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文章來源《院士講科學》,該書由《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社總策劃,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追求一些所謂「純天然」用品、食品,談「化學」二字就色變,但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因為用化學方法製作出來的東西並非就不安全,而且日常生活中「不含化學物質」基本是不可能的。
「我們恨化學」主題廣告引爭議
2015年11月,某化妝品廠商推出了一則以「我們恨化學」為主題的電視廣告,以不斷重複的「我們恨化學」廣告語,配合演藝明星的淚水,渲染該化妝品「純天然」的理念和優勢。
廣告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之後,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周公度認為這則廣告明顯反科學,破壞化學教育,並準備起訴播放廣告的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在各類媒體和網際網路自媒體上,「我們恨化學」的提法,也引起了廣泛的質疑。由於輿論壓力,廣告很快被撤除。
化學用品沒有純天然的安全?
事實上,所有現代化妝品的製造,都有賴於化學工業的參與,不可能做到「純天然」。即使是看似簡單的香皂,除了極少數以古代方法製造、價格高昂的「手工皂」之外,也都需要在現代化工廠的生產線上製造出來。而且,即使是標榜「純天然」的「手工皂」,其實也利用了油脂和草木灰(相當於鹼)之間發生的皂化反應。這種人類在數千年前就已經知道的經驗性的化學知識,決定了「手工皂」同樣算不得「純天然」的產物。
我們當然需要譴責不符合安全與衛生標準的偽劣化妝品,但這並不能說明以現代化學方法製造的化妝品會給人帶來傷害。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感謝現代化學研究和化學工業對化妝品領域的改進。
從清潔身體(卸妝)、洗髮護髮直到粉底和描眉等基本的化妝步驟,現代化學工業提供了大量便於使用而且安全的選擇。相比之下,古人在使用原始肥皂洗浴,用天然油脂護髮,或者以重金屬粉末來化妝的時候,往往需要忍受腐臭、不便使用等問題,甚至是重金屬中毒的威脅!
所以,同學們不要聽到「化學」兩個字就覺得不健康、不天然,其實化學工業的發展,為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