代勞嗎?小孩子能樂在其中。你讓我媽來幹,簡直折磨@愛笑de眼睛:我們五年級科學也需要學生看月亮,月亮出來的不晚吧,現在的小孩太難教育,家長都這種思想,沒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