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法國學法語丨落水洞、mimosa、構造角礫巖(尼斯自然博物館)

2021-02-26 法語同傳哥

到法國過春節的第二天(2018年2月6日)就去了尼斯的自然博物館。這家博物館我的幾本旅遊書上都沒有提到,我是在谷歌地圖上查市內交通時發現她的。

 

尼斯的自然博物館很小,只有一層,pour ne pas dire只有一個展廳。但是面積不能說明一切,仔細看進去,就發現展覽的形式和內容都很豐富:用兩座蠟像配上聲、光、電以對話的形式介紹博物館的兩位創始人和博物館誕生的經過。然後在一個一個的展櫃中用視頻、圖板、標本等形式介紹濱海阿爾卑斯省各區域的地質特徵、特色動植物,還有一個集中的小型的動物標本展示區。

多少水來都不懼:落水洞

embut

 

Embut=落水洞。「落水洞」這個詞兒是看央視《地理中國》節目裡學的,是喀斯特地貌中把地表水漏到地下河體系去的洞。《地理中國》裡介紹過中國西南一片田地裡積的水會定期的消失,說那下面有個帶有虹吸結構的落水洞。

 

尼斯自然博物館的一個展櫃裡循環放映一段錄像,介紹濱海阿爾卑斯省的一個落水洞,平時地表徑流水會綿綿不絕地流到一片石灰巖中的一個洞裡去。下大暴雨時,因為落水洞流量有限,地面就會形成大面積的積水,形成一個小湖溏,甚至會把公路淹沒一段。但是雨停後,這個小湖溏幾小時後就會自行消失,因為水都從落水洞漏走了。

入侵物種變成寶:mimosa

 

尼斯自然博物館裡還介紹了幾種當地的入侵植物,其中就有Mimosa,字典上的名字很浪漫,含羞草屬,同時也給出了金合歡的譯法。尼斯這裡的mimosa是Mimosa scabrella,網上譯為「糙葉含羞木」,原產巴西,後來在歐洲瘋長,成為入侵植物物種(plantes envahissantes)。我覺得譯成金合歡挺好,符合它的花朵金黃錦簇的風格。

2月17日正好趕上尼斯狂歡節,各位花仙子們從花車上大量向觀眾拋撒的黃花就是這種mimosa了。不知是不是當地變廢為寶的舉措。

巖石界的牛軋糖:構造角礫巖 

Brèche tectonique

 

這是一種截面酷似牛軋糖的巖石,是阿爾卑斯山造山運動過程中本地的石灰巖原巖因受到擠壓破碎後又重新膠合形成的巖石,叫構造角礫巖。有的成分呈紅色是因為裡面含有氧化鐵。

Lors de la surrection du massif alpin, les roches calcaires comprimées et fracturées se sont localement transformées en brèche : il s』agit d』une roche composée de morceaux de calcaire recimentés ayant l』apparence d』un nougat veiné de rouge du fait de la présence d』oxydes de fer. (這段法文來自博物館銘牌,中文筆者編譯)

上圖中唯一清晰的部分是尼斯自然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角礫巖體由什麼構造的?
    角礫巖在巖體頂部厚達50到160米,沿巖體邊緣向四周逐漸變薄與尖滅。角礫大小不等,礫徑幾釐米至幾米,無分選和定向排列現象,稜角明顯,多數角礫無明顯位移或位移很小(近巖體的砂頁巖角礫巖和混合角礫巖的角礫有明顯位移)。角礫巖按成分可分為砂頁巖角礫巖,輝長閃長巖角礫巖和前兩種巖石組成的混合角礫巖。塌陷角礫巖體產於閃長玢巖巖瘤頂緣或巖體頂板外接觸帶中。
  • 斷層角礫巖與沉積底礫巖的區別及其識別標誌
    層間礫巖:因位於連續沉積的地層內部而得名,其上下無沉積間斷,膠結物與礫石巖性常常相同。通常是當地巖石邊衝刷、邊沉積形成的。也可以在成巖階段,由於膠體脫水,體積收縮,巖石碎裂成角礫,再被膠結,則可產生成巖角礫巖(礫巖)。在動蕩不安的沉積環境或同生斷層中,可形成同生角礫巖,角礫與膠結物的成分相同。
  • 角礫巖(礫巖)的辨識及其找礦意義
    我們在地質研究與礦產勘查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角礫巖和礫巖。這些角礫巖和礫巖具有不同的的形成方式,其地質意義與找礦意義各不相同。  因此,準確地辨別出不同成因的角礫巖(礫巖)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地學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角礫巖(礫巖):由粒徑>0.02cm的圓狀、次圓狀、稜角狀巖石碎屑(礫石)經膠結而成。
  • 巖石篇—沉積巖—角礫巖
    按形成原因可分為巖溶角礫巖、火山角礫巖、山麓堆積角礫巖、冰川角礫巖、斷層角礫巖(亦稱構造角礫巖)、成巖角礫巖以及隕石撞擊角礫巖等。研究角礫巖可幫助恢復古地理環境,推斷構造變動,有些礦產與角礫巖有關。角礫巖能很好反映母巖成分和性質,它與母巖關係較礫巖更為密切。按成因,角礫巖可分為殘積的、層間的、泥石流的、崩塌的、成巖的、構造的和火山的。
  • 隱蔽爆發角礫巖體的介紹
    礦化或非礦化角礫巖往往集中發育於輝長閃長玢巖小巖體的頂緣或巖體和圍巖接觸帶附近,如凹山等地,含礦氣液充填交代(以充填為主)巖體頂部角礫間的空隙,形成大——中型富礦。鳳凰山式鐵礦的含礦部位主要是在接觸帶上的侵入——構造角礫巖帶中,部分礦體產於外帶斷層角礫巖和層間裂隙中,產於內帶的礦體是和巖體自角礫巖化或交代圍巖捕虜體有關。
  • 落水洞是什麼洞?
    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的進口,表面形態與漏鬥相似,是地表及地下巖溶地貌的過渡類型。它形成於地下水垂直循環極為流暢的地區,即在潛水面以上。 落水洞(sink hole)喀斯特地區自地表通向地下暗河或溶洞系統的垂直通道。由垂直裂隙經水溶蝕擴大或暗河席刺網頂塌陷而形成。洞的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與巖層裂隙的分布有密切關係。能大量吸取地表徑流至地下。如水庫中有落水洞,則會引起庫水的集中滲漏。為防止庫水滲漏,可在落水洞外修建高於庫水位的井筒。
  • 掌控四大自然元素 成為尼斯大陸最強的馴獸師!
    在《石器時代M》的尼斯大陸上是存在著自然元素體系的,四大元素屬性之間互相克制,水克火、火克風、風克地、地克水,這是我們不管在PVP還是PVE時都會用到的技巧。利用針對的屬性去通關更難的關卡、挑戰更強的對手,事半功倍。
  • 常見動力變質巖類型:礫巖,碎裂巖,糜稜巖,千糜巖,構造片巖類
    按主要顆粒粒徑及碎基含量劃分為礫巖類、粒化巖類和破化巖類。1.礫巖類 多產於地殼淺部,具礫狀結構,粒徑>2mm,碎基含量<30%。按角礫形態可進一步分為構造角礫巖和構造礫巖。
  • 快來「打卡」新疆自然博物館
    1月14日,遊客在參觀新疆自然博物館。700餘種新疆地衣中,你又見過哪些……有這樣一家博物館,它就像一座自然寶藏,又猶如一把打開自然奧秘的鑰匙,帶你領略天山南北大自然的深厚承載,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2020年末開館的新疆自然博物館,位於烏魯木齊市北京路科學院附近,是一座集新疆生態學、地理學、生物學等多門類於一體的科普場館。
  • 19年夏日記錄|愛上尼斯藍和摩納哥水族館
    短暫擁有地中海藍—尼斯尼斯是個很安靜的小城市,在這趟旅途裡我最喜歡佛羅倫斯和維也納,但也喜歡尼斯。位於法國南部,緊靠意北,尼斯在摩納哥的左邊。凌晨5點的尼斯特別安靜,儘管8月是盛夏,但天很黑,街上空蕩蕩,只有一些街道工人。對法國的印象總是不太好,覺得法國人清高,法國城市吵鬧。但清早的尼斯卻帶給我一個完全不同的印象,從此以後,便對法國多了些耐心。
  • 巖石科普(一)——礫巖
    這種巖石叫做礫巖,屬於粗碎屑巖的一種。碎屑巖是沉積巖中的兩大主要種類之一。礫巖在巖石分類中的位置:碎屑巖顧名思義就是由巖石的碎屑堆積在一起,然後形成的巖石。碎屑巖的結構很簡單,由碎屑物和填充在碎屑物之間的填隙物組成。
  • 美歐科學家發現土衛六上存在「落水洞」地形
    土衛六的液態物質循環一次可能需要30年為一個周期    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土衛六上存在神秘的湖泊,充滿了碳氫化合物,在湖泊附近甚至形成了落水洞土衛六上的落水洞形成機制與地球類似,形態如同一個巨大的漏鬥,與地下空間聯通,此類凹陷的地形在土衛六上分布較廣。許多空窪地帶分布在湖泊周圍和陡峭的石壁附近,展示了土衛六上奇特的異域風景。值得注意的是,土衛六擁有許多大型湖泊和河道,湖泊縱深可達到數百公裡,就像一片內陸海洋。
  • ——細看如何辨別碳酸鹽巖古巖溶角礫巖和假角礫巖
    作者的研究主要基於巖心觀察和薄片鑑定,精細區分了哪些是巖溶角礫巖,哪些屬於未受表生巖溶改造的斑狀結構的假角礫巖。並指出前人大多將斑狀的假角礫巖錯誤地作為古巖溶的直接證據,作者的研究認識與前人形成的普遍認識「哈拉哈塘地區廣泛發育古巖溶作用,古巖溶是儲層發育的關鍵因素」相反。
  • 礫巖
    底礫巖位於某個地層組合底部的侵蝕面上,代表長期沉積間斷以後,一個新的沉積時期開始的產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時有所見。在野外如何識別底礫巖?可以根據以下的特點予以判斷:礫巖判斷:①位於侵蝕面上,其礫石成分具有其下伏各巖層所成的礫石。②礫石的成分比較簡單,常見的以石英質的礫石最多。③礫石的磨圓度良好,分選也好。④分布的範圍不大,但分布的層位相當穩定。
  • 展館欣賞丨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世界一流自然歷史類博物館
    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創立於1906年,這座巨大的世界級博物館裡
  • 礫巖的描述詳解
    (一)礫巖觀察和描述的一般程序1.礫巖的顏色:按教材中所介紹的方法來觀察和描述。2.礫巖的結構:(1)礫石的結構,(2)填隙物的結構,(3) 膠結類型和支撐關係。  (二)礫巖標本的描述內容和方法1.礫巖的顏色       礫巖的顏色反映其組成成分和形成環境,因此應認真描述新鮮面的原生色,有意義的次生色也應描述。巖石的顏色往往不是單一的顏色。描述時主要顏色放後、次要顏色放前,如紫紅色、灰白色、灰綠色等。
  • 月殼中的角礫巖
    在月殼高地巖石中,有一類很特殊的巖石,那就是角礫巖。言之「特殊」,是因為這類巖石是由撞擊作用所形成。
  • 美景山東丨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下)珍稀礦石
    上一期《美景山東》主要推介了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中的史前生物化石精品,本期緊承上期話題,重點推介該博物館中的另一大類令人眼花繚亂的館藏精品——礦產資源,另外還有一部分是上期未曾「露面」的精品化石。 一、寶石廳
  • 賽前前瞻:斯特拉斯堡 vs 尼斯
    斯特拉斯堡 vs 尼斯 周六0492020-08-30 03:002020/2021賽季法甲常規賽第2輪周日凌晨,法甲有好戲上演,屆時斯特拉斯堡將在主場迎戰尼斯。斯特拉斯堡還未調整好他們的狀態,球隊近2場輸球之餘合計丟球達到6球之多,此番面對狀態不俗的尼斯,斯特拉斯堡是難以佔據心理優勢的。
  •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科普視頻·國家公園丨走進廣東南嶺:一座博物館,一部南嶺史 2021-01-05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