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成汙染「禍首」 江蘇:VOC超標地區將暫停新增環評

2021-01-15 中國江蘇網

揚子晚報訊(記者石小磊)當PM2.5逐年下降的同時,另一個空氣隱形殺手臭氧卻逐漸成為空氣汙染的「禍首」,而形成臭氧汙染的主要汙染源就是揮發性有機物VOC。近日,省政府發布《江蘇省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管理辦法》,明確一個地區VOC總排放量超標時,可暫停新增環評項目,以此敦促相關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嚴控VOC造成的空氣汙染。

《辦法》明確,對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督管理,並定期向社會公布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和監督檢查情況。對於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建設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審查或者審查後未予批准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對超過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達到國家和省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地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暫停審批該區域內新增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相關焦點

  • 「臭氧超標」加劇部分地區空氣汙染
    進入夏季以來,受高溫天氣的影響,「隱形的汙染物」臭氧開始取代PM2.5和PM10,成為一些地區首要空氣汙染物,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當前我國「臭氧超標」形勢嚴峻,呈現出區域性特徵明顯、濃度和超標率逐年上升、高值濃度明顯增多的三個特徵。
  • 治理臭氧超標 將有新招
    6月起,生態環境部將開展夏季臭氧汙染治理監督幫扶工作,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區域,推動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臭氧濃度大幅上升,造成全國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損失2.3個百分點春天防沙塵、夏天防臭氧、秋季防秸稈焚燒、冬季防重汙染天氣,這幾乎成了大氣汙染防治的「四季歌」。
  • 上海已連續兩年出現臭氧超標,將加大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治理
    界面新聞9月5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1-8月份空氣品質與歷史同期相比,輕度汙染增加2天,中度汙染增加1天,重度汙染減少1天。PM2.5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與2018年持平,均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壽子琪透露,目前影響上海空氣品質優良率的主要因素是臭氧。
  • 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
    原標題: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去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下降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欣喜,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臭氧超標問題。26日,省政府就我省2015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作出報告,指出我省臭氧超標問題日益突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江蘇13個省轄市總體處於中等偏後水平。
  • 南京今年首現光化學煙霧汙染 源於臭氧汙染超標
    揚子晚報記者獲悉,由於空氣中「臭氧8小時」今年首次超標,南京出現了一次大範圍光化學煙霧汙染。  為什麼臭氧會超標呢?「應該說跟近日光照特別強烈有關」,南京環保工作人員表示,在日照強烈的條件下,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就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日照一強烈,就相當於催化生成臭氧的催化劑,臭氧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對肺功能也有影響。」而臭氧是光化學煙霧汙染的標識指標。
  • 南京連續2天臭氧超標 尚未形成光化學煙霧汙染
    連續兩天的豔陽高照,讓南京也是臭氧連續超標。而臭氧超標,往往會引起光化學汙染。光化學煙霧汙染曾經讓洛杉磯800多人喪命,東京2萬多人患紅眼病。不過,專家表示,南京僅在2011年發生過一起大範圍光化學汙染,今年並沒有出現過。
  • 多起血鉛超標事件敲響重金屬汙染警鐘 整治提速
    除德清外,今年以來,經媒體披露的血鉛超標事件還有安徽懷寧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和浙江台州血鉛超標事件。事實上,2010年,全國也發生了6起影響較大的血鉛超標事件,這些血鉛超標事件大多與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的汙染密切相關。對此,陶德田透露,對發生重大鉛汙染以及由鉛汙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地區,環境保護部將對該區域所在地級市實行區域限批,暫停該市所有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
  • 我市四措施控制臭氧汙染
    根據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臭氧濃度超過一定限值,即可認為臭氧濃度超標。    目前,臭氧已成為影響我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的關鍵因素,而且呈現出區域性汙染特徵顯著、濃度逐年增長、夏季超標天數多的態勢。那麼,臭氧汙染又是如何形成的?
  • 機動車排放的NO能將臭氧「吃掉」?生成臭氧汙染的背後究竟有多複雜?
    機理研究「越研究就越發現我們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7月上半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大暑將至,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中,臭氧毫無意外成為空氣汙染的「主角」。
  • 2019年103個城市臭氧超標 人類為何一邊防臭氧汙染一邊怕臭氧層空洞?
    但京津冀周邊、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臭氧濃度卻相對較高,此外,成渝、廣東等地臭氧濃度同比也有所升高。近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但臭氧汙染卻逐步顯現。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2019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達到14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上升了20.3%,臭氧超標城市個數從2015年的19個增加到2019年的103個。
  • 臭氧汙染 如何防治
    核心閱讀高空臭氧能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而近地面臭氧則對生態環境構成汙染。近年來,隨著空氣品質標準的修訂,臭氧汙染逐漸為人關注。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臭氧汙染超標程度相對較輕、總體可控。臭氧汙染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防治呢?
  • 臭氧汙染的背後有多複雜?
    「7月上半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擴散條件總體一般,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大暑將至,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中,臭氧毫無意外成為空氣汙染的「主角」。  「臭氧汙染機理的明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開始我們知道NO對臭氧有滴定作用,弄清了人為源排放,隨後又逐漸認識到植物源也能排放大量VOCs(能夠起到防衛、傳粉、交流等作用,森林是排放主體)。而NO對臭氧的滴定作用導致過去有些安裝在臨街樓頂的監測點位出現臭氧濃度『窪地』,形象來說,就是機動車排放的NO將臭氧『吃掉』了。」
  • 四川臭氧汙染有五大特點 專家:主客觀造成超標
    會議通報到,在過往的2015年臭氧汙染在四川省的情況,並介紹了其特點和超標原因。  2015年臭氧汙染主要特點  會議指出,我省的臭氧汙染情況在2015年呈現出五大特點:  (1)盆地西部汙染最嚴重,且同比上升明顯。盆地西部臭氧汙染最為嚴重,O3-8H第90百分位濃度為144 ug/m3,高出全省平均濃度10%。
  • 自貢:臭氧汙染成空氣汙染新「元兇」
    「顆粒物的單一汙染」轉向「顆粒物協同臭氧的複合型汙染」,且臭氧汙染呈現時間提前、濃度偏高、持續較長、汙染加劇的態勢。數據:今年自貢已出現14天臭氧汙染據悉,2016年以前自貢尚未出現因臭氧超標造成汙染,但2017-2019年因為臭氧分別造成了15天、33天和26天的汙染。2020年在3月20日,自貢出現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汙染天氣,比去年提前了19天。
  • 「於無聲處」的健康殺手——臭氧汙染
    然而,在5月底至6月初,如果有人留心查看空氣品質測報,會發現華北、華中、黃淮甚至長三角地區,都出現過中度以上的空氣汙染。  有媒體說,這都是「臭氧」惹的禍。臭氧汙染究竟是什麼?其危害真的比PM2.5還要大嗎?  臭氧何時當「反派」  臭氧(O3),是氧氣(O2)的同素異形體。
  • 臭氧汙染治理 聽聽專家怎麼說
    曾在歐盟聯合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空氣汙染專家,為杜塞道夫應用科技大學應用數學教授、波恩大學副教授。每到夏季,臭氧都成為中國多地的首要汙染物。夏季臭氧汙染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是否廣泛存在?歐洲在臭氧汙染預警和治理方面有哪些做法?效果如何?中國環境報記者採訪了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迪特˙施韋拉博士。
  • 臭氧汙染超PM2.5成「十四五」治理重點 千億市場爆發 活性炭技術將...
    原標題:臭氧汙染超PM2.5成「十四五」治理重點,千億市場爆發,活性炭技術將被替代,歷史性的機遇來了!  /我國臭氧汙染嚴重嗎/   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41.8%,導致全國優良天數比率同比損失2.3個百分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比已超過PM2.5。
  •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 臭氧汙染可防控
    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  6—9月陽光強烈的夏秋午後,容易發生臭氧超標  臭氧是一種淡藍色氣體,具有強氧化性,普通人很難察覺到臭氧汙染。  不少人混淆「臭氧層」與「臭氧」的區別。338個城市有59個超標,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等地區。按日評價,338個城市的輕度、中度、重度汙染天次比例分別為4.7%、0.4%、0.024%,沒有嚴重汙染,更沒有出現「爆表」汙染。  2017年,受經濟回暖、氣象條件等因素影響,我國不少地區臭氧濃度有較大幅度上升,預計全年的全國平均濃度、超標城市數量、超標天數比例將有所上升,但超標天次仍然以輕度汙染為主。
  • 臭氧汙染嚴重?引發光化學煙霧事件?並沒有!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廣東省空氣品質汙染源中,臭氧已取代PM2.5,成為全省空氣首要汙染物今年夏天以來,首要汙染物為臭氧的報導頻現,關於臭氧汙染的危害更是眾說紛紜,甚至有人將臭氧比作「防不勝防的隱形殺手」,那麼我國臭氧汙染狀況到底如何?會不會引發嚴重的汙染事件?公眾對臭氧汙染如何防護?《經濟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臭氧汙染超PM2.5成「十四五」治理重點,千億市場爆發,活性炭技術將...
    我國臭氧汙染嚴重嗎?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總超標天數41.8%,導致全國優良天數比率同比損失2.3個百分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超標天數佔比已超過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