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發出新型太陽能設備 暗光下也能產生足夠電壓

2021-01-09 自動化新聞網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研發出一種新型太陽能設備,它在較暗的光線下也能產生足夠的電壓為鋰離子電池充電,今後或可用於手機和電子書等行動裝置,即便在室內等光線較暗地方也能為設備持續充電。

    英國沃裡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最近在《先進

能源

材料》雜誌上報告說,使用有機材料開發出了這種太陽能充電設備,它在接受光線照射後能夠產生7伏特的電壓,而現在許多電子設備中所用的鋰離子電池充電所需電壓在4伏特左右,這種充電設備完全能夠達到為鋰離子電池充電的要求。 

    實驗顯示,這種充電設備即便是在光線較暗的地方,或者甚至是有部分陰影的情況下,也能夠發揮出充電功能。參與研究的蒂姆·瓊斯教授說,這意味著它不僅可以在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發揮作用,還可以在室內光線較暗的地方持續為設備充電。 

    他說,在此基礎上最終開發出的充電設備將非常輕薄,不會超過一張信用卡的大小,它可以被插入到電子書等設備的電池部位,在各種環境中持續為電池充電,即便用戶可能是深坐在沙發中閱讀電子書。 

    據介紹,這種太陽能充電設備的另一大優點是使用了「有機

光伏

」材料,這種材料的成本較低,重量也較輕,適合大規模地應用於各種移動電子設備。研究人員正在計劃使這項技術走出實驗室,形成可商業化推廣的充電產品。

相關焦點

  • 新國大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發電裝置,利用陰影效應為電子設備供電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陰影效應能量生成器,利用光線區和陰影區之間的照度差值來發電。(圖片來源: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陰影無處不在,我們已經對它習以為常。傳統的光伏或光電應用,往往利用穩定的光源為設備供電;而陰影則會影響儀器的操作,降低設備的性能。
  • 科學家們研發出新型室內有機太陽能電池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能夠將室內環境照明轉化為電能。他們開發的太陽能電池板是有機太陽能電池,雖然它們產生的能量很低,但可以為物聯網設備提供充足的能量。隨著物聯網的擴展,在公共空間和家庭中,將有數以百萬計的設備需要電力來運行。
  • 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新材料可讓太陽能 電池板壽命延長   新華社東京6月9日電 (記者樂紹延)日本日清紡織公司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使太陽能電池板在實驗中的「保質期」提高約50%,從而延長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 英國研發新型發電裝置 你的膝蓋活動也能用來發電
    N焦淳樸摘自《城市商報》 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公布了他們研發的一種新型發電裝置,可利用人們走路時膝蓋的活動來發電,能為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供電。 目前研發出的原型裝置發電功率約為2毫瓦,但在進一步改進後,其功率可超過30毫瓦,這足以為一些隨身攜帶的電子設備供電,如心率監測器、電子計步器和新型GPS定位設備等。
  • 德研發出新型高效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新華社柏林2月23日電(記者嚴鋒 陳成)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日前宣布,他們研發出一種高性能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可達21.9%。   光電轉換率是指通過光電技術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是評測太陽能電池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 新型太陽能電池可以為物聯網設備獲取室內照明
    為了減少浪費,研究人員正在設計新型太陽能電池,可以從我們已經使用的室內燈中獲取能量。當今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晶體矽在燈下的性能不如在烈日下。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染料敏化材料等新興替代品在將人工照明轉化為電能方面的效率可能會大大提高。來自義大利、德國和哥倫比亞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專門用於室內設備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根據環球網7月15日的新聞,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期研發出了一套新型的太陽能轉化裝置該研究團隊表示,這套新型裝置無論是在成本還是轉化效率上,都要比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太陽能轉化裝置出色一些。那麼這套裝置到底有什麼看點?
  • 美國團隊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高達20%,或將取代石油
    但實際上如果人類可以大大提高轉化太陽能的效率,那麼太陽能將會照亮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道路。根據環球網7月15日的新聞,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一支科研團隊近期研發出了一套新型的太陽能轉化裝置,該裝置名為「太陽能液流電池」。該研究團隊表示,這套新型裝置無論是在成本還是轉化效率上,都要比如今市面上大部分太陽能轉化裝置出色一些。那麼這套裝置到底有什麼看點?
  • 太陽能「無線」充電心臟起搏器 韓國研發新型醫療器械充電材料
    韓國研發新型醫療器械充電材料『Micro LED貼片,或將緩解植入式醫療器械需頻繁更換電池的痛點 韓國光州科學技術院(GIST)機械工學部李鍾浩教授7日表示,其研究團隊開發出了貼在皮膚上,能夠為體內供應電力的「Micro LED貼片」。
  • 藉由輻射熱能原理,加州大學研發能在「晚上」發電的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顧名思義,是一種靠陽光發電的設備;然而加州大學的教授Jeremy Munday顛覆傳統認知,研發出一款能夠在「晚上」發電的太陽能電池。Munday將研究論文發布在ACS Photonics期刊上。
  • 瑞典、德國的大學共同研發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瑞典、德國的大學共同研發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組件  來源:SOLARZOOM光儲億家    2020/3/6 17:12:57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小組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 需要陰影的太陽能電池,聽起來很扯,但科學家是認真的
    一旦有個颳風下雨,烏雲密布,太陽能就要癱瘓。不過,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的材料科學家Tan Swee Ching和他的同事們,竟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設備,不僅不怕陰影,反而怕沒有陰影。乍聽之下覺得好像有點扯淡,可是他們是認真的。
  • 與太陽能電池板「背靠背」的夜間用溫差發電的新型發電機裝置出爐
    據外媒報導,太陽能電池板雖然環保高效,但其主要缺點是只能在白天發電,因此人們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儲存多餘的能源以供夜晚使用。不過現在,來自加州洛杉磯分校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工作原理與之幾乎相反的原型設備--其在寒冷的夜空中收集能量進而為LED供電。
  • 復旦大學研發新型材料 可製造太陽能纖維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不知你是否想過,有一天我們的衣服、帽子、箱包都能「自我發電」,給手機隨時充電;佔地面積龐大的發電站將成歷史,未來只需要一個桌子大小的機器就能發電?復旦大學研究人員最近成功研製出的取向碳納米管纖維,向研發完全纖維狀的能源系統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基於這一技術製造的新型太陽能纖維電池,使人類隨時隨地高效使用太陽能的夢想有望成為現實。
  • 瑞典、德國的大學共同研發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小組研發出了一種新型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據報導,這種電池轉換效率能達到31.4%至34%,是此類有機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轉換效率最高的。這項新發明被稱為環境光收集器,可用於自供電的「物聯網」設備。
  • 科學家開發出「反向太陽能電池」:黑暗中也能持續發電 使用壽命更長
    科學家開發出「反向太陽能電池」:黑暗中也能持續發電 使用壽命更長  Evelyn Zhang • 2019-12-18 14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米太陽能薄膜
    、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12米的鈣鈦礦薄膜。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公尺太陽能薄膜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 12 公尺的鈣鈦礦薄膜。
  • 美研發超高速鈣鈦礦製程,一分鐘制出12米太陽能薄膜
    鈣鈦礦太陽能身具轉換效率高、製程相對簡易與環保優勢,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12米的鈣鈦礦薄膜。
  •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們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所以,一直以來,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陰雨天它會變得很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