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恐龍冷知識,小學生用石膏粉「復原」恐龍

2021-01-13 湘湘帶你看社會

長江網12月20日訊(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吳利霞)恐龍有沒有可能擁有彩色的皮膚呢?20日,15個親子家庭走進武漢中華奇石館恐龍化石展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講解隊隊長王嘉坤、地球科學俱樂部任龍覺、李建威一起,學習恐龍的冷知識、用石膏粉和顏料「復活」恐龍。

老師展示製作成功的石膏恐龍化石。 記者許魏巍 攝 「竊蛋龍是愛偷蛋的恐龍嗎?」王嘉坤向小學生普及科學家在命名恐龍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可愛的聯想。「其實科學家在恐龍蛋旁發現了同類恐龍,他們假想這隻恐龍是要偷蛋,所以命名竊蛋龍,但事實上據考證,這是一隻恐龍媽媽在守護自己的蛋。」王嘉坤說在科學命名上,科學家也會講有趣的故事。

小朋友給石膏恐龍化石上色。 記者許魏巍 攝 「和人不同的是,決定恐龍蛋孵化出公母的因素不是DNA,而是溫度。」王嘉坤告訴學生,溫度高孵化出雄性,溫度低孵化出雌性,「恐龍不都是龐然大物,鸚鵡嘴龍身長不到兩米,是恐龍中的小可愛。」 「科學家只能通過化石復原恐龍的骨骼和肌肉,卻對它皮膚的顏色無法定性。你們覺得恐龍會是彩色的嗎?」地球科學俱樂部任龍覺和李建威教小學生用模具和石膏粉復刻一個恐龍標本,並按照自己的想像,給標本塗上色彩。

小朋友給石膏恐龍化石上色。 記者許魏巍 攝 「我覺得恐龍的皮膚是綠色的,這樣就能在叢林中方便掩藏自己。」來自星火小學一年級(2)班的惠駿楚猜測自己復刻的恐龍是劍龍,「背上有一排排的尖刺,非常像溫和吃草的劍龍。」

參與活動的小學生合影。 記者許魏巍 攝 據了解,「我在奇石館修化石」活動將繼續在周末舉行,圍繞恐龍的進化展開主題演講,修復化石的形式也將多種多樣,感興趣的市民可關注「武漢中華奇石館」微信公眾號。 【編輯:丁翾】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的恐龍博物館立體書,自己動手做恐龍,復原化石提高動手能力
    地球上曾經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恐龍,三角龍,君王暴龍,無齒翼龍,劍龍,它們各自有著怎樣的生活習性,又是怎樣從地球上消失的呢?在這本書中,小讀者們會作為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親自參與到恐龍化石的復原搭建工作中,為博物館裡不同的展館選擇搭建不同的化石模型。本書通過讓小讀者親自動手,利用書中提供的零件製作立體機關,模擬恐龍化石的搭建過程,鍛鍊小讀者的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小讀者從認識化石,了解恐龍的骨骼結構開始,向讀者介紹三角龍,劍龍,君王暴龍等不同恐龍的樣貌和生活習性。
  • 趙闖:國內唯一復原恐龍圖的職業畫家(圖)
    作者趙闖,那時是大二學生,沒有經過任何美術專業學習,對於恐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  如今29歲的趙闖,是國內唯一把復原恐龍圖當成職業的畫家,他的同行在全球少之又少。截至目前,他已經創作了超過1000種古生物化石的生物形象復原作品。「可能所有人在小時候都喜歡過恐龍,而我把畫恐龍當作一生的職業。」趙闖說。  不久前,趙闖的科學畫展在北京中國古動物館舉辦。
  • 視頻|邢立達:關於恐龍的冷知識
    視頻|邢立達:關於恐龍的冷知識 邢立達:關於恐龍的冷知識(18:20)
  • 中國的恐龍與恐龍時代
    這是一個清晨,陽光從樹冠的縫隙中斜照下來,鬆軟的沙土堆上,躺著許多竊蛋龍類恐龍胚胎。母親銜走落下的樹枝,坐上土堆,用厚厚的羽毛覆蓋住自己的孩子們。她似乎有些焦躁不安,或許是為了即將降生的孩子們,或許是隱約嗅到了危險的痕跡。儘管這會兒,世界靜謐得一如過去的一億年。沒多久,下起了雨。先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接著越來越大。
  • 呈現栩栩如生的恐龍世界(專業知識可以很親近)
    用藝術的方式,講述生命演化過程中物種、自然環境的關係   2006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與趙闖的相識與合作,讓趙闖與古生物復原結緣。   當時汪筱林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化石——遠古翔獸,需要找人繪製復原圖,他找到了經常在網上發表恐龍繪畫作品的趙闖。
  • 《侏羅紀世界》沒告訴你的恐龍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侏羅紀世界》沒告訴你的恐龍冷知識,你知道多少?2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巨型恐龍的時代,體長十幾米、體重數噸的恐龍隨處可見。看過《侏羅紀世界》電影後,你了解了這種曾經稱霸地球的生物嗎?下面,本期主題團帶你了解恐龍冷知識。
  • 關於恐龍一直被誤解的冷知識,恐龍竟然是啞巴?
    恐龍自從發現至今,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在影視劇中頻頻出現,給大眾帶來了極具震撼的畫面,不過與此同時,也有一些錯誤的知識被大眾所接受。在一些關於恐龍的影視作品中,為了營造更為複雜和震撼的場面,不僅會出現在陸地上奔跑的恐龍,還有翼龍、魚龍、蛇頸龍,嚴格的說,這些並不是恐龍,只是恐龍的近親,不過恐龍一次卻成為了它們的統稱。在影視作品中,尤其是在食肉恐龍在進攻之前,都會大孔一聲震懾對方,在勝利之後也有勝利的吼叫,失敗者躺在地上哀鳴。
  • 趙闖:重述恐龍故事(3)
    從2006年第一幅作品登上《自然》雜誌封面起,趙闖這個29歲的年輕人完成了逾千種恐龍和其他古生物的生命形象復原,用藝術的方法再現了科學研究成果,也在科學基礎上進行著自己的藝術創造。  重述地球與任何知識一樣,人類對於恐龍的認識也是不斷更新的。
  • "恐龍展"亮相嘉定圖書館 1:1復原8米長永川龍
    嘉圖攝  身長8米的「恐怖獵手」永川龍張開嘴,目光兇悍地望著前方,仿佛穿越了時光……日前,一場名為「它們:恐龍時代」的科學藝術展,在上海嘉定圖書館與觀眾見面。  「復活」恐龍的是科學藝術家趙闖和童話作家楊楊。他們通過繪畫、文字、雕塑、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對恐龍這一物種進行全新描述。春節期間,來嘉定圖書館看恐龍展的觀眾近3萬人。本次展覽將持續到3月底。
  • 10個冷知識:為什麼現在的地球,無法出現恐龍大小的生物
    10個冷知識:為什麼現在的地球,無法出現恐龍大小的生物 恐龍 10.地球無法出現恐龍大小生物的原因 現在地球上的動物體型無法和恐龍相比
  • 恐龍世界知識大全
    恐龍世界知識大全簡單即可上手,遊戲中有著超多的恐龍知識,讓玩家能夠認識到更多的恐龍,並且知道更多恐龍的相關知識,讓玩家能夠在遊戲中一邊玩耍,一邊學習知識,非常的受大家喜歡了,玩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快來試試吧。
  • 8米長永川龍1:1復原 系侏羅紀中國最兇猛肉食恐龍
    8米長永川龍1:1復原 系侏羅紀中國最兇猛肉食恐龍 2016-02-19 09:18:02  恐龍畫曾登上《自然》雜誌  此次展覽中,最值得關注的是1:1永川龍科學復原雕像。作為全球同比例復原的該物種中精確度最高的作品之一,這隻侏羅紀中國最兇猛的肉食恐龍——永川龍,長8米、高4米,回頭張望的它,仿佛正行走在荒漠中,傲視群雄。  展覽中,隨著一批珍貴影像記錄公布,趙闖創作永川龍雕像的過程解密。
  • 有關恐龍的知識問答
    6、 怎樣估算恐龍身體重量?   由美國古脊椎動物學家、恐龍專家科爾伯特改進的用復原的模型測量體重的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原理非常簡單,即體重等於體積乘以比重,恐龍的體積是利用恐龍的模型求出來,首先依據恐龍的骨架做一個縮小的模型,再把模型放入一個箱子裡,把箱子用沙子添滿,然後量出箱子和沙子的體積,二者之差就是恐龍模型的體積。
  • 《恐龍足跡》匯集近400張珍貴照片 恐龍用兩足還是四足行走
    足跡獵人根據這些足跡化石,復原出當時的熱鬧場景。昨天,科學松鼠會資深「松鼠」、「恐龍達人」、青年恐龍研究者邢立達,攜手兩位世界級恐龍復原圖畫師,在上海書展為讀者奉獻出第一本恐龍足跡中文科普書:《恐龍足跡——追尋億萬年前的神秘印記》。該書得到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科學松鼠會創始人姬十三,以及《新發現》主編嚴峰等人的熱情推薦。
  • 你能看出這隻恐龍有什麼不對嗎?盤點那些被畫錯的恐龍復原圖 | 科學美圖
    )對恐龍的想像。1960年時,Parker 根據恐龍化石和古生物學家 William Elgin Swinton 的建議繪製了這些復原圖。當時大家一度認為恐龍就應該是這樣的。可是,古生物復原圖的準確性基本取決於化石的質量。在後來的50年裡,隨著新的化石的出現,我們對恐龍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我們現在知道斑龍沒有這樣縮頭縮腦的腦袋。
  • 怎樣給已經滅絕的恐龍稱體重?
    體積-密度方法基於來自中學物理的最為基本的知識,即物體質量是體積和密度的乘積。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求恐龍的體重」這個問題,從物理學上等價為「求恐龍的體積和它們的密度」。而對於體積和密度兩個值,密度是相對比較容易得到的。通過研究現生動物,我們知道動物身體內部絕大部分內容都是水,平均起來的密度也一般和水的密度接近或者略低。
  • 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
    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三角龍(Triceratops)是非常著名的恐龍,它因為長著巨大的頭盾和三隻大角而聞名於世。你肯定認為自己非常了解三角龍了吧,但是它真實的樣子並非你心中所想,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三角龍的冷知識!1.
  • 《侏羅紀世界》來一場恐龍大冒險,星爵大戰恐龍!
    1993年,真的在小學生之間傳的超high的,於是22年前已經腦洞大開的中國小學生們,撰寫了一部《小學生防龍手冊》,教你如何在看見恐龍時保住小命!所以,面對這個像奔跑的喪屍一樣的物種,只能靠用槍爆頭它們來解決了,而如果剛好生在不能隨便持槍的中國,也不會體操或中國功夫,那就只能學習《侏羅紀公園1》,通過設置各種計謀,把它們引誘到霸王龍那裡來處理了!
  • 復原最逼真的恐龍化石,皮膚清晰可見,滅絕原因令人痛心!
    恐龍作為一種遠古神獸,已經消失上千年了,當時它可謂地球上的霸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種種原因,恐龍竟然銷聲匿跡,完全滅絕了,迄今為止就連科學家也無法找出最終的原因。可想而知,恐龍擁有龐大的體型和骨骼,牙齒的咬合力度極大,一旦找到獵物,獵物很難逃脫。
  • 被稱作北方恐龍之鄉,有中國龍城美譽,陳列著世界第一鴨嘴龍標本
    諸城被稱作「龍城」並不是徒有虛名的,諸城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恐龍化石,已出土的眾多恐龍化石大都陳列在諸城恐龍博物館、暴龍館、國家地質公園內,數量之多令人稱奇,所以諸城被譽為「北方的恐龍之鄉」。諸城恐龍博物館位於諸城市內的濰河南岸,博物館外觀類似金字塔,周邊叢林密布、依水而建,是恐龍公園的組成部分,博物館內陳列著許多大型的恐龍骨架,其中有一具巨型鴨嘴龍骨架號稱世界之最。走進博物館展廳內就是博物館的序廳了,序廳正對著就是「華夏龍頭」的恐龍骨骼,周邊牆壁上都是與恐龍有關的壁畫等,讓人頃刻之間進入恐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