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畫的蒼山植物非常真實,任何一個專家看到,都能準確分類到『種』。」8年前,田震瓊離開工作了20多年的北京,成為了一名「大理人」。他每天背著相機在蒼山上四處溜達,拍攝到了30多種蒼山特有的杜鵑花,並通過植物繪畫的方式,將它們一一記錄下來,還準備畫一幅包含200隻鳥的《大理長卷》。他對蒼山洱海的草木、花鳥都充滿了興趣。
立志畫遍蒼山的杜鵑花
田震瓊在北京工作時,從事服裝設計。他學習植物畫的「引路人」,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級畫師、工程師、植物科學畫家曾孝濂。剛開始,他通過購買曾孝濂的植物畫書籍學畫畫。後來,他參加了曾孝濂在北京舉辦的一個高級研修班,通過3天的系統學習,掌握了畫植物畫的技巧。
田震瓊在一些書上看到蒼山上有44種杜鵑花,他想把它們全都畫下來。「2012年,我剛到大理,讀到一本名叫《滇南本草》的植物學書籍,打算畫一下上面記載的植物,便到蒼山上去尋找這些植物,發現書上繪畫的樣本與真實的植物樣本對不上。」田震瓊說,「在拍攝每一株植物時,我都用GPS定位,記錄下生境和地理位置,以保證下次去的時候還能找到它。拍攝下來的東西不是很精細,加上現在能查到的各種植物志書,也是幾十年沒有修訂了。所以我要用植物繪畫的方法詳細描述,對蒼山植物進行真實記錄,彌補幾十年的空缺。」
蒼山特有的凸尖杜鵑,是杜鵑花中葉型最大的,葉子上有小尖,長70釐米,寬25釐米;花型是桶狀花,花上有紅斑,花色有白、粉兩種。2017年,田震瓊繪畫的蒼山植物畫《凸尖杜鵑》獲得了國際植物學大會金獎,在植物繪畫界嶄露頭角。他共記錄了10多種蒼山杜鵑花,所繪畫的杜鵑花圖案,也被做成了拼圖、靠墊、杯子、背包等各種衍生文創產品,走進了日常生活中。
畫成了36種鳥類合集圖
2013年至2019年,田震瓊基本上每天都去蒼山,東坡西坡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有時爬到海拔很高的地方,有時只在村莊的後面。沒有花就拍鳥,回來畫鳥,每次都滿載而歸。江尾溼地有一種當地常見的鳥類——小公式公式,他從早守到晚,觀察了很多次,小公式公式就是不上岸,無法看出它們的腳趾結構。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鶴慶草海溼地撿到了兩隻死去的小公式公式,終於畫出了小公式公式的完整肖像。隨著鳥類畫像增多,他畫成了36種鳥類合集圖。
「我剛來大理的那幾年,紫水雞已經不在洱海周邊出現。這幾年,隨著洱海的保護治理,生態慢慢恢復,紫水雞從無到有,並且越來越多了。」田震瓊邊說邊畫。他想畫一幅10米長的《大理長卷》,在上面畫100種大理特有的鳥類,每種鳥類一雌一雄,總共畫200隻鳥,現在已經畫了接近20隻。「我畫蒼山植物的時候,畫的是水彩畫。畫《大理長卷》,我用的是彩色原子筆,更能體現鳥類的羽毛,將來我還要畫洱海的魚類。」田震瓊說。
8年畫了近200種植物
在大理定居的8年間,田震瓊畫了近200種植物,有蒼山上常見的植物,也有大理常見的植物,他甚至對洱海周邊村莊的農田雜草進行過詳細調查。他曾用一年的時間,跟拍蒼山莫殘溪的植物,每個節氣去拍攝一次,一直拍到蒼山海拔3200米的地方。他在蒼山莫殘溪拍到了杜鵑、雲南大百合和罕見的眼斑貝母蘭。「蒼山上的植物,除了杜鵑,還有龍膽、報春花、豹子花、雲南大百合……數不勝數,90%以上都是中草藥。這幾年來,我天天都爬蒼山,我知道它們在蒼山上的大致分布位置。」為了繪畫效果準確又美觀,田震瓊結識了很多民族學、人類學專業的博導和教授,一邊看書、一邊向專家教授們請教。一些高校的老師想找蒼山上的植物,也常常請田震瓊給他們帶路。
田震瓊連續3年帶著來自北上廣的中小學生夏令營,到蒼山清碧溪認識植物,一邊教孩子們畫植物,一邊普及戶外常識和動植物保護的相關知識,教育他們從小愛護自然生態環境。「曾孝濂老師已經82歲了,他希望植物繪畫在民間鋪開,這也是我所希望的。」田震瓊說。
蒼山腳下的三文筆小學的校長找到田震瓊,希望他給學校畫一幅壁畫。田震瓊女兒就讀的幼兒園就在三文筆小學隔壁,他每天送完女兒就開始了一天的繪畫。一面白牆在兩棵大青樹的掩映下就像一張天然的大畫紙,蒼山上的動物和花草一點一點地呈現了出來。下課了,孩子們蜂擁而至,一邊發出「哇哇」的感嘆,一邊摸摸這兒,看看那兒。畫累了,他就去和大門口的保安大哥聊天,跟大哥學習二胡和吉他。他斷斷續續畫了一個月,一幅30米長的《蒼山生態圖》誕生了。後來,一家駐紮在大理床單廠藝術社區的動物保護機構請他畫長臂猿,他專門跑到高黎貢山進行了實地考察,回來就畫了一幅20米長的《長臂猿》壁畫。
本報記者 秦蒙琳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