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道晶片模擬血液障壁 有助發現視網膜病變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微流道晶片模擬血液障壁 有助發現視網膜病變

發表於 2018-02-09 13:34:31

西班牙研究團隊研發出微流道晶片(microfluidic chip),可以模擬人類的血液視網膜障壁(BRB)。該裝置內含數個平行隔間,正好模擬視網膜的分層結構,可望用來測試藥物對視網膜的影響,以及加強研究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據報導,以往血液視網膜障壁的研究,都是採用細胞培養法居多,缺點是無法準確模擬其特殊環境,以致細胞處於「休眠」狀態,無法呈現真實情況下的反應。研究團隊想出這個簡化的方法,以微流道晶片營造特殊的環境,更能夠代表血液視網膜障壁的生理狀態。

該裝置內有平行隔間,類似視網膜的層狀結構,每個隔間都有不同的細胞,例如內皮細胞、神經元細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而且該裝置仿造真正的人體器官,允許細胞與細胞之間互相溝通。

研究成員表示,這項科技模擬視網膜活體的環境,將會是未來體外實驗的重要工具,細胞接觸晶片內的液體會持續生長。研究團隊預計會使用這項裝置,來探討各種分子對血液視網膜障壁的影響,找出更多治療視網膜病變的方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天然活性成分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中的應用潛力
    其中,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itis,DR)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也是臨床上糖尿病引起失明的首要病變,嚴重威脅患者的視力。(2) 血-視網膜屏障的破壞:炎症學說認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源於視網膜血管內皮受損引起視網膜內屏障破壞而引發的病理改變。
  • 初心學【眼部超聲筆記】|視網膜母細胞瘤|玻璃體|眼球壁|視網膜|眼球
    眼部的超聲解剖眼球由眼球壁和內容物所組成。紅色的視網膜中央動脈,藍色的視網膜中央靜脈血流彼此直接相鄰。視網膜中央動脈的頻譜圖為正向波,而視網膜中央靜脈則為負向波。睫狀後短動脈的流速低於視網膜中央動脈。玻璃體和視網膜疾病診斷和鑑別診斷的重要方法:眼球運動試驗:目的是判定玻璃體病變與眼球壁之間的固著關係,尋找病變後,觀察玻璃體病變的運動情況。
  • 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研究熱點
    如內皮祖細胞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係及治療前景逐漸得到學者們的充分關注,在多種視網膜血管病動物模型中驗證了脂肪來源的幹細胞有分化為穩定視網膜血管周細胞的能力,這些研究都為幹細胞後續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2) 基於552個文獻的熱點關鍵詞分析發現,近20年幹細胞和內皮祖細胞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影響的基礎研究文章相對較多,研究內容主要涉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血管再生、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變化等方面;(3)
  • 臺灣大學開發出微量血液快速篩檢晶片
    打開APP 臺灣大學開發出微量血液快速篩檢晶片 微流控 發表於 2020-11-18 15:49:08 臺灣大學應力所陳建甫副教授研究團隊開發出微量血液快速篩檢晶片,可於兩分鐘內快速判定受測者ABO血型,以及是否為多血、貧血、或是亞型血患者,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刊登於美國化學學會《ACS Sensors》期刊,並獲選為該期增選封面。
  • Cell子刊:基因修復成功「治療」夜盲症病人視網膜類器官病變
    iPS細胞進行基因修復成功逆轉分化類視網膜的纖毛病變」研究論著。,進而在培養皿中成功模擬了疾病視網膜的纖毛病變和感光細胞喪失。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復患者的基因突變後,發現在基因表達譜、蛋白水平及細胞電生理特性等方面能成功阻止了病變的發生。RP是成年人中途失明的重要病因。雖然其致病基因多達85個,但僅僅RPGR一個基因的突變就導致了多達16%患者罹患此病。RPGR在感光細胞中主要存在於連接纖毛處,負責從內節運輸視蛋白至外節,以此產生光電反應。
  • 名醫專訪 上海愛爾眼科醫院李文生教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本期名醫訪談,我們有幸邀請李院長一起探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診斷和治療」有關話題。 1、什麼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為何會導致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導致全身各組織器官的微血管發生病變,毛細血管周圍的細胞壞死,進而導致內皮細胞變薄、內屏障功能受損,血管內的液體成分由管內滲到組織中,造成視網膜病變病變和功能障礙。
  • 觸「目」驚心的視網膜脫離
    隨後,被送往我院眼科,確診為「左眼多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檢查發現,嚴阿姨左眼視網膜脫離,並有裂洞,且右眼存有類似的潛在病變,一旦任其發展,後果難以想像。眼球與其他部位不同,它比較複雜,患處普通人是無法直接看出來。視網膜復位手術也僅僅將保住眼球作為首要目的,視功能則不可能完全恢復。
  • 高度近視女子排球賽後視網膜脫離,醫生:治療不及時可失明
    在寧鄉市中醫醫院眼科,她被確診為視網膜脫離,如不及時治療,有失明的危險。 小劉雙眼高度近視,因為喜歡運動,平時都戴著隱形眼鏡,也沒覺得近視對生活有多大影響。前兩天,她第一次代表公司參加排球比賽,打得很賣力,賽後大家一起舉辦慶功宴時,也沒有在意眼睛的不適。可是,第二天早晨醒來後,小劉感覺眼前仿佛被遮擋了一塊幕布,還有滿眼飄動的黑影,趕緊到醫院就診。
  • Cell Metab 報導能有效治療視網膜病變的新藥物
    這些原因包括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變以及老年性黃斑變性。這些疾病中代謝供應不足的常見後果是血管生成紊亂的第二階段,最終可能導致纖維性瘢痕和視網膜剝離。目前視網膜血管病的治療效果顯著,但也存在很大的風險。雷射光凝療法、抗 VEGF 療法等會加速光感受器的萎縮、誘發眼部炎症等。
  • 美國生物學家培育出人類視網膜組織有助治療色盲和黃斑退化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家在實驗室器皿中培育出人類視網膜組織,在治療色盲和黃斑退化的路上邁進一步。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1日發布的新聞,羅伯特·約翰斯頓領導的團隊花9個月在實驗室器皿中培育出發育完整的人類視網膜組織。
  • 晉城眼科醫院視網膜組織細胞發生脫落的症狀有哪些
    核心提示:視網膜是眼球壁內層的總稱,包括虹膜和睫狀體,因此視網膜的健康也受到關注。 然而,由於長期過度使用眼睛,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病變有許多疾病,如視網膜脫離。 但視網膜脫離只能修復,不能完全治,因此應了解視網膜脫離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 菏澤早產雙胞胎視網膜病變惡化 已完成眼部手術
    大眾網菏澤7月31日訊(記者 張鵬)今天下午,大眾網記者了解到,菏澤早產雙胞胎已於昨日進行了眼部複查,檢查結果顯示兩個孩子視網膜病變惡化。今天中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緊急安排了手術,下午3時許,這對雙胞胎平安走出手術室,但手術效果如何,需在一周後才能知曉。
  • 玻璃體注射阿柏西普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出血不優於玻璃體...
    玻璃體注射阿柏西普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出血不優於玻璃體切除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3:48 美國哈佛大學Jennifer K. Sun聯合夏洛特眼耳鼻喉協會Andrew N.
  • 雷珠單抗與雷射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療效比較
    雷珠單抗與雷射治療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療效比較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8 14:04:09 英國倫敦學院大學Neil Marlow研究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醫學英語: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詞彙
    又稱"缺血性視[神經]乳頭病變(ischemic papillopathy)".   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PION 後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thermal optic neuropathy 熱性視神經病變   neuroretinitis 視神經視網膜炎   diffuse unilateral subacute neuroretinitis 瀰漫性單側亞急性視神經視網膜炎
  • 愛爾蘭科學家發現引發視網膜變性的蛋白
    來自都柏林三一學院(TCD)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種叫做SARM1的蛋白,這種蛋白可能在因神經細胞損傷而導致的視網膜變性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感光細胞是在我們眼球後壁部發現的特殊神經元,它們將光轉換成可以讓我們看到的電信號,失去感光細胞將導致失去視力。感光細胞及滋養它們的細胞受損或死亡被稱為視網膜變性,也是致盲性疾病,如黃斑變性(AMD)和色素性視網膜炎的特徵。據估計全世界有數百萬人由於不可逆的視網膜退化性疾病而喪失視力。因此,預防或延遲感光細胞死亡對於視網膜變性疾病患者至關重要。
  • JCB:肌肉晶片有助解釋心臟病幹細胞療法局限性
    這一發現可能有助解釋在臨床試驗中,基於幹細胞的療法迄今為止對心臟病病人表現出有限的益處。儘管移植到病人體內的幹細胞能夠分化為心肌細胞並整合進心臟組織中的未受損區域,但是多項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都發現心臟的收縮功能並未取得顯著改善。對此的一種解釋可能是機械力並沒有在新的源自幹細胞的心肌細胞和現有的存活下來的心肌細胞之間正確地傳播。心肌細胞之間交換的機械力是不可能在病人體內測量到的。
  • 曲面甚至皮膚上的微流道電子器件與傳感器3D列印技術
    研究人員開發曲面甚至皮膚上的3D列印微流道電子器件與傳感器技術導讀:通過軟光刻技術製造的微流控設備已被證明具有引人注目的應用,例如晶片實驗室診斷,DNA微陣列和基於細胞的檢測。通過將微流控技術與電子傳感器和曲線基板直接集成,以及提高自動化程度以提高生產率,可以進一步開發這些技術。
  • Diabetes Care:新研究發現多種人工智慧算法在檢測糖尿病視網膜...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視力下降的最常見的糖尿病相關眼病。但是,目前缺乏眼科保健提供者,這將不可能滿足為這一人群提供必要的年度篩查的需求。一項新的研究考察了七種基於人工智慧的篩查算法在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