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義句
①停頓不明。句子停頓的地方不同或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了,可使句子產生歧義。
例:縣裡的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報到。
這裡涉及一個斷句的問題。究竟是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報到」還是「本月15日/前去報到」?如果換成「本月15日之前去報到」或者「本月15日去報到」,話就說清楚了。
②修飾不明。句子中的定語,因其修飾、限制的對象不確定,引起歧義。
例:會議結束後,他和幾個學校的校長合影留念。
「幾個學校的校長」,「幾個」究竟是修飾「學校」還是「校長」的?沒法判斷。可以改成「幾所學校的校長」或者「幾位學校的校長」,這個歧義就不存在了。
③詞義不明。一個句子裡的某個詞本身是多義的,則可能引起歧義。
例:獨立國協國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
此句中「看不上」是個多義詞,造成句子不能表達確定的意思,它的一個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個意思是「無法看見」。
④結構不明。在一個句子中某個詞語(一般為動詞或介詞)可能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言單位發生關係,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實驗室裡半個月,好像與世隔絕了,所以他回到家,強迫著自己看了十天的報紙。
「十天」既可作「看」的補語,指「看」的天數;也可作「報紙」的定語,指「報紙」的份數。
⑤對象不明。這種歧義的產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當造成的。
例:他在某雜誌生活欄目上發表的那篇關於飲食習慣與健康的文章,批評的人很多。
「批評的人很多」,可以理解為「他在文章中批評了很多人」,也可以理解為「批評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題1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美國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強勢美元,但這到底只是嘴上說說還是要採取果斷措施,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孩子們很喜歡離休幹部李大伯,一來到這裡就有說有笑,十分高興。
C。天色漸暗了,自行車還沒有修好,修車的急壞了。
D。幸福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對生活產生的愉快的感受,以及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和評價。
[答案]D
[解析]A項第二句提出了「只是嘴上說說」和「採取果斷措施」兩個方面,沒有說清「否定」的是哪一點。B項可以理解為孩子們有說有笑,也可以理解為李大伯有說有笑,缺少明確的主語。C項「修車的」可以指修車的顧客,也可以指修車的師傅,都解釋得通。這三句都存在著有雙重解釋的問題,句意不明確。
編輯推薦:2018中考語文常見病句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