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纖維製成的紙是天然親水的,可以允許水基溶劑自由穿梭。這一特性為紙質基底微流體系統奠定了基礎。
據報導,紙基微流體器件可以通過疏水聚合物來建立疏水通道壁。在這一原則下,Martinez研究了利用光刻技術在紙基體中製作疏水屏障壁,從而在紙上形成微流體通道。疏水性光刻膠聚合物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物理屏障,它限制了液體進入紙張的流經途徑。液體樣品可以直接進入多個檢測區域,而在這些區域中的指示劑可被標定,達到分析傳感的目的。
圖1、SU-8光刻溝道製備過程與晶片功能化過程
Bruzewicz等人利用改進的繪圖儀在紙上列印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來創建屏障圖案,克服了上面介紹的光刻法製備過程中,基底不能彎曲的缺點。然而,這種疏水通道壁也是有缺點的,PDMS在紙上的滲透不能被很好地控制,導致屏障壁不能夠垂直分布。這種方法因此也不能用於大規模批量化生產。
圖2、列印圖形化PDMS的器械結構組成
Lu等人使用蠟印機來生成紙上的微流控圖形。然後加熱這個圖案,使蠟擴散到紙上,形成微流體通道的屏障。
圖3、利用蠟作為通道壁材料
(1)單獨使用蠟筆(2)蠟筆配合噴墨列印技術(3)單獨使用噴墨印表機
Abe等人採用聚合物(聚苯乙烯)溶液浸漬的方法將疏水性引入紙基。然後,他們使用噴墨列印將溶劑列印到浸漬過聚苯乙烯的紙上,溶解聚合物,形成精細的液體滲透通道。這些研究人員還將化學傳感劑列印到他們的圖案中,形成一個用於生物醫學檢測的功能裝置。這些製造概念與屏障概念相似,因為它們依賴於紙上的纖維素纖維被一層疏水材料物理覆蓋。
圖4、通過浸漬聚苯乙烯並配合噴墨列印製備溝道的過程
另外,還有報導通過噴墨列印來製備微流體晶片的,首先,使用噴墨印表機列印纖維素疏水劑,通過定點化學修飾,可以成功改變紙表面的疏水性能,從而形成圖形化的列印通道。
圖5、噴墨列印纖維素疏水劑用於改性紙張進而形成溝道
這項工作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用來創造微流體模塊和通道,從而產生親水-疏水對比的紙張表面,而不是使用物理聚合物屏障建立模式。
紙基微流控的製備,使用噴墨列印的方式,擺脫了傳統方法中,製備複雜,成本居高的缺點,為大規模快速製備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紙基微流控晶片將得到長足的發展和應用。
參考資料
1. AngewChemInt EdEngl. 2007,46(8),1318-20.
2. Anal. Chem. 2008,80, 3387-3392
3. Electrophoresis2009, 30, 1497–1500
4. Anal. Chem. 2008,80, 6928–6934
5. Colloids and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76 (2010) 56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