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華夏的雁蕩山

2021-01-09 文化雜壇

從寂寂無名,到甲秀華夏。雁蕩山之名

溫州可玩的地方寥寥無幾,雁蕩山可謂一枝獨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人們常說的「三山五嶽」,其中的三山就是指黃山、廬山、雁蕩山。當然也有其他解釋,各有其理。

雁蕩山很大,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山區,一般遊客不太可能把五個山區全遊玩下來,耗時耗力不可想像,當年的專業旅行家明朝徐霞客都沒有做到,何況我等普通驢友。

雁蕩山最秀美的風景區主要是在北雁蕩山,其中的大龍湫、靈巖、靈峰三個景區是北雁蕩山的核心景區,被譽為「雁蕩三絕」。

宋代以前,雁蕩山寂寂無名。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溫州雁蕩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又云:謝靈運為永嘉守,遊歷殆遍,獨不言此山。

更早的超級驢友南朝謝靈運,到處遊山玩水,竟然無視雁蕩山,可見當時雁蕩山並不引人注目。也或許是謝大驢友失察了。

總之,自沈括為雁蕩山正名後,雁蕩山開始名聲鵲起,後來的文人雅客紛至沓來,摩崖石刻留下了很多讚美之辭。路邊多了一個題石:雁蕩勝景,甲秀華夏。可以說沈括是雁蕩山的「貴人」。

有水從天來,山中存不住。雁蕩山之水

七月中旬,盛夏之際,還是個陰雨天,我遊歷了北雁蕩山。開始令我驚奇的是,山谷中並沒有見到預想中的淙淙小溪,溪水斷流,呈乾涸狀。後來在路邊的欄框裡看到了解釋:原來雁蕩山本是一座火山,山表面的流紋巖正是巖漿流過山表留下的痕跡。火山的特質讓雁蕩山雖然多雨,但存不住水,除非月久連綿大雨,否則不太可能見到淙淙流水的。

雖然地表不存水,但天上還是雨水不斷。常年漂浮在山頭的低壓雲團令雁蕩山上的空氣十分潤溼。雖然無法與黃山的雲海相比,但雁蕩山上的雲團自有風貌。因為多是雨雲,所以常給人一種「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沉重感。

高山雲霧出好茶,黃山雲海造就了中國頂級名茶黃山毛峰,與之對應,雁蕩山的雲也造就了雁蕩山毛峰,雖無法與前者相提並論,但也自有風味。

山頭多雨還造就了瀑布,有瀑布的山很多,名氣最大的非黃果樹瀑布和黃河壺口瀑布莫屬。因為詩仙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瀑布也是名聞天下。

其實,雁蕩山上的大龍湫瀑布比廬山瀑布要長得多,如果說廬山瀑布是「三千尺」,那麼雁蕩山大龍湫瀑布起碼是「四千尺」,廬山瀑布長約150米,而大龍湫瀑布長197米,比前者長出三分之一。

可惜,宋之前的雁蕩山不為人知,不然詩仙的這句詩也可能就安到大龍湫瀑布上了。

不過後來的康有為倒是有一句詩補贊大龍湫瀑布:一峰拔地起,有水從天來。氣勢也夠了。

怪石多類物,源自鬼斧工,雁蕩山之石

徐霞客《遊雁宕山日記》中寫道:危峰亂迭,如削如攢,如駢筍,如挺芝。

現代人更進一步,把這些危峰怪石賦予了更形象的事物,說這些石頭山峰,有的像剪刀,有的像啄木鳥、熊、鷹、猴等,有的像老和尚。路邊有一草書題石:巖立偏多人鳥獸,泉飛莫辨霧雲煙。概括了山中怪石、雲氣活潑生動的形態。大自然真的很了不起,鬼斧神工,竟然把堅硬生冷的石頭打造成人間常見事物。

有一座山峰,似一根石柱直矗天際,名曰「天柱峰」,與之相鄰的山峰似紅旗招展,名曰「展旗峰」。兩座山峰相距250米,峰頂用一根鐵索連接,這就是著名的「靈巖飛渡」。表演者身著安全扣,在鐵索上進行各種雜技表演,是名副其實的「空中舞臺」。

另外,表演者還模仿了古代採藥人,在山頂上系牢繩索一端,然後順著繩索飛身攀下,在山壁上靈巧地飛來蕩去,若看到「仙草」,當即採下。這裡的「仙草」指的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鐵皮石斛,主要生長於安徽、浙江、福建等地的深山絕壁巖石上。

莫言到此遊覽,留下詩句:雁蕩藥工巧如神,飛崖走壁踏青雲。採得長生不老草,獻給天下多情人。

電視劇《神鵰俠侶》中的「斷腸崖、絕情谷」等場景便在此地拍攝。另外,《琅琊榜》中的琅琊閣在靈峰景區拍攝。

短短半天的時間有限,加上天空又開始下雨,這次雁蕩山之行只遊覽了大龍湫和靈巖兩個重點景區,還有靈峰、方洞、三折瀑等諸多景點只能等以後的機緣了。

暫別雁蕩山,只待後來緣。

飛瀑與怪石,永留印象間。

相關焦點

  • 雁蕩山又上央視啦!
    來源:雁蕩山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近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地理·中國》欄目攝製組走進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
  • 關於雁蕩山,你真的了解嗎?
    知道雁蕩山為何會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嗎?小編帶你一步步了解雁蕩山作為世界地質公園的魅力吧!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東臨樂清灣,距溫州市70千米,距杭州市300千米。雁蕩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她的一山一石記錄了億年前的一座復活型破火山演化的歷史。
  • 雁蕩山冬米糖
    金明雪  時下冬季,雁蕩山冬米糖作為雁蕩山比較著名的特產之一,以色白、香糯、味純著稱,頗受廣大遊客喜愛。  雁蕩山冬米糖是在大荊冬米糖的基礎上,經過改革創新,主要原料來自於當地老百姓種植的糯米和豬油,經過深加工製作而成。原料選用非常講究,要求糯米純、白,炸米用的豬油,要用板油或肥肉。工藝也比較複雜,一般得經過揀、淘、炊、曬、爆、熬、壓、切等工序。
  • 甲秀廣場 氣象科普宣傳活動讓人「大開眼界」
    等不到雲開霧散、等不到3月23日世界氣象日,昨天,貴州省氣象局在貴陽市著名的景點甲秀廣場,為廣大公眾準備了一場盛大的氣象科普「大餐
  • 雁蕩山首次發現石英填充物
    通訊員 盧琴飛 攝近日,雁蕩山管委會聯合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地質專家研究發現,在靈峰景區裂隙中有石英填充物,這一現象在東部沿海區域內較為常見,但在景區內為首次發現。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火山巖中石英填充物的首次發現,為揭示園區火山巖漿——熱液活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細節信息,也為豐富雁蕩山科普教育內容提供了極有意義的實物標本。
  • 甲秀廣場,3.23氣象科普宣傳活動讓人「大開眼界」!!
    體驗風向風速儀等不到雲開霧散、等不到3月23日世界氣象日,今天(3月19日),貴州省氣象局在貴陽市著名的景點甲秀廣場,為廣大公眾準備了一場盛大的氣象科普工作人員講解怎樣看雲識天氣儘管今早貴陽市一如既往的淫雨霏霏,但貴陽市民熱情不減,早上9點過,甲秀廣場氣象科普宣傳點已人頭攢動
  • 黑格比登陸雁蕩山瀑布被吹倒流,網友:水往高處流
    來源標題:黑格比登陸雁蕩山瀑布被吹倒流 網友:這是水往高處流 8月4日,颱風「黑格比」登陸浙江樂清。雁蕩山內有瀑布被狂風衝擊,出現「倒流」的現象,在空中起舞。有網友表示,「都說水往低處流,今天我看見了水往高處流」。
  • 中國(雁蕩山)火山巖與火山地質公園論壇11月8日啟幕
    11月18日,中國(雁蕩山)火山巖與火山地質公園論壇在溫啟幕,帶來火山巖與火山地質公園的前沿觀點與最新研究。2005年,雁蕩山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由雁蕩山、楠溪江、方山-長嶼硐天三大各具特色的園區組成,是首個以中生代火山地質地貌景觀為主題的地質公園。
  • 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地質研究基地在雁蕩山掛牌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本報訊  為全面促進火山地質遺蹟的研究保護和管理利用,上百名地質專家和學者近日齊聚浙江省雁蕩山,參加2020中國(雁蕩山)火山巖與火山地質公園論壇,圍繞火山巖成因與火山地質遺蹟保護,共商火山巖及地質公園建設管理的發展方向。
  • 雁蕩山能仁寺大鐵鑊
    雁蕩山能仁寺有一口號稱「亞洲第一」的大鐵鑊,鑄造於北宋元祐七年(1092),鑊高1.38米,上口直徑2.4米,鑊沿可立人,銘文記載重三萬七千斤。古代度量衡與今不同,打個6折,這三萬七千斤也相當於11噸多,是如何稱出來的?用曹衝稱象的辦法顯然不行,鐵鑊又不是大象,沒法趕它到船上。想來必是當年鑄造時按用鐵量計算出來的。
  • 溫州雁蕩山有部分巖石「石蛋」化了,樣子有點特別
    調查發現,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雁湖崗這些「石蛋」呈球形、半球形、扁球形等,直徑從1米至數米,大著可達10餘米,或散落分布、或疊置分布,風景別致。這些「石蛋」系石英正長斑巖風化形成的地貌景觀。而形成「石蛋」的石英正長斑巖為雁蕩山破火山口的中央侵入相,其標誌著雁蕩山火山活動的結束。「石蛋」圖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供圖「石蛋」這名字說起來有點土,但其實也有講究。
  •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流紋質火山巖地貌形成的原因
    雁蕩山是一座典型的以流紋質火山巖地貌景觀為主題的世界地質公園,處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濱海山嶽-海灣灘涂過渡地帶,最高海拔百崗尖 1056.5米,最低海拔20米,由於地殼抬升,切割較深,地勢高差懸殊,以多樣性的流紋質火山巖山嶽地貌為特色。
  • 浙江雁蕩山出現一種昆蟲,甲殼堅硬像綠寶石,蠍子毒刺對它都沒用
    東南第一山雁蕩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美譽,山頂匯水蘊湖,茂盛的蘆葦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蕩」。雁蕩山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座雁蕩山,分布在溫州境內各個地方,但杭州人常去的雁蕩山,大體指的就是北雁蕩山。
  • 貴陽旅遊最值得去的景點,不去一定後悔,不是甲秀樓不是青巖古鎮
    甲秀樓外,戰袍舊城市貴陽也值得觀光景點之一,戰袍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也在貴陽市內唯一的古鎮,青巖古鎮貴陽市南郊,從市區約29公裡,這是貴州四大古鎮的一個,青巖古鎮是600年前建成的軍事古鎮,古鎮的鎮容布局沿襲明清格局,鎮內明清古建築錯落有致,這些古建築都是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佳作,如慈雲寺的石雕、壽佛寺的木雕藝術都是貴陽市的精品,寺廟和樓閣上畫著橫梁和飛角的重屋頂
  • 我們為什麼被稱為華夏,淺談華夏名字的由來
    中國人一直自稱為華夏兒女,炎黃子孫,後一句好理解,因為中國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黃帝,那麼「華夏」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會成為中國的代指與象徵。首先來看看老外的解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裡,其中關於華夏一詞,是這麼解釋的: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華夏一詞結合起來,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稱。華夏一詞最早應該是出現於《尚書·周書·武成》,書中描述:華夏蠻貊,罔不率俾。而關於華夏一詞的由來與含義,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其中有3種說法最為典型。
  • 十問華夏芯
    一問:華夏芯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李科奕:在介紹華夏芯之前,我想先略述一下發展背景。在華夏芯之前,中國的高端處理器晶片公司要麼基於海外公司已有的架構進行研發,要麼通過獲得智慧財產權(IP)授權來設計晶片。
  • 泱泱華夏,國富兵強!
    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造人三黃之黃,五帝之帝炎黃二帝,人文始祖泱泱華夏,歷史久遠百家之學,百家之談造紙之術,火藥之術指南之術,印刷之術四大發明,永居榜首文明歷史,燦爛文化禮儀之大,服章之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秦皇一戰,一統華夏遠方戰歌,已經響起已經擦亮,鞍馬弓刀鐵蹄錚錚,音震四方奏響戰鼓,踏碎大地遠徵西方,歐美大陸傲視群雄,誰敢不服環繞四周,誰敢挑釁長槍豎起,誰敢應戰魑魅魍魎,誰敢嘚瑟歲月無情,有去無回
  • 《最強蝸牛》怎麼復活華夏武將 華夏武將復活方法分享
    導 讀 最強蝸牛華夏武將怎麼復活?華夏武將復活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