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供稿 發表於 2019-12-05 09:46:59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不斷縮小,以及消費者對於終端產品的差異化以及質量的要求,另外快速的上市時間,這些都導致晶片公司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而且在晶片設計,流片,製造,封裝,測試等一系列過程中,每個環節都不允許出現任何的差錯或失誤,否則將導致研發成本的提高,質量的下降,並延誤產品的上市時間,從而影響品牌。因此,測試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經過嚴格、細緻並快速的測試,才能保證每個階段的順利推進,建立並維護一個好的品牌形象。
那測試工程師到底在做什麼呢或者他們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很多人認為傳統的測試就是測試晶片的好壞。泰瑞達業務戰略總監Natalian Der女士表示:「晶片測試環節是晶片生產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測試工程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測試晶片的好壞。現在最新的測試功能是,測試工程師需要對晶片進行Trim,也就是修正或者微調整,然後進行重新測試,再來區分哪些是最終被淘汰的『壞』的晶片。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大大提高晶片的良率,同時也能降低單晶片的測試成本。對於行動裝置來說,還可以延長電池壽命。」這個Trim在測試中佔越來越大的比重,有的甚至高達百分之五六十,對測試設備的精度要求非常高。
目前,隨著一些新興應用的興起,如物聯網,智能家居,AR/VR,自動駕駛以及5G和AI等,這些新應用的產品晶片生產廠家希望能有一個測試平臺能靈活地對各種晶片進行測試。例如對於5G,它相對於4G,速度提升了很多,它的帶寬也增加了一千多倍。另一個例子是人工智慧(AI),它需要測試的數據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只是雲計算,到後來慢慢的邊緣設備越來越多,需要進行測試和分析的數據也大幅增加,接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可高達56GB/s。
那面對這些新興應用的測試需求ATE測試廠商會擁有怎樣的測試工具以應對這些挑戰呢?Natalian Der女士則表示:「泰瑞達的測試工具都具有靈活性,例如我們的板卡,它專門面向不同測試需求而開發,如應用於模擬的,射頻的,數字的,以及人工智慧的。可以根據客戶晶片的要求不同,選用不同的板卡來配置。泰瑞達的測試平臺也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客戶可以根據他們的測試需求,選擇不同的平臺,如今年泰瑞達剛剛發布的UltraFLEXplus等。對於成本控制,最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parallel testing(並行測試),多個晶片可同時進行測試,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每個晶片單晶片的測試時間和測試成本。最後,測試環境也尤為重要,如泰瑞達的IG-XL,具有圖形化的界面,測試工程師很容易就能上手,從而能夠快速地、更好地完成繁重的測試任務。」
圖:泰瑞達UltraFLEXplus產品圖。
Natalian Der強調:「目前的測試已經和之前不同,目前的測試已經不僅僅是查錯,也是一個提升的過程,從而確保整個晶片製造過程的流暢及準確,並最終減少測試成本,加快產品的上市時間。」
作為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臺自動測試儀器的製造商,也是第一個能夠真正做到混合信號測試機臺的公司,泰瑞達自1960年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59年,一路走來,泰瑞達一直把客戶的滿意度作為自己的發展宗旨。在VLSI過去幾年對客戶滿意度的調查中,泰瑞達一直都穩居榜首。泰瑞達保護也幫助扶持了很多品牌。Natalian Der女士表示:「很多目前消費者使用的電子產品裡面都有使用泰瑞達工具測試過的產品在運行。」
圖:泰瑞達連續四年居VLSI客戶滿意度調查榜首。
Natalian Der同時也表示:「中國市場一直是ATE測試的重要市場,也是泰瑞達最為重視和注重發展的市場,目前泰瑞達整個公司60%的產品都在這裡製造。2018年,整個大中華區的營收佔泰瑞達全球營收的42%。」泰瑞達扶持並保護了很多知名的品牌, 在中國晶片公司做大做強並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泰瑞達的產品會助您一臂之力,幫您建立起您所期待的品牌形象。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