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分享火山巖地質研究前沿成果;專家論劍,展望世界地質公園保護與可持續發展。11月18日,中國(雁蕩山)火山巖與火山地質公園論壇在溫啟幕,帶來火山巖與火山地質公園的前沿觀點與最新研究。
2005年,雁蕩山地質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由雁蕩山、楠溪江、方山-長嶼硐天三大各具特色的園區組成,是首個以中生代火山地質地貌景觀為主題的地質公園。近年來,在確保公園地質遺蹟獨特性、多樣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雁蕩山讓周邊更多社區居民參與到地質公園的建設中來,推動「地質 研學科普」「地質 生態環境」「地質 文化旅遊」的協同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巖漿巖專業委員會和南京大學內生金屬礦床成礦機制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起,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承辦。來自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執行局、中科院、研究機構、各相關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世界地質公園代表齊聚溫州,開展多場主題學術交流,聚焦火山巖巖石學研究成果及學科發展方向、火山巖地區地質公園建設現狀、火山巖巖石學研究的科研成果轉化、火山地學旅遊及區域可持續發展機會、火山災害預防及災區重建等課題。
論壇現場授牌成立了「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地質研究基地」,將進一步開展雁蕩山地質遺蹟的調查、開發與保護,普及火山地質知識。19日,嘉賓們還將一一走訪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三大園區。「期待雁蕩山在世界地質公園建設中起到『頭雁』作用,引領全國的地質公園提升管理水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福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