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常識一、我國科學成就二、外國科學成就;生活科學常識

2021-01-12 中國教師資格培訓網

第四章-科學常識(一)

第三節 科學常識

一、我國科學成就

二、外國科學成就

三、生活科學常識

(一)天文

(二)地理

(三)醫學

(四)農學和手工業

(五)四大發明

1.天象記錄

(1)商朝:最早記錄日食、月食、流星雨和新星。

(2)春秋:最早記錄哈雷彗星。

(3)西漢:最早記錄太陽黑子。

2.曆法成就

(1)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太衍歷》。他也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

(2)元朝:郭守敬主持編訂《授時曆》,編年周期與現行公曆基本相同,但早於先行公曆300年問世。

天文儀器

2.著名天文學家及其成就

(1)落下閎——西漢——《太初曆》。

(2)張衡——東漢——渾天儀、地動儀。

(3)祖衝之——南北朝——《大明曆》。

(4)僧一行——唐朝——《大衍曆》。

(5)郭守敬——元朝——《授時曆》。

1.酈道元——北魏——《水經注》。

2.裴秀——晉代——《禹貢地域圖》,開創了我國古代地圖繪製學。

3.徐霞客——明代——《徐霞客遊記》。

4.山海經——中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

【例-真題單選】( )的地理學巨著?

A.《太平廣記》

B.《夢溪筆談》

C.《天工開物》

D.《水經注》

網校答案:D

1.扁鵲——「脈學之宗」——《難經》、「望聞問切」四診法。

2.《黃帝內經》——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奠定中醫學理論的基礎。

3.張仲景——「醫聖」——《傷寒雜病論》。

4.華佗——「神醫」——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劑、五禽戲。

5.神農氏——醫藥始祖,著有《神農本草經》,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專著。

6.孫思邈——「藥聖」——《千金方》。

7.《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國家編定和頒布的藥典。

8.李時珍——《本草綱目》——「東方醫藥巨典」。

【例-真題單選】下列選項中,被後世尊為我國農耕和醫藥始祖的是( )。

A.神農氏

B.伏羲氏

C.燧人氏

D.有巢氏

網校答案:A

(四)農學和手工業、水利

1.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

2.徐光啟——《農政全書》——明代最新的技術成就和歐洲先進的水利技術和工具。

3.宋應星——《天工開物》——「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4.李冰——都江堰水利工程。

5.京杭大運河——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

(五)四大發明

1.造紙術

發明於西漢前期,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使紙張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2.印刷術

起源於隋朝的雕版印刷。《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3.指南針

發明於戰國時期,前身是「司南」,北宋時期製成指南針,用於航海事業。

4.火藥

發明於唐朝中期。唐末開始用於軍事,南宋時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槍」。

【例-真題單選】司南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

A.南朝

B.戰國

C.宋朝

D.清朝

網校答案:B

【例-高頻預測單選】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刷的( )。

A.《大唐西域記》

B.《丹經》

C.《金剛經》

D.《全唐詩》

網校答案:C

【例-真題單選】中國古代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標誌性成就,深刻影響中國和世界文明進程。下列選擇中,把這些發明傳播到西方是( )。

A.來華的留學生

B.西方船舶冒險家

C.阿拉伯商人

D.派赴西方使者

(一)古代科技成就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

1.阿基米德——「力學之父」——提出「槓桿原理。

2.畢達哥拉斯——勾股定律。

3.歐幾裡得——「幾何之父」——《幾何原本》。

(二)近代科學成就

1.天文學

(1)哥白尼:「近代自然科學創始人」——日心說。

(2)克卜勒——克卜勒三大定律。

(3)伽利略:「近代實驗科學奠基人」——證實日心說、「自由落體」實驗、第一位使用望遠鏡的人。

【例-高頻預測單選】被西方稱為「物理學之父」,並提出「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學家是( )。

A.亞里斯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克卜勒

【例-真題單選】歷史上第一位使用望遠鏡進行科學觀察的學者( )。

B.伽利略

C.克卜勒

D.布魯諾

【例-真題單選】下列科學家中,第一個計算出彗星運動軌道的是( )。

A.哈雷

C.牛頓

網校答案:A

2.生物學

(1)哈維——血液循環學說。

(2)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物種起源》。

(3)孟德爾——「現代遺傳學之父」——遺傳定律。

【例-真題單選】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闡述的主要內容是( )。

A.基因理論

B.條件反射

C.進化論

D.細胞學說

3.物理學

(1)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光的色散、反射望遠鏡、微積分。

(2)奧斯特——電流的磁效應。

(3)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

(4)倫琴——放射現象。

(5)居裡夫人——鐳。

(6)愛因斯坦——相對論。

【例-高頻預測單選】著名物理學家( )用一組微分方程系統地概括了電磁場理論,並預言電磁波的存在。

A.麥克斯韋

B.赫茲

C.法拉第

D.高斯

【例-高頻預測單選】人體有( )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

A.23

B.21

C.46

D.22

4.化學

(1)拉瓦錫——否定「燃素說」,提出質量守恆定律。

(2)道爾頓——原子論。

(3)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例-真題單選】創立元素周期表的科學家是( )。

A.門捷列夫

B.波義耳

C.居裡夫人

D.波爾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科學知識比生活常識重要得多
    於是,有網友感嘆「科學永遠幹不過『偽科學』」。 這提醒我們,國人的科學素養亟待提高。 2018年9月,中國科協公布的第十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僅為8.47%。這一數據儘管相對於2015年第九次調查的結果6.20%提高了2.27%,但也意味著2018年我國超過90%的人口並不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
  • 科目一 | 科學素養
    化學成就生物成就奧地利「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科技常識。伽利略,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改進瞭望遠鏡,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故本題選C。
  • 2021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中國科技歷史成就
    2021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中國科技歷史成就 導語:軍轉幹考試備考開始啦,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順利參加考試,山東中公軍人考試網特整理了公基備考素材,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中國科技歷史成就。
  • 獨特性、區域性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孫氏常識的影響之二
    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孫恆振《文化生活》教材第六課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共設置了三目,分別是:獨樹一幟,獨領風騷、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很多的教輔資料都把這三目的內容概括為:「獨特性、區域性、民族性」,這種提法已被絕大多數師生所接受。
  • 從常識到科學——為什麼常識不可靠?
    很多人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常識並不總是可靠的。實驗是從常識走向的重要推動因素之一。實驗給出的因果關係要超越我們的感官。當一個事件A發生後,另一個事件B一定發生。通常人們會建立兩者的因果關係。如果A通過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事件H起作用,我們覺得事件H才是真正的原因。
  • 2020中考歷史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科學成就     (一)兩彈一星     1、1964.6.4,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1964年6月,中近程飛彈飛行試驗成功。     3、1966年10月,中近程核彈頭爆炸成功。
  • 日常對象:從科學主義形上學到常識本體論
    對於這些論證的爭論如今方興未艾,其中的主要質疑是這些論證往往基於研究形上學的科學主義立場,而這一立場值得商榷。本文嘗試梳理這一爭論,並進而試圖不基於科學主義立場來提出一個拒斥日常對象存在的論證。這一候選者即是更基本的物理實體(基本粒子、場等)。  就桌子這一具體對象而言,我們有兩張桌子:其一是常識意義上的桌子,它擁有外延、顏色、相對而言能持存;其二是「科學的桌子」,它「大部分是虛空。在虛空中稀疏地散落著數量龐大、高速運轉的電子」[5]xii。
  • 必看常識: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的成立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至今已歷5屆。這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世界級科學大獎,有「中國版諾貝爾獎」之稱。這一獎項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當代科技常識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當代科技常識,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二、其他航天成就   (一)「鯤龍」AG600   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2018年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施首次水上試飛任務。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將於2019年底完成第二階段研發試飛工作。
  • 堅信常識科學擁抱人性良知,遠離宣傳的欺瞞和謊言
    在充斥著各類宣傳機器與各種欺瞞謊言的社會裡,只有堅信常識科學並擁抱人性良知,才能遠離這些烏煙瘴氣的欺瞞和謊言,並保留做人的最後一點點底色。常言道: 每當你認識那類人多一點,你的人性就少一點。所謂常識科學就是人類社會數千年來在自然科學上和社會科學上已被無數的科學實驗和社會實踐反覆證明了的普通知識。
  • 公考常識積累:未來科學大獎
    這一獎項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
  • 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在我國,天文學不僅直接關係到農業生產這一國家經濟命脈,而且還是統治者了解「天意」、施行政令的重要手段。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首先表現在天文觀測方面。天文觀測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內容,在恆星、行星、日月和異常天象觀測方面,我國古代天文學都有傑出的成就。而天象記錄方面的連續性、完備性和準確性,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 幼兒綜合素質文化素養考點歸納:科學常識
    第二章 科學常識重點提示一、中外科技發展史(一)古今中國科學技術1.數學(1)春秋時期出現九九乘法。(2)《周髀算經》所記西周初年的勾股定理,比西方早500年。(4)南朝宋、齊之際的祖衝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數,他的數學專著《綴術》成為唐朝及中世紀朝鮮、日本的教材,這一成果領先世界達1000年之久。(5)近代前期的李善蘭闡述了微積分的初步理論,在《垛積比類》中,說明了高階等差數列的理論。其中,"李善蘭恆等式"為當時數學界所矚目。
  • 《科技篇一》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本節重點:(★★★★☆):中國古代天文、數學、地理、物理、醫藥、建築、農業、科學成就。一、 中國古代天文成就1. 春秋:《春秋》記載 「有星孛入於北鬥」,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2. 戰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3.
  • 專家指出:憑概率學做彩票預測違背科學常識
    面對這股「彩票預測」風,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華東師範大學數學教授張奠宙、王靜龍近日表示:此類預測明顯違背科學常識。概率學不能預測幸運號碼  記者注意到,時下的彩市彩經多打著「概率論」旗號,顯得理論依據十足。果真如此嗎?  「只要學過最基本的概率論,就應當知道彩票抽獎屬於典型的『獨立隨機事件』,預測中獎號碼根本毫無意義。」
  • 堅守常識 相信科學——讀懂抗疫中專家話語的科學力量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包括鍾南山、李蘭娟在內的諸多專家在疫情研判、科學防疫、藥物開發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為我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增添了信心。信心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專家們因其專業性、代表性,對於疫情的判斷更加科學準確,所傳遞出的信心更有力量。「我們有教訓、有體會、有經驗。
  • 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成就也還體現在具有東方特色的宇宙理論上。宇宙理論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渾天儀製作的理論根據。渾天說是一種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理論,但在當時,它比其他宇宙理論能更好地說明天體運動,因此在我國古代宇宙理論中居主導地位,影響也最大。宜夜說與蓋天說、渾天說相對立,它反對有固定的天球,主張宇宙處處充滿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在其中漂浮遊動。宣夜說顯然已有宇宙無限的觀念萌芽,這在哲學上有一定意義,但它過於思辨,無法用其指導天象觀測,所以其科學價值不大。
  • 祖衝之的成就,蘊含著他的科學精神,影響了整個數學史
    要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我國南北朝時代的科學家祖衝之。他在數學中關於圓周率值的計算、球體積公式的推導、天文曆法等方面的貢獻,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古代數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是我國數學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科學家祖衝之的那些不朽成就。祖衝之是我國南北朝時代的科學家,祖籍是範陽遒人。他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曾在都城建康為官。
  • 在科學領域做出了前無古人的成就,推動了我國天文事業的發展
    張衡博學多才,富有創造力,他在天文歷算、文學哲學等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張衡最傑出的成就在天文方面,他創製了著名的渾天儀和地動儀,還留下了兩部重要的天文學著作《靈憲》和《渾天儀圖注》。滴漏壺是我國古代計時的工具,張衡用漏壺的水推動齒輪,帶動渾天儀。這樣,渾天儀上所刻的天文現象,就按照時間順序,自動呈現出來,人們坐在屋子裡看渾天儀,就可以知道日月星辰的出沒情況。為了製作渾天儀,張衡花費了很多的心血和時間。他經過艱苦的研究觀察終於設計出一個方案。又用片製作了一個模型,作為試驗。多次修改之後,才用銅鑄成正式的渾天儀。可見,張衡除了富於創造精神之外,還具有不畏艱苦、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