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紙基微流道的製備方法

2020-12-05 上海冪方科技

纖維素纖維製成的紙是天然親水的,可以允許水基溶劑自由穿梭。這一特性為紙質基底微流體系統奠定了基礎。

據報導,紙基微流體器件可以通過疏水聚合物來建立疏水通道壁。在這一原則下,Martinez研究了利用光刻技術在紙基體中製作疏水屏障壁,從而在紙上形成微流體通道。疏水性光刻膠聚合物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物理屏障,它限制了液體進入紙張的流經途徑。液體樣品可以直接進入多個檢測區域,而在這些區域中的指示劑可被標定,達到分析傳感的目的。

圖1、SU-8光刻溝道製備過程與晶片功能化過程

Bruzewicz等人利用改進的繪圖儀在紙上列印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來創建屏障圖案,克服了上面介紹的光刻法製備過程中,基底不能彎曲的缺點。然而,這種疏水通道壁也是有缺點的,PDMS在紙上的滲透不能被很好地控制,導致屏障壁不能夠垂直分布。這種方法因此也不能用於大規模批量化生產。

圖2、列印圖形化PDMS的器械結構組成

Lu等人使用蠟印機來生成紙上的微流控圖形。然後加熱這個圖案,使蠟擴散到紙上,形成微流體通道的屏障。

圖3、利用蠟作為通道壁材料

(1)單獨使用蠟筆(2)蠟筆配合噴墨列印技術(3)單獨使用噴墨印表機

Abe等人採用聚合物(聚苯乙烯)溶液浸漬的方法將疏水性引入紙基。然後,他們使用噴墨列印將溶劑列印到浸漬過聚苯乙烯的紙上,溶解聚合物,形成精細的液體滲透通道。這些研究人員還將化學傳感劑列印到他們的圖案中,形成一個用於生物醫學檢測的功能裝置。這些製造概念與屏障概念相似,因為它們依賴於紙上的纖維素纖維被一層疏水材料物理覆蓋。

圖4、通過浸漬聚苯乙烯並配合噴墨列印製備溝道的過程

另外,還有報導通過噴墨列印來製備微流體晶片的,首先,使用噴墨印表機列印纖維素疏水劑,通過定點化學修飾,可以成功改變紙表面的疏水性能,從而形成圖形化的列印通道。

圖5、噴墨列印纖維素疏水劑用於改性紙張進而形成溝道

這項工作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用來創造微流體模塊和通道,從而產生親水-疏水對比的紙張表面,而不是使用物理聚合物屏障建立模式。

紙基微流控的製備,使用噴墨列印的方式,擺脫了傳統方法中,製備複雜,成本居高的缺點,為大規模快速製備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紙基微流控晶片將得到長足的發展和應用。

參考資料

1. AngewChemInt EdEngl. 2007,46(8),1318-20.

2. Anal. Chem. 2008,80, 3387-3392

3. Electrophoresis2009, 30, 1497–1500

4. Anal. Chem. 2008,80, 6928–6934

5. Colloids and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76 (2010) 564–570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NSR》:大規模製備高性能的生物相容光纖的新方法
    因此,具有交聯結構的無定形高分子水凝膠纖維十分適合用於製備光纖。儘管目前已經開發出靜電紡絲、3D列印、擠出成型、微流道加工和模板法等多種方法生產水凝膠纖維,然而同時具有高光學性能、力學性能的皮芯結構光纖的大規模連續化生產仍然是一個挑戰。
  • 青島大學:利用靜電噴霧技術製備高導電性石墨烯紙
    但目前對該領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如何通過改進還原方法以提高石墨烯紙的性能上,而對通過調控還原氧化石墨烯薄片的排列提高石墨烯紙性能的研究鮮有報導。利用角分辨偏振拉曼光譜測試發現利用該方法製備的石墨烯紙的平均水平偏角為19.4度(圖2),遠小於利用固定基底的靜電噴霧技術製備的石墨烯的平均水平偏角27.5度以及其他小組用真空抽濾法製備的石墨烯紙(28.3度)。
  •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太惠玲教授、段再華博士等人發表綜述文章,總結了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首先,介紹了紙基氣體、溼度和應變傳感器電極材料和器件製備工藝。(a-c) 鉛筆繪塗工藝製備紙基傳感器電極;(d-f) 鋁箔、銅箔和聚酯纖維導電膠帶粘貼工藝製備紙基傳感器電極。(a) 石墨鉛筆繪塗氣體傳感器敏感材料;(b) 毛刷塗覆工藝組裝溼度傳感器溼敏材料;(c) 石墨鉛筆繪塗製備紙基應變傳感器;(d) 繪塗工藝製備紙基碳納米管氣體傳感器。
  • 製備培養基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製備的方法和注意事項1培養基配方的選定同一種培養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會有某些差別。因此,除所用的是標準方法,應嚴格按其規定進行配製外,一般均應儘量收集有關資料,加以比較核對,再依據自己的使用目的,加以選用,記錄其來源。
  • 快速篩查犬瘟熱病毒-基於紙基微流控免疫檢測晶片
    紙晶片配合噴蠟印表機使得其製作成本與加工難度都降低到一個非常理想的水平,大大擴展了紙基微流控晶片的開發與應用前景。噴塗的蠟塗層創造了一個疏水的外壁,在紙晶片上劃分出流道,實現流體控制、受控反應的目標。這一原理應用到犬瘟熱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檢測中,會帶來很多新的潛力。
  • 微流道晶片模擬血液障壁 有助發現視網膜病變
    打開APP 微流道晶片模擬血液障壁 有助發現視網膜病變 發表於 2018-02-09 13:34:31 西班牙研究團隊研發出微流道晶片(microfluidic chip),可以模擬人類的血液視網膜障壁(BRB)。
  • 培養基及無菌水的製備
    一、基本原理培養基的種類很多,不同微生物所需要的培養基不同.培養基製成後的物理狀態可分為液體、固體、半固體三種類型.目前所用培養基均為已配製好的生物試劑和紙片.二、器材三角瓶、試管、燒杯、玻棒、天平、搪瓷杯、量筒、鋁箔紙、角匙、杜氏小管、矽膠塞、電爐三、培養基的種類營養瓊脂培養基、乳糖膽鹽發酵培養基、乳糖發酵培養基、伊紅美蘭瓊脂培養基、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附加抗菌素)、平板計數瓊脂、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凍肉湯
  • 蛭石基功能吸附材料特點及製備技術
    吸附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水處理方法。鑑於活性炭成本高與再生困難等缺點,天然蛭石是典型的矽鋁酸鹽黏土,具有資源豐富、價廉易得、親水、層板帶負電荷、多級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能穩定等優勢,蛭石基吸附材料是蛭石應用於環境領域的重要功能材料,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重金屬元素、磷酸鹽、氟離子、稀土離子、有機物等汙染物。
  • 盤點未來物聯網新能源——紙基電池
    盤點未來物聯網新能源——紙基電池 胡薇 發表於 2018-09-11 17:46:17 現在,科學家們將細菌融入紙基電池中,已經可以為幾十億的傳感器和設備造出廉價、
  • 培養基的配製
    一、原理大多數微生物均可用人工方法培養。以人工方法配製成的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積累代謝產物的營養基質,稱為培養基,培養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素以及水分等。另外,培養基還應具有適宜的ph值、一定的緩衝能力、一定的氧化還原電位及合適的滲透壓。
  • 液體培養基發酵液的製備
    微生物實驗液體培養基的發酵液的製備根據菌種的特點,用菌液劃出單菌落——挑出單菌落——製作合適的液體培養基——將菌落接種到培養基——培養12-24h,特殊的菌落需要根據其特點設定時間。抽取上清液離心,13400轉,一般離心一分鐘。
  • 動態三維組織培養系統驅動方法的研究現狀
    微流控技術:是一門在微流道(100 nm-100 μm)中操縱微量(10-9-10-18 L)流體的微系統技術,可以用於生成和精確調節流體流動和時空梯度,以及通過可控制的方式向細胞提供營養和其他化學信號。
  • 貴州百靈(002424.SZ)嘌呤基-N-羥基嘧啶甲醯胺衍生物及其製備方法...
    具體情況如下:   專利名稱:嘌呤基-N-羥基嘧啶甲醯胺衍生物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國際申請日:2016年4月12日   國際申請號:PCT/CN2016/079022   澳大利亞申請號:2016250972   授權公告號:AU 2016250972 B2   授權公告日:2019年5月2
  • 氧化鋁空心球的製備方法和製備機理
    1、空心球材料的製備方法迄今為止,關於空心球材料的製備方法越來越成熟了,研究出了多種方法製備空心球材料,在無機空心球材料中應用比較多的方法有硬模板法、軟模板法和非模板法等三種。該方法原理較為簡單,操作方便,重複性高,是目前製備空心球材料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已經成功的製備出CdS、Fe3O4、TiO2、CuO等多種無機空心球材料。在該方法中,常見的模板主要有聚苯乙烯球(PSt)、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S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等。Zhao等人採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MA)作為模板製備出了ZnS空心球。
  • 超薄鋰電池負極材料製備方法
    超薄鋰電池製備陰極薄膜材料主要有兩種沉積工藝,即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其中物理氣相沉積法又包括:磁控濺射(Magnetron sputtermg)、電子束蒸發沉積、脈衝雷射沉積(PLD)等。化學方法主要是溶膠凝膠方法。
  • 青島能源所黃長水教授AM綜述: 石墨炔基材料的製備及在儲能中的應用
    1.3 GDY基材料的典型合成路線 原始GDY的製備:據報導,GDY是通過化學合成方法製備的。GDY的原始製備策略可以描述為銅箔模板輔助交叉耦合法,其中銅箔不僅是銅離子催化劑的來源,而且還是六乙苯單體聚合反應模板(圖3)。在這項開創性的工作之後,已經開發出其他的合成方法來簡化反應條件,擴大GDY的應用範圍。
  • 碳基半導體、彎道超車與楚王失弓
    許多媒體報導,這有望為碳基半導體進入規模工業化奠定基礎,也為我國晶片業彎道超車提供巨大潛力(為「中國芯」彎道超車加速!北大研究團隊突破碳基半導體製備瓶頸)。兩者都是碳材料,所以統稱碳基半導體。 學過初中化學的,都知道石墨的結構,它是由一層層的平面堆疊而成的。石墨的一個單層,就是石墨烯,其中每一個碳原子周圍連著三個碳原子。石墨烯好比一張紙,石墨好比很多張紙摞起來。拿著一張紙,你還可以把它捲成一個管子,這就是碳納米管,簡稱碳管。你看,這些碳材料的結構都很容易理解。
  • 卡邁舒(Kmaels)MS培養基配方
    現將製備培養基母液所需的各類物質的量列出,供配製時使用。其中,  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製方法是:每種母液中的幾種成分稱量完畢後,分別用少量的蒸餾水徹底溶解,然後再將它們混溶,最後定容到1 L。  母液Ⅲ的配製方法是:將稱好的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別放到450 mL蒸餾水中,邊加熱邊不斷攪拌使它們溶解,然後將兩種溶液混合,並將pH調至5?5,最後定容到1 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綜述了近幾年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性能特點,對於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作了簡單的闡述。  2.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  2.1化學還原氧化石墨烯法  為了獲得石墨烯基材料,人們發明了一種簡單通用的辦法,即向氧化石墨烯懸浮液中添加還原劑(如水合肼)來還原氧化石墨烯。
  • 製備出高性能錳基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張衛新課題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楊世和等合作,成功製備出一系列具有均勻形貌的一維微納結構電極材料,展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實現了鋰離子電池性能的突破。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化學領域國際刊物《德國應用化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