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2021-01-11 騰訊網

文武雙全,通常是常掛在嘴邊讚美的話,形容一個人能文能武。不過據歷史考究,歷朝歷代都是重文輕武。中國有一套完整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至清朝,武舉經歷了幾興幾廢。通常人們都會產生一種錯覺,學武之人大多都是沒文化之人,殊不知這也不是常人能勝任的職位。

武舉考試要過"過五關斬六將",每個朝代都有各自具體的標準。唐代除了考驗武力值還要看顏值,宋代需要考軍事策略,清朝較為重視武舉,拉硬弓,舞大刀,石礩子是必考項目。騎射是每個朝代都會涉及到的項目,拉弓射箭這一方面尤為重要。

大力出奇蹟

俗話說得好,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什麼沒有,因為力量太大,不知道怎麼回。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81kg)以上,有可能現代人連弓都拉不開。

弓箭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朝代還沒有建立以前就有出現過神話傳說,后羿射日。雖然這個以現代的角度分析,到底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把天上的太陽射下來,此乃神人也,但也可看出了開弓射箭需要神力來相助。

另一方面由於各朝代都是重文輕武,宋代尤為之過,所以才被別國打趴。不過宋代一位著名的將領箭術了得,讓人拍手叫絕,這人就是嶽飛。《宋史.嶽飛傳》裡有提到,"嶽飛,子鵬舉......生有神力,未冠,挽弓300斤,弩八石",果真是憑實力開弓。

武將名臣

箭術了得的,大都力大無比,是軍營中不可多得的將才。養由基,春秋戰國將領,據說可拉開千斤的弓,百發百中,百步穿楊這些詞彙都是因為他的箭術了得,獲得的美譽。

李廣將軍,一箭可射穿石頭,薛仁貴將軍三箭定天山,呂布能開1200斤弓,一箭可射中150步開外方天畫戟的小枝。他們憑自己的實力在歷史名留青史,是不可多得的武將。

金朝和清朝的武舉制度比較嚴密,錄取也相對公正。每級考試以射為主,分為上,中,下三個級別,上等:能挽一石力弓(今71.6kg),射一百五十步(230.4米)外之立靶,中一箭。

如果按照現代人三米開外就看不見人頭,恐怖連箭靶的方向在哪裡都看不清。中等:能挽八鬥力弓(今57.3kg),下等:能挽7鬥力弓。金朝的舉措,促進了尚武之風的發展。

清代是滿族人打下來的天下,他們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更加崇尚騎射,狩獵。清代武舉科考有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科。弓以8力(80斤),10力(100斤),12力為準(120斤),弓必開滿。可想而知這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開滿弓,若非有一技之長,否則絕對不可能上位。

張弛有度

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一地,上膝或上胸。一張好的弓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中間需要經過很多道工序,原材料的選材也很重要。

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相成的,古人需要用到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這說明弓的韌性很好,拉力與張力也要控制好,不讓其輕易變形,好的弓,必定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在電視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拉弓時有的人手上會帶著玉扳指。其實扳指在拉弓時相當於護具。如所用強弓為75kg,開滿這種弓,就相當手上提起75kg的重物。張弓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且容易割傷,玉扳指戴在拇指上用以鉤弦。

好弓需得有伯樂賞識,根據個人特性不同,拉弓的人也得與弓氣質相符,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很多人的童年看了電視上演的拉弓射箭,也會被深深吸引。自己偷偷拿木頭和膠線製作,可想而知,這個弓一拉有可能就斷了,或許會反彈回來,射不出去。可以看出拉弓射箭也是一門精細的技術活,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

冷兵器時代的沒落

因戰爭的發展,武器也在不斷進步,出現了弩,弩是弓箭的改善版本,弩的特點射程近,花費時間短,威力較大。弓箭威力比弩高,花費時間多,射程長,各有所長。說起弓箭,也不得不提起彈弓,古曰"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專家學者認為弓箭的雛形則是由彈弓轉化而來的。

武舉制度終於大清帝國,國門被打開以後,很顯然我們的武器並不能與其他國家相抗衡。冷兵器的威力也拉下了帷幕。武舉始於唐代,終於清朝1901年。朝代沒了,武舉就結束了?並沒有,騎射精神一直在延續,現在的體育競技精神就是對騎射精神最好的詮釋。

進行體育競技有很多個項目,射箭比賽與以往不同的是,力量是次要的,精準度是主要的,主要以射中靶心幾環之內來判定優劣。既有男子比賽,也有女子比賽。

那現代的弓是不是需要的拉力減少了呢,是的。古人的臂力非常驚人,精銳的射手,可拉開70kg的硬弓,拉滿的弓,射出去的箭,威力不可小覷。

現代社會一般競技活動,拉弓最低18磅,也就是10kg,主要是以娛樂為主,安全為上。而且古時的弓,主要集中殺傷力,應用於戰場上,都會拉滿弓,沒有力氣根本拉不開弓。

射箭需要力量,但更需要好的姿勢。剛開始入門的新手,得先學會正確的拉弓和站立,這樣才能省點力氣。拉弓涉及到手臂力量,前後背力量,拉弓也需要不斷地訓練和堅持。

拉弓需要的力量,不僅僅代表是力氣的比拼,更是一種文化的輸出,力量同時也是一種象徵,如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力量也可以是一種美,如春秋時期興起的投壺風尚。力量同時也可以是一種技巧,如街上賣藝的胸口碎大石。

儘管現在社會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冷兵器已成為過去式,但騎射精神還在延續,以一種更為輕便的方式,射箭比賽已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

在學習弓箭的過程中,不僅感嘆先人的智慧與力量,讓人心生佩服。先人的智慧惠及千秋萬世。當時的能工巧匠不少,時代英雄也很多,美感與力量並存,才能在時代的河流裡一直傳承。

弓箭文化是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一項具有拼搏精神競技精神的運動,更是兼具了"美"、"勇"、"仁"的美好品德。

相關焦點

  • 看看戰弓磅數,讓鄭成功鐵人軍告訴你啥叫弓兵近戰
    所以在中國文化中,弓箭手往往都是膀大腰圓,描寫都是能開幾石弓,一頓能吃幾斤肉的形象。中國文化裡普遍覺得真漢子就應該虎背熊腰力大無比,能騎得了烈馬拉得開硬弓。所以即便花榮這種水滸傳描寫為「齒白唇紅,眉飛入鬢」的美男子,在傳統繪畫中也往往是膀大腰圓的美男子形象。
  • 180磅聖伯納屋頂被消防員拯救,開心得像個200斤的胖子
    事實證明,還可以有體重180磅的聖伯納犬。但他似乎忘記了怎樣下來。重量級,力量級,喜歡幫助人,這是我們從電影《我家也有貝多芬》所認識的聖伯納犬的印象。上周,一隻名字叫威士忌(Whiskey), 重180磅的聖伯納犬爬上了屋頂。大家都為聖伯納的體重而營救犯了難,終於找到消防員營救。
  • 古代女子為了變漂亮有多拼?不惜以生命作代價,讓現代人後背發涼
    從古到今,女孩子最重大的任務就是變美,現在變美的方式可以說是千萬種,整容,化妝,飲食調理,運動塑形等等,那麼古代女性是如何變美的呢?慈禧太后我相信大家並不會陌生,作為太后的她怎麼可能不愛美呢。但是她的保養方法也相當奇葩的。
  • 他本人給予了透露:不超過180磅
    阿瓦雷茲本周將進行職業生涯迄今最高體重的戰鬥,那就是從160磅中量級橫跨兩個級別進入175磅輕重量級,考慮到阿瓦雷茲是首次涉足輕重量級比賽,對手科瓦列夫又是一個標準的大塊頭,所以阿瓦雷茲屆時臨場體重是多少?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對於這個問題,阿瓦雷茲也給予了透露!
  • 許昌今起全面開磅收購小麥
    據介紹,今年許昌市將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繼續實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我省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時間為6月6日至9月30日,許昌市將於6月8日全面開磅收購。    今年許昌市預計收購小麥120萬噸左右,其中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45萬噸,加工企業收購30萬噸,中央企業收購20萬噸,市場收購25萬噸。
  • 古代最完美皇帝,或是現代人穿越全程開掛,女網友:嫁人當嫁他
    在我國歷史上,有一個開國皇帝,人格完美像聖人,建國過程更是全程開掛,壓根就是一個無敵的現代人穿越回去搞事情。不過奇怪的是,如此牛的一個人,在後世歷史評說中,在民間演繹中卻不像秦皇漢武一樣廣為流傳,沒錯小編今天說的就是光武帝劉秀。
  • 張偉麗一拳563磅什麼概念?能把一個成年男性KO甚至打死嗎
    視頻中,張偉麗的直拳力度,平均為480-500磅,峰值更是達到了563磅,這不禁讓人驚嘆不已。563磅換算可以達到507斤。而張偉麗作為一個身高只有163cm,體重只有104斤的格鬥小個子,能夠做到這一點,委實讓人敬佩不已。要知道,一個普通成年男性一拳只有200-300斤的力度。張偉麗這一拳的力度,都有我們普通成年男性的兩倍了。那麼,張偉麗一拳能夠KO成年男性嗎?
  • 怎麼開啤酒瓶蓋 沒有開瓶器如何開啤酒
    不過很多時候沒有開瓶器,啤酒就沒辦法喝到。那如果沒有開瓶器我們要怎麼開啤酒瓶蓋呢?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在沒有開瓶器的情況下如何開啤酒。  開啤酒瓶蓋方法一  如果有兩瓶啤酒,可以將其中一瓶啤酒放在桌子上,另一瓶的啤酒蓋,卡在第一個上面;用手握住兩個瓶子,輕輕往下一磕
  • 開著牧遊俠,科考穿越瀾滄江,幸運拍攝到雪豹
    3.0T發動機動力強勁,即便在海拔5000m以上依舊遊刃有餘,雖然因為國六排放的限制,這代4JJ1發動機即將告別市場,但技術更先進的4JJ3發動機已經在國外搭載,很有可能在將來引入國內。且柴油發動機的高燃油經濟性,讓mu-X牧遊俠擁有近800km的續航能力,也成為其能夠適應長時間深入荒野,成為科考用車的顯著優點。
  • 金剛鉤拿杵上座檢測 沒有人完成180磅
    ,但沒有人使用金剛鉤提拿起200磅,在網路臉書上公開批評開初教尊的劉先生提拿三次都失敗,於放棄往下減重提領後領取出場費隨即離開。條件二、單手裸手用金剛鉤拿起180磅懸空8秒鐘,給予獎金2萬元。條件三、單手用金剛鉤拿起200磅懸空8秒鐘,給予獎金5萬元。條件四:單手用金剛鉤拿起229磅懸空8秒鐘,給予獎金200萬元。劉男先進行180磅的測試,劉先生在一分鐘內用金剛鉤提拿三次都沒有維持懸空八秒,測試結果失敗,經請求主持人,主持人同意,他單手提拿金剛槓180磅照常失敗。
  • 古代人頭骨被發現:現代人祖先與原始人通婚(組圖)
    尼安德特人修復模型德國研究人員研究尼安德特人顱骨  現代人祖先曾與滅絕原始人通婚  人頭骨兼具現代人和滅絕人種特徵  一個國際考古小組15日發表研究報告說,他們在羅馬尼亞發現一個大約4萬年前的古代人頭骨,它兼具現代人和約3.5萬年前滅絕的尼安德特人特徵
  • 野馬謝爾比GT500產生的550磅最大後部的下壓力在180英裡
    福特的期待已久的,即將到來的野馬謝爾比GT 500產生的550磅最大後部的下壓力在180英裡,與可選的野馬GT4狀尾翼和碳纖維跟蹤包裹。尾翼以相同的速度從稱為「搖擺」的混合擾流板/機翼達到379磅的下壓力,再加上格尼襟翼的處理套件。
  • 地理學家夏訓誠談羅布泊科考:恢復原貌不可能
    七大發現令人振奮  海南周刊:此次科考的主要任務和最大收穫是什麼?   夏訓誠:29天裡,科考隊除了在彭加木的失蹤地庫木庫都克順利舉行了彭加木塑像奠基儀式,科考隊員們還在羅布泊地區開展了地理地貌、自然資源調查、氣候變化與環境變遷、環境考古、野生動物及微生物等多領域的野外考察,最終發現了七項主要科考收穫。
  • 開了!開了!閔行「恐龍園」就要開幕了!
    開了!開了!閔行「恐龍園」就要開幕了!一起開啟一段神奇的科考之旅中華第一龍:祿豐龍首次上海展出真實骨架巨型祿豐龍、雙脊龍、盤古盜龍等共10條完整化石和50塊以上恐龍部件化石閃亮登場浦江郊野公園奇蹟花園其中展出的幾件展品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科學研究價值
  • 雲端誌異之095:誤開是不可能誤開的
    竊·格瓦拉有半句名言: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所以他出名了。而如今,成為熱點後,卻沒人意識到,誤開也是不可能誤開的。ta絕對不應該有誤開的可能。誤開所謂誤開,意思就是並不知曉,也沒有故意,是無心之失,大體上應該是和過失一個意思。熱搜裡的這位,自稱是誤開機艙應急門,這很明顯是不成功的自辯。
  • 180磅嘉玲減肥成功,機場曝光,網友:幾乎沒認出來!
    180磅嘉陵減肥成功,機場曝光,網友:幾乎從未認識到!說到嘉玲,我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這位女演員。她給的圖像是一個胖乎乎的,非常可愛的外觀。她也總能給每個人帶來很多快樂。大家都知道嘉玲的老師是全國著名演員馮鞏,大家都很熟悉。另外,很多人會發現賈玲很有意思。
  • 千島湖巨型青魚重180斤 盤點被人類活捉的大魚
    原標題:千島湖巨型青魚重180斤 盤點被人類活捉的大魚 18日上午10點左右,杭州千島湖中心湖區十多萬斤包頭魚在跳躍翻滾,捕撈隊隊員在網中發現了異常:有一條魚急速遊動,從水波和速度看,這魚一定不是包頭魚,而且體型巨大。
  • 揭秘真實的古代生活!現代人要是穿越回去,簡直就是災難
    前不久,好多網友問虎哥,看慣了那些流行的穿越小說,感覺現代人只要穿越回去就一定能夠建功立業,其實,真要穿越到古代,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不僅會遇到很多的麻煩,還有必要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今天虎哥就跟大家聊聊!首先,第一大難題就是語言關!
  •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中國科考船營救遇阻
    「雪龍」號營救俄船遇阻 俄科考船南極遇險74人被困  我科考船營救被浮冰困住 澳大利亞營救船今日抵達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一艘載有74名人員的俄羅斯船隻「邵哈斯基」號船隻因天氣狀況驟然惡化,在南極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動彈不得。中國破冰船「雪龍」號緊急前往營救。但因為冰層太厚和天氣原因,「雪龍」號救援行動止步目標6海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