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恢復活魚銷售 最大市場稱近年未檢出孔雀石綠

2021-01-09 搜狐網

  「市民很無辜,養殖戶很慘。」11月24日下午,提起在網上傳播多日的「北京市淡水活魚停售」事件,北京市新發地市場宣傳部部長詹家寶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如此說。

  近兩天,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兩次聲明,北京市水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成以上,網傳「北京市水質汙染、水體汙染導致淡水魚汙染」的傳聞不可信,北京市各零售市場、農貿市場魚類供應充足。此外,監督抽檢水產品屬日常工作,不存在洩密問題。

  23日晚間,財新網援引國家食藥監總局權威人士稱,北京多家超市活魚下架,是由於抽檢消息洩漏,導致經營者逃避檢查。

  24日下午,澎湃新聞實地走訪北京市交易規模最大的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市場的水產批發中心,發現該中心淡水活魚業務仍在正常展開。

  詹家寶表示,並不清楚物美等超市下架淡水活魚的原因。

  新發地自設的檢測中心工作人員則表示,該中心已經很久未在淡水活魚中檢出網上流傳的孔雀石綠物質。

  而最新消息是,北京市京客隆、物美、超市發等超市今(25日)起陸續恢復活魚上架銷售。

  市場經理:淡水活魚的量只稍微小了點

  24日下午3點左右,澎湃新聞記者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活魚區看到,不同於超市已經少見淡水活魚的情況,該區仍有活魚源源不斷地處理、發貨中。

  忙碌中的多位商戶表示,水產市場仍在運營,但很多超市最近都不再來進貨,活魚的出貨量大大減少。也有商戶表示,受影響不大,超市並非是自己的主要客戶。

  淡水活魚批發市場部門經理董洪波介紹稱,目前是淡水活魚的淡季,「夏天才是高峰期,每天能有18-20萬來斤」,現在日均走貨量是10-12萬斤。

  董洪波還介紹道,批發中心的活魚批發每天分三波,下午一點、晚上八點後和凌晨兩點都會有一批,「實際上我們的淡水活魚業務一直在正常開展」。

  詹家寶還對澎湃新聞強調,蔬菜和水果才是新發地最主要的業務,水產品業務其實佔比不大,尤其是淡水活魚業務,「佔比甚至不到1%,所以連在市場裡的位置都比較偏」。

  詹家寶還表示,市民的想法可以理解,畢竟是飯桌上常見的食物出現了傳言,市民很無辜。

  他說,新發地的淡水活魚主要來自河北白洋澱、江蘇等地,如果傳言不能平息接下來「養殖戶會很慘」。

  董洪波也表示,最近批發中心淡水活魚的出貨量稍微小了點,出貨也慢了點,幾個超市也不來要魚了,「不知道怎麼回事」。

  不同於大型批發中心出貨量「稍微變小」的情況,澎湃新聞走訪北京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後發現,截至25日下午,上述場所仍少有淡水活魚銷售。其中朝陽門內菜市場工作人員在給水櫃貼標籤並稱明天開始賣魚,方莊菜市場樓上正在裝修只有1個海鮮攤還在營業,其餘大概6、7家店鋪完全沒有開門,魚缸連水也沒有。

  卜蜂蓮花朝陽路店的淡水魚缸中遊動的則是觀賞金魚。另據《北京晚報》消息,卜蜂蓮花通州店的5個玻璃魚缸裡則活蹦亂跳地遊著幾十條淡水魚。

  數位不願具名的商販告訴澎湃新聞,11月14日超市開始下架活魚,具體原因為「食藥監局檢查了下,說魚有點問題」,然後「商販搞不明白,嚇到了,寧願少賺點錢過了這幾天再說」。

  此外,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有養殖戶透露淡水活魚查出問題將重罰20萬元。上述數位商販則稱,處罰金額為10-20萬元。

  而據《北京晚報》25日消息,京客隆、物美、超市發等超市今起陸續恢復活魚上架銷售。報導中北京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超市目前都在抓緊備貨,原先缺貨的門店也陸續恢復了活魚上架,為即將到來的兩節市場做準備。」

  檢測中心:多年來未測出過孔雀石綠

  連日來圍繞北京淡水活魚停售事件,坊間流傳說法之一是大量淡水活魚硝基呋喃類藥物、孔雀石綠超標。

  作為殺菌藥物,孔雀石綠經常被違規用於水產品的生產、運輸和銷售等環節。在生產養殖環節,孔雀石綠會被用於在魚苗孵化和魚種、成魚養殖階段防治魚病;在運輸銷售環節,孔雀石綠會被用於對車廂、水體等消毒殺菌。

  而由於孔雀石綠具有致畸、致癌的危險,農業部2002年就發文將其列為違禁獸藥,原衛生部2011年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中也有它。

  多年來,水產品的抽檢中,孔雀石綠一直是重點監測項目。

  今年11月7日,北京市食藥監局就曾在官網上發布《2016年執行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公告(第12期)》,提到多家超市的魚質量抽檢不合格。其中永輝超市石景山分公司出售的鯽魚和淡水鱸魚檢出恩諾沙星超標,樂購超市的鮮魷魚鎘超標,華冠購物中心的鮮鱸魚和公益西橋樂天超市的冰鮮海桂魚檢出孔雀石綠。

  新發地水產中心自設的檢測室工作人員也告訴澎湃新聞,孔雀石綠多年來一直是重點監測項目。水產中心每天每一批活魚都會抽取樣本進行監測,但「近年來並無孔雀石綠檢出記錄」。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在該檢測室近幾個月的監測記錄上,也並無孔雀石綠檢出成分。

  詹家寶則表示,除新發地自測外,豐臺區食藥監局和北京市食藥監局也會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市場進行抽檢,且近年來力度越來越大,「並沒有出過大問題」。

  針對活魚下架原因,新發地方面多位負責人都並未多談,只是表示「並不了解原因」。

  市場內多位商戶則對澎湃新聞表示,超市銷售活魚需要設專門的魚缸,成本價高售價相應也高。

  一位在新發地活魚區挑到一條活魚的市民直接表示,「不去超市買,這地兒(新發地水產中心)才賣4塊多,超市要5塊多,幹嘛去那兒。」

http://news.sohu.com/20161125/n474175623.shtml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7745 report 2675 「市民很無辜,養殖戶很慘。」11月24日下午,提起在網上傳播多日的「北京市淡水活魚停售」事件,北京市新發地市場宣傳部部長詹家寶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

相關焦點

  • 多地水產品曾檢出孔雀石綠 禁用獸藥網上偷偷賣
    2006年11月中旬,上海市場的多寶魚被檢出孔雀石綠,引起全國震動。北京、廣州、武漢、杭州等全國數十個大中城市緊急停售多寶魚,農業部會同國家食藥監親自督查溯源。  彼時,山東日照漁民馬先進還不知孔雀石綠是何物,但他養殖的4萬多條多寶魚被檢出孔雀石綠遭滅頂之災。  當年,上海的問題多寶魚追蹤溯源,鎖定到山東。
  • 溫州對活魚市場進行突檢 長期超量食用孔雀石綠致癌
    溫州網訊 近日,北京各大超市「活魚下架」的消息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雖然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解釋,但很多媒體猜測此次下架或許與孔雀石綠的濫用有關。  究竟什麼是孔雀石綠,食用含有孔雀石綠成分的水產品對人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溫州市場是否也含有孔雀石綠的水產品?
  • 孔雀石綠事件後 首季廣東供港澳活魚恢復增長
    孔雀石綠事件後首季廣東供港澳活魚恢復增長 2007年04月18日 00: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多地水產均曾檢出違禁藥孔雀石綠:商販知其致癌仍用
    11月25日,周卓誠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孔雀石綠已在我國養殖業禁用16年,但它對活魚防病有「奇效」,讓水產品商家鋌而走險,偷偷濫用。  京津兩地水產市場商家透露,活魚零售、轉運商以及生產企業都有可能使用孔雀石綠。面對即將到來的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抽檢,一些水產品商家選擇將活魚下架。
  • 多地水產均曾檢出禁藥孔雀石綠,對身體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風險...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近日,《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注意到,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於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顯示,北京藍海鐘鼎樓食府有限公司石景山分公司(即藍海鐘鼎樓食府石景山店)經營的皮皮蝦被檢出含有禁用獸藥孔雀石綠。
  • 活魚中檢出孔雀石綠!過年辦年貨,千萬別買這些
    另外,沃爾瑪、永輝、樂購等超市銷售的鮮活魚類被檢出了違禁物質孔雀石綠。&nbsp&nbsp&nbsp&nbsp沃爾瑪、永輝等超市的魚被檢出孔雀石綠&nbsp&nbsp&nbsp&nbsp一些知名食品品牌也有食品衛生指標不合格:鵬程無公害豬肝總砷超標近3倍、金鳳成祥的丹麥椰蓉黴菌計數超標、大三環的北京燒雞的菌落總數超標。
  • 兩批次淡水魚檢出孔雀石綠
    記者從不合格名單發現,天貓漢味黑鴨旗艦店(經營者為武漢漢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在天貓(網站)銷售的標稱武漢漢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漢味黑鴨(全鴨)、京東桂花鴨官方旗艦店(經營者為南京桂雨鴨食品有限公司)在京東商城(網站)銷售的標稱南京桂雨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490g鹽水鴨等6批次肉製品均檢出菌落總數超標。
  • 魚中又檢出有毒物孔雀石綠,5招教你快速識別這種有毒魚
    近日,天津市場上銷售的一款黑魚和一款鯉魚被檢出禁用獸藥孔雀石綠。該藥之所以被禁止用於魚等食用動物養殖和保鮮中,是因其毒性太高,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據悉,在魚類水產品中檢出禁用高毒物質孔雀石綠已不是第一次,以後還可能會發生。
  • 京客隆淡水魚檢出禁藥孔雀石綠 一市場皮皮蝦重金屬鎘超標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昨天公布的抽檢信息顯示,在市場銷售的皮皮蝦中抽檢出重金屬鎘超標,武昌魚、草魚、鯉魚中檢出禁用藥孔雀石綠。  本次抽檢的水產品及水產製品主要包括海水、淡水魚蝦類,新鮮貝類、織紋螺,牡蠣、毛蚶等生食貝類水產品,小龍蝦,魷魚、章魚、墨魚、海參、海腸(水發產品除外)等,以及壽司、刺身、魚生等。
  • 廣州一市場大面積停售桂花魚 此前檢出孔雀石綠
    在此前稍早,長沙市食安辦4月公布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情況,來自馬王堆海鮮市場的9個批次的桂花魚樣本均檢出致癌孔雀石綠,生產地均為廣州、佛山和清遠。受孔雀石綠事件影響,廣東省桂花魚一度滯銷。據傳,有個別魚販和養殖戶因販賣檢出孔雀石綠的桂花魚被相關執法部門控制。現在時間已過半月有餘,桂花魚逐漸擺脫孔雀石綠陰影,塘頭收購價格已高於事發前。
  • 為何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其中有1批次桂花魚(規格型號:散裝;生產日期/批號:2019/6/23)樣品被檢出孔雀石綠(孔雀石綠及其代謝物隱色孔雀石綠殘留量之和)項目不合格。 此前,2019年6月12日前後,杭州市消保委在對七家買菜類APP進行評測時,發現「叮咚買菜」、「美團-優品生鮮」2家買菜APP的鱖魚存在孔雀石綠藥殘的情況。
  • 海南曝光8批次問題食品 華潤萬家銷售的黃骨魚檢出孔雀石綠
    其中,華潤萬家生活超市(廣州)有限公司海口名門店銷售的黃骨魚檢出孔雀石綠。   水果製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   不合格食品中,3批次水果製品檢出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其中,海口佳味園食品有限公司分裝銷售的澤哥菠蘿圈(菠蘿乾)(規格:168克/包,生產日期:2018-11-01)檢出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瓊中營根鴻泰超市銷售的標稱廣東伊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伊達野芒果(規格:155克/袋,生產日期:2018-04-23),檢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洋浦福瑪特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伊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伊達藍莓味李果
  • 有毒的「孔雀石綠魚」重現市場?專家教你一眼辨別
    但近年來,有毒有害的"孔雀石綠魚"仍然層出不窮。實際執法檢查中,也偶有發現。那麼,市場上的水產品是否存在孔雀石綠?普通消費者又該如何識別呢?   不久前,江蘇南通法院依法審結了一起生產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被告人王某忠,在承包的魚塘內,使用"孔雀石綠"給河蟹、鱅魚和鰱魚進行消毒。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
  • 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對身體有危害
    成都19家餐館檢出孔雀石綠,孔雀石綠是什麼?近期,成都市食藥監局發布的一則抽檢通報顯示,在大成都範圍內19家餐飲店使用的水產品中,檢查出違法添加物——孔雀石綠。  2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多家水產品被「點名」的餐飲店,以及青石橋水產市場。有餐飲店已將問題水產品下架,部分水產市場上的商家稱,被「點名」的桂魚等水產品是從外省運進的。
  • 兩批均檢出孔雀石綠,吃完後果很嚴重!
    近期,廣東省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於食品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食品餐飲、流通環節監督抽檢工作,共抽檢水產製品等760批次樣品,抽樣檢驗不合格樣品含2批次草魚,情況如下:東莞市寮步迎芳水產檔的草魚(淡水魚),孔雀石綠(以孔雀石綠與隱色孔雀石綠之和計)檢驗值為2.87μg/kg,規定不得使用,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 受"孔雀石綠"事件影響 廣東12月供港活魚量下降
    新華網廣州1月15日電 廣州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12月份廣東供港活魚數量出現下降,單月出口量僅為1752.6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下同)下降13.9%,與11月份相比下降46.7%。香港是廣東省出口活魚最主要的消費地區。去年11月26日,香港媒體報導在內地供港淡水魚中檢驗出「孔雀石綠」。
  • 省食藥監局公布17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市水產品檢出孔雀石綠
    在挑選時,活魚因味道更鮮美而備受消費者喜愛。然而,這些看起來活蹦亂跳的魚卻有可能被添了有毒的孔雀石綠……   1月22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獲悉,在近期的食品安全抽檢中,有17批次食品檢驗不合格。其中,有7批次均為魚類孔雀石綠項目超標。
  • 魚裡藏著「孔雀石綠」
    全球再次拉響食品安全警報北京緊急搭建檢測實驗室  本報訊(記者楊濱)國內發現了有「蘇丹紅第二」之稱的孔雀石綠!今天上午,市食品安全辦表示,將在近期對全市魚類市場進行抽檢,市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的相關檢測實驗室將在兩周內搭建完成。
  • 蕭山新農都物流中心周記水產鯿魚檢出孔雀石綠 濱江陽蕭飯店黑魚...
    《來,八一八我們身邊那些不靠譜的海鮮》後續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65批次水產品 兩批次不合格 記者 王瀟瀟 程超 通訊員 姜曉霞 現在的水產質量怎樣?活魚安不安全?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鮮活水產品的集中交易市場、銷售企業和餐飲服務單位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和抽樣檢驗。
  • 違禁藥孔雀石綠被曝用於水產養殖 網上售賣且價格便宜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管昕)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媒體報導稱,孔雀石綠作為違禁藥物仍被用於水產養殖領域,近兩年呈現泛濫趨勢。記者調查發現,還可用作化學試劑的孔雀石綠,目前可以很容易從網絡上買到,其最終銷售流向存在監管難題。儘管使用孔雀石綠已成水產養殖的高壓線,但它對活魚的病害防治有顯著效果,小的水產品商家常會鋌而走險,偷偷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