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上午從交管局了解到,對於近期因不熟悉車道規則而誤闖潮汐車道逆行的司機暫不實施處罰,一個月後再開始按照相關法規予以處罰。至於一個月後是以違法進入公交車道行駛處罰還是以闖禁行處罰,交管部門還沒有最終明確。
據了解,潮汐車道開通後,路中間護欄都被拆除,僅靠車道指示燈的指示,一些完全不知道潮汐車道信息的司機很容易駛入逆行方向。交管部門對此表示,在此期間暫以提醒、教育為主。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交管局分別在京廣橋下、央視北門人行橫道、小莊路口、342車站口、人民日報社南門路口、紅廟路口、118車站口、英家墳路口、慈雲寺橋西輔路入主路口等17處安排疏導崗位,近20名交警和協管員在現場對社會車輛維護秩序,幫助司機熟悉潮汐車道的行車規則。
而關於信號燈控制問題,交管局負責紅綠燈控制系統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系統非常靈活,既可以手動控制也可以設置成自動變換,具體的操作由交通大隊自己決定。此外,控制中心還可以通過儀器監控路口路況,適時使用遠程控制手段對標誌牌進行控制,若實現計算機聯網的路口信號機,還能通過自動識別系統進行辨別並自動調控。
對此,交通大隊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潮汐車道的信號轉換是由人工控制的。從京廣橋下開始,民警每清空一個路口,就用遙控器轉換一個龍門架上的信號燈,一路往西依次清空車道後,信號燈也隨之都變完,全程需要10分鐘。「所以,這兩天我們都是從16點50分開始清車道,保證17點準時開啟潮汐車道。」
據知情人士透露,本來在朝陽路設置潮汐車道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京通高速和朝陽北路上的車流量,但是目前看起來,由於朝陽路上有8個信號燈,所以很多車輛因為不願意等燈還是依舊選擇走京通高速。
現場探訪
潮汐車道第二天 司機「膽兒大了」
昨天是潮汐車道運行第二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潮汐車道路段發現,大部分司機已經對運行規則比較熟悉,試圖開入進城方向主路的車輛比首日減少。另外,由於所有經朝陽路進城的車輛均從輔路通行,造成輔路比較擁堵。與此同時,朝陽北路等繞行路段比較暢通。
司機漸熟規則 潮汐車道運行通暢
昨天下午5點,京廣橋路口的潮汐車道指示燈仍然為紅叉。現場交警解釋稱,指示燈正在從慈雲寺橋向京廣橋方向依次改變,所以京廣橋路口會有延遲。
5分鐘後,紅叉轉換成白色箭頭。與第一天有的司機猶豫不決不同的是,剛剛可以通行,幾輛社會車輛就「膽兒大」地併入潮汐車道。交警介紹說,經過第一天的運行,許多司機對潮汐車道的運行規則已經比較熟悉,所以沒有什麼顧忌。
進城輔路路口要等兩個燈
在慈雲寺橋西,由於昨天多輛車在潮汐車道運行期間闖入快速公交車道,今天路口處交警和公交方面都加派了人力進行了監管。雖然仍然有社會車輛跟在快速公交2路車後,但數量已經比前天少了很多。大部分車輛在開下慈雲寺橋時,已經並道減速進入輔路。
昨天下午5點左右,由於提前把進城方向的車輛分流到了輔路,京廣橋路口進城輔路上的車已經排上了近200米的長隊。
與潮汐車道上一次綠燈就能將車輛放空不同的是,慈雲寺橋西到京廣橋進城方向輔路的部分路口車行比較緩慢,一般需要等兩個紅燈才能順利通行。
進城可繞行南北平行道路
北青報記者乘671路公交車從慈雲寺橋西到京廣橋,其間花費了17分鐘。
一名乘客表示,以前坐公交走這段路「也就十分鐘左右,以前比較堵的情況下跟今天才差不多」。
在金臺路、郎家園西路等南北向路口,北青報記者發現部分車輛放棄從朝陽路輔路進城,而是繞道朝陽北路再左拐進城。北青報記者乘115路公交,先沿朝陽路輔路行駛,車行比較緩慢。公交車轉彎到朝陽北路時,等紅燈的車輛比朝陽路輔路少了很多。
北京交管局實時路況圖顯示,潮汐車道運行時,朝陽北路、朝陽公園南路、建國路以及通惠河北路進城方向均通行暢通。(記者 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