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研人員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2020-12-08 中國網河南頻道

中外科研人員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

2020-06-04 20:05: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記者4日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Nature》近日刊發了電子科技大學鄧旭教授團隊和芬蘭阿爾託大學RobinH.A.Ras教授的研究成果「Designofrobustsuperhydrophobicsurfaces(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並被選為當期封面。

據了解,仿生荷葉的超疏水材料由於其獨特的固-液界面性質,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防水抗結冰、流體減阻以及傳熱傳質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隨之又發展出了一系列如超親水、超疏油等超浸潤系統理論。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表面的機械穩定性和超疏水性是相互排斥的兩個特性,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因此,如何保證在擁有良好超疏水性能的同時,又能實現較強的機械穩定性,是當前超疏水材料面對實際應用亟待解決的關鍵難題。

該論文基於全新思路,首次通過去耦合機制將超疏水性和機械穩定性拆分至兩種不同的結構尺度,並提出微結構「鎧甲」保護超疏水納米材料免遭摩擦磨損的概念。

該研究在集成高強度機械穩定性、耐化學腐蝕和熱降解、抗高速射流衝擊和抗冷凝失效等綜合性能的同時,還實現了玻璃鎧甲化表面的高透光率。研究人員將該表面應用於太陽能電池蓋板,實現了表面依靠冷凝液滴清除塵埃顆粒的自清潔方式,為少雨地區提供自清潔太陽能電池的解決方案。(完)

責任編輯:張丹潔

相關焦點

  • 為超疏水材料披上「鎧甲」
    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係。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如何給超疏水材料表面披上堅固「鎧甲」且不影響其疏水性能,成為該領域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 超疏水材料披「鎧甲」,疏水耐磨可兼得
    其實,這些都與動植物「身體」表面的超疏水性有關係。  受上述自然現象的啟發,人們逐漸掌握了材料疏水的秘密——其對水具有極好的排斥性,水滴在其表面保持球狀極易滾動,且水珠滾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帶走材料表面的塵埃,達到清潔效果。  但是,以往人們製備出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結構十分脆弱,難以實現廣泛應用。
  • 鄧旭:推動超疏水表面走向實際應用
    鄧旭,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國家青年人才、四川省學科技術帶頭人、國際仿生學會青年委員、中國化學會仿生材料化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十大科技新銳人物,獲中國化學會首屆菁青化學新銳獎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領域為材料表面科學
  • 為超疏水表面「披上」鎧甲,刀片磨損也不怕 | Nature文章推介
  • 清華大學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近年來,基於荷葉自清潔功能的超疏水表面被普遍認為是防除冰的發展方向。 鍾敏霖團隊採用超快雷射複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了一類新的三級微納超疏水表面結構,這類表面由微米錐陣列支撐結構以及在其上密集生長的金屬氧化物納米草結構和彌散分布的微米或亞微米花結構組合而成,有效提高了超疏水表面在高溼度環境下的Cassie狀態穩定性,其臨界拉普拉斯壓力高達1450 Pa,為已報導最高穩定性的超疏水表面。
  • 科研人員開發出既「親水」又「疏水」的高效集水材料
    新華社華盛頓3月30日電(記者周舟)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科研人員從大自然中的水稻葉子和豬籠草獲得啟發,開發出一種既能夠快速收集空氣中水分、又能使水分快速脫落便於收集的材料。
  • 四川科研團隊成果登上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封面
    業內人士表示,對超疏水材料領域來說,塗層機械穩定性不足問題就像是喜馬拉雅山一樣難以翻越 ●有了「鎧甲」,超疏水塗層耐磨程度提高了100倍。實驗人員拿刀片刮、用砂紙磨、拿改刀戳……一番折騰下來,依然沒損壞「鎧甲」保護下的超疏水塗層 ●不起霧的護目鏡、可以「自清潔」的玻璃幕牆成為可能。
  • 給它披上堅硬的鎧甲
    善良需要鋒芒,如果你的善良讓你得不到尊重,如果你的善良讓你感到傷心失望,一顆軟弱的心無法支撐起開心快樂的生活時,就亮起你的鋒芒,給心披上一層堅硬的鎧甲!多看書——學習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多學習法律知識,了解關於公民正當權利的規則,給自己善良軟弱的內心披上保護的鎧甲,讓自己可以心甘情願地奉獻,也可以不被打擾地幸福生活!我是臨海暖歌,關於朱之文遭老太堵門要錢,您怎麼看?歡迎親愛的朋友們評論、留言。
  • 中外科研人員雲南發現「藍瘦香菇」家族新成員
    中外科研人員雲南發現昆明植物所許建初研究組,PeterE.Mortimer(南非籍)真菌研究團隊的科研工作者們近日發表了其家族粉褶菌的新種——勐宋粉褶菌。粉褶菌屬的典型特徵,顧名思義,就是菌褶都呈粉紅色。「藍瘦香菇」們也不例外,只是他們全身包括菌柄在內都呈藍色,這使他們區別於其他同類,格外吸引人們的目光。圖為霍氏粉褶菌,圖片來自Phil Bendle。
  • 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近些年,超疏水表面因其優秀的疏水性能和廣泛的應用前景,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    表面的疏水性能通常用表面與水靜態的接觸角和動態的滾動角描述。
  • 親水疏水,一步切換的金屬表面
    通過研究自然界植物的表面結構與功能關聯,科學家製備了多種具有特殊潤溼性和斥液性的表面。譬如,通過模仿荷葉和豬籠草的表面,分別合成了具有超疏水性能的微納結構表面和具有優異斥液性能的潤滑液浸漬表面(SLIPS)。最近,界面性能隨外界刺激響應的表面(智能表面)吸引了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它們的合成過程通常需要多個複雜步驟。
  • 我國科研人員利用納米材料表面粗糙工程技術提高葉面氮肥利用率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環境與能源納米材料中心團隊利用納米材料表面粗糙度工程,成功地將海膽狀納米二氧化矽空心球作為一種新型載體,來提高葉面氮肥在作物葉面上的粘附能力,有效提升了葉面氮肥利用率。
  • 中外科研人員在三峽地區發現典型埃迪卡拉化石葉狀體新類型
    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6日消息,該所參與的中外科研團隊通過對在石板灘生物群發現的一大類葉狀體化石進行了詳細的形態觀察、分析和釐定,確認其為在三峽地區發現的典型埃迪卡拉化石葉狀體新類型。科研人員介紹,在埃迪卡拉生物群中,葉狀體化石是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令人費解的一種化石類型。典型的葉狀體化石,其上部為葉片狀在水體中直立生長的身體,底部是圓盤狀在沉積物中起固定作用的固著器,兩者之間由莖幹相連。
  • 電子科技大學鄧旭等開發超疏水表面的方法,有極大的市場應用潛力
    超疏水表面保持乾燥,自清潔並避免生物結垢的能力對於生物技術,醫學和傳熱的應用具有吸引力。接觸這些表面的水滴必須具有較大的接觸角(大於150度)和較小的滾落角(小於10度)。這對於具有低表面能化學性質和微米或納米級表面粗糙度的表面可以實現,從而使液體和固體表面之間的接觸最小化。
  • 一篇《NC》回答你,疏水表面的水滴為什麼帶電?
    當前已提出了多種機制來解釋與固/液/氣態疏水物接觸的水的帶電現象,可除了表面結合電子理論外,其他機理都假定常見的疏水表面在空氣中是電中性的。因此,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釋,例如為什麼水/疏水界面會帶電?水溶液、固體表面和環境特性如何影響水/疏水界面處的水帶電現象?與水接觸時,除水以外的其他液體還能帶電嗎?疏水性在水/疏水界面的帶電現象中起什麼作用?
  • ...利用移動各向異性超疏水表面誘導液滴定向翻滾實現附著水高效脫附
    與靜止的傾斜超疏水表面相比,各向異性仿生表面的定向運動促進了液滴的翻滾,並減少了高達23%的滯空時間(圖4(a))。,多液滴連續衝擊飛行器超疏水表面後同樣會發生次級液滴群發生定向翻滾、彈跳現象(圖5),其降水衝擊荷載降低87.5%,超疏水表面飛行器幾乎不受降水的負面影響。
  • 上海交通大學王新靈教授《ACS AMI》:有機溶劑可致變色的表面疏水纖維素納米晶薄膜
    基於仿生的原理,如今科研工作者開展了大量有關結構色的研究工作。在眾多材料中,纖維素納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s)由於其獨特的光學特性、原料來源廣泛、製備條件簡單等特點,逐漸被人們視為製備結構色的最佳材料之一。CNCs顯示出結構色的原因在於其內部存在手性多層三維有序結構。
  • 超疏水表面 | 槐葉蘋+豬籠草的啟示:帶「潤滑頭」的微凸起
    ​在超疏水槐葉萍和超滑豬籠草的啟發下,研究者設計了新型仿槐葉萍表面,其固-液接觸線兼具穩定性和和易滑移性。來源 | 《國家科學評論》仿生超疏水材料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流體減阻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通常,材料表面的超疏水效果是由微/納米尺度的粗糙結構實現的,這種結構能夠捕獲氣穴,託起液滴,從而實現超疏水。
  • 超疏水表面 | 槐葉蘋+豬籠草的啟示:帶「潤滑頭」的微凸起
    ,研究者設計了新型仿槐葉萍表面,其固-液接觸線兼具穩定性和和易滑移性。仿生超疏水材料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流體減阻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通常,材料表面的超疏水效果是由微/納米尺度的粗糙結構實現的,這種結構能夠捕獲氣穴,託起液滴,從而實現超疏水。材料表面微凸起之間的間距越小,氣穴就更穩定,超疏水性能也就更穩定;然而這種穩定性是有代價的:微凸起密集,會增加液滴在超疏水表面的滑移難度。如何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