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言論自由,帶來了各大平臺的熱鬧嘈雜,其中聲音洪亮且直搗你面門的「槓精」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往往熱點事件剛剛才生,前應後果尚不清晰,就會有部分人開始了他的「情緒釋放工作」。
有反權威型的,只要是大號主流號發的一些帶觀點的表達,就會有人開槓;有維護型的,某些與「槓精」維護者相關的訊息下,如果你發表質疑的觀點,會被迅速攻擊;有情緒型的,他不為任何利益,只是為了讓對方難受而槓;有陰陽怪氣型的,對你的發言冷嘲熱諷;有同情施害者型的,明明某些事件輿論一邊倒,受害者收到了傷害,有些槓精會發表「XX(施害者)也挺可憐的,他也是沒辦法」。總之,槓精的種類和手段是「百花齊放」。
面對槓精,我們往往束手無策,明明知道他的觀點是錯的,卻不知如何反駁,自己還被氣得夠嗆。所以我們要總結一些槓精最愛用的「招式」,而後見招拆招,即便不想與之一般見識,也能一眼看穿他的爛招,隨即附贈一聲嗤笑。
01「你看他這麼激動,肯定是被我說中了」
「錯誤歸因」,「我激動」與「你說中」無法形成關聯。
02「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生孩子,大家都不結婚,人類還怎麼繁衍生存」
「滑坡謬誤」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用看到的個例或片面的數據,推導出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孩子,再用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孩子推導出所有人都不結婚生孩子,最後用所有人不結婚推導出人類以後會滅絕。推理鬼才的一套謬誤之拳,有時真會打得人頭昏腦脹。
03「我身邊的人都喜歡XX明星,所以他就是演技好」
「訴諸主流」,營造周圍的人都喜歡某明星,但你再大的周圍終究是小部分,妄想營造主流認知。
04「你不支持國產手機,你就是個賣國賊」
「非黑即白」,把兩個選擇樹立成黑白兩面,你沒選白等於你選了黑,荒謬至極。
05「網上有個大學教授說XXX吃了對身體好,所以XXX當然好了」
「訴諸權威」,利用不知真假的「權威言論」,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06「XXX是渣男總愛去夜店,所以去夜店的都是渣男」
「合成謬誤」對局部來說是對的東西,僅僅由於它對局部而言是對的,便說它對於總體而言必然是對的。舉個例子,某人刻苦學習後考上了清華北大,所以所有人刻苦學習都能考上清華北大。
07「北方人都很粗魯,南方人都很磨嘰」
「基因謬誤」,不正面討論問題,用出身或地域來攻擊。
08「我抽了幾十年的煙,如今身體還是很健康,所以抽菸對身體無害」
「軼事證據」,試圖用個人經驗或者單獨事例來取代邏輯論述或者有力證據。
以上八條我們比較常見,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謬誤。可見「槓精」招式繁雜,門派眾多,我們清楚了這些路數,不為了去跟「槓精」華山論劍,只為了讓自己制怒。你清楚了這些錯誤,去糾正「槓精」,他們也不會聽取你的意見,只會磨礪招式再戰江湖。學習了這些邏輯謬誤,至少能讓你不被「槓精」氣出毛病。
至於網絡「槓精」何去何從,只能無奈道「與我何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