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國內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

2021-01-07 教育信息速報

近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國內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該實驗由肺移植、胸外三科趙高峰教授,產科楊蕾教授和體外支持中心ECMO團隊負責人李軍共同主持,將體外生命支持技術開創性地應用於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這對於治療胎兒早產具有十分積極重要的意義。實驗期間,體外支持中心ECMO團隊也對成年羊使用多種改良插管方式實施ECMO轉流,對於如何更好供氧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早產是一種常見病,病因複雜。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兒出生,早產的發病率約為11%。目前主要採用保守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等治療方式,但這些治療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副作用。此次一附院研究團隊由經臍動靜脈插管進行體外支持使早產羔羊在人工子宮存活,填補了國內空白,也給早產兒體外培養帶來了希望。

ECMO能夠進行有效的血液氣體交換和組織灌注,為心肺衰竭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循環和氧合支持,在疾病的逆轉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於插管方式本身的限制,ECMO運轉過程中會出現再循環、「南北症候群」等情況,不利於病情恢復。為了探索其他插管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一附院ECMO團隊對成年羊實施了不同插管方式下的ECMO,通過對比血氣指標,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經驗。

【來源:鄭州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內首次!鄭大人成功實施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
    近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實施國內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該實驗由肺移植、胸外三科趙高峰教授,產科楊蕾教授和體外支持中心ECMO團隊負責人李軍共同主持,將體外生命支持技術開創性地應用於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這對於治療胎兒早產具有十分積極重要的意義。
  • 我國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成功
    我國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取得成功。12月28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公布了這一消息。 兩周前,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由肺移植、胸外三科主任趙高峰,產科副主任醫師楊蕾和體外支持中心ECMO團隊負責人李軍共同主持的我國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取得成功,意味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體外支持中心將體外生命支持技術開創性地應用於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取得成功。
  • 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成功
    原標題: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成功 (記者李季 通訊員曹詠)2020年12月28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宣布,我國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在該院取得成功。
  • 全國首例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在我院獲得成功
    12月12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由肺移植、胸外三科趙高峰教授,產科楊蕾教授和體外支持中心ECMO團隊負責人李軍共同主持的我國首次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取得成功,意味著鄭大一附院體外支持中心將體外生命支持技術開創性地應用於人造子宮胎羊體外培育實驗取得突破性成果。
  • 人造子宮來了,真的可以讓男人生孩子?
    而最近報導的這個人造子宮就有點這個培育箱的味道。人造子宮的發展進展人造子宮的創想,最早出現於1924年,由英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J.B.S. Haldane提出。他預測,到2074年,約70%的嬰兒將是「體外孕育、誕生」的。這些年,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的研究人造子宮,而最有開創性意義的事件發生在2017年。
  •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打造一流強院,譜寫盛世華章
    2016年12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臟病醫院正式成立,成為鄭大一附院12個「院中院」之一。 著名腎臟病學專家、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劉章鎖教授為腎臟病醫院學科帶頭人,在其帶領下,腎臟病專業迅速發展壯大,在全省乃至全國享有盛譽。其年門診診治病人超過10萬餘人次,住院病人超過1萬餘人次。
  • 體外懷孕將引發「地震」 人造子宮代替母體懷孕
    體外懷孕將引發「地震」 人造子宮代替母體懷孕   從母體子宮內膜取下細胞組織,經培育生成為一個可以替代子宮的體外懷孕載體
  • 體外人造子宮:代替女性孕育嬰兒(圖)
    一位未來學家認為,三十年之內將實現人體之外人造子宮誕生嬰兒。這項技術叫做「體外發育」,自2001年就已成功研製,之前實驗顯示連接在「胎盤機器」的子宮可以培育老鼠胚胎。人造子宮可以連接在一個「胎盤機器」上,連接線路可以監控胎兒體重、心率和發育等所有狀況。這將解決無法正常懷胎和子宮異常的女性生育問題。除此之外,人造子宮培育嬰兒將降低女性懷孕和生育相關的死亡概率,可以延長女性生育年齡,同時,如果胎兒處於患病狀態,藥物可以很容易作用於胎兒。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1992年,《新科學家》雜誌刊發文章稱,日本東京大學用人造子宮,成功「誕下」一隻小羊羔。科學家在羊胎兒發育120天(相當於人類胎兒發育20—24周)時,給母羊做剖腹產,取出羊胎兒,置於人造子宮內。17天後,小羊誕生。但由於鎮靜劑作用,小羊無法自主呼吸或站立。
  • 假日奇思,人造子宮的傳說可以成真嗎?
    那對於一些沒有適合的「土壤」孕育的女性,有沒有辦法移植一個子宮?概念的提出據了解,體外生育理念最早由英國科學家Haldane在1924年提出,據Haldane預測,在2074年,全世界只有30%左右的嬰兒是由自然生育而來。在此之後,體外生育的概念不斷出現在科幻小說及影視作品中。
  • 如何製造一個人造子宮?
    (喬治·德福斯基/文)人造子宮一直是科幻的一大主題。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正離最終實現完全體外培育嬰兒的目標越來越近。本文討論的是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技術。不只是一個保育箱完整功能的人造子宮將比現代保育箱複雜得多。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 人造子宮生下一群羊,都挺好! 近50年來,有關人造子宮的研究喜訊,就沒斷過。 1969年,法國科學家率先嘗試,將羊胎兒置於人造子宮內,活了兩天。 1992年,《新科學家》雜誌刊發文章稱,日本東京大學用人造子宮,成功「誕下」一隻小羊羔。
  • 人造子宮來了,未來女性不用懷孕了?
    近50年來,有關人造子宮的研究喜訊,就沒斷過。1969年,法國科學家率先嘗試,將羊胎兒置於人造子宮內,活了兩天。1992年,《新科學家》雜誌刊發文章稱,日本東京大學用人造子宮,成功「誕下」一隻小羊羔。科學家在羊胎兒發育120天(相當於人類胎兒發育20—24周)時,給母羊做剖腹產,取出羊胎兒,置於人造子宮內。17天後,小羊誕生。
  • 人造子宮的歷史
    2017年,費城兒童醫院的一個研究團隊打造了一個人造子宮——他們將早產羔羊置入羊膜囊中,並在其中養育了四個星期。研究人員意在用羊膜囊模擬母羊子宮環境,從而使未發育完全的胚胎繼續成長。在這個人造環境中,羊胚胎逐漸從一個粉紅色的、形如外星人的生命體發育成一隻會呼吸、會吞咽的動物。
  • 人造子宮孕育八隻羔羊
    根據他們的報告,這種體外子宮環境模擬技術有望在三年之內實現在人類早產兒治療方面的應用。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除了堅硬的溫箱之外,全球千萬提前來到世界的寶寶們可以獲得像是在媽媽子宮內一樣的呵護。正常狀況下,一個足月寶寶的出生胎齡為40周。生活在人造子宮中的羊羔能夠像正常生活在子宮中的羊羔一樣睜開眼睛與正常吞咽。當研究人員將其從人造子宮中取出時,他們會發生與正常狀況下別無差異的出生反應。研究人的負責人之一,費城兒童醫院研究員Emily Partridge表示,出生後的各項測試表明這些羊羔在人造子宮中發育正常,其肺功能基本上與成熟嬰兒相似。
  • 半人造子宮移植成功,產下存活後代
    文/M叔圖侵刪近日,《自然·生物科技》發表一項重磅研究成果:使用「半人造子宮」,讓兔子成功產下存活的後代。這是生物科技界首例在動物身上,成功移植「人造子宮」,繁衍後代仍然存活。意味著我們距離在人體移植「人造子宮」,拯救子宮功能障礙不能生育的女性,又近了一步。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的器官移植技術正在飛速進步。利用生物科技培育與移植「半人造子宮」生育能力強的兔子,一直是生物科技生殖領域最佳試驗對象。一方面其子宮組織再生能力強,另一方面與其他動物相較,它們的子宮由兩個分開的子宮角和子宮頸組成,每個都具有進行妊娠的能力。
  • 人造子宮取得重大突破:「塑膠袋」裡培育出8隻羊羔
    科學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總是會帶給大眾驚喜,而這一次,也許是順應了女性解放的潮流,費城兒童醫院(CHOP)的醫生們竟然搞出了一個「人造子宮」,更為神奇的是他們還真的將八隻羊羔胎兒放入裡面進行培育,整個實驗持續了四周的時間,最終小羊們順利「出生」了。
  • 「人造子宮」問世,以後的孩子,可能都是從「塑膠袋」裡出來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又是羊 …… 再一次幫助人類在 " 造物 " 的路上越走越遠!近日,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模擬人類子宮環境以及供養方式研製出了 " 人造子宮 ",美其名曰——「生物袋」(the Biobag)" 人造子宮 " 和一般的育嬰設備不同,它可以被視為一種充滿液體、無菌且溫度適宜的 "
  • 日本開發出人造子宮 使體外生育將成現實(圖)
    第1頁:日本開發出人造子宮 使體外生育將成現實(圖) 第2頁:日本開發出人造子宮 使體外生育將成現實(圖)   【搜狐科學消息】 據《大眾科學》雜誌11月5日報導,試管嬰兒促進了人造子宮的開發,如今,一種培育胚胎的裝置可能使體外生育成為現實。
  • 「人造子宮」出現了,已成功培育出小羊,女人再也不用生孩子?
    據了解,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為了拯救這些早產兒,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研製出一種「人造子宮 這個罕見的「人造子宮」是由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來的,據阿良了解,科學家用含有鹽和其他電解質的溫水來取代孕婦的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