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材料是通過不同的特性進行開發,從而實現理想的功能複合,近年來備受關注。荷葉是一種典型的雙面性界面行為材料,即荷葉的上表面具有超疏水特性,而下表面具有超親水特性。形成荷葉的雙面性界面的機制是由於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從而引起自身細胞通透性的改變而引起的不對稱變形。
近年來,相關學者研究了許多具有仿生結構的疏水/親水兩面材料。然而,大多數實驗材料是不可降解的,且會涉及到有害的有機溶劑,製備過程也比較複雜。製備無毒、低成本、工藝簡單的兩面金屬材料,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為了實現上述想法,鄭州大學劉憲虎、潘亞敏等人受到荷葉和含羞草的啟發,將PDMS與蠟燭菸灰相結合,成功製備出了超疏水性/超親水性的雙面紙,改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為細胞培養載體。且該材料還集水下自驅動、微滴輸送和微量儲水等功能於一體,是一種具有重要潛力的多功能材料。該研究以題為「A simple superhydrophobic/ superhydrophilic Janus-paper with enhanced biocompatibility by PDMS and candle soot coating for actuator」的論文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表面特徵】
圖1 雙面紙的表面形貌、元素及潤溼性
將濾紙的其中一面依次用PDMS和蠟燭菸灰進行表面處理,得到超疏水表面,而未改性處理的另一面則表現出親水能力。SEM圖像顯示濾紙由隨機交錯的纖維構成,纖維網格中存在很多15-35um的微孔。PDMS改性後濾紙仍保持原有的顏色,經過蠟燭菸灰改性後的濾紙纖維表面為黑色,但纖維網絡的排布結構並未發生變化,且蠟燭菸灰中大量的碳元素使得超疏水表面的碳原子含量明顯上升。XPS和FTIR分別用於分析了兩面紙表面的元素組成和官能團,結果表明PDMS和蠟燭菸灰成功地被固定的樣品的超疏水面。
超疏水表面的接觸角為162.2±1.2°,滾動角為1°左右,表現出極好的超疏水性能。該表面具有很好的抗汙能力,不會被生活中常見的水性汙漬汙染。咖啡、綠茶、糖水和牛奶等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均形成球形狀態,很容易從表面上滾落下來。
【機械穩定性】
圖2 超疏水表面的機械穩定性
超疏水表面必須要能夠承受工作和貯存環境中各種載荷的作用,才能夠很好地投入工程應用。在經過了砂紙打磨、手指按壓、紫外光照射和水流衝擊之後,PDMS改性的超疏水表面依然能夠保持接觸角150°以上,展現了超疏水能力較好的機械穩定性。
【生物相容性】
圖3 生物相容性實驗示意圖及結果
用草地夜蛾細胞測試雙面紙的生物相容性,實驗進行70min後,雙面紙表面仍然有大量的細胞存活,證明了該材料較好的生物相容性。
【水下自驅動變形】
圖4 雙面紙的定向驅動模式
將雙面紙放入水中後,2秒內紙面向疏水側彎曲達到270°,當浸泡時間變長時,彎曲的樣品再次伸展開來。材料的驅動機理可以簡要地解釋為:水從雙面紙的親水側浸潤樣品時,兩側產生不對稱變形,其中親水面膨脹導致樣品彎曲向疏水一側;當材料吸水飽和後,兩側變形量差異減小,則表現為樣品伸展。因為有疏水性PDMS和蠟燭菸灰的存在,水不會完全浸潤樣品,所以伸展後的雙面紙仍會有一定的彎曲,無法完全伸直。此外,材料的彎曲驅動響應能力還與濾紙的孔徑相關。
圖5 雙面紙驅動能力的應用
雙面紙不僅做出彎曲的動作,還可以實現伸展的動作,將720°捲曲的雙面紙(外側為親水面)放入水中,樣品立馬就會解螺旋,伸展為平直狀態;當一張含羞草樣的雙面紙放在水中時,它會像受外界刺激的含羞草一樣收縮捲曲;將雙面紙通過絲線連接到紙船上,它遇水變形時產生的自主驅動力可以拖動紙船運動,表現出了該材料在提供自主動力方面的潛在應用。
【微滴轉移和微量儲水】
圖6 雙面紙用於微滴轉移和儲水裝置
由於兩個表面粘附性的不同,兩面紙的超疏水性和超親水性表面可用於轉移微滴,液滴可以從低粘附性的表面被轉移到高粘附性的表面,且不產生液體損失。整個過程不需要精密儀器輔助,在自動化液體輸送、藥物劑量控制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前景。由於雙面紙具有兩種不同的潤溼性,也可以將其作為少量水分的儲蓄裝置。
總結:作者用PDMS和蠟燭菸灰共同改性濾紙,製成了多功能雙面紙。菸灰聚集的表面表現出超疏水性,相反的表面仍然表現出超親水性。超疏水表面具有優良的防汙性能、機械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水下驅動器和微滴轉移等領域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有利於多功能驅動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0.126532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