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12月20日訊(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吳利霞)恐龍有沒有可能擁有彩色的皮膚呢?20日,15個親子家庭走進武漢中華奇石館恐龍化石展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講解隊隊長王嘉坤、地球科學俱樂部任龍覺、李建威一起,學習恐龍的冷知識、用石膏粉和顏料「復活」恐龍。
老師展示製作成功的石膏恐龍化石。 記者許魏巍 攝 「竊蛋龍是愛偷蛋的恐龍嗎?」王嘉坤向小學生普及科學家在命名恐龍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可愛的聯想。「其實科學家在恐龍蛋旁發現了同類恐龍,他們假想這隻恐龍是要偷蛋,所以命名竊蛋龍,但事實上據考證,這是一隻恐龍媽媽在守護自己的蛋。」王嘉坤說在科學命名上,科學家也會講有趣的故事。
小朋友給石膏恐龍化石上色。 記者許魏巍 攝 「和人不同的是,決定恐龍蛋孵化出公母的因素不是DNA,而是溫度。」王嘉坤告訴學生,溫度高孵化出雄性,溫度低孵化出雌性,「恐龍不都是龐然大物,鸚鵡嘴龍身長不到兩米,是恐龍中的小可愛。」 「科學家只能通過化石復原恐龍的骨骼和肌肉,卻對它皮膚的顏色無法定性。你們覺得恐龍會是彩色的嗎?」地球科學俱樂部任龍覺和李建威教小學生用模具和石膏粉復刻一個恐龍標本,並按照自己的想像,給標本塗上色彩。
小朋友給石膏恐龍化石上色。 記者許魏巍 攝 「我覺得恐龍的皮膚是綠色的,這樣就能在叢林中方便掩藏自己。」來自星火小學一年級(2)班的惠駿楚猜測自己復刻的恐龍是劍龍,「背上有一排排的尖刺,非常像溫和吃草的劍龍。」
參與活動的小學生合影。 記者許魏巍 攝 據了解,「我在奇石館修化石」活動將繼續在周末舉行,圍繞恐龍的進化展開主題演講,修復化石的形式也將多種多樣,感興趣的市民可關注「武漢中華奇石館」微信公眾號。 【編輯:丁翾】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