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裡有大量泥沙,為何裡面的魚卻又大又肥?今天總算知道了

2021-01-10 有味王國

說到母親河,我想只要是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正所謂母親,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所以說黃河對每位中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情感寄託。

它不僅孕育了人類,而且其中還有不少的魚兒,凡是去過黃河邊的人或者是生活在黃河邊的人,都應該知道黃河中的水是很黃的,裡面堆積了很多的泥沙。但是我們又發現了儘管黃河裡有大量的泥沙,但是裡面的魚是又大又肥的,這是什麼樣的生長狀況呢,有很多人都在疑問。

黃河裡有大量泥沙,為何裡面的魚卻又大又肥?今天總算知道了

其實主要是因為下面的這些原因,其一,中國古言就說到,凡是魚兒生長的水裡,肯定不是清水,只有在渾濁的水裡魚兒才會大量繁殖然後長大,相信大家都有過養魚的經歷吧,尤其是養小魚的人都知道,小魚是比較難養的,很容易就會死去,其實導致這樣的原因就是我們養魚的水太清了,因為清水中沒有任何的營養物質,那樣的話蝦兒或者是其他水裡的生物都無法生存,那魚兒又怎麼會生存下去,所以最後只有死去;

其二,就是因為那些泥沙中還有大量的無機鹽,很多水裡的生物都是依靠這樣的物質生存下去的,這樣就為魚兒提供了活下去的食物,然後就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鏈模式,所以魚兒會越來越多,這樣循環之後,黃河中就會出現又大又肥的魚;其三,泥沙中含有其他有用的營養物質,而且他們的含量還是很高的,這樣在其中生長的魚兒就有了相應的營養,所以在黃河中生長的魚是非常有營養的;

其四,黃河中的水並不是如大家看到的那樣渾濁,據有關人士說到,黃河中的水並沒有受汙染,所以就是因為有大量的泥沙,才會有大而肥的魚,而且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不會被食物鏈那端的天敵看到。

而且有網友專門說過,黃河中的魚,不僅肉質新鮮健康,就連魚腥味都是非常小的,難怪那些吃貨都喜歡吃黃河中的魚,到今天才知道,是這樣的原因啊。其實就是說,清水中不可以養魚,因為沒有任何的營養物質,還有就是沒有隱藏自身的地方,所以魚兒存活不下去,只有在有泥沙的水中,既可以得到營養物質還可以有食物,關鍵是藏身的地方都有了,所以發展下去長胖都是可以的。你們吃過黃河中的魚嗎,味道如何呢?

相關焦點

  • 埋藏在黃河裡魚的秘密:躍龍門的不是鯉魚,早被「張冠李戴」了!
    每年3-5月份大量鱘魚逆流而上,在山陝交界的龍門水域聚集產卵。鱘魚的習性所致,常把產卵點設在流速大、水底環境複雜的河流中上遊區段。龍門恰處於晉陝大峽谷之間,最窄處僅有30-50米的寬度,水流湍急,岸邊水底堆積了大量的礫石,是鱘魚產卵的最佳場所。產卵前,雌性鱘魚相互追逐、嬉鬧,特別是臨近產卵的前兩天,跳躍的愈發頻繁、激烈。
  • 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何不把泥沙清理走?
    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何不把泥沙清理走?文/小海專注歷史故事小編想要問大家知道問題,我們國家的兩條主要的河流是什麼?這個問題很簡單,大家應該都知道,是黃河和長江。那麼素來有母親河之稱的河流是哪個?對,那就是黃河!黃河可以說是養育了整個北部地區人民的一條河流。不過,相信大家也知道,黃河因為泥沙堆積太多,部分地方已經成為了非常危險的「地上河」,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如此危險,為何國家不把沉積在河底的泥沙給全部清理出來呢?小編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來給大家說叨說叨。首先,大家聽過《回到拉薩》這首歌沒?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何不見海水上漲?這些泥沙究竟去哪了?
    人們看河底,總是看到一些沉積的泥沙,但是看海底,卻看不到半分泥沙的影子,有研究推算出,海洋的形成至今已有四十多億年的歷史,即使每年入海的泥沙量很少,但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它們應該足夠在海底鋪上一層兩萬米厚的淤泥,而從珠穆朗瑪峰最高點到馬裡亞海溝的最低點距離也是將近兩萬米,它們究竟去了哪裡?那麼多河流輸送的泥沙都到哪裡去了?如此巨量的泥沙總不能憑空消失吧?
  • 魛魚?刀魚?黃河裡發現的到底是什麼魚?
    新華社訊:近日技術人員在黃河口近海水域發現一條成年黃河魛魚活體,這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河口首次發現黃河魛魚活體。
  • 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何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說出來你別不信
    但是,近年來它產生的隱患非常多,並且一直以來黃河的治理都是一個頭等的難題。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何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說出來你別不信因為它流經黃土高原,由於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十分特殊,土壤屬於沙質,並且加之人們的不合理開墾,使得這個地方的土質疏鬆,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 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每年裹挾16億噸泥沙,為何千萬年沒有填平渤海
    原題:黃河入海萬年,每年16億噸含沙量,為何沒有填滿渤海入海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發源於我國青海省中部偏南的三江源地區,自西向東蜿蜒約5464公裡、呈一個巨大的「幾」字形流入渤海。千百萬年以來,黃河以母親的情懷默默的滋養著流域內各族兒女。雖然黃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可達40公斤,但是這並不代表黃河自形成之初就有如此大的含沙量,因此題中所說的黃河入海萬年沒錯,可在歷史上它並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水土流失。
  • 淡水魚沒法在海水裡存活,黃河每天大量魚進入大海,魚都去哪了?
    首先我們知道,海水之所以有「鹹味」,主要是因為它90%左右都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這是因為河流入海的時候水流速度會變慢,水裡攜帶的泥沙就會沉落。隨著時間的流逝,沉積的泥沙越來越多,慢慢的就會形成陸地、小島等。然後伴隨著河流的繼續衝擊,就會形成一個三角形的特殊地形,這就是三角洲。    而潮水的衝擊把長江水截斷成了兩股水流,長江水因為力量沒有潮水大,只能繞開從兩邊接著往東流。  這個時候在河水和海水在河中央的交匯處,就會形成一個緩流區,泥沙就會在這裡慢慢沉積,逐漸就形成了一個島嶼,然後慢慢變大,崇明島就是這麼形成的。
  • 黃河已成懸河,為什麼不用挖泥船把泥沙挖走
    關於懸河,也就是地上河,其實很多地區都有類似情況,尤其是一些大河流的中下遊地區,因河流改道和地勢較低,很容易被河水帶來大量泥沙而堆積越來越高
  • 身為海洋霸主的鯊魚,為何不吃溫順的海豚,今天總算知道原因了!
    今天秀兒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海洋世界裡最反常的事情。眾所周知,鯊魚是海洋中非常兇猛的生物,在影視裡面它都是對其他海洋動物窮追不捨的那個角色,許多的作品都是把鯊魚的兇猛表現得淋漓至盡。如果說獅子是陸地上的霸主,那麼鯊魚就是海洋霸主了,它有著銳利的牙齒和殘暴的性格,所以生活在海洋中的其他動物遇到鯊魚都避之不及,不然就會成為鯊魚的盤中餐,那麼身為海洋霸主的鯊魚為什麼不吃溫順的海豚呢?
  • 黃河因洩洪而露出河底,在河底的石洞中,發現一種寶貝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86年10月15日,位於黃河上遊的龍羊峽水電站大壩下閘蓄水,致使龍羊峽至劉家峽段的500裡河道全部斷水。這是黃河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斷水,人們都不敢相信,奔湧不息夾雜大量泥沙的黃河,會袒露他寬敞的胸懷,毫無保留地向世人展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 黃河泥沙資源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
    ·2H O]複合激發黃河泥沙可使早期生成大量穩定膠凝結構體,大幅度提高黃河泥沙膠凝試塊早期強度。,研發改進了機械傳動環節、控制爪簧,改進了取樣刀頭、取樣密封件及取樣管等,集成了一套水下深層泥沙低擾動取樣技術與設備,解決了其他設備取樣深度淺、樣品擾動大等關鍵問題,提高了水下深層泥沙低擾動取樣技術。
  • 黃河變清調查:泥沙每年減少7.6億噸 大洪水機率增加
    報導稱,專家指出,除生態建設工程外,氣候變化、水利工程、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導致黃河泥沙銳減的重要原因。近十年來,黃河中遊地區城鎮化提速,在基建和房地產拉動下,出現了「採沙熱」。而且,隨著黃土高原產沙區大量農民外出打工或遷居城鎮,導致大量坡耕地撂荒或棄種,從而引發植被自然恢復。
  • 黃河的泥沙遲早會填平渤海,能不能將黃河改道解決這一問題?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長河,雖然水量不大,但由於途徑黃土高原而攜帶了大量泥沙,因此黃河的造地能力絕對是世界第一。目前位於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面積每年都在擴大,而接納黃河的渤海面積則每年都在減小,如此下去,渤海遲早會被黃河填平,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 黃河泥沙堆積如山,下遊成為「地上河」,為何不挖深一點?
    黃河的泥沙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罕見。作為地球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黃河一直在塑造著下遊的面貌。現在的華北平原,絕大部分都是黃河經過數百萬年的泥沙衝積而形成的,現在黃河泥沙還在源源不斷地填充著渤海。有學者認為,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最多200年後,渤海就將被徹底填平。
  •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養過小動物的人都知道,天氣過冷或者過熱動物們都會非常不適應,而對於魚塘裡的魚來說,也是一樣的。不僅冬天會將魚苗凍死,夏天更是可能將魚苗熱死,成片飄在水面上。
  • 同為鯉魚,為何黃河鯉魚就是四大名魚?釣魚人:一看就知道它優秀
    從古至今,黃河哺育了華夏兒女,我們一直稱黃河為母親河。由於流經黃土高原,所以水裡的黃沙含量相當高,也正是如此,我們看到黃河水都呈現黃色的。所謂有水就有魚,黃河肯定也不例外,不僅魚種繁多,裡面還生長著我國四大名魚之一的"黃河鯉魚",那麼黃河鯉魚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什麼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看完明白了
    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什麼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看完明白了對於黃河我們並不陌生,大家知道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黃河滾滾向東流流經黃土高原,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黃河水,因此也得名黃河,那為什麼黃河水會比一般的河水黃呢?
  • 黃河泥沙2000年
    雖然黃河已重歸安瀾,但我們並不能高枕無憂,地上河問題、泥沙問題、水資源問題等等依然利劍高懸。願河清海晏!中國河流泥沙公報2018[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2.胡春宏,張曉明.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與黃河水沙變化[J].水利水電技術,2020,51(01):1-113.張東海,任志遠,劉焱序,馮雪銘,劉憲鋒. 基於人居自然適宜性的黃土高原地區人口空間分布格局分析[J].經濟地理,2012,32(11):13-194.胥剛.
  • 2000年中國河流泥沙公報(長江、黃河)
    比較1975年、1996年、1998年的深泓高程,沿程有升有降,河床衝淤相間。 (二) 城陵磯至武漢河段 該河段全長248公裡,兩岸湖泊和河網交織,漢口有中遊最大支流漢江匯入,河段內有中下遊曲折率最大的簰洲彎道,狹頸寬度與彎道長度之比為1:12。本河段河型屬寬窄相間的藕節狀分汊型,大的江心洲有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