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2016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科學家們長久以來對吸食大麻與精神錯亂之間的聯繫十分感興趣。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叫做AKT的基因可能參與了這一過程。
來自英國的研究者們首次發現AKT基因調控了健康人對大麻刺激的反應。這意味著AKT基因能夠幫助預測人體對這類毒品的耐受性,同時AKT信號通路也可能成為治療有吸食大麻引發的精神錯亂的靶點。
"這一發現首次揭示了攜帶有AKT1特定基因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吸食大麻帶來的精神影響,即使他們身體健康",來自Exeter大學的神經藥理學家Celia Morgan說到。"如果被鑑定出攜帶有這一基因型,意味著需要更加小心吸食大麻的危害"。
根據研究者們的說法,將近1%的吸食大麻人群最終會患有精神錯亂症狀。如果經常吸食的話致病風險還會加倍。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AKT1基因對這一疾病發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具體的分子機制並不清楚。
為了研究清楚這一問題,科學家們對442名年輕的,身體健康的大麻吸食者在嗑藥或者清醒狀態下的精神狀態。首先,作者們檢測了這些人剛服藥後的中毒症狀以及失憶的程度,然後在7天之後(處於清醒狀態)進行了相同的檢測。
結果顯示,具有特定AKT1基因型的人群更容易引發精神錯亂。另外,女性人群相比於男性群體更容易引發短期失憶症狀。
"動物實驗已經表明,雄性個體相比雌性個體在大腦負責短期記憶的區域(比如前額皮質)具有更多的大麻受體",Morgan說到,"對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我們的發現表明雄性相比於雌性對大麻的確更加耐受一些"。
研究者們希望他們的結果能夠幫助篩選對大麻較為敏感的人群,從而警示他們儘量遠離危險。(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