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六個心理學效應必須知道,掌握一個便能受益終身

2020-12-05 雨霂

生活中,當我們從各種失意的狀態中走出來時,再回頭去看當時的情境,卻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調整了一下看問題的角度,一切仿佛都不一樣了。就好像當時的困境是自設的牢籠,是將自身作繭,綁縛於心靈和意識的困頓中。

為什麼有些事情看似合理實則不合理,看似理性實則不理性?為什麼我們會瘋狂的搶購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而別人的選擇又是怎麼影響到我們的偏好?這些行為的背後都隱藏著我們所不熟知的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是人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通過解讀心理學效應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剖析自己平時不易察覺的非理性行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讀懂他人,透視社會。掌握心理學效應,能讓我們採取更合理的方式對待他人,處理事務,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吉格勒定理

吉格勒定理是由美國行為學家J.吉格勒提出來的,他對個人的成功曾這樣說過 「除了生命本身,沒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後天的鍛鍊。」 後被人們總結為:不管一個人有多麼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個認定的高遠目標,他將一事無成。設定一個高目標,就等於達到了目標的一部分。

人生的高度因目標而定,你設定的目標越高,你所獲得的成功也會變得越來越高。把跳蚤放到一個瓶子中,用透明的蓋子蓋住瓶子,那麼跳蚤在跳動的時候,便會不停地撞到蓋子上面。如果你拿掉蓋子後,你會發現它仍然跳,但不會跳到足以撞到瓶口的高度。人也如此,如果學生為了獲得高分學習,那麼他也許能獲得好的成績,但如果他為了獲得知識而學習,那麼在他獲得高分的同時還能獲得知識。如果人們為了賺錢做生意,那麼他們可能賺很多的錢,但如果是為了幹一番事業而做生意,那麼在他賺錢的時候,還會獲得自己的事業。

吉格勒定理告訴人們「氣魄大方可成大,起點高才能至高。」 所以,每個成功者在獲得成功前,都要為自己設立一個高遠的目標,這樣你才能不停地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你邁出每一步的方向都是正確的,這會讓你漸漸地養成良好的工作計劃、工作習慣、工作方法,這樣成功的機率才會增大,生活才會多姿多彩,你才能品嘗到成功的碩果,盡享人生樂趣。

卡瑞爾公式

卡瑞爾公式內容是:唯有強迫自己面對最壞的情況,在精神上先接受了它以後,才會使我們處在一個可以集中精力解決問題的地位上。具體分為三步:第一,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麼?自己處於一個什麼地方和位置?第二,接受這個現實。第三,鎮定的想辦法努力去改善這個現實。

秦朝末年,天下紛亂,軍閥為了不同的利益相互混戰,其中,項羽的破釜沉舟巨鹿大戰至今被人們引以傳誦。當時,趙王被秦軍圍困在巨鹿,請求楚懷王救援。秦軍強大,幾乎沒人敢前去迎戰。項羽為報秦軍殺父之仇,主動請纓,楚懷王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先派都將英有、蒲將軍率領2萬人做先鋒,渡過灣水,切斷秦軍運糧通道。然後,項羽率領主力渡河。渡過了河,項羽命令將士,每人帶3天的乾糧,把軍隊裡做飯的鍋碗全砸了,把渡河的船隻全部鑿沉,連營帳都燒了,並對將士們說:「咱們這次打仗,有進無退,3天之內,一定要把秦兵打退。」項羽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軍把秦軍的軍隊包圍起來,個個士氣振奮,越打越勇。1個人抵得上10個秦兵, 10個就可以抵上100個秦兵。經過9次激烈戰鬥,活捉了秦軍首領王離,其他的秦軍將士有被殺的,也有逃走的,圍困巨鹿的秦軍就這樣被瓦解了。

這場巨鹿之戰的勝利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在我們面臨困境時,要想獲得非凡的勇氣去戰勝困難,最好的辦法也就是置自己於死地,斷自己的退路,背水一戰。因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可以讓我們增加無窮的勇氣和力量。

瓦拉赫效應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一旦遇到挫折或困難,就會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一無是處、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從而自暴自棄。或許這些人受到別人消極的引導、錯誤的影響。或許這些人天生就有自卑心理,總之在這些人心中,自己低人一等,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人最怕的並不是沒有發現自己的能力,而最怕的是失去了發掘自己能力的信心。特別是在經歷一定的挫折之後,很多人對自己心灰意冷,認定自己一生無為,和成功無緣。在這種心態的誤導下,這些人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自然而然成功不會光顧他們。

由此可見,了解「瓦拉赫效應」可以讓你正視自己,找到自己的優勢,並肯定自己的能力,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任何一個人,都有造就擅長的一面,只要找到這一面,成功就會如約而至。

古德曼定理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裡,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裡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所以說,有時沉默,便是最好的溝通,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當你能夠心領神會的時候,沉默便勝過千言萬語。

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從事馬匹生意,他說,你們買我的馬、租我的馬,隨你的便,價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馬圈大大的、馬匹多多的,然而馬圈只有一個小門,高頭大馬出不去,能出來的都是瘦馬、賴馬、小馬,來買馬的左挑右選,不是瘦的,就是賴的。霍布森只允許人們在馬圈的出口處選。大家挑來挑去,自以為完成了滿意的選擇,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只是一個低級的決策結果,其實質是小選擇、假選擇、形式主義的選擇。人們自以為作了選擇,而實際上思維和選擇的空間是很小的。有了這種思維的自我僵化,當然不會收到什麼理想的效果。

後來,管理學家西蒙,把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譏諷為「霍布森選擇」。霍布森選擇是一個小選擇、是一個假選擇。

霍布森選擇效應對我們的啟示在於:對於個人來說,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道理很簡單,任何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它主要表現為:每個人都會輕易的相信一個籠統的且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說法是特別的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不管自己到底是不是這種人。如果想要避免這種效應,就要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相信自己。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就會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 主觀驗證的意思是,當有一條觀點專門來描述你本人的時候,你就很有可能會接受這一觀點。在我們的頭腦中,「自我」佔據了大部分的空間,所有關於「我」的東西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車牌號碼、手機鈴聲、電腦桌面、臥室的牆紙自己都會精心設計,為的就是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

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被廣泛運用於揣摩心理相關的領域上,特別是對於缺乏安全感的人,受暗示性也會比常人更強。

相關焦點

  • 心理學: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涉及人的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等,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談及心理學時,往往都會覺得不可琢磨,難以窺探,但實際上心理學並沒有那麼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4種世界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總有一個會讓你受益終身!
  •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1、飛輪效應假期過後,重新返回工作時總是異常艱難?相信「飛輪效應」不是追求一勞永逸,而是在一開始,和自己的打退堂鼓的心理打個架,別讓它拖住你前進的步伐。而「蘑菇定律」說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達爾文曾經說過:要想改變環境,必須先適應環境。當發現「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時,當一個人明明心胸擁有無限藍圖,卻只能在職場生涯的剛開始做著無聊的工作時。
  • 【薦讀】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學會一個受益終身
    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明白人。相信「飛輪效應」不是追求一勞永逸,而是在一開始,和自己打退堂鼓的心理打個架,別讓它拖住你前進的步伐。而「蘑菇定律」說的就是如此:蘑菇生長必須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人的成長也肯定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前途茫然」的感覺,會持續在整個蘑菇時期——直到長得夠高夠壯,才會被人重視。
  • 6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暈輪效應—— 「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我們一旦對某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在看待他的其他品質時,也會傾向於帶上相似的態度。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也形象地稱之為光環效應。追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女人生存法則:六條讓你終身受益!
    如何才能讓自己做智慧女人享受幸福人生,嘔心瀝血總結了女性六大生存法則讓你受用終身:法則一:女人一定要過有「薪」的生活。不然老公掙的錢再多,再有能力,再有本事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掙錢能力,不管離開誰,我都能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生存,讓你才能找回來尊嚴,讓自己經濟獨立!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所以,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查閱了相關的心理學文獻,總結出了「討人愛」的原因,希望通過理解並學習5個心理學效應,能幫助我們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1.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家們曾經在1992年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他們讓4名外表相似的女生假扮成上課的學生參加一堂共計130人的大課,為了製造多看效應,每位女生都不與班裡的其他學生互動,並在一學期內採取不同的上課次數,4位女生參加課程的次數分別是0,5,10,15次。
  • 心理學:如何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請掌握三個底層規律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生活中,我們如何擁有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請記住,我們一定要學會記住三個成長的心法。這三個成長心法來自我們對人生精要的了解,更來自我們我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也來自成長的底層規律。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六條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歡迎關注點點訂閱一起長知識第一個暈輪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追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因為一個歌手寫詞寫的很好而喜歡上他久而久之就很可能會喜歡上其他的特點比如你漸漸的會覺得他是世界上聲音最動聽的人是你見過最帥的人甚至還會假設他的道德水平也比較高
  • 知道五大心理學效應會讓你的婚姻更幸福
    因此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婚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從眾效應 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從眾效應是一種追隨別人行為最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盲目從眾,會給你婚姻帶來很大後遺症。
  • 5個兒童教育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心理特點,能幫我們更好地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這幾個有趣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吧。 孩子們一聽生氣極了,並大聲說道:「我們為你玩了一整天才2美分,你知道我們有多辛苦!」於是孩子們發誓再也不會為老人玩了,氣呼呼地走了。 當一個人在進行某項感興趣的活動時,提供外在的獎勵反而可能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其的內在吸引力,這就是「德西效應」。
  • 十大心理學效應,拉開你與同齡人的差距
    人類社會的很多奇妙現象與行為均可歸結為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心理學進行解釋。 今天為大家介紹 10 個心理學效應,讓你在生活中更「得心應手」!
  • 《終身學習》:10個你必須掌握的未來生存法則
    因為對知識的焦慮和成長的渴望,我閱讀了《終身學習》這本書。整體感覺書中的內容並不像書名這麼厲害,整本書更像是一盆拼湊的、還沒燉熟的雞湯。全書只有十條空洞的原則和幾個難辨真假的案例。書中的十個法則我們看一下標題就可以了解大概了,真的沒有必要閱讀全文。
  • 神聖的心理學:心比天大│由「人性的弱點」而誕生的「人生哲學」
    ②心理學是用來做什麼的?通過現有的、已知的、所掌握的知識理論和臨床經驗,來為患者解決自身的思想困惑、精神疾病、心理危機。③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心理學?充分掌握心理學,我們便可以對自身的思想狀態、潛意識、行為習慣進行人為地幹預。
  • 五大兒童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教育能夠影響人的一生,從選擇接受教育那一刻起,便有了不同的人生軌跡。許多老師或者家長為了教育學生教育孩子付出了大部分的精力,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成人容易站在成人的高度看孩子,對於孩子的心理並不了解。把握這些常見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對於教育孩子至關重要。
  • 30位西洋哲學家主要思想 得其一點受益終身
    遠離了大眾生活,實在已經偏離了哲學,哲學本就是與生活打成一片,水乳交融不可分離的,能得一句心有所悟,終身受益不盡。不說中國哲學博大精深,廣大致遠,含括天地之道,尉為大觀。單就西洋哲學而言,也是眾家異彩紛呈,學派觀點林立,讓人沒個抓頭。又不是專門學哲學的,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一個人的哲要,對我們也會有非常大的啟發,那就順著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試試看。
  • 15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據說全部記住可不簡單……
    幾乎每個備考教師招聘的小夥伴都躲不開心理學,知識點多且雜是大家對心理學的一致評價,但是心理學又是一個有意思的學科,有很多有趣的知識點,比如心理學常考的15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記住就能得分,但是全部記住可不簡單,你知道幾個?
  • 心理學神秘十大效應!
    一旦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覺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努力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巴納姆效應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即所謂的「從眾」。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有以下幾種途徑:第一,勇敢地面對自己。
  • N個天人合一的心理學現象(六)
    18世紀的紐約以髒亂差聞名,環境惡劣,同時犯罪猖獗,地鐵的情況尤為嚴重,是罪惡的延伸地,平均每7個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個通緝犯,每20個逃票的人中有一個攜帶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長布拉頓開始治理紐約。
  • 影響每個人的十個心理學效應
    掌握心理學效應,能夠剖析自己平時不易察覺的非理性行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讀懂他人,透視社會;能讓我們採取更合理的方式對待他人,處理事務,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日常生活背後的典型心理學效應,讓我們以此為鏡,光照自己。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