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再投資ABAX Sensing 支持其發展固態晶片雷射雷達技術

2021-01-17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德國博世集團(Bosch group)企業風投公司-羅伯特博世風險投資有限公司(RBVC)完成了對ABAX Sensing公司的後續投資。ABAX公司目前正在研發用於消費應用和汽車應用的全固態晶片雷射雷達(Lidar),特別是用於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車輛。

RBVC和一家專注於3D傳感器技術的中國領先高科技公司奧比中光(Orbbec)原先領投了ABAX Sensing公司的前期A輪融資,金沙江創投(GSR Capital)公司和其他投資者參投。

RBVC總經理Ingo Ramesohl博士表示:「我們對ABAX進行後續投資表明了我們對ABAX突破性方法,即研發下一代雷射雷達感到非常興奮,可增強了羅伯特博世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在自動駕駛傳感器和軟體領域的投資組合在不斷增強。」

自動駕駛的不斷發展對諸如雷射雷達之類的硬體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期望,雷射雷達是支持自動駕駛車輛感知複雜交通環境的關鍵傳感器之一。

ABAX的增強型晶片級解決方案本質上實現了低成本、小型產品設計,並結合了功能要求和安全性。其專有的抗幹擾技術可以非常有效地消除不同雷射雷達設備之間的相互幹擾和由環境光造成的幹擾問題。

ABAX已經開始對其第一代雷射雷達產品進行小規模的生產測試,並且進行了相關的客戶試驗。

相關焦點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2017年,博世推出了兼顧雷射掃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包括兩個MEMS微鏡,可用於交互式投影儀。有新聞報導博世將在2020年前銷售雷射雷達,暫時無法判斷是基於MEMS還是其他技術。奧迪的矩陣式雷射車燈,使用微鏡(DMD)來控制雷射方向,順便做雷射雷達也不錯,不需要再給Ibeo的雷射雷達騰地方了。
  • 從3D圖像殺入雷射雷達,這家公司憑什麼吸引博世、富士康、三星千萬...
    博世在其官網發表的投資聲明中指出,TetraVue的技術成果能夠幫助自動駕駛汽車更好地應對行駛途中遭遇的障礙物等意外風險。一直以來,博世致力於增強其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開發實力,而TetraVue的超高解析度3D LiDAR數據和成像技術,將大大提高自動駕駛汽車的障礙識別性能。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一徑科技的合伙人在固態雷射雷達研發和產品化有著多年且獨到的經驗。同時,在集成光電子、IC集成晶片、光學和算法領域有著高水平的研發實力和豐富的產業資源。上述面向固態雷射雷達的全棧關鍵能力使得一徑科技能從底層晶片到整機系統再到上層算法,打造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高技術門檻的產品。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因為雷射雷達能提供精細的3D數據,與自動駕駛汽車的其它傳感器互為補充,有效提高車輛對於周圍環境感知的準確度。 而雷射雷達作為自動駕駛發展的關鍵技術,隨著自動駕駛行業收併購、投融資的潮起潮落,也在進行著迭代與發展。目前,諸如谷歌Waymo、百度、UBER、Cruise等自動駕駛領域的玩家,皆採用雷射雷達作為主要的解決方案。
  • 一文看盡CES上的雷射雷達
    然而,按照以往發展規劃,自動駕駛的腳步已經慢了下來,業界清醒地認識到,沒有雷射雷達很難保證 Level 4/5 級別自動駕駛的安全,而最近不少雷射雷達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讓人們看到了雷射雷達車規化、量產化的希望,從而將加速高級自動駕駛的落地。
  • 固態雷射雷達「何時來」 Flash/MEMS或最快落地
    在去年美國CES展上,Quanergy展出的「固態」Solid State雷射雷達,是光學相控陣雷射雷達,其滿足了雷射雷達小型化的大趨勢,整個尺寸只有90mm x60mm x 60mm。用到的核心的技術有光學相控陣列Optical Phased Array、光學集成電路Photonic IC、遠場輻射方向圖Far Field Radiation Pattern。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2015年,日內瓦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將77.5-78.0GHz頻段劃分給無線電定位業務,以支持短距離高解析度車載雷達的發展,從而使76-81GHz都可用於車載雷達,為全球車載毫米波雷達的頻率統一指明了方向。 02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 無人駕駛技術想要真正上路行駛,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就在於汽車如何能對現實中複雜的交通狀況了如指掌,這樣一來就必須使用雷達裝置。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據估算,每組的晶片成本大約在200美元左右,而16組的話晶片成本會高達3200美元,64組的話晶片成本則將翻倍,如果再加上雷射器以及各種光學組件的成本,這個價格確實是相當高的。落實到量產車上的話,基本上平均價格會在6000到20000美元左右,顯然不符合當前車企們的預期。」與之對應的,雷射雷達的量產成本也就水漲船高。
  • 雷射雷達產業及核心元器件-2020版
    我們曾經對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市場的增長速度寄予過高的期望值,認為其市場份額將迅速超過ADAS汽車雷射雷達市場份額。實際上,自動駕駛車輛對雷射雷達技術要求更為苛刻;2018年3月28日美國亞利桑那州,一輛Uber(優步)自動駕駛汽車撞倒一名女性行人E. Hertzberg並導致其死亡,該事故對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衝擊力非常巨大。
  • Ouster正式發布首款全固態數字雷射雷達
    面向ADAS和工業自動化的最新固態雷射雷達,價格將降至100美元10月6日,Ouster正式發布基於其獨有數字雷射雷達架構而研發的最新高性能固態雷射雷達ES2。ES2是市場上第一款全固態、高解析度、長距的數字雷射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 m。ES2面向車規量產項目的初始價格將為600美元,並計劃於2024年實現大批量生產。
  • 20家國內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必然要突破和應用的技術;國產化是必然要走的道路,眾人拾柴火焰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未來將會有數家優秀的雷射雷達公司脫穎而出,推動中國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歐司朗光電半導體紅外/雷射/傳感器市場經理鹿煥才告訴小編。小編通過網上公開信息和蓋世汽車配套企業庫整理了20家國內研發車載雷射雷達的公司供行業內人士參考。
  • MEMS雷射雷達被視為最快落地技術的三個原因
    一直以來,MEMS雷射雷達都被視為在自動駕駛領域最快落地的商業LiDAR技術路線。2019年才過去四分之一,MEMS雷射雷達領域投資的新聞以及各家新品的推出,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其落地的腳步聲越走越近!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在自動駕駛「跨越式」的演變歷程中,機械式雷達率先發展起來,經過不斷迭代,目前機械式雷射雷達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同時高線束的機械式雷射雷達能夠獲得更高的解析度與測距距離,所以其目前會獲得高級自動駕駛商的青睞。
  • Ouster正式發布首款全固態長距離數字雷射雷達
    10月6日,Ouster正式發布基於其獨有數字雷射雷達架構而研發的高性能固態雷射雷達ES2。ES2是市場上第一款全固態、高解析度、長距的數字雷射雷達,探測距離超過200 m。
  • 廣東省重大專項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研發項目啟動儀式在鐳神...
    《車規級MEMS固態雷射雷達系統研發與應用》項目著眼於現階段國家重點產業需求與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領域中核心傳感器雷射雷達的「卡脖子」關鍵技術,全面圍繞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研究內容,通過突破雷射雷達關鍵零部件的設計製造技術,形成專用雷射器、MEMS微振鏡晶片、放大器晶片等關鍵零部件並產業化;通過開展新探測技術、新結構、新工藝的集成研究
  • 德國博世集團和光速聯合領投禾賽C輪 1.73億美金刷新行業融資紀錄
    作為本次展會參展商之一的中國公司,國際領先的雷射雷達製造商禾賽科技,宣布完成C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德國博世集團和光速聯合領投,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啟明創投、德同資本、新加坡Axiom等跟投,融資總額1.73億美金。此次融資也刷新了雷射雷達行業的最高單筆融資記錄。
  • 音圈馬達雷射雷達已成為汽車市場的香餑餑
    自動駕駛是二十一世紀炙手可熱的主角,而雷射雷達對自動駕駛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近幾年,包括博世、大陸集團、法雷奧等在內的一系列零部件巨頭無一例外均在加強有關雷射雷達的技術儲備。 據音圈馬達小編所知,這邊博士於2014年宣布其正在研發一款新型傳感器;2018年9月投資ABAX Sensing,支持其開展雷射雷達研發;2020年1月,博士宣布適用於車規的長距離雷射雷達傳感器已進入量產開發階段。那邊,大陸集團也不甘落後,於2014年開發了一款用於城市低速路況的雷射雷達;2015年8月,開發了集成多功能攝像頭和雷射雷達的新型傳感器模塊。
  • 獨家專欄 | 固態雷射雷達的前世今生
    毫無疑問,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傳感器領域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幾乎每個月都有 1 到 2 筆重大投資。目前自動駕駛領域傳感器主要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組成。如果說雷射雷達兼具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的功能和優點,又沒有它們的缺點,未來自動駕駛只用雷射雷達即可。你肯定會說這不可能,因為現在很多公司都強調多傳感器融合。為何雷射雷達或一統江山?
  • 獨家解析|無人駕駛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兩種雷射雷達固態掃描技術
    而作為車用雷射雷達的老大Velodyne也當仁不讓,在CES展之前就發布消息,稱其與EPC(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共同研發有望將固態雷射雷達成本降至50美金的核心晶片。當然,展會上還有Innoviz和TriLumina也宣稱要推出固態雷射雷達,但受限於這兩家的公開資料太少,暫無法對其技術進行分析。
  • 禾賽站上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據悉,禾賽未來銷售收入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國內外無人駕駛、 高級輔助駕駛、機器人與車聯網等領域對雷射雷達需求的增長、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及戰略客戶開發進度等因素。技術是雷射雷達的核心要素。根據招股書顯示,禾賽具備先進性體現在雷射雷達整機系統、晶片化研究成果、雷射雷達通用技術研究成果、雷射氣體傳感器技術研究成果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