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松山湖科技交流平臺項目概念設計中標方案揭曉

2021-01-13 環球建築

於2020年12月落幕的松山湖科技交流平臺項目城市設計與建築概念方案設計國際競賽中,由華黎帶領的跡·建築事務所(TAO),歷經四個月的多輪激烈角逐最終勝出贏得競賽第一名,並獲得項目設計權。

同時參與競賽的其他五家國際知名設計機構為Morphosis(美國)、Büro Ole Scheeren(德國)、藤本壯介建築師事務所(日本)、Steven Holl Architects(美國)、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英國)。

總體鳥瞰效果圖 跡·建築事務所(TAO)

項目位於廣東東莞松山湖南部的湖心島,置身於眾多企業總部與華為等科技產業園聚集區,計劃打造科技人才交流、金融服務交流及文化藝術交流三大平臺於一體的多樣空間,功能包含了會議中心、音樂廳、酒店、金融交流中心等。

湖心島面積約6.3公頃,三面環湖,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景觀。場地中心地勢高起,四周低平,周邊山水一色,風景絕佳。

場地鳥瞰

設計始於對島上繁茂植被的深切感受,亞熱帶氣候塑造了植物野性生長的叢林感,叢林的特質即在於自然力的強盛,以及路徑的隱秘感。叢林的空間是層層剝開的,並由此創造神秘性和未知感。基於這樣一種對場地原始力量的感知和敬畏,設計在規劃格局上追求通過將建築有機地植入原始叢林地形,與自然元素相互纏繞,創造一種迂迴轉折、層層展開的空間體驗,讓訪客對自然與建築的感受在互為襯託中均得以強化。

場地照片

基於這樣一種建築與環境合一的整體觀,設計對原始地形和植被的處理和運用是審慎而微妙的。猶如中國傳統山水畫意境中傳遞出的空間意識,設計藉助隱、轉、深、遠、望等空間手段,希望創造一種建築顯隱於山水之間,人在上下盤桓中峰迴路轉、俯仰自得的空間體驗。

設計根據場地地形及自然植被特徵,將其劃分成四個區域來布局任務書要求的不同功能的建築群。結合各自的場所特質以及局部的場地特徵,每組建築以不同姿態呈現出各自獨特的場所精神。

概念草圖 華黎
整體概念模型 跡·建築事務所(TAO)
西南側看向場地 跡·建築事務所(TAO)

會議中心

會議中心布置在島嶼西側,面向城市,突出其公共性特徵。會議,做為集聚場所,空間本身具有內向性。會議中心建築由平面的內外分層來定義其秩序,內向、中間、外向三層空間,分別歸屬會議/宴會廳、交通/服務、咖啡/媒體等不同功能。建築因而具有內外空間層層嵌套的特徵,尺度宏大的混凝土結構形成有深度的半室外陰影空間,回應氣候的同時也塑造建築的精神性和紀念性。中心的會議廳空間可以通過十字劃分的隔斷方式,分隔為不同大小的空間,滿足多樣化的會議和宴會需求。

會議中心 跡·建築事務所(TAO)

音樂廳

音樂廳定位為面向整個松山湖地區的專業級音樂廳,設計將其布置於島嶼最東側三面環水的端部,依託水面,營造音樂廳靈性的氣質。傾斜的立方體,猶如水邊的獨石,與水面之間形成動態的張力,凸顯其昭示性。觀眾廳的主體量向湖面傾斜,一角打開,湖面成為舞臺背景,創造獨特的觀演體驗。水與建築,在顧盼對望之間引起共鳴,展開對話。

概念模型 跡·建築事務所(TAO)
舞臺以水面作為背景 跡·建築事務所(TA

酒店

酒店,做為島上休閒居住的場所,其要義是讓空間變「慢」, 手段則是「遠」和「轉」,「遠」在於距離,「轉」在於到達的迂迴。設計將酒店主體布置於島嶼的東北側,背山面湖,以含蓄的姿態隱於樹叢之中,在消融酒店建築體量的同時,讓客房擁有最大化的面湖景觀。酒店的公共區域結合地形形成層層退臺,藉助水面的運用,帶來建築與湖面水色相連、由近及遠的體驗。

概念模型 跡·建築事務所(TAO)
林間連廊 跡·建築事務所(TAO)

金融交流中心

金融交流中心布置於島中心高地上被現狀大樹所環繞的天然空地。回應其功能屬性,這一建築的訴求在於同時實現「隱」與「顯」的雙重特徵。建築呈現出由消隱內向的底部與凸顯外向的頂部二元並置的形態特徵。底部體量因應樹木環繞的場地,圍繞中心圓形庭院形成隱匿靜謐的空間體驗,通過環形坡道可以到達屋頂平臺,再經由折線形的樓梯迤邐上升並進入頂部懸挑的體量,在這個越過樹巔的空間,視線與地平線相遇,一覽松山湖全景。

概念模型 跡·建築事務所(TAO)
底層連廊 跡·建築事務所(TAO)
通向頂層的折線形樓梯 跡·建築事務所(

設計在場地精神挖掘和場所精神塑造的同時,也試圖探討建築的當代性與嶺南園林的歷史語境如何展開對話,以及如何對嶺南建築文化做出新的拓展。

總體鳥瞰效果圖 跡·建築事務所(TAO)

項目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松山湖科技交流平臺項目國際競賽

業主: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園區

項目功能:會議、酒店、音樂廳、金融中心

設計單位:跡·建築事務所(TAO)

主持建築師:華黎

設計團隊:華黎、許挺、劉羽、慄若昕、杜靖宜、肖威、顧悅、鍾升、韋楠、李明熹、謝依澄、王亞昆、冷雪霜、李文杰、汪浪歡、石迪凡、方翔、龔慧青、吳嘉慧、高愷、張宸語

建築面積:44,272平方米

設計時間:2020.7-2020.11

本文資料來源:跡·建築事務所(TAO),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④|松山湖功能區,投資興業的熱土
    迄今為止,松山湖已經引進華為、中集集團、宇龍通信、生益科技、中國電子、長盈精密科技、普聯電子、正業科技、東陽光藥業、三生製藥等重點企業,優質項目數量近10000個。擁抱新機遇:正式推出上市公司總部基地長期以來,「高新技術」「科技創新」等已成為松山湖的亮麗名片。
  • 松山湖憑什麼比東莞城區還「貴」?
    松山湖是東莞市政府重金打造的創新創業高地,背靠國家政策,緊抓了深圳都市圈發展機遇,擁有大灣區比較強的科創環境,有散列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原始創新力量......這些也使得松山湖區域價值快速上升。
  • 投資2.4億元,大普通信重磅項目松山湖動工
    在通信設備製造領域,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再添一重磅項目。廣東大普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大樓項目工程6月22日在松山湖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集運營總部、研發中心、中央研究院三大功能於一體,整體佔地約20畝,總投資約2.4億元,未來將承載該公司業務快速發展,保證其在通信關鍵領域技術的持續突破。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總經濟師盧鋼,東莞市科技局副局長肖錚勇,市工信局調研員陳杞渭,市金融局調研員黎潔敏,松山湖科技教育局局長梁展鴻等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 首期「中國·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本周四開幕
    11月26日至27日,首期「中國·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將在松山湖舉行。活動目的在於構建「科研-產業-資本」對話平臺,加速新材料行業、前瞻性研究成果向市場轉化,儘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並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 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落地東莞松山湖
    南方網訊 近日,在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支持下,聚智誠(東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智誠」)和接點智能技術(東莞)有限公司(下稱「接點公司」)在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業,兩家企業攜手打造的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同時揭牌啟用。
  • 「越科技 越自然」第五屆生活榜發布會於松山湖高新區舉行
    松山湖高新區作為科技平臺的重要孵化器和打造未來美好生活的重要平臺,其為生活榜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樣本,關於科技創新與人類未來、關於健康與幸福的體驗,關於如何藉助科學技術力量,更好地創造和推動美好生活等問題,松山湖展示了一種可能性。發布會現場,六份生活方式報告、四份影響生活方式榜單的亮相為公眾觀察松山湖園區美好生活的打造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窗口。
  • 松山湖科學城:一座冉冉升起的「C位」之城
    2019年9月,投資約5.87億、佔地約192畝的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正式動工,預計2021年完工。該工程的成功建設將為今後南方先進光源落戶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工程技術支撐,也標誌著松山湖科學城從單個大科學裝置加快向大科學裝置集群進發,將帶動更多高端創新要素在科學城集聚。
  • 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動工
    該項目由東莞市城建局負責建設,預計在2021年完工投用。未來兩大科學裝置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供強大的平臺支撐。其中,為助力東莞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東莞市城建局先後推動了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雲計算中心等一批科技類項目建成投入使用,為提升東莞市科技創新能力提供了保證。
  •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為青少年教育項目...
    6月29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給眾多師生帶來了一場關於「太空探索實驗」材料合成與在軌製造方向的主題講座,同時為東莞市首屆「太空探索實驗」青少年教育項目徵集活動提供項目靈感與思路。
  • 東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厚街大隊電子警察建設聯網項目的中標...
    >月29 日就東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厚街大隊電子警察建設聯網項目(441900-14-201810-1420411-0001)採用公開招標進行採購。現就本次採購的中標(成交)結果公告如下:一、採購項目編號:441900-14-201810-1420411-0001二、採購項目名稱:東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厚街大隊電子警察建設聯網項目三、採購項目預算金額(元):1,680,000 四、採購方式
  • 東莞聯手中科院共建松山湖科學城 打造「一軸、一區、兩心、三組團...
    經過18年的建設發展,松山湖已初步形成一流平臺、一流企業、一流機構、一流大學、一流人才等「五個一流」高端創新要素加速集聚的良好發展態勢,無疑在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東莞市委書記梁維東說,東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開局良好,在參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民生領域對接合作、標誌性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 相數科技連續中標大數據相關項目
    近日,在公司項目團隊的努力下,相數科技喜訊不斷,一個月內先後在中移(杭州)家庭業務數據指標體系大屏可視化採購、成渝地區城鎮化監測平臺研究及應用(軟體開發部分)和北京區域次公裡尺度高解析度數值預報能力建設等項目中一舉中標,涉及通信、規劃、氣象等多個領域的大數據項目。
  • 深圳市文化館新館中標方案——文化方舟/局內建築+中建科技
    由深圳市建築工務署組織開展的深圳市文化館新館(原深圳市群眾藝術館新館)全過程設計招標吸引了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47家設計團隊參與,經過組織資格預審及方案評審,最終由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局內設計諮詢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
  • 聚焦新材料研發需求,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助力企業創新技術提升
    12月10日,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公共技術平臺與浙江工業大學廣東群欣研究院聯合舉辦的第一期企業研發需求交流對接會在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舉行。
  • 聯易融單周中標4家平臺項目 科技助力供應鏈金融發展
    人民網深圳12月4日電(陳育柱、李粼瑋)作為國內供應鏈金融科技賽道的「獨角獸」企業,聯易融通過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能力,致力於用科技創新的服務模式,通過搭建平臺及科技輸出,為核心企業與金融機構等供應鏈參與主體提供支持
  • 松山湖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逐漸「發光」
    資料圖7月3日,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國平與市委常委、松山湖黨工委書記劉煒一行進行座談,圍繞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情況展開討論,明確指出支持松山湖高新區布局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部署散裂中子源譜儀建設,聯合各部門推動南方先進光源預研建設,積極推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
  • 院士說丨陳和生: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級科學家將不再意外
    」陳和生說,能取得今日的成績,離不開廣東省和東莞市政府、松山湖管委會的大力支持。2018年3月25日,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順利通過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驗收,正式投入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建成後,陳和生與團隊成員們馬不停蹄,加緊調試改進。2020年2月,裝置完成打靶功率達到100kW的設計指標,比原計劃的3年時間,提前了一半時間完成任務。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光機電一體化實驗室設備(三)採購中標公告
    深圳市振東招標代理有限公司受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委託,就「光機電一體化實驗室設備(三)採購」項目(項目編號:0868-1944ZD345H)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0868-1944ZD345H   項目名稱:光機電一體化實驗室設備(三)採購
  • 2020年廣東省東莞市增補重大建設項目匯總
    2020年廣東省東莞市增補重大建設項目41項,增補調轉重大建設項目18個,總投資1858943萬元;增補市重大預備建設項目23個,總投資6279594萬元,項目名稱如下:東莞市增補(調轉)重大建設項目東莞市濱海灣新區濱海灣大橋工程 (二) 能源工程(共2項)計劃新開工項目(共2項)3 東莞市中堂燃氣熱電聯產項目二期工程4 東莞市金田紙業有限公司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熱電聯產項目
  • 浪潮存儲G2中標華中科技大學腦科學研究項目
    【IT168 資訊】近日,浪潮存儲成功中標華中科技大學蘇州腦空間信息研究院集採項目。在此項目中,浪潮存儲提供了近20套浪潮智能存儲AS5500G2,不僅幫助該研究院構造了高帶寬、低時延數據傳輸環境,還實現了比傳統解決方案節能15%,節省費用30%的目標;此外,浪潮還提供了浪潮 DPS 備份軟體、物理磁帶庫TL3000,組建了高可用的備份容災方案,確保了研究院存儲系統的安全性與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