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物質的第五態,證明了光也可以是液態

2020-12-04 三體使者

日常生活中,光是看得見摸不著的,但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光是可以變成液態光,屬於一種超流體。要想製造出液態光出來是很困難的,因為液態光的形態就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種形態被稱為物質的第五態,只有在零下273攝氏度才可以實現這種物態。可以看得出來,製造出液態光和使金屬超導具有類似的環境條件要求。

人類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在上個世紀預言了物質的新形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個「凝聚」和日常生活中的不一樣,它指的是不同狀態的原子可以凝聚成同一狀態,也可以形象地將其描述為讓所有的原子都進行「大合唱」。但是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很難實現,目前世界上只有幾十個實驗室成功地實現了九種元素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在此次將光變為液態光的研究團隊中,來自義大利CNR納米技術研究所的Daniele Sanvitto認為,這次研究的特殊性在於他們證明了在常溫條件下也可以製造出液態光。研究團隊裡的另一位科學家Stéphane Kéna-Cohen介紹到液態光的兩個特性:和一般液體不同的是,液態光在遇到障礙物的時候只會從旁邊繞過去,不帶一點波紋和漣漪,這體現出了它的零摩擦和零粘性。

在這次的實驗中,科學家將一塊厚為130納米的有機分子切片放置在兩片有著極高反射率的鏡片之間,使它們形如一個三明治的結構。接著科學家利用周期為35飛秒的雷射脈衝轟擊這個結構,導致光子在這個結構之間來回地彈射。光子在彈射的過程中和有機分子也來回急速交錯著,從而產生了同時具有光和物質兩種屬性的液態光。簡單點說,就是光子和有機分子中的電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液態光。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在室溫下造出「液態光」!科學家在物質第五態上再突破
    如果光變成和水一樣的液體,它會發生什麼?這並不是一個腦洞。近日,科學家們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液態光,讓光像水一樣在某個物體周圍流動、彎曲和環繞。圖 | 藝術家對液態光的想像動畫此次突破由義大利CNR納米技術研究所和加拿大蒙特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 6 月 5 日的《自然·物理》上。
  • 除了氣體、液體、固體之外的第五態——液態光
    2017年6月5日(農曆2017年5月11日),人類首次造出「液態光」 稱為物質第五態。如果光變成和水一樣的液體,它會發生什麼?這並不是一個腦洞。近日,科學家們首次在室溫下製造出液態光,讓光像水一樣在某個物體周圍流動、彎曲和環繞。
  • 「光」或能成為液態,科學家:這種形態稱為「第五態」
    「光」或能成為液態,科學家:這種形態稱為「第五態」物理學家們在日常室溫的條件下首次完成了「液體光」的創造,使得「液體光」這種聽起來形式奇異的物質,在今後的製造中更加容易獲得。這種「液體光」是一種潮流體的物質,既沒有摩擦力也沒有任何粘性,它屬於Bose–Einstein 凝聚態的一種,也稱之為物質形態的「第五態」,即光呈現出在物體周圍或者角落裡流動的狀態。一般的光有時候像波線一樣傳播,有時候如同一個粒子,總是順著直線方向進行傳播。這就是人的眼睛無法完全看見角落物體的原因了。
  • 光也可以變成液體嗎?科學家發現第五態,光也能像水一樣流動
    筆者-小文在現實生活當中,人們最常見的物體形態是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除了氣態以外,其餘兩種形態是最普遍的,也是人們可以用肉眼看見的。但還有一種態,它不是氣體,但是卻看得見摸不著,那就是光,光是一種能量的傳遞方式,我們之所以能夠看見光,是因為光的原子和分子在不斷地運動著。而影響光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熱運動、輻射躍遷以及物質內部帶電粒子加速運動時所產生的光輻射。
  • 物質存在的第五態,你知道是什麼形態嗎?
    凝聚也可以用來「凍結」光,這樣被「凍結」的光在凝聚分解時又會被釋放出來。最近有新聞在報導「液態光」,標題為:《人類首次在室溫下造出液態光》。其實通過上面文章的分析,大家應該就知識了這個「液態光」的概念就和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有關。
  • 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創造出物質「第五態」 只需6分鐘失重飛行
    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創造出物質「第五態」 只需6分鐘失重飛行  Winnie Lee • 2018-10-18 18:21:
  • 科學家在實驗內製出液態的光,愛因斯坦第五大預言或將成為現實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留下八大預言,現如今,已有越來越多預言成為了現實。近期,科學家稱,愛因斯坦第五大預言——「第五態物質可存在」也將成為現實。什麼是第五態物質?第五態物質即是物質第五態,指的是在超強壓力與超低溫度中,物質內部的原子可能會出現被「壓碎」的情況,原子被「壓碎」後,原子內的電子便會被「擠」到原子外部,初步形成電子氣體,在與外部環境中不同微粒進行結合後,最後通常會形成密度極大的超固態物質。
  • 國際空間站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量子世界探索新路徑
    25 年前,人類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 由此,這一量子態便成為了量子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工具。
  • 國際空間站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量子世界探索新路徑
    人類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雷鋒網註:圖片截自 Nature物質第五態在日常生活中,物質通常有四種形態——氣態、液態、固態和等離子態;而玻色-
  • 首次在太空中觀察到量子「物質的第五態」
    通常所見的物質:氣態、液態、固態、等離子態,而物質的第五態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當某些元素的原子冷卻到接近絕對零時,就形成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BEC),該存在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印度數學家薩蒂揚德拉·納特·玻色預測的。
  • 物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形態,火是什麼態?光又是什麼態?
    儘管火被人類利用準確時間已經難以考證,但火是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卻是毫無疑問的,因為現代社會幾乎都建立在火之上,無論是燒飯燒水,還是出行的交通工具,甚至天上的飛機和向外太空探測的火箭,都少不了火的存在,所以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變著法子用火的歷史!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物質有固液氣三態,但問題是火和它發出來的光到底是個什麼態?
  • 科學家首次在室溫下實現「液態光」
    液態光長啥樣?2017年6月,物理學家首次在室溫下實現了「液態光」,這一突破使得這一特殊形態的光比以往更觸手可及。這種物質既是超流體又是一種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Bose-Einstein condensate)。超流體的摩擦力和黏度均為零;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則常被稱為物質的第五形態,它可以環繞著物體流動、到達每個角落。常態光總是以直線形式傳播,如同波浪一般,偶爾像粒子。
  • 國際空間站創造出新奇物質第五態:探索量子世界
    -愛因斯坦凝聚在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獨特的微重力環境下製造了一種新奇的物質狀態,並以此來探索量子世界。在日常生活中,物質通常呈現為4種狀態,分別是氣態、液態、固態和等離子態。然而,物質還有第5種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s,簡稱BECs)。這是由愛因斯坦與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在1924年預測,並由沃爾夫岡·克特勒、埃裡克·康奈爾及卡爾·威曼所領導的團隊,在1995年首先通過實驗製造出來的物質狀態。
  • 科學家在自家客廳生成物質第五態
    一位物理學家坐在距離實驗室兩英裡的自家客廳裡,通過操縱實驗室的電腦,控制實驗室設備生成了物質第五態。這幅圖像顯示的是銣原子速度的分布,它證實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存在。氣態、固態、液態和等離子態是物質的基本四態,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量子物理研究員加奇(Amruta Gadge)連線量子系統和設備實驗室,成功造出了玻色冷凝物。薩塞克斯實驗物理教授克魯格(Peter Kruger)說:「我們認為這可能是第一次遠程造出這種物質形態。」研究組說,這對未來在遠程太空環境中操控量子技術奠定基礎。
  • 物質除了氣態、固態、液態之外,還存在什麼形態
    2016年5月17日,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使用人工智慧製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人工智慧在此項實驗中的作用是調節要求苛刻的溫度和防止原子逃逸的雷射束。2018年,《Nature》雜誌發表了一項物理學重磅研究:科學家們在太空中首次創造了「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並成功刷新了宇宙中的最低溫度。
  • 空間站創造出奇異「物質第五態」
    參考消息網6月13日報導外媒披露,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之一——國際空間站上的一臺設備——創造出奇異的物質第五態。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6月11日報導,冷原子實驗室(CAL)於2018年被發射到國際空間站,用於研究一種奇特的物質狀態,名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
  • 愛因斯坦的預言被驗證之後,竟然得到光是液態的!是如何做到的?
    愛因斯坦關於第五態物質的預言在經過科學家們的努力驗證下,也得到了驗證。光在人們的概念裡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但是它卻是一直在人身邊的,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進臥室叫醒熟睡的人,雖然無法觸碰,但是卻每時每刻都能感到光的存在。關於光的形態就只能用看得見摸不著來描述了,但是如果光是一種有形態的物質,那麼它的形態是什麼樣的呢?
  • 太空創造出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打開量子世界探索新大門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各類型不同的物質形態,比如我們會遇到水變成液態,或者水變成固態。這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所以氣態和液態以及固態,在人類生活中屬於三種常態性質的物理現象。但是在生活中還有一種等離子態,就不是大家熟悉的了,一般情況下也比較少見到,但是在大氣層中,有等離子態的存在。
  • 物質有固、液、氣三態,那麼光是什麼態?火又是什麼態?
    物質的三態大家都知道,氣、液、固就是隨著溫度的降低逐漸轉換的一個過程,但可能有很多人並不是特別了解的是還有第四態-等離子態和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第六態-費米子凝聚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在預言半個多世紀後的1995年6月5日首次實現
  • 人類首次遠程製作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
    ,製造出了第五種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繼固態、液態、氣態和等離子態(當氣體中的原子電離時產生的)之後的第五種物質狀態。20世紀20年代中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預言,量子力學可以迫使大量粒子表現出單個粒子的行為,這開啟了對所謂「第五物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