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郭永實驗室研發出「一步法」超快速微液滴晶片鍵合和表面疏水...

2020-11-22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郭永實驗室研發出「一步法」超快速微液滴晶片鍵合和表面疏水改性方法


清華新聞網11月22日電 11月19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郭永實驗室在《傳感器和執行器B:化學》(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一種同步實現晶片鍵合與表面疏水改性的工藝方法用於快速製備聚碳酸酯材質的液滴微流控晶片」(One-step Bonding and Hydrophobic Surface Modification Method for Rapid Fabrication of Polycarbonate-based Droplet Microfluidic Chips)的研究論文,首次提出一種「一步法」對液滴微流控晶片實現快速鍵合和微管道表面疏水化改性的方法。該方法工藝流程簡單高效,僅耗時不到10秒。相比於現有的普遍耗時在數十分鐘到數小時的方法,一步法極大地提高了液滴微流控晶片的製備效率,不僅能廣泛應用於液滴微流控相關的研究領域,在工業化應用中也具有很大的潛力。

近年來,液滴微流控技術(也稱微液滴技術)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研究興趣,並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如數字PCR和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微液滴晶片的大規模應用需要低成本、高通量、簡易和快速的晶片製備方法。晶片鍵合與表面疏水改性是微液滴晶片製備過程兩個重要的環節,目前已經報導的方法往往都存在工藝複雜、耗時長的問題。微液滴晶片為一次性使用耗材,其使用量較大,晶片製備的複雜過程影響了微液滴技術產業化的進展。

圖1 一步法工作流程圖及其分子機理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郭永實驗室提出了一種新的基於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料的微液滴晶片製備方法,能夠在實現快速晶片鍵合的同時完成微管道的表面疏水改性,工作流程圖及其分子機理如圖1所示。PC作為微液滴晶片的基底材料具有突出優秀特性,注塑性能好、透光性好、成本低。在兩片PC基底的鍵合面上塗抹上包含有丙酮、正戊烷和全氟辛基三氯矽烷(FOTS)的一步法溶液。在丙酮的作用下,PC表面的長鏈分子釋放到溶液中。然後,將兩片PC基底對齊並送入熱壓滾輪當中。由於丙酮與正戊烷的沸點較低,受熱後迅速氣化,游離的PC分子與鍵合面上的PC分子形成纏結,實現晶片鍵合。最後,在丙酮和正戊烷氣化後,FOTS析出粘附在晶片管道表面,並在空氣中水分子的作用下,自發交聯成網絡形成穩定的疏水層,實現表面疏水改性。一步法整個操作流程僅需10秒即可完成,這有助於實現微液滴晶片的大規模加工製備。與現有研究工作相比,一步法製備的微液滴晶片不僅具有較高的鍵合強度、良好的疏水性能,而且極大地縮短了晶片的製備時間,如表1所示。

表1 與已有研究工作的比較

一步法製備的微液滴晶片能穩定生成尺寸均一的微液滴,完全滿足微液滴技術對晶片提出的要求。數字PCR是微液滴技術十分重要的應用,具有單分子檢測靈敏度和絕對定量的特點,在分子診斷領域擁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數字PCR對微液滴晶片的生物相容性有較高的要求。該方法加工的微液滴晶片生成的液滴經過數字PCR後,液滴形態和螢光信號穩定。

與商業化儀器相比,在目標分子的定量上也獲得了相當的結果。這說明一步法製備的晶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表明「一步法」具有低成本、低耗時、操作簡單和性能優異的特點,在液滴微流控研究、尤其是產業化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博士生蘇世聖及清華大學精儀系荊高山博士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博士後劉寶霞在「一步法」分子機理研究部分有重要貢獻,郭永研究員對該研究進行了指導。這項研究得到了清華大學程京院士實驗室和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課題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央公益性科研機構基金、企業橫向合作課題等的經費資助。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snb.2018.11.035

供稿:醫學院 編輯:華山 審核:襄楠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清華大學1月5日宣布,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獨特的三級微納米結構超疏水表面,具有優異的超疏水穩定性和防結冰性能,其冰粘附強度最低為1.7MPa,是目前國際已報導的最低冰粘附強度的超疏水防除冰表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材料】ACS AMI┃研究人員利用仿生表面實現了超高速、高通量的微流控陣列有望革新數字PCR/數字ELISA晶片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微納系統與仿生醫學研究中心吳天準課題組在快速化微液滴生成和高密度顆粒陣列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在課題組前期仿生豬籠草超滑表面研究(Sens.研發工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幹細胞重大專項、廣東省應用科技專項及深圳市技術攻關項目等資助。該論文受自然界中豬籠草瓶口特殊三維楔形結構的啟發,創新性地將三維傾斜微陣列表面用於高通量液滴、細胞和顆粒的分散陣列化。
  • 材料學院鍾敏霖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達到超低冰粘附強度
    江蘇雷射聯盟搜集整理發現:1月5日電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獨特的三級微納米結構超疏水表面,具有優異的超疏水穩定性和防結冰性能,其冰粘附強度最低為1.7MPa,是目前國際已報導的最低冰粘附強度的超疏水防除冰表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近些年,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    表面的疏水性能通常用表面與水靜態的接觸角和動態的滾動角描述。
  • 蘭州化物所編著的仿生超疏水材料領域英文專著正式出版發行
    《Surfaces and Interfaces of Biomimetic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封面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郭志光研究員和楊付超博士編著的
  • 更高效——微液滴數字PCR在靶向測序建庫中的應用
    靶向捕獲建庫是測序流程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是羅氏Nimblegen序列捕獲晶片、安捷倫Sureselect基於液相靶向捕獲系統和基於多重PCR擴增的基因捕獲系統。  目前常用的靶向文庫製備方法多樣,但在捕獲均一性、中靶效率、操作流程、檢測成本等方面需要改進。基於PCR擴增引物設計的靈活性及簡單的操作流程,多家公司開發了多重PCR擴增的捕獲體系。
  • ...利用移動各向異性超疏水表面誘導液滴定向翻滾實現附著水高效脫附
    飛行器出水時,表面黏附水層會顯著增加出水阻力和負載。而且,由於水氣介質密度驟變,脫附分離的表面附著水層與周圍高壓空氣在飛行器尾部低壓區混合,形成氣-水兩相混流尾羽流,如遇降雨或水線飛濺,極易影響飛行器力學平衡,造成失穩。 自然界中,翠鳥等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具備了在雨中自由飛行、快速捕食及出水等功能(圖1)。
  •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及其應用
    超疏水表面由於具有良好的自清潔性能,近年來已經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紙張表面的潤溼性可以通過接觸角來進行表徵,超疏水紙張是指紙張表面與水滴接觸時所形成的接觸角大於150°,滾動角小於10°的疏水紙。超疏水的基本原理 液滴在光滑表面上的潤溼性取決於固體基材的表面能,由接觸角θ進行表徵,接觸角θ是固—液相界面與沿著固、液、氣三相接觸點作氣—液界面切線所形成的夾角,圖1為其示意圖。
  • 親水疏水,一步切換的金屬表面
    我們通過一步電沉積方法,製備了界面性能(如浸潤性和斥液性)可逆調控的多孔金屬表面。我們發現,界面性能可逆調控的物理根源是:表面活性劑配體分子的取向變化。通過研究自然界植物的表面結構與功能關聯,科學家製備了多種具有特殊潤溼性和斥液性的表面。譬如,通過模仿荷葉和豬籠草的表面,分別合成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微納結構表面和具有優異斥液性能的潤滑液浸漬表面(SLIPS)。最近,界面性能隨外界刺激響應的表面(智能表面)吸引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它們的合成過程通常需要多個複雜步驟。
  • 鄧旭:推動超疏水表面走向實際應用
    該成果創新的設計思路和通用的製造策略展示了固/液界面功能材料非凡的應用潛力,進一步推動了超疏水表面進入更廣泛的實際應用。鄧旭介紹,固/液界面功能材料主要是調整固體跟液體以及界面的相互作用,例如電子設備防水、屏幕的指紋殘留等。
  • Qioptiq推動微滴式數字PCR研發
    淺談微滴式數字PCR技術引言近來,新冠肺炎的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在醫療工作中快速、準確的確診感染者和判斷患者康復情況至關重要。社會大眾對於新冠病毒PCR核酸檢測的準確性、有效性也頗為關心,那麼到底什麼是PCR核酸檢測呢?
  • 一步「綠色」操作,搞定複雜表面的超疏水塗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超疏水塗層能夠賦予材料表面獨特的自清潔、抗汙染等特性,在海洋防汙塗層、防冰塗層、醫療防細菌粘附塗層以及管道減阻塗層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基於材料表面微納粗糙結構以及材料表面能兩方面的調控,科學家在超疏水表面構築方面發展了諸多策略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新型鍵合技術助力微流控晶片的規模化生產
    )醫療,因為這些晶片能夠從一滴血中當場診斷出一系列疾病。一項簡單的鍵合技術將助力上述設想變為現實。微流控晶片微流控技術已經經過多年研發,由於鍵合晶片塑料部分的任務困難且昂貴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因為微流控晶片需要保持微通道的完整性才能實現其診斷功能。
  • 微流體 微液滴動態高速成像顯微系統
    該系統可應用於微液滴合成製備、液滴流向控制、微量液滴混合及流動穩定性觀察等微流體研究。高速視頻拍攝比常規的靜態成像需要更多的光,由於曝光時間更短,照明的光效至關重要。同軸入射光和透射光均可用於液滴動態記錄。對於微流體成像而言,迄今為止,光效方面表現最佳的是透射光。然而,帶有不透明底基的晶片或安裝在溫度調節平臺上的晶片只能用同軸入射光成像。因此,使用大功率LED照明十分必要。根據不同應用需求,用戶可自由選擇LED光源的色溫(波段),包括紫外光、白光、近紅外等選項,亦可選用HMI光纖螢光燈。
  • 專注微液滴數字PCR技術平臺,「新羿生物」完成1.5億B輪融資
    所募集資金將用於「新羿生物」數字PCR技術平臺的進一步發展,推進多款創新型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發和臨床試驗,推動數字PCR系列產品在生命科學和臨床領域的應用並加速其商業化布局。「新羿生物」是一家體外診斷產品研發商,在中關村科技園擁有高標準的生物醫學儀器、耗材和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基地。該公司在數字PCR領域擁有從晶片、儀器、軟體到原料、試劑、耗材全系統研發能力,已申請國內外相關專利九十餘項。
  • 超疏水表面 | 槐葉蘋+豬籠草的啟示:帶「潤滑頭」的微凸起
    ​在超疏水槐葉萍和超滑豬籠草的啟發下,研究者設計了新型仿槐葉萍表面,其固-液接觸線兼具穩定性和和易滑移性。來源 | 《國家科學評論》仿生超疏水材料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流體減阻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通常,材料表面的超疏水效果是由微/納米尺度的粗糙結構實現的,這種結構能夠捕獲氣穴,託起液滴,從而實現超疏水。
  • 中外科研人員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中外科研人員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2020-06-04 20:05: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並被選為當期封面。據了解,仿生荷葉的超疏水材料由於其獨特的固-液界面性質,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防水抗結冰、流體減阻以及傳熱傳質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隨之又發展出了一系列如超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