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從何而來?這是個從古至今人類都在思考的問題。
很多地區,各個民族,都流傳有自己的創世學說。在世界範圍內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當數《聖經·創世紀》中的上帝創世說。我國民間也流傳著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摶土造人的創世神話。而不太為人所知的是,中國的道家和道教思想,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探討和闡述,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說。今天,神秘君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其中的「老子創世說」!
關於宇宙的起源,《道德經》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可以看作是道家宇宙生成思想的總綱。在此基礎上,包括莊子在內的道家先賢們,又對這一思想進行了推演和發展。道教形成以後,這一思想逐漸被「神學化」,產生了「老子創世說」。
東漢蜀郡成都人王阜便在其所撰的《老子聖母碑》中稱:「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直接把老子等同於「道」,成為創造宇宙、化生天地的偉大神靈。
而在道教的重要經典《太上老君開天經》中,則對老子創造宇宙天地萬物及人類的過程,作了具體而生動的闡述:
在那「虛無之裡,寂寞無表」的「未有天地之先」,那時「無天無地,無陰無陽,無日無月,無晶無光……」,只有太上老君處在「空玄寂寥之外,玄虛之中」,「萬物從之而生」,於是從八表之外,漸漸產生了各種微妙的變化,世界開始形成,這就到了洪元時代。
洪元之時,仍沒有天地,「虛空未分,清濁未判」,世界還是一片空虛寂寥。這個時代長達萬劫,才到了混元時代。
混元時代也長達萬劫,一直到了被稱作「百成」的結束期;百成期也長達八十一萬年,才來到太初時代。
「太初之時,老君從虛空而下,為太初之師。口吐《開天經》一部……以教太初。」這才有了天地、清濁、南北、東西、上下、內外……而後又有了日月和人民。太初結束後,就到了太始時代。
「太始之時,老君下為師,口吐《太始經》一部,教示太始。」所謂太始,也就是萬物的開始,宇宙精華在這時被濃縮成潔白的絲帛形態,即代表中和的元氣。陰陽就是從它而生出。太始結束後,就到了太素時代。
「太素之時,老君下為師,教示太素」,制定了天地間的規則。太素就是指萬物最初的形態。在這個時代,天上生出了甘露,地上泉水飄香,人民吃下這些東西,便能夠得到長壽。但死了卻不知道如何埋葬,只是把屍體丟到了遠方的野外,這個時代也被稱為上古時代。太素結束後,就到了混沌時代。
混沌之時,才有了山川河流,「老君下為師,教示混沌」,五嶽(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嵩山)四瀆(長江、黃河、淮河、濟河)等世界主要山川河流終於形成。
混沌之後,又經歷了九宮、元皇、天皇、地皇、人皇、尊廬、句婁、赫胥、太連(太連以前,混沌以來,稱為中古時代)、伏羲、女媧、神農、燧人、祝融、高原、高陽、高辛、倉頡、黃帝、少昊、瑞頊、帝嚳、堯、舜、禹、湯……各個時代。每個時代,老子都「下為師」,作一部經書,逐漸豐富宇宙和世界,形成人類社會。
可見,與其他文化的創世之神相比,我們的老子還真是不辭辛勞,不僅創造了這個世界,而且每個時代都要降世來當人類的老師,引導人類向善,造福這個世界,堪稱最勤勞、最操心的創世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