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陰極麻孔的形成
在陰極銅電解生產過程中,陰極銅表面時常出現麻孔現象,影響陰極銅的品質。麻孔主要分布在陰極上部吊耳處;在陰極彎曲部分向下斜面也有,並且面越斜,麻孔越多。麻孔的卡尺形貌:一般最大時有一顆米粒大,最小的比針尖還小,形狀類似於口朝上的漏鬥,深淺各不相同。這主要是由於麻孔的成因造成的。麻孔的形成,通常伴隨著在陰極產生陽極泥粒子,每一個麻孔處都吸附一個氣泡。振動陰極和陽極,電解液中立即有大量氣泡冒出液面,部分立即消失,部分散開後逐漸消失,緊接著有陽極泥浮起。
收集陰極上吸附的氣體進行燃燒試驗,證明既不是氫氣也不是氧氣,肯定氣泡是由於電解液中進入了大量的空氣所致。
根據氣泡和麻孔的特徵及其關係可知,在陰極表面吸附有氣泡的地方,由於氣泡不導電,銅離子無法穿透氣泡在陰極表面析出,因而無銅離子在該處析出;在無氣泡的陰極板面銅離子正常析出,這樣,使有氣泡的地方形成坑,即陰極表面麻孔,對陰極的化學成分並無影響。分析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於氣泡帶起大量的陽極泥,致使陰極上生成陽極泥粒子,嚴重地惡化了陰極銅質量,常常也能造成陰極銅的質量不合格。

2 大量氣體進入電解液中的原因
第一種情況:當集液槽液面太低時,泵的進液口距集液槽內的液面近,電解液從回液管流入集液槽時,落差較大,形成一個「瀑布」,使整個集液槽內電解液處於翻騰狀態,帶入了大量氣體。泵抽入的電解液內含大量空氣,電解液和空氣的混合物進入泵內高速旋轉的葉輪,被葉輪充分攪拌,使空氣均勻地溶解於電解液中,進一步帶入電解槽中。
第二種情況:當泵的上液量小,導致高位槽液面太低時,高位槽進液管電解液進人高位槽後,由於落差較大,也產生瀑布,溶液內進入部分空氣。由於高位槽溶液體積小,進入溶液的空氣還未來得及消失便流入管道帶入電解槽中。

第三種情況:當板式換熱器鈦板片由於腐蝕產生砂眼、孔洞時,大量蒸汽通過加熱器鈦板片進入電解液內進而通過高位槽、緩衝槽進入電解槽,致使電解槽內電解液夾雜大量氣泡。
第四種情況:泵密封不嚴,在抽入電解液的同時,將空氣抽入電解液內。
3 預防空氣進入電解液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保持集液槽體積,防止體積控制過小,減小回液管中電解液與集液槽液面落差。
第二種方法:保證集液槽抽液泵的上液量,使高位槽回液管內始終有少量回液,高位槽內產生的氣泡少,使氣泡不易進入電解槽。

第三種方法:勤於觀察,一旦發現陰極表面產生氣孔,立即檢查板式換熱器回水,如回水含酸,則表明換熱器鈦板片有洩露現象,停掉洩露的換熱器,更換已壞的鈦板片。如板式換熱器回水呈中性,可繼續檢查其他幾項有無問題。
第四種方法:確保泵的密封,定期清理酸泵的底閥,防止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