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燈塔水母是為數不多的被傳可以「永生」的物種,但是它們當然還是會死亡的,要不然現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都有大量分布,可事實上它們多分布在熱帶海域。
地球上沒有可以永生不滅的物種,燈塔水母的特殊性可以在水螅型和水母型的相互轉換,從水螅體無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燈塔水母的這種繁殖方式曾被認為是「永生」,但其實只是「耍了個小聰明」,從成年的水母型轉換為水螅型是為了繁殖,繁殖後仍然可以發育為性成熟個體,理論上如果一直能夠進行這樣的轉換,燈塔水母可以被認為是可以永生的。但是它們這種轉換是有條件限制的,並不能無限制地轉換個體的狀態,而在自然界並不存在讓它們可以隨心所欲轉換性成熟狀態的環境,也就不是真正的永生。水母屬於刺細胞生物,這類生物在演化上屬於較為原始的生物,細胞分化度比較低,很多刺細胞生物都有再生的能力,然而這項能力也不是無限的,也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既然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返老還童」,那麼燈塔水母的永生就是假的,只是一種在不充分實驗或者觀測條件下的以訛傳訛。至於不死就更不可能了。自然界的物質和能量可以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燈塔水母是肉食性的動物,以一些小型浮遊海洋動物為食物,而它們本身也受環境影響,由於體型小,也會被其它生物當作食物,也可能在其他生物活動的過程中而死亡,更容易遭受急劇變化的環境的影響。而這些情況,對於燈塔水母可能都意味著死亡。燈塔水母存在的歲月比人類還長,如果真能不死,大概會佔據全球海洋,可他們主要分布在熱帶海域。燈塔水母這樣的生物更像是機會生存的物種,靠龐大的種群和較強的繁殖速度迅速繁衍,使餓死一批被天地吃掉一批,剩下的才能在海洋裡遨遊,它們向全球海域的擴散相當緩慢,如果使不滅不死的生物,怎麼可能懼怕寒冷和缺少食物的生存環境。
地球生命的碳基構造使地球生物沒辦法真正的永生,碳基構成的有機物的缺點是比較活躍,氧氣環境中會自然氧化,高溫下還會燃燒,蛋白質、核酸構造的改變也會使重要的生命功能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