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從古至今就是一個不休的話題,對於永生能力的獲得我們一直在不懈的探索追求中!
長生不老藥是歷代帝王都在尋求的仙藥,幻想長生不老以實現帝王之位的永續。

其中以秦始皇兩度遣方士遠渡東海尋求此藥的歷史最為著名,結果大家都知道,無論是秦始皇還是後來的歷代帝王都沒有成功,還沒找到仙藥就已經魂歸西天了!
可是,地球上有生物能夠實現長生不老嗎?有!燈塔水母是迄今為止自然界唯一長生不老的生物。
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Turritopsisnutricula):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呈鐘形,直徑約4-5毫米,身體透明,能夠看見紅色的消化系統,狀如燈塔,因而得名。
燈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現出鮮豔的紅色,橫斷面為十字形。是肉食性的,以浮遊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
該種水母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海域之中

但因為遠洋船舶排放的壓艙水,使燈塔水母逐漸散布至其他鄰近海域,擴散到了西班牙、義大利和日本的近海,並出現在大西洋的另一側——巴拿馬地區。
「逆生長」的秘密
燈塔水母是屬於水螅蟲綱的動物。
如果把一個燈塔水母切開,這隻燈塔水母可以在24小時內變成兩條水蛭蟲,72小時後長出觸角,就算是把燈塔水母打碎,只要細胞完整,也可以變成一條水蛭蟲,重新開始生命!
燈塔水母是無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在20℃的水溫中達到性成熟階段需要25-30天,其特徵是性成熟的(能夠進行有性生殖)個體可以回到水蛭型。
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後就會死亡,但是燈塔水母不會,這種回歸能力被稱作分化轉移,理論上這一過程可以實現無數次。
因而燈塔水母可以通過反覆的通常生殖和轉分化獲得無限的生命,就好比我們常說的「返老還童」。
科學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刺胞動物的不同形態期(水螅型和水母型)並不具有幼年、成熟的區別,只有生活史中哪個階段佔較多時間比例的差異。有些種類的水螅型階段短,人們常看到的是其水母型;反之,有些種類的水母型階段很短或沒有,因而人們通常就只看到其水螅型。「也許是對此特點的不了解,才引起了不少關於對水母「返老還童」說法的誤解。」
「長生不老」應該不只是一個循環,而目前掌握的有關燈塔水母的實驗研究文獻中都沒有清楚交代這一點。因此,並不能將燈塔水母兩種生命形態成功轉換一次的現象,武斷地認作是「長生不老」。
對於所謂「長生不老」的原因,科學家也在做進一步探究!
(如果感覺寫的可以,點個關注鼓勵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