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雨降溫,忽然聽見咚咚咚的砸門聲,一開門是隔壁小李慌張的臉。
「快幫忙聯繫你們醫院急診和救護車,我爸不是慢阻肺麼,這幾天降溫有點喘,我給他買了個制氧機,這不吸著高流量氧呢,怎麼突然昏過去了?」
專家一看這事兒不小,耽誤不得,趕緊送到急診,急診醫生一問便說是高流量氧導致的,好在經過搶救老李很快清醒過來。
這吸氧怎麼能讓人昏迷呢?難道氧氣有毒?
呼吸內科邢豔麗醫生說:「家庭氧療的確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但是什麼樣的慢阻肺患者適合家庭氧療以及如何進行家庭氧療,這裡面有不少學問。」
並不是每個慢阻肺病人
都需家庭氧療
並不是每個診斷為慢阻肺的病人都需要家庭氧療。根據我國醫學教材和慢阻肺相關診療指南以及慢阻肺全球倡議,推薦符合以下任何一項的慢阻肺穩定期患者進行長期家庭氧療:
動脈血氧分壓(PaO2)≤55 mmHg或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88%,有或無高碳酸血症;
PaO2為55~60 mmHg或SaO20.55)。
病情較輕的病人,氧療的獲益並不明顯,而病情較重的患者單純氧療也收效甚微,需要氧療聯合無創輔助通氣一起治療。
注意吸氧濃度
吸氧總時長及用氧安全
在做家庭氧療的時需要特別注意兩點:吸氧濃度以及吸氧的總時長。
一般是經鼻導管吸氧,流量1.0~2.0 L/min(氧濃度25-29%),每日吸氧時間>15 h,當然如果能夠24小時不間斷自然最好。
老李為什麼吸高濃度氧會昏迷?
簡單來說,人呼吸的動力來源於低氧或者高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瀦留,高碳酸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於長期存在高二氧化碳的狀態,這個感受器就失靈了,僅僅靠著低氧維持著呼吸動力。
一下子給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分壓後把這個動力給解除了,大腦覺得夠了夠了,可以不呼吸了,於是二氧化碳排不出去,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瀦留就讓人直接昏迷了。所以對於慢阻肺的患者一定要強調低流量給氧。
用氧安全也非常重要,氧氣脾氣不太好,易燃易爆,所以醫院的供氧帶上嚴禁隨意充電、使用電器,家用的供氧裝置也一樣應該防震、防油、防火、防熱,一定要把氧氣瓶放在陰涼處,遠離煙火和易燃品。
另外,在廣州的梅雨天氣裡,沒有什麼不會發黴,要注意相關管道設備的消毒,而天氣乾燥的時候也要注意氧氣的溼化,避免鼻腔黏膜過於乾燥而失去黏膜屏障的功能。
醫學指導:中山一院東院普通內科 邢豔麗主治醫師
醫療專長:擅長慢阻肺,哮喘,呼吸系統感染,肺心病,慢性咳嗽等呼吸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
文章來源:中山一院東院
初審:邢豔麗
審核:潘曼琪
審定發布:彭福祥
點好看,和更多人分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