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側線的回顧與總結

2021-01-15 解剖有意思

       製作完視頻課,依然是老樣子,記錄一下學習心得,回顧體側線這趟列車全程路線,從第1、第5蹠骨底——腓骨長短肌——腓骨頭——腓骨頭前韌帶——脛骨外側髁——髂脛束——臀大肌、臀中肌及闊筋膜張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肋間內外肌——第1、2肋——胸鎖乳突肌及頭夾肌——枕骨外側緣及顳骨乳突,整部列車從踝外側上行,經小、大腿的外側面,如下面示意圖以「鞋帶交叉「方式上至軀幹,跨越肩膀下方上行至頭顱的耳部區域。


            


       在骨科門診,我經常聽到患者訴說肩胛提肌下部肩胛上角附著點處,以及上斜方肌中點區域,近中醫的肩井穴處出現疼痛、壓痛點,局部僵硬感,甚至有患者說活動頸部或肩膀時有咯噠聲,我們認為這是不良姿勢頭前傾,長時間肌肉受不良外力作用下,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出現無菌性症所致,簡單來講就是肌肉勞損,治療方法眾多,離不開手法、針刺、放血、中頻、中藥外貼或薰蒸等,總體上來講都是解決局部的血運問題,這些方法都有效,但有時症狀會很快復發,為什麼呢?我們會打個問號?如何才能更好防止復發?人很奇怪,頭那麼大,頸椎那麼小,環椎就那麼一丁點關節面,卻支撐著大大的頭,不禁讓我想起大頭兒子,佩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古代石橋建造的輝煌成就!

         石拱橋的建築學原理是是依靠拱圈自身形成的弧形拱式結構,將豎向壓力分解成軸向壓力,然後傳遞到兩側岸坡拱腳的。而人頭部的支撐主要是身體整個中軸部分完成的,只要下方的胸廓結構位置正常,胸鎖乳突肌和頭夾肌之間的張力平衡就足夠實現對頭部外側的支撐,當頭出現前傾時這對肌肉的工作被結構與作用相似的肩胛提肌和斜方肌上束所代替,而現代科技的發展,電腦手機的過度使用大部分人都出現了頭前移的體態。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讓頭夾肌和胸鎖乳突肌回到原來的位置上重新為頭部提供支撐,減少了肌肉(肩胛提肌與斜方肌上束)的使用,這樣疼痛就會不攻自破,說白了,遠離機械性疼痛關鍵靠自律,可我們總是本性難移!以上是我對體側線中重要內容跟大家分享,當然體側線的知識要點還不至這些,有待大家去參悟!


       

       寫在本文最後的話: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知識無價,隨心隨性!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路亞釣法---魚的側線器官
    魚的側線器官最發達,一般位於身體兩側,從頭部開始沿著整個身體長軸隨著水平肌隔的走向分布,直達尾部呈線狀排列(圖1)側線器官        因此又叫側線感覺器官,或側線系統。側線器官的分布並不局限在魚的軀幹,在魚的頭部也有發達的側線器官,頭部以下是這個系統的次級分枝。
  • 【卡亞克精選】側線是什麼線?
    魚體兩側一般各有一條,少數魚類每側有2到3條或更多。【側線有什麼用?】側線管內充滿粘液,它的感覺器浸潤在粘液中。水流衝擊魚的身體,壓力通過側線管上的小孔進入管內,引起粘液流動,把感覺細胞獲得的外來刺激傳遞到神經中樞。
  • 北航仿生與微納系統研究所發表仿魚側線流場感知前沿綜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仿生與微納系統研究所蔣永剛、張德遠教授於4月18日在線發表了仿魚類側線流場感知的前沿綜述文章。該綜述從魚類側線系統及人工側線系統兩個方面總結了近年來側線感知的研究成果。首先,該綜述重點總結了體表神經丘和管道神經丘的高靈敏度流場感知機制,並概述了相應的流場感知算法。
  • Developmental Biology:線蟲側線細胞分裂調控分子機制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張宏實驗室在Developmenta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The C. elegans engrailed homolog ceh-16 regulates the self-renewal expansion division of stem cell-like seam cells」的文章,該文章首次報導了線蟲的ceh-16基因通過和Wnt信號通路的相互作用來調節線蟲側線細胞的對稱和不對稱分裂
  • 鱗片與側線
    ▲ 點擊藍字「老陳家龍魚匯」,關注更多精彩鱗片與側線,跟大夥聊得不多,今天翻了一些資料,結合經歷,再配上合適的圖片,估計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 工學院謝廣明課題組在仿箱魨機器魚仿魚類側線感知研究方面取得新...
    側線系統是大多數魚類和兩棲動物類重要的感知器官,主要由一系列分布在魚體周圍的機械感受器——神經丘組成。這些神經丘包括分布在魚體表面的表面神經丘和分布在骨狀管壁內或鱗片形成的側線管道內的管道神經丘兩類。利用側線系統,魚類可以有效地感知周圍水環境中的水動力學變化信息,並在魚類的趨流、避障、捕食定位、集群等行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紅龍魚的血統是否純正,也可以通過側線和尾鰭來判斷!
    但是不知道大家對龍魚的側線和各鰭有沒有深入了解過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紅龍魚的側線和各鰭!紅龍魚的側線分為小側線和大側線。小測線位於五排鱗中部,只是一個龍魚的重要組成部分,等龍魚長大後,就很難辨認出小側線了!大側線位於龍魚三排鱗中部,側線對於龍魚來說,是個重要的感覺器官(比如對水流的感知)。
  • 鱗片與側線,跟大夥聊得不多
    鱗片與側線,跟大夥聊得不多,今天翻了一些資料,結合經歷,再配上合適的圖片,估計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 世界首套萬方級工業側線裝置通過標定
    在山西潞安集團煤制油基地建成的世界首套甲烷二氧化碳自熱重整制合成氣萬方級工業化側線裝置,上周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標定。截至發稿時,該裝置已穩定運行1000小時以上,日產低H2/CO摩爾比產品氣高達20多萬立方米,日轉化利用二氧化碳60噸。
  • 【五年級】第三單元長方體與正方體內容與重要公式回顧總結
    接下來,我們從這三個方面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1.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1)面、頂點和稜的認識:(2)長方體面、頂點、稜的特徵:①長方體有12條稜(4)長、寬、高的認識: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 九江石化催化油漿靜電脫固技術側線應用項目啟動
    6月13日,股份公司科技部在九江石化組織召開催化油漿靜電脫固技術側線應用項目啟動會。    來自科技部煉油處、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和洛陽三旋特種閥門有限公司的7名專家聽取了催化油漿靜電脫固技術工藝技術、工藝流程及工程匯報,並就催化油漿靜電脫固技術和項目背景、靜電脫固小試實施進展、側線應用設計情況進行了交流;同時,明確了相關工作分工和進度要求。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焦爐煙氣脫硝工業側線試驗成功—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劉曉倩)近日,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所研究員唐志誠團隊自主研發的低溫脫硝催化劑在河北中煤旭陽焦化有限公司成功進行了7000標立方米每小時的工業側線試驗
  • 千噸級煤基合成氣制低碳醇工業側線試驗完成—新聞—科學網
    低碳醇合成獨闢新路徑
  • 體教融合系列政策出臺恰逢其時、承上啟下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楊磊)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相繼發布,為中國教育改革掀起了一波新的高潮。
  • 揚子石化一氧化碳裝置側線試驗項目環評審批公示
    2020年3月18日,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擬對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氧化碳裝置側線試驗項目作出審批意見的公示。項目名稱: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一氧化碳裝置側線試驗項目建設地點:揚子石化公司芳烴廠芳烴聯合裝置東側,現有一氧化碳裝置區空地內建設單位: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環評機構: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
  • 神華煤制油包頭碳四綜合利用項目低碳混合醇工業側線裝置開工
    11月27日,神華煤制油包頭碳四綜合利用項目低碳混合醇工業側線裝置正式破土動工,標誌著該裝置全面進入基礎施工階段。   該裝置基礎形式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一期醇合成、醇分離部分共有管架基礎44個,管廊基礎22個,基礎埋深2.1米,基底用級配碎石換填1米,鋼筋15t,土方6000m³。
  • 大學教授用「甄嬛體」教高數 還用「八卦限」作總結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數學學院教授趙海良將「甄嬛體」應用到高等數學課堂上,把看似枯燥乏味的數學語言轉化為通俗易懂、古色古香的「甄嬛體」,還用「八卦限」進行總結。有同學表示:「老師太可愛了,數學都可以講得這麼接地氣!」圖為趙海良高數課堂上的「甄嬛體」教學。
  • 【文獻】超親水表面種植體的評價系統性回顧與數據分析
    對於要納入分析的文獻,其必須是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之間病例中使用Straumann種植體,或為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之間病例中使用Thommen種植體的英語出版物。回顧採用PRISMA聲明。
  • OEKO-TEX即將發布2020新標準,海恩斯坦總結回顧2019標準
    OEKO-TEX即將發布2020新標準,海恩斯坦總結回顧2019標準 2020年01月03日 18: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2019年已接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