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搜尋馬航MH370各國軍力:海空利器大盤點(圖)

2020-11-28 中國新聞網

  新聞提示

  3月24日,馬來西亞官方宣布馬航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終結」後,各國在這一海域的搜救工作更加吸引世人關注的目光。

  這註定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搜救。自3月8日確認航班失聯以來,搜尋範圍並未像其他飛機失事調查那樣逐步縮小,相反卻在不斷變化、擴大。

  目前,已有中國、美國、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投入了大量的高精尖裝備,展開一場現實版的「大海撈針」。

  在一定意義上,救援力量的到達,已接近於作戰力量的到達。這場史上規模最大的搜救,既是各國軍力的體現,也是各種軍事裝備競技的平臺。

  搜救中,各國都投入了哪些裝備,產生了什麼作用?請看本文的解讀。

  太空

  衛星總動員 緊盯搜救地域

  衛星是進行大範圍搜救最有效的武器。目前,全球在軌衛星近千顆,每天都有很多衛星在給地球高精度「拍照」,對於一兩米大小的目標,無論在陸地還是在海裡,都有可能拍到。

  3月12日,我國宣布緊急調動海洋、風雲、高分、遙感等4個型號10顆衛星支援搜救。

  國外多顆衛星也在聚焦相關海域。據稱,美國衛星完全覆蓋了MH370航班失聯區域,有分析稱,其kh12光學衛星、「長曲棍球」偵察衛星、海洋監視衛星、使用合成孔徑雷達的海洋衛星等都加入了觀測。

  一般來講,衛星在搜救行動中至少可擔負影像判讀、氣象服務、尋找恐怖襲擊證據和無線電信號收集等四個方面的任務。

  當然,衛星擔負的最直接、最有效支援任務,則是利用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光學攝像機等拍攝、判讀影像,在定位漂浮物、提供搜尋線索方面發揮作用。

  3月20日,澳大利亞公布了發現兩塊疑似失聯航班殘骸的照片。這些照片就是由一家衛星公司解析度為0.5米的衛星拍攝的。該公司通過重新定位5顆衛星的攝像頭以瞄準失聯海域,覆蓋面積達3200平方公裡。

  我國衛星也提供了疑似失聯航班相關物件的照片,從而進一步將搜尋重點引向南印度洋海域。

  不過,此次衛星搜救最大的功勞,應當是幫助確定了失聯客機兩條可能的「飛行走廊」,這也成為整個搜救行動的轉折點。

  3月14日,國際移動衛星組織表示,一顆衛星在飛機應答機失去信號後,仍陸續接收到機上傳來的衛星訊號。

  於是,調查人員結合飛機發射的訊號和飛行方向,反推其相對衛星軌道的角度和距離,推算出了南北兩條可能的飛行航線。不過,如果更進一步,在同一時間,有3顆衛星都收到來自飛機的信號,人們就能對飛機準確定位了。

  衛星用於搜救也存在缺陷。要對某地區保持長時間監控,衛星需頻繁變軌,會消耗大量燃料,縮短壽命。而且,衛星對海底目標也基本沒有探測能力。

  地面

  雷達齊睜眼 「南飛」鞭長莫及

  搜救中,馬來西亞軍方因探測到MH370航班信號而備受關注,這也引起了人們對軍用雷達探測民航飛機的思考。

  事實上,民航飛機全程都是由空管來監控的。飛機通過位於腹部位置的接收機,接收地面雷達信號,並使用合作式的監視應答器將信息發給地面。如果設備出現故障,地面空管就無法得知情況。相比之下,軍用雷達則可以主動探測飛機。

  馬來西亞承認其軍用雷達曾探測到MH370航班的蹤跡,並不令人意外。據稱,該國10多個大型遠程雷達站的探測範圍已覆蓋全境,距失聯點最近的3部雷達探測距離達500公裡,並可交替開機,實現不間斷監控。

  泰國空軍也透露,其軍用雷達曾顯示飛機折返馬六甲海峽,但是訊號很短且斷斷續續,由於其雷達功能有限,飛機後來從雷達上消失了。

  事實上,泰國在其南部部署了多種型號的雷達。這些雷達在抗幹擾、低空探測、可靠性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但是對飛行在萬米以上的大型民用目標,探測距離基本上都可超過300公裡。

  此外,新加坡、越南等國在邊界地區也都部署有先進的雷達,為什麼這些防空系統的「千裡眼」都沒有發現並跟蹤到MH370航班呢?

  其中,不排除各國出於自身安全防範考慮,並不願意外界了解自己雷達的覆蓋範圍和精密程度,或者其戰備值班人員因為倦怠而有所疏忽,甚至是其地面雷達本身存在技術缺陷。

  比如,馬來西亞空軍現有的地面雷達可能無法有效監控貼近海面飛行的目標,對多山和叢林地形也存在眾多探測盲區,泰國空軍的地面雷達也不完善。

  當然,更大的可能則是航班沒有選擇衛星分析得出的「北部走廊」飛行,而是沿著「南部走廊」一路「南飛」。所以,再先進的雷達也只是鞭長莫及。

  不過,雖然地面雷達沒能為搜救提供直接導引,但在某種程度上,對判定飛機最終走向,還是起到了一定的驗證作用。

  天空

  飛機忙盤旋 辨識蛛絲馬跡

  在搜救行動中,飛機具有速度快、覆蓋面廣、靈活性高等眾多優勢。只要一有線索,他們往往都是趕赴疑似海域尋找、辨識蛛絲馬跡的「排頭兵」。

  其中,反潛巡邏機堪稱執行海上搜救任務的「利器」。它低空性能好、續航時間長,並裝載有搜索設備,對水下目標的搜索、探測、定位和確認等能力都非常突出。

  以參與搜尋的美國P-3C巡邏機為例,它裝備有先進的聲吶、水下磁異探測器、雷達等探測裝置,既可搜索漂浮在大面積海域上的小塊雜物,也可以探測到潛藏在水下的大型物體,而且其持續飛行時間超過10小時。

  澳大利亞衛星發現疑似失聯航班殘骸的物件後,就曾立即派出4架P-3C巡邏機前往搜尋。美軍也派出了P-8A多用途海上飛機前往相關海域,該機組人員稱其雷達顯示新搜尋的海域水下有「大規模物體」。

  P-8A被稱作P-3C的「接班人」,美軍稱該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反潛和反艦巡邏機,9小時可巡邏3.8萬平方公裡的範圍,而且機上裝備了更先進的雷達和控制系統,可使機組人員實時搜集、處理各種信息。

  越南也出動了CASA-212型巡邏機。這款巡邏機配有先進的雷達系統,可對海面疑似區域拍照,並發送給數據中心分析處理。

  除了偵察機和巡邏機,運輸機在此次搜救中也頻頻亮相。由於具備快速裝卸能力和較大載重量,運輸機是理想的快速救援「中轉站」。

  因此,我國空軍派出了兩架伊爾-76運輸機和一架運-8飛機。伊爾-76機翼載低、展弦比大,具有方便有效的隨機裝卸系統和全天候飛行設備,而且空勤人員配備齊全,飛機可以不依賴基地維護支援,就能獨立在外執行任務。

  馬來西亞和日本則出動了C-130運輸機,這是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軍用運輸機,其設計力求滿足戰術空運的實際要求,搭載了救生艇、人員回收裝置等搜救設備。

  此外,越南也出動了安-26中短程運輸機,這種雙發渦輪螺槳飛機,也可用於海上低空緊急搜救。

  水面

  艦艇紮成堆 犁地方式「掃海」

  此次搜救中,各國出動最多的軍事裝備當屬艦艇了。驅逐艦、護衛艦、登陸艦、補給艦和巡邏艇等艦船紛紛上陣、扎堆搜尋。

  的確,在海上搜尋目標,如果沒有信號源,無疑大海撈針,只能根據可能航線區段去尋找。

  搜救中,水面艦艇主要沿縱橫兩條航線弓字形行駛,將海域分割為大約2海裡×2海裡的小方格,像犁地般分片搜尋海區,俗稱「掃海」。

  執行這種任務,平時擔負防空、反潛等作戰任務的驅逐艦優勢明顯。它不僅航速快,而且擁有先進的雷達系統、水下聲吶系統並搭載反潛直升機,可對空中、海面和水下目標進行立體偵測。

  顯然,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有「中華神盾」之稱的「海口」號飛彈驅逐艦,被列入了我國首批派出搜救艦艇的名單。

  美國也曾先後派出兩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這種艦艇不僅擁有先進的雷達和聲吶系統,其艦載直升機還裝備有紅外、白光偵察設備,可尋找海面可疑物和人員,直升機3.5個小時內可搜尋1000至1500平方公裡區域。

  對於參與搜救的兩棲登陸艦來說,最能發揮其效用的顯然是其巨大的塢艙,這裡適合妥善安置大量倖存者。

  當然,載量大、續航能力強,也是登陸艦適合執行救援任務的重要特點。作為除航母外較大的海上平臺,登陸艦可搭載直升機、衝鋒舟、醫療救護人員、陸戰隊員、潛水員等救援力量,並作為指揮搜救行動的「中軍帳」。

  於是不難理解,我國為何先後派出了兩艘兩棲登陸艦參與搜救。前期到達的「井岡山」艦,在抵達搜救海區後,兩個多小時的第一波次搜索,就覆蓋了1000多平方公里海域。

  此外,當眾多艦船出動前往疑似海域搜救時,自然也少不了海上「糧草官」——補給艦。

  尤其是對遠離國土的中國搜救力量來說,補給艦更是必須的。3月17日,海軍「千島湖」綜合補給艦抵達任務海區後,就曾與「海口艦」、「綿陽艦」等艦艇匯合,並實施了燃油、淡水和副食等補給,為搜救行動提供後勤物資保障。(王龍剛 侯文澤 彭小明 吳明華)

  各國裝備參與搜救進程表 

  3月8日08時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宣布MH370航班失去聯絡

  3月8日21時

  馬來西亞出動15架軍機及多艘軍艦搜尋客機

  3月8日23時

  中國海軍「綿陽」艦從南沙趕赴失聯海域

  3月9日零時

  美軍派出載有S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的「平克尼」號驅逐艦和一架P-3C偵察機參與搜救

  3月9日03時

  中國海軍「井岡山」艦搭載救援人員和設備緊急起航,前往相關海域

  3月9日

  中國海軍「海口」艦和「崑崙山」艦向搜救海域機動

  3月9日

  日本兩架P-3C警戒偵察機飛往南海

  3月9日

  新加坡派遣兩架C-130運輸機和3艘護衛艦參與搜救

  3月10日

  法國兩顆高解析度光學衛星對疑似海域進行拍照

  3月10日

  越南安-26飛機向東北方向擴大搜尋範圍

  3月11日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調動近10顆衛星為搜救提供支持

  3月11日

  越南遙感衛星(VNREDSAT-1)對相關海域進行拍照

  3月12日

  中國調動「高分一號」衛星進行觀測

  3月14日

  美軍反潛能力突出的「基德」號驅逐艦參與搜尋

  3月16日

  澳大利亞空軍P-3C偵察機參與搜索

  3月20日

  美軍P-8A巡邏機機載雷達發現「體積較大」物體;英國海軍派出「回聲號」水道測量船幫助搜尋

  3月20日

  印度「薩尤」號巡邏艦、2艘護衛艦、P-8I 巡邏機、C-130J運輸機和「多尼爾」海上偵察機參與搜尋

  3月21日

  中國兩架伊爾-76飛機和一架運-8飛機投入搜救

  3月24日

  美國部署裝有聲吶裝置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和拖曳聲波定位儀協助搜尋黑匣子

  3月24日

  馬來西亞稱,根據最新分析成果,MH370客機在南印度洋「終結」

相關焦點

  • 馬航mh370機長 曾模擬「自殺」式航線
    深圳特區報訊馬來西亞警方最新公布的消息表明,2014年失蹤至今的馬航mh370客機機長扎哈裡,事發前不到一個月曾經模擬偏離航線的飛行。在航班失聯事件發生後,馬來西亞警方將在扎哈裡家中搜出的幾塊電腦硬碟移交給了美國聯邦調查局。這些硬碟曾被用來記錄扎哈裡對由微軟開發的飛行模擬軟體《飛行模擬器x》的使用記錄。
  • 搜尋馬航MH370人造衛星立功 七問衛星搜尋機制
    搜尋馬航MH370人造衛星立功 七問衛星搜尋機制     當地時間2014年3月27日,泰國曼谷,泰國地理信息與空間技術發展局展示的疑似馬航失聯客機的碎片衛星圖;泰國地理信息與空間技術發展局27日表示,正在搜索馬航失聯航班的一顆衛星傳回照片顯示,在南印度洋海域發現約300個漂浮物。
  • 回顧馬航MH370事故,網上謠言四起,哪些是的真?
    馬航mh370失事之後,多個國家都開展了搜救活動,但由於範圍的不確定性,搜尋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俗話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但這個mh370似乎就超脫於這個定理之外,直到2015年7月在留尼旺島發現了這臺失事客機的後翼殘骸,而只有一個後翼殘骸還是不能確定飛機墜落的方位,但不久之後,一位印度尼西亞的人自稱是目擊者表示,在他抓魚的時候,一架飛機在高空俯衝,就像是風箏斷了線一般,速度飛快
  • 盤點搜索MH370海空裝備:衛星對海底無能為力
    新聞提示  馬來西亞官方宣布馬航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終結」後,各國在這一海域的搜救工作更加吸引世人關注的目光。  這註定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搜救。自3月8日確認航班失聯以來,搜尋範圍並未像其他飛機失事調查那樣逐步縮小,相反卻在不斷變化、擴大。
  • 6年前馬航MH370神秘失蹤,還載著154名中國人,為何至今還沒找到
    在世界歷史上,發生過很多起飛機失蹤的事件,而在6年前載著100多名中國遊客的馬航 Mh370失聯後不久,馬來西亞很快組織人員在那塊區域內進行搜尋,同時吉隆坡救援中心也在mh370失聯後不久展開了搜救行動。
  • 馬航MH370失聯六周年 2020馬航mh370最新消息真相如何
    馬航mh370哪年出的事,真相如何找到了嗎?2020年馬航mh370最新消息有哪些?關於MH370失聯一事,已經過去了6年了,2014年3月,載著239人的MH370航班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突然失聯,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飛機的黑匣子,也沒有弄清楚飛機失聯的具體原因。
  • 馬航MH370搜尋全紀錄
    距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已將近17個月,這期間,先後有25個國家參與搜索行動。  飛機失聯後,多國飛機和船隻在印度洋面上搜尋了數月時間,動用了水下聲波探測儀、水下航行器「藍鰭金槍魚-21」等設備,找到的碎片最終都證實與MH370無關。
  • 馬航MH370失蹤全程詳解之謎
    凌晨12:40,馬航370航班在跑道32右起飛,它將沿著泰國灣東部的空中走廊飛往北京,全程需要6小時,起飛,20分鐘後,飛機達到了巡航高度10668米。  吉隆坡空管在凌晨1:19完成了與馬航370的最後一次通訊,這段對話也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按照規定,大約一分鐘後,機組人員就應該聯繫越南空管。
  • 馬航MH370搜尋中止不終止 兩年或一直找錯地方
    馬航MH客機後續工作  第四次馬澳中三方部長級會議聯合公報(草案)  今天,來自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國的部長在馬來西亞布城舉行了會議,討論馬航MH客機搜尋未果後的工作安排。  部長們聽取了水下搜尋工作和按照《芝加哥公約》附件13開展的事故調查的最新進展匯報。  部長們重點關注了近期搜尋設備受損及惡劣天氣造成搜尋工作延誤的有關情況,並討論了現已發現的飛機殘片對搜尋和調查工作的影響。部長們認為,發現這些馬航MH客機殘片具有重要意義,但部長們也注意到,至今這些信息無法幫助確定飛機的精確位置。目前,重點搜尋區域僅剩下平方公裡面積尚待完成。
  • 失聯6年的馬航,將在2024-2029年再現?傳聞在百慕達發現秘密!
    2014年3月8日清晨,馬航mh370航班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載有239人,其中中國人154人(中國大陸153人,臺灣1人)。該航班原定於北京時間上午6時30分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但起飛後不到一小時,就與馬來西亞與越南海域交界處的沙邦空管中心失去聯繫,該空管中心位於圖州島以南約140海裡,以東約90海裡科塔巴盧東北。
  • 馬航失聯客機行蹤解析,一切都是陰謀。(中)
    本篇1300左右,閱讀需要三分鐘讓我們再次回到上文中的話題關於「馬航370航班飛機的飛行行蹤」。在1點40分時,越南在南海上臨近柬埔寨軍港的富國島上的軍事雷達發現了後來被證實是馬航mh370的行蹤。mh370沒有什麼關係。
  • 馬航MH370失蹤7年,154個中國人在哪?
    全力搜救,生還可能性不大印尼總統9日下午17點下令印尼交通部搜尋失事的飛機。部署了7艘運輸部船隻協助搜尋飛機,另外印尼海軍也派出了4艘艦艇、3艘橡皮艇和3艘海上巡邏艇前往出事海域搜索。最新又有消息顯示,飛機很有可能是撞擊睡眠後解體的。但無論如何,飛機上還留生存者的可能性渺茫。
  • 馬航搜尋再遇挫 聲波信號並不來自MH370黑匣子
    【環球網綜合報導】馬航失聯客機至今沒有下落。據法新社5月29日報導,美國官員5月29日表示,作為失聯馬來西亞航空MH370班機搜尋重點的4個聲波傳輸信號,據信並不來自失聯班機黑匣子。美國海軍海洋工程副負責人狄恩(Michael Dean)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目前普遍認為這些信號來自其他人為來源,與2014年3月8日失蹤的馬航班機並沒有關聯。此前在4月5日和8日在南印度洋的搜尋行動中發現了4個聲學信號,當時搜尋官員「審慎樂觀」地將之視作重要線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隨後搜尋。
  • 馬航MH370機長:失聯背後的神秘者
    來自中國等多個國家的數十艘艦船和飛機,在馬來西亞周邊海域和越南南部海域搜尋。馬來西亞搜救船隻在飛機最後聯繫時所在海域未發現殘骸,越南方面曾表示,該國水域內見到大片油跡和煙柱,但最終採樣分析證明油汙屬於漁船,而非客機。  為了找到失聯客機或飛機殘骸,多國聯合展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海空搜救行動,迄今一無所獲。
  • 馬航MH370最新消息!這次是真的嗎?
    馬航稱這架燃料充足的波音777飛機可以比正常飛行時間多飛行2個小時,這意味著即使該飛機仍在飛行,在北京時間3月8日上午8點半時也已經將全部燃油耗盡。 隨即,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開始派出飛機和艦艇進行大規模搜尋,很不幸一直都沒能發現該航班;24日晚10點,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召開緊急發布會確認失聯的馬航MH370客機在南印度洋墜毀。馬航當天最新聲明說,機上無人倖存。
  • 白宮前高管重磅爆料,馬航客機找到了,其實他們在這裡!(上)
    2014年發生的馬航mh370客機事件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即便它已經過去了六年,在這六年裡有很多關於這件事情的猜測,而這些猜測都能給出很有效的論據,不過對於事故的原因官方卻很少給出確定性的結論,那麼馬航mh370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泰國灣、孟加拉灣發現疑似MH370線索
    馬航飛機失蹤最新消息:一位來自美國的飛行員日前聲稱在泰國灣海底發現疑似馬航MH370殘骸線索。昨日(29日),馬航MH370空中搜索正式結束。各國部隊將陸續從珀斯空軍基地撤離。馬航MH370的水下搜索仍在進行中。
  • 印度洋島嶼發現疑似MH370飛機殘骸!馬航MH370事件全程回顧
    最新消息,29日在印度洋附近的法屬留尼旺島海邊發現疑似馬航MH370飛機殘骸,這架失蹤1年多的航班再度引發廣泛關注。去年3月8日,馬航MH370航班突然失聯,多方搜索未果後,馬來西亞宣布飛機失事。然而隨著搜尋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擴大,一些未解謎團的答案也不斷浮現。  客機高空突然失聯,真相是什麼?  在搜索工作進行的同時,國際輿論對馬航飛機失聯真相的猜測從未停止。馬來西亞官員在客機失聯17分鐘後,才發現班機從雷達上消失。這一消失謎團重重。是因為機械故障導致飛機墜毀?飛機在陸地上還是墜入水中?外界希望從飛機或者飛機殘骸中獲得答案。
  • 馬航MH370新一輪搜尋將在幾個月內重啟,新發現殘骸指向重大線索
    據外媒2月8日報導,MH370航班的新任務可能在幾個月內啟動,受害者家屬和馬來西亞官員希望派遣最頂尖的海底搜尋人員展開新一輪搜尋,以確定失蹤飛機殘骸的準確位置。馬航當時是在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航線上消失的,至今仍是航空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當時飛機上有239名乘客,被認為無一生還。
  • MH370搜尋新線索:頂尖海底測繪專家製作搜尋區域海底地形圖
    兩位世界頂尖的海底測繪專家最新繪製了一幅馬航MH370客機可能墜機地點的詳細海底地貌地圖。這份地圖為選擇海底搜尋的水下設備,以及殘骸可能的下落提供了新的線索。這張海底地形圖描繪了自今年3月8日MH370失聯以來,印度洋上大範圍搜尋區域內海底的鋸齒狀高原、山脊和其他水下地貌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