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訊:近日技術人員在黃河口近海水域發現一條成年黃河魛魚活體,這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黃河口首次發現黃河魛魚活體。
這次發現的是黃河魛(音dāo)魚,又叫刀魚,屬於鯡形目鯷(音tí)科鱭(音jì)屬,學名叫長頜鱭(CoiliaecetenesJordan)。和我們常吃的鳳尾魚是近親。屬於典型的洄遊魚類,由於它會從入海口向上遊前進,和河水的流向是倒著的,所以又叫「倒魚」。
難覓蹤跡
黃河歷史上曾多次改道,而黃河刀魚總是會逆流而上,一直遊到東平湖(就是古代的梁山泊一帶)產卵,個別強壯的個體還能遊到洛陽附近的伊洛河。卵孵化後,幼魚在黃河內成長,長到一定長度以後再順流而下,遊到渤海生長和越冬。
小說裡,李逵為了吃魚還和張順打了一架
那時候刀魚很平常
上世紀七十年代,黃河刀魚的產量還可以達到百萬斤。但隨著黃河水量減少乃至斷流還有黃河的汙染,黃河刀魚逐漸絕跡。
乾涸的黃河河床
黃河刀魚和長江刀魚是一種魚嗎?這兩種刀魚都是長頜鱭,只是因為生活的區域不一樣所以名字不同。和它們一起生活的還有一種毛刀魚,學名叫短頜鱭,(Coiliabrachygnathus),存量比長頜鱭要多得多,所以常常會作為長頜鱭的替代品。
15一斤,25兩斤
刀魚可以人工養殖嗎?刀魚是著名的長江三鮮之一,另外兩種是鰣魚和河豚,後兩種都已經實現了人工養殖,價格和供給量也逐漸趨於親民的程度。唯獨刀魚養殖屢屢受挫,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刀魚屬於洄遊魚類,性成熟和排卵需要水流的刺激,二是刀魚屬於肉食性魚類,而且它不吃不活動的食物,三是刀魚應激反應非常強,一旦被捕捉或魚的密度較大馬上會死亡。
這三個特點決定了刀魚不適合在比較小的區域裡人工養殖。雖然也有企業運用人工水流,投餵活食和在自然水域低密度養殖,部分解決了上述的三個問題,但刀魚的產量還是很低。
刀魚有什麼特殊的味道嗎?鳳尾魚和刀魚同屬鱭科
刀魚味道鮮美,肉質肥嫩,但是刺多。尤其是清明節向上遊遊動以後,骨骼逐漸變硬,肉質也會變得較為粗糙。它的味道其實沒有傳說的那麼無與倫比。就算你沒吃過,鳳尾魚罐頭總吃過吧。味道和那個差不很多。
黃河的環境有什麼變化?自1999年3月1日,國家開始對黃河水實行統一調度,以確保河水常流。黃河兩岸植被快速增長,下遊泥沙淤積現象大為改觀,從2000年開始,隨著小浪底樞紐一期工程竣工開始發揮調蓄工作,黃河下遊斷流現象停止。
小浪底
這次在黃河河口近海水域發現黃河刀魚,說明刀魚的洄遊路線暢通無阻,將來還會有更多魚群出現的。
結語黃河刀魚作為一種黃河常見的魚類,從資源豐富到完全消失,用了不到二十年。經過又二十年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我們才再次看見了它的身影。
二十年在歷史上只是短短一瞬,但是一個物種的消失,很可能連這一瞬都用不了。
讓我們吃些常見的東西,別再讓這些魚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