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疏水,一步切換的金屬表面

2020-11-22 騰訊網

我們通過一步電沉積方法,製備了界面性能(如浸潤性和斥液性)可逆調控的多孔金屬表面。我們發現,界面性能可逆調控的物理根源是:表面活性劑配體分子的取向變化。

論文:Electrodeposited surfaces with

reversibly switching interfacial properties

論文第一作者:劉悅

論文通訊作者:楊士寬

通訊作者單位: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推薦人:李浩然(化學系教授)

研究背景

具有特殊界面性能的表面在眾多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研究自然界植物的表面結構與功能關聯,科學家製備了多種具有特殊潤溼性和斥液性的表面。譬如,通過模仿荷葉和豬籠草的表面,分別合成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微納結構表面和具有優異斥液性能的潤滑液浸漬表面(SLIPS)。最近,界面性能隨外界刺激響應的表面(智能表面)吸引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它們的合成過程通常需要多個複雜步驟。

近年來,具有出色的可變形性和環境適應性的柔性電子設備在軟機器人,人機接口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在各類柔性導電材料中,液態金屬由於其高導電性和本徵可拉伸性而被廣泛使用。

研究亮點

電化學沉積是一種十分簡單的合成方法,已在工業上廣泛應用。我們發現在硝酸銀電解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表面活性劑分子(具有親水的頭部和疏水的尾巴),通過一步電沉積製備出的多孔銀表面是親水和有機溶劑的,也就是說,液體可以在表面迅速鋪展開。

我們意外發現有機溶劑處理過後的多孔銀表面變成了超疏水,就像荷葉一樣能託起水滴。超疏水的多孔銀表面放入水中通電能夠變回到超親水狀態。這個超親水-超疏水狀態的可逆轉變可以循環十幾次,性能不衰減。

對電沉積多孔銀表面的物理化學結構和界面性能關聯關係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界面性能可逆調控的物理根源是表面活性劑配體的取向變化。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表徵表明電解液中添加的十二烷基硫酸根錨定在了多孔銀表面。在新鮮製備的多孔銀表面上,十二烷基鏈「躲」在了銀的孔裡面,所以展示出超親水性。酒精或者揮發性有機溶劑處理以後,十二烷基鏈被「拉」了出來,所以轉變為超疏水。超疏水的銀表面置於水中通電,十二烷基鏈能夠重新回到銀孔裡面,恢復到超親水狀態。通過對置於水中的多孔銀表面施加電壓過程中十二烷基鏈的SERS信號強度的原位、實時監測,證明了表面配體分子轉動是浸潤性可逆調控的來源。此外,電沉積的銀多孔表面能夠將水或油性潤滑劑「鎖」在孔內形成穩定的SLIPS,從而能夠排斥油或水。

根據上述特點,我們初步探索了電沉積多孔銀表面在信息加密、液滴轉移、智能水閥、集水、水油分離等領域的潛在應用。

看圖說話

圖:電沉積多孔銀表面在超親水-超疏水狀態間的可逆轉換。超親水和超疏水的表面可以分別「鎖」住水和油形成SLIPS(1)和SLIPS(2)超滑斥液表面

圖:電沉積多孔銀表面的形貌和性能表徵。(a) 多孔銀表面的掃描電子顯微鏡照片。(b)隨著電沉積時間延長多孔銀表面的粗糙度變化。(c)不同電沉積時間製備的多孔銀表面在酒精處理前(曲線I)和處理後(曲線II)的接觸角變化。(d)25種常見有機溶劑處理都能使多孔銀表面從超親水轉變到超疏水。(e)極少量的酒精就能實現多孔銀表面從超親水到超疏水的轉變。(f)超親水到超疏水可逆轉變循環性能。(g)超親水到超疏水可逆轉換過程中,多孔銀表面形貌沒有變化。

圖:SERS揭示超親水到超疏水可逆轉變的根源是表面活性劑配體的取向變化。(a)硫酸銀拉曼峰的存在表明十二烷基硫酸根錨定在了銀表面。(b)十二烷基硫酸根在電場下的轉動。(c)十二烷基硫酸根在超親水和超疏水狀態下SERS信號強度變化的原因。(d)SERS面掃圖證實十二烷基硫酸根在超親水狀態下SERS信號強。(e)SERS面掃圖證實十二烷基硫酸根在超疏水狀態下SERS信號弱。(f)原位、實時SERS監測通電的銀表面十二烷基硫酸根的SERS信號強度變化。

圖:多孔銀表面的多次加密書寫應用演示。(a)利用通電的鉛筆拖動多孔銀表面的水滴書寫出字母「ZJU」,「ZJU」軌跡就會變成親水。當浸入水中時,「ZJU」就會顯示出來。酒精處理後,「ZJU」徹底消失,可以重新書寫其它信息。(b)書寫時照片。(c)顯示出的「ZJU」字母以及酒精處理後字母消失照片。(d)書寫字母的軌跡寬度與電壓和書寫速度的關係。(e)10V電壓下,正常書寫速度就能獲得親水的字母軌跡。

分享更多

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電化學方法製備界面性能可逆調控多孔金屬表面,率先利用SERS技術研究界面性能,並揭示了一種通過表面活性劑配體取向變化實現界面性能可逆調控的新機制。所製備的多孔表面有望在液滴操縱、油水分離、信息加密、集水、智能閥門、傳感器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課題組主頁:

https://person.zju.edu.cn/shkyang

「求是風採」 是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面向浙大師生的科學傳播平臺,旨在傳播浙大高水平學術成果,增進不同學科間相互了解,活躍學術氛圍,引領師生成長。

歡迎浙大學者通過推薦或自薦的方式,在這裡解讀學術進展,分享科研心得、展示團隊風採、交流學術見解!

相關焦點

  • 疏水親水自由切換的材料是什麼?
    (原標題:疏水親水自由切換的材料)
  •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打開APP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發表於 2020-03-21 09:53:00 微流控表面改性jrpcvd技術可以完美解決。
  • 科研人員開發出既「親水」又「疏水」的高效集水材料
    在沙漠乾涸的環境中生存的甲殼蟲,其表面有親水和疏水相間的化學物質,依靠其親水表面收集霧中的水滴,疏水表面有助於讓水珠滑落飲用。開發出同時兼顧兩種優點的集水材料一直是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  一般的親水表面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和小水滴,但會形成一層液膜,阻礙水分的有效收集。
  • 具有可逆轉換界面特性的電沉積表面
    材料科學家已經廣泛研究了通過外部刺激(包括光,pH值,熱處理和電化學處理,抗衡離子和電勢)控制的可切換潤溼性表面。在目前的工作中,劉等。報導了一種極其簡單的一步電沉積方法,可對多孔金屬表面進行工程處理,使其具有強大的潤溼性轉換能力,並具有出色的拒液性能,這與以前報導的設計新型潤溼性開關的機理不同。
  • 一步「綠色」操作,搞定複雜表面的超疏水塗層
    近日,韓國浦項科技大學Woonbong Hwang教授僅以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和碳酸氫銨(AB)為原料,通過一步法簡便實現了3D複雜結構基底表面高性能超疏水塗層的綠色、無汙染製備。InterfacesPDMS在230 ℃高溫下發生汽化後能夠與金屬氧化物反應,實現目標基底表面疏水層的構築,但是高溫條件限制其實際應用。為解決高溫問題,研究人員選用AB為輔助試劑,基於80 ℃條件下AB熱分解生產氣體作為載體與PDMS形成氣相,協助PDMS與目標基底進行反應。
  • 一種超疏水/超親水多功能雙面紙
    荷葉是一種典型的雙面性界面行為材料,即荷葉的上表面具有超疏水特性,而下表面具有超親水特性。形成荷葉的雙面性界面的機制是由於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引起自身細胞通透性的改變而引起的不對稱變形。近年來,相關學者研究了許多具有仿生結構的疏水/親水兩面材料。
  • 可實現親疏水性轉換!這款棉織物很適合油水分離
    近日,四川大學趙長生教授課題組利用離子液體聚合物(PIL)通過離子交換可以實現親水-疏水性質轉換的特性,製備了親疏水性可切換的雙向油水分離材料。研究人員以棉織物為基材,首先將PIL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接枝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層上,之後通過塗覆的方式將由PIL改性的GO引入到棉織物的纖維表面。
  • 中外科研人員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中外科研人員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2020-06-04 20:05: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記者4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Nature》近日刊發了電子科技大學鄧旭教授團隊和芬蘭阿爾託大學RobinH.A.Ras教授的研究成果「Designofrobustsuperhydrophobicsurfaces(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
  • 疏水的PTFE聚四氟乙烯等離子表面處理後親水性如何?
    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關於疏水的PTFE聚四氟乙烯經過等離子表面處理後,表面能是否提升,親水效果如何;通過接觸角測試儀所測試的水滴角數據,我們可以快速、直觀地判斷相關變化。大家都知道,PTFE聚四氟乙烯的分子結構可以看成是聚乙烯分子鏈骨架上與碳原子連接的氫原子全部由氟原子取代而成,與每個碳原子連接的兩個氟原子是完全對稱的,使其成為完全的非極性聚合物,一般情況下表面能非常低,呈現出不容易沾水的疏水特點。
  • 新技術丨可實現親水疏水性轉換!這款棉織物厲害了
    近日,四川大學趙長生教授課題組利用離子液體聚合物(PIL)通過離子交換可以實現親水-疏水性質轉換的特性,製備了親疏水性可切換的雙向油水分離材料。研究人員以棉織物為基材,首先將PIL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接枝在氧化石墨烯(GO)片層上,之後通過塗覆的方式將由PIL改性的GO引入到棉織物的纖維表面。
  • 吉林大學任露泉院士團隊:形狀記憶「玫瑰花瓣效應」與「荷葉效應」可逆切換超疏水表面
    仿生設計,以形狀記憶聚氨酯(SMP)為基體,製備出仿生微陣列表面,藉助SMP的形狀記憶性能,實現對材料表面形貌的調控,進而實現在「玫瑰花瓣效應」與「荷葉效應」之間的可逆切換。圖1 潤溼性可逆切換表面仿生設計原理作者使用高精度雷射加工技術製備出多孔鋁模板,並採用模板複製法製備出仿生微陣列表面,為進一步增強材料表面疏水性
  • 一篇《NC》回答你,疏水表面的水滴為什麼帶電?
    當前已提出了多種機制來解釋與固/液/氣態疏水物接觸的水的帶電現象,可除了表面結合電子理論外,其他機理都假定常見的疏水表面在空氣中是電中性的。因此,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釋,例如為什麼水/疏水界面會帶電?水溶液、固體表面和環境特性如何影響水/疏水界面處的水帶電現象?與水接觸時,除水以外的其他液體還能帶電嗎?疏水性在水/疏水界面的帶電現象中起什麼作用?
  • 清華郭永實驗室研發出「一步法」超快速微液滴晶片鍵合和表面疏水...
    清華郭永實驗室研發出「一步法」超快速微液滴晶片鍵合和表面疏水改性方法清華新聞網11月22日電 11月19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郭永實驗室在《傳感器和執行器B:化學》(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一種同步實現晶片鍵合與表面疏水改性的工藝方法用於快速製備聚碳酸酯材質的液滴微流控晶片
  • 【乾貨】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疏水疏油篇
    氧化石墨烯長久以來被視為親水性物質,因為其在水中具有優越的分散性,但是,相關實驗結果顯示,氧化石墨烯實際上具有兩親性,從石墨烯薄片邊緣到中央呈現親水至疏水的性質分布。因此,氧化石墨烯可如同界面活性劑一般存在界面,並降低界面間的能量。其親水性被廣泛認知。
  • 為超疏水材料披上「鎧甲」
    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係。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且不影響其疏水性能,成為該領域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為此研究者提出了多種構建疏水MOFs材料的合成策略, 其中合成後修飾是一種重要的實現方法.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韓寶航課題組和中國礦業大學袁寧課題組將MOFs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分為四類, 即配體功能化修飾、金屬位點功能化修飾、顆粒外表面修飾與其他方法等, 綜述了合成後修飾構築疏水MOFs材料的研究進展, 並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總結與展望.
  • 寧波材料所親油疏水溢油應急材料實現產業化
    為解決這些問題,實現高效、快速的溢油應急處理,寧波材料所海洋功能材料研究團隊曾志翔、王剛等研究人員,研製了系列親油疏水材料,並基於這些材料開發新型智能溢油應急裝置。通過對材料的孔徑控制、結構設計及表面能調控(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3. 49(24): p. 2424-2426.
  • 飛秒雷射可使金屬具備超疏水性能
    原標題:飛秒雷射可使金屬具備超疏水性能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小龍)無需化學塗層和其他工藝,僅僅藉助雷射器就能為普通金屬增加防水、防鏽、防冰凍和自我清潔的特性,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對外公布了這項新技術。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20日出版的《應用物理學》雜誌上。
  • 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近些年,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    表面的疏水性能通常用表面與水靜態的接觸角和動態的滾動角描述。
  • 上海交通大學王新靈教授《ACS AMI》:有機溶劑可致變色的表面疏水纖維素納米晶薄膜
    由於CNCs固有的親水特性,其內部有序結構易受水的侵害,進而影響其結構色的表現;而自然界中生物所擁有的結構色均不易受到水的影響。為克服基於CNCs的結構色易受水影響這一弊端,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新靈課題組製備出了一種具有疏水表面且有機溶劑可致變色的CNCs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