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發現葫蘆科悅猴瓜屬植物新種

2021-01-08 中國生物技術網

悅猴瓜屬(Peponium)隸屬於葫蘆科(Cucurbitaceae)冬瓜族(Benincasea),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熱帶地區和馬達加斯加。該屬植物常具有掌狀葉,長短不等的二裂卷鬚,聚葯雄蕊,單生雌花,被短柔毛或具小乳突的花冠等。悅猴瓜屬中有雌雄同株和雌雄異株兩類物種,但在東非大陸已知的5種悅猴瓜屬植物全部為雌雄異株,而本次在肯亞埃爾貢山發現的悅猴瓜屬植物新種卻為雌雄同株。

中-非聯合調查小組(SAJIT)在肯亞的埃爾貢山(Mount Elgon)進行調查時,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東非植物區系與分類學科組的魏能等人發現2群悅猴瓜屬植物,它們生長於一個氣候溼潤的陡峭懸崖邊。通過觀察發現該植物雌雄同株,因而與東非地區已知的悅猴瓜屬植物雌雄異株的特徵不同,引起了調查小組的注意。經過與該屬植物已有標本進行對比發現,該植物在形態上與P. cienkowskii和P. vogelii最為相似,但其子房更長。為確定該植物的系統位置,研究人員用4個悅猴瓜屬和2個葫蘆屬(Lagenaria)植物分別作為內群和外群,構建了基於核基因ITS和5個葉綠體基因片段(trnL–F, rpl20–rps12, matK, rbcL, and trnL intron)的系統發育樹。從該樹可以看出,悅猴瓜屬的單系性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但屬內各物種之間的關係並不十分清晰。儘管如此,目前的形態學和分子系統學證據仍然支持新採集的植物為本屬的一個新種,因其在肯亞的埃爾貢山被發現,故將其命名為埃爾貢悅猴瓜(Peponium elgonense N.Wei, G.W.Hu & Q.F.Wang)。

埃爾貢悅猴瓜是一種草質藤本植物,長1-3米;單葉掌狀裂,基部心形;卷鬚不等二裂;雌雄同株,雄花序和雌花腋生,雄花序因花梗較而生長在雌花的上部;子房卵形,密被長柔毛。埃爾貢悅猴瓜在形態上與Peponium cienkowskii 和P. vogelii 相似,除了上文提到的雌雄異株和子房更長之外,它的苞片大小、花冠片形狀、柱頭形狀等也與其它兩種有些許不同。

該研究結果以Peponium elgonense(Cucurbit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Mount Elgon in Kenya 為題發表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

圖1. Peponiumelgonense. A. 生境. B. 根. C. 同一植株的果實和雄花序. D. 葉的背面. E. 葉的正面. F. 果實橫切面. G. 雄花. H. 雌花. I. 未成熟的果實. 拍攝者:魏能

論文連結

https://www.mapress.com/j/pt/article/view/phytotaxa.443.2.6

相關焦點

  • 武漢植物園發現一種桔梗科半邊蓮屬植物新種
    半邊蓮屬(Lobelia),包含四百多種,為桔梗科(Campanulaceae)的第二大屬,廣泛分布於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 科學家發現桔梗科半邊蓮屬植物新種
    我國境內該屬分布有23種,其中6種為特有物種。經多位植物學家對該屬的分類修訂,該屬的屬下分類系統已逐步完善。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考察人員在廣西臨桂縣的一次水生植物類群採樣過程中,發現一種花冠結構特殊的半邊蓮屬植物,並在鄰近區域又發現了該半邊蓮的另一居群。在壓制足夠的標本,考察人員又將部分活體植株栽培於武漢植物園溫室,留待後續觀察實驗。
  • 中藥資源普查發現新屬種——河南發現蘭科植物新屬種分布
    醫藥衛生報訊 記者9月8日獲悉,河南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鄭州大學工作隊在河南省伏牛山區木札嶺新發現一種腐生蘭科植物在我省的分布,經鑑定為蘭科虎舌蘭屬植物日本虎舌蘭。現版《河南植物志》和其他相關文獻並無該屬種在河南的分布記載
  • 上海植物園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 現正處於花期
    上海植物園成功引種七種苦苣苔科植物,現正處於花期。據介紹,上海植物園具有悠久的苦苣苔科植物搜集與展示的歷史,早在上海植物園的前身「龍華苗圃」(1954-1973年)就已開始培育和生產國外的苦苣苔科植物——大巖桐,近年來,上海植物園加大了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種力度,至今,苦苣苔科植物已經收集了200多個原生種,600多個園藝品種。
  • 雲南發現舞花姜屬植物新種
    新華社昆明1月6日電(記者姚兵)據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消息,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開展極小種群植物調查過程中,發現一種舞花姜屬植物新種,將其命名為瑞麗舞花姜。相關科研成果1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多樣性雜誌Taiwania上。2019年10月21日拍攝的瑞麗舞花姜的花。
  • 武漢植物園真雙子葉植物基部類群葉綠體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武漢植物園真雙子葉植物基部類群葉綠體基因組研究獲進展 2017-09-26 武漢植物園 【字體這兩個種均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它們具有跟裸子植物銀杏相似的開放式二叉狀分枝葉脈脈序,這在被子植物中十分罕見。
  • 文山州發現3個苦苣苔科植物新種
    本報訊(記者 黃鵬 通訊員 何德明 梁光海) 近日,分布於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3個苦苣苔科植物新種正式發表,分別是文山石山苣苔、文山馬鈴苣苔和毛柱馬鈴苣苔。
  • 德宏發現植物新種和中國新記錄種
    德宏發現植物新種和中國新記錄種 2020-11-2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口發現苦苣苔科植物新種
    本網訊 近日,河口縣林業和草原局聯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廣西植物》苦苣苔科植物研究專刊上發表文章,稱發現苦苣苔科一新種——南溪蛛毛苣苔,為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又增添了一新成員。
  • 版納植物園發現蘭科新種及中國新記錄種
    蘭科芋蘭屬全世界約有71種,中國分布11種,本屬植物地下具一個球形或卵圓形的塊莖,地上部分具1枚葉,葉多為心形,在開花後長出,旱季凋落,花序具
  • 罕見苦苣苔科原生種 仲夏綻放上海植物園
    原標題:罕見苦苣苔科原生種仲夏綻放上海植物園  經過園藝師們多年的精心養護,在上海植物園苦苣苔保種溫室內的一株的苦苣苔科原生植物這兩天悄然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它的名字叫短序報春苣苔(Primulina depressa)。
  • 雲南發現西番蓮屬一新種勐海西番蓮 已知個體數極少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供圖   中新網昆明3月28日電 (馬興達 申健勇)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該園工作人員在西雙版納州勐海縣發現一西番蓮屬新種勐海西番蓮。該新種目前已知的個體數極為稀少,瀕危等級被評定為極危。
  • 科研人員發現樹蘿蔔屬植物新種
    杜鵑花科樹蘿蔔屬植物全世界約120餘種,喜馬拉雅地區是其分布中心。
  • 前進中的武漢植物園
    武漢植物園目前收集56種獼猴桃資源(變種,變型),佔世界獼猴桃現有資源總數66種的85%,80餘品種資源,萬餘雜交後代,是世界上該屬植物收集最齊全的種質圃。在獼猴桃瀕危物種的收集上,植物園收集到8個瀕危物種中的6個。武漢植物園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涵蓋量最大、遺傳資源最為豐富的種質基因庫。
  • 盈江境內發現番荔枝科又一新種——盈江暗羅
    提示:點擊上方"美麗德宏"↑免費訂閱本刊近日,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植物多樣性與保護研究組與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科研人員聯合在盈江縣考察時
  • 才被命名就已極危 西雙版納發現斑果藤屬新種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斑果藤屬是亞洲特有屬植物,分布於印度至我國南部和中南半島,含有9種和1亞種,我國原分布有3種,在雲南都有分布。日前,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工作人員的新發現,為斑果藤家族添了新成員。
  • 武漢風景名勝系列第一部之「大美東湖」:第八篇-東湖植物園
    第八篇-東湖植物園位於武漢東湖磨山景區旁的植物園全稱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嚴格意義上並不屬於東湖景區的範疇,不過因地理位置就在大東湖旅遊圈,故納入東湖風景系列。(下文一律簡稱植物園)植物園整個園區佔地面積為70公頃,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機構,是中國三大核心科學植物園之一,同時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武漢植物園舉辦芳香和染色植物展
    花展展示迷迭香、薰衣草、碰碰香、百裡香、鼠尾草、紫蘇等30種芳香植物;紅花、薑黃、密蒙花、板藍等10種染色植物,以色、香、味俱全的植物材料為公眾打造視覺嗅覺雙重感官盛宴。  在武漢植物園本草園,鼠尾草、梔子花、茉莉、含笑等芳香植物競相開放。芳香植物是指含有芳香物質成分,兼有藥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屬性的植物類群。
  • 武漢植物園「一種調控植物黃酮醇合成的基因及應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近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一種調控植物黃酮醇合成的基因及應用」(ZL 201610156308.4
  • 陽光中燦爛微笑的植物圖庫 D豆科 長柄山螞蝗屬
    熱愛生活,走進大自然,學習植物並保護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