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紙張的製備及其應用

2020-11-22 中國紙業網

超疏水表面由於具有良好的自清潔性能,近年來已經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紙張表面的潤溼性可以通過接觸角來進行表徵,超疏水紙張是指紙張表面與水滴接觸時所形成的接觸角大於150°,滾動角小於10°的疏水紙。

通過研究得知,經過疏水改性後紙張表面具有一種類似於玫瑰花瓣的結構,水滴在其表面雖然具有氣—液—固三相接觸界面,但液—固接觸面積較大,使得水滴與紙張表面之間有很強的粘附力。因此,超疏水紙張的製備不僅需要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改性,同時也需要在紙張表面構建微納米的分級結構。

超疏水的基本原理

液滴在光滑表面上的潤溼性取決於固體基材的表面能,由接觸角θ進行表徵,接觸角θ是固—液相界面與沿著固、液、氣三相接觸點作氣—液界面切線所形成的夾角,圖1為其示意圖。

超疏水紙張的製備

要想獲得理想的超疏水紙張,可通過用低表面能的物質修飾粗糙表面或者先對紙張表面進行疏水化處理,然後構建粗糙結構等兩種途徑來實現。

(1)浸漬法

浸漬法是在紙張表面浸塗一層疏水性的無機微納米顆粒,例如:TiO2、SiO2以及ZnO等,主要包括兩個過程:一、在疏水性顆粒的懸浮液中浸漬;二、浸漬樣品的固化。

(2)化學刻蝕法

化學刻蝕法通常和浸漬法聯合使用,首先對紙張表面的化學刻蝕來獲得具有微納米尺寸的粗糙結構,然後再浸漬具有低表面能的試劑來增加紙張表面的疏水性。

(3)電泳沉積法

電泳沉積法構建超疏水紙張是通過在紙張表面構建一層均勻的疏水性微納米顆粒的薄膜。

(4)靜電紡絲法

靜電紡絲法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技術,可以用來製備微納米纖維,用於生產無紡布等。單獨採用靜電紡絲法可以製備超疏水的聚合物薄膜,也可以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比如化學氣相沉積法等。

(5)化學氣相沉積法

化學氣相沉積法簡而言之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態原材料導入到一個反應室內,然後他們相互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一種新的材料,再沉積到材料的表面。

(6)等離子體刻蝕法

等離子體刻蝕法是通過使用高能量的氧氣等離子體轟擊聚偏二氟乙烯膜使其表面暴露出更多的活性基團,然後再將處理後的聚偏二氟乙烯膜放在甲基三氯矽烷氣體的氛圍中進行接枝,即可得到具有荷葉效果的超疏水聚偏二氟乙烯膜,將該薄膜塗覆到紙張的表面就可以得到超疏水紙張。

(7)噴塗法

噴塗法製備超疏水紙張是操作最簡便的方法之一,通常是將經過化學氣相沉積法所得到的疏水性納米SiO2、TiO2或者ZnO等顆粒與有機試劑相互混合得到的懸浮液噴塗在紙張的表面,該法所製備的超疏水紙張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但所得到的超疏水塗層與紙張表面的粘附性較差。

超疏水紙張的應用

在油水分離、防潮包裝以及自清潔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1)油水分離

多孔性的疏水紙張對油類以及有機試劑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而對水卻具有強烈的排斥性,基於疏水紙張的這種特性,因此可以利用其對油水混合物實現簡單的分離。

(2)防潮包裝

超疏水紙張由於其表面能比較低而具有良好的抗水性,通常可用於防潮包裝領域。

(3)自清潔

水滴與超疏水表面的接觸角大於150°,並且滾動角小於10°,這就意味著水滴能夠在紙張表面實現自由滾動,從而以水滴為介質可以實現材料表面的自清潔特性。

責任編輯:葛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清華大學1月5日宣布,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獨特的三級微納米結構超疏水表面,具有優異的超疏水穩定性和防結冰性能,其冰粘附強度最低為1.7MPa,是目前國際已報導的最低冰粘附強度的超疏水防除冰表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近些年,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超疏水表面是指與水的接觸角大於150°,而滾動角小於10°的表面,如生活中常見的荷葉和水黽科昆蟲的腿部等。該特殊表面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等領域都有著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如玻璃表面的防霧,交通指示燈的自清潔,船體表面的潤滑,紡織品的防汙、選擇性吸收等。
  • 材料學院鍾敏霖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達到超低冰粘附強度
    江蘇雷射聯盟搜集整理發現:1月5日電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獨特的三級微納米結構超疏水表面,具有優異的超疏水穩定性和防結冰性能,其冰粘附強度最低為1.7MPa,是目前國際已報導的最低冰粘附強度的超疏水防除冰表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鄧旭:推動超疏水表面走向實際應用
    該成果創新的設計思路和通用的製造策略展示了固/液界面功能材料非凡的應用潛力,進一步推動了超疏水表面進入更廣泛的實際應用。鄧旭介紹,固/液界面功能材料主要是調整固體跟液體以及界面的相互作用,例如電子設備防水、屏幕的指紋殘留等。
  • 金屬所製備出超雙親聚氨酯海綿
    該項成果為製備具有特殊浸潤性能的多孔彈性材料及其複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在催化劑載體和智能高分子複合材料領域有望獲得應用。  近幾年來,金屬所鈦合金研究部聚合物複合材料研究組致力於納米纖維素與石墨烯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納米纖維素與二維石墨烯片層有較強的吸附作用,該吸附作用與纖維素分子結構、納米纖維素晶須尺寸及其表面性質密切相關。
  • 科學網—製備超雙親聚氨酯海綿
    本報訊 超雙親材料表面同時具有超親水和超親油的性能,是一種特殊的材料表面性質。
  • 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劑的製備及其煤化工含油廢水應用研究
    3 000 mg /L,氨氮含量在200 ~ 9 000 mg /L,總酚濃度在900 ~ 7 000 mg /L,總油濃度200 mg /L左右[1-2]。煤化工廢水預處理階段常見的除油工藝主要包括重力隔油和絮凝氣浮分離,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隨著新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生產工藝和產品線持續翻新,廢水汙染物組分也越來越複雜。因此,開發一種針對於複雜煤化工廢水的新型除油絮凝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 二氧化鈦超疏水性
    納米二氧化鈦超疏水性膜的製備方法一種納米二氧化鈦超疏水膜的製備方法,採用水熱法製備納米二氧化鈦,以水解反應為基礎,選用在自然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的四正丙醇鈦作為鈦原,在通度控制的反應條件下製備了具有較好晶體形貌的納米二氧化鈦,用於製備複合材料,其中以銳鈦礦型晶體的形態製備了超疏水性薄膜
  • 北航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應用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就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在自清潔、油水分離、乳液分離、有機液體分離、定向集水、液體單向透過和智能相應材料等多種領域的應用作了深入研究,並取得進展。
  • 超疏水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在真石、質感塗料中的應用
    超疏水塗層的製備必須同時滿足2個前提:(1)實現塗層表面的低表面能;(2)在具有低表面能的表層構造微納米結構。迄今為止,製備超疏水塗層的方法主要有蝕刻法、溶膠-凝膠法、相分離法、層層自組裝法、模板法、化學氣相沉積法與靜電紡絲法等。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合成後疏水修飾及其應用
    180°的情況定義為過疏水.疏水性MOFs材料已經被研究與報導過,並在烴類存儲與分離、醇類吸附、油/水分離以及催化等領域展示出潛在的應用價值. 最近, Jayaramulu等從MOFs表面的潤溼程度、疏水MOFs的合成與潛在應用等方面對疏水MOFs材料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綜述; Antwi-Baah等綜述了疏水MOFs材料的應用進展.然而,目前尚無主要關注MOFs的合成後疏水修飾的綜述文獻.
  • 中科院金屬所製備超雙親聚氨酯海綿—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超雙親材料表面同時具有超親水和超親油的性能,是一種特殊的材料表面性質。
  • 為超疏水材料披上「鎧甲」
    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係。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且不影響其疏水性能,成為該領域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 氧化鋅/聚苯乙烯超疏水複合塗層的製備及其性能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作者:青勇權,鄭燕升,胡傳波,王勇,龔勇,何易,莫倩】     超疏水表面具有低的表面自由能和很好的抗粘附性能,在防水、防汙染、抗氧化、防腐蝕和流體減阻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1-2]。目前,其製備方法主要有溶膠–凝膠法[3]、相分離法[4]、自組裝法[5]、刻蝕法[6]、模板法[7]等。
  • 星邁科技高速攝像機在超疏水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瀋陽星邁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速攝像監測分析系統,可觀測疏水材料固體表面與水之間的界面反應及氣膜的產生過程,可對疏水材料在水滴滴落的不同角度和速度下水滴的形態變化和動力學進行研究,同時藉助千眼狼專業運動分析軟體,可獲取水滴的速度、彈跳高度和彈跳次數及接觸角度、分布情況等動力學數據。
  • 清華郭永實驗室研發出「一步法」超快速微液滴晶片鍵合和表面疏水...
    清華郭永實驗室研發出「一步法」超快速微液滴晶片鍵合和表面疏水改性方法清華新聞網11月22日電 11月19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郭永實驗室在《傳感器和執行器B:化學》(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期刊在線發表題為「一種同步實現晶片鍵合與表面疏水改性的工藝方法用於快速製備聚碳酸酯材質的液滴微流控晶片
  • 超疏水性P-ZnO@PVDF納米纖維膜的製備及其在膜蒸餾中的性能研究
    本研究製備了一種超疏水性雜化複合納米纖維膜,其主要是基於水熱法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在PVDF納米纖維膜上構建疏水性ZnO納米線(P-ZnO@PVDF)。採用模擬草生長的方法,提高了ZnO納米線與PVDF納米纖維膜之間的粘附力。由於疏水性ZnO納米線引起的滑移和Cassie-Baxter態,P-ZnO@PVDF膜呈現出高孔隙率、窄孔徑分布、超疏水性、抗溼性和防垢性。
  • 一種超疏水/超親水多功能雙面紙
    受到荷葉和含羞草的啟發,將PDMS與蠟燭菸灰相結合,成功製備出了超疏水性咖啡、綠茶、糖水和牛奶等液滴在超疏水表面上均形成球形狀態,很容易從表面上滾落下來。超疏水表面必須要能夠承受工作和貯存環境中各種載荷的作用,才能夠很好地投入工程應用。
  • 玩轉紙基微流道的製備方法
    據報導,紙基微流體器件可以通過疏水聚合物來建立疏水通道壁。在這一原則下,Martinez研究了利用光刻技術在紙基體中製作疏水屏障壁,從而在紙上形成微流體通道。疏水性光刻膠聚合物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物理屏障,它限制了液體進入紙張的流經途徑。
  • 超疏水材料披「鎧甲」,疏水耐磨可兼得
    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係。  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  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