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郭聞
長假期間,錢報博物館小蜜蜂成員,在浙江大學地科院博導吳磊老師、省自然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專家鄭文杰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東陽參觀、科考。
中間這位主講老師,是省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研究專家鄭文杰。博物館牆上展出的照片,是當年挖掘東陽龍、東陽盾龍的現場。鄭老師讓同學們猜,裡面哪個身影是他本人?「就是那個穿格子襯衫的!」慧眼如炬的孩子們一眼便認出了照片中蹲在地上研究恐龍化石的那個身影,正是鄭老師。
在東陽博物館,鄭文杰老師給同學們上了堂《恐龍時代》古生物課。面對著東陽龍、東陽盾龍復原骨架,鄭老師講述了當時發現、參與挖掘恐龍化石的過程。還專門做了《東陽的恐龍化石》PPT,系統地講解了浙江恐龍的情況。
浙江的恐龍化石最早是在浦江發現的,這也是我國東南沿海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到目前,浙江已命名了8種恐龍。
2007年9月,東陽市的村民在城郊胡公山腳準備種蕎麥時發現了恐龍化石,隨後省自然博物館與東陽博物館合作開始挖掘。2008年時得到了命名。
東陽盾龍則是在2009年的時候被發現的,2013年研究命名。
爬山敲石,是最受同學們歡迎的科考環節。一有小發現,便會引起同學們的驚呼及傳看。
吳老師在講解地層基本構成。
一天的科考收穫就是,帶著一書包的巖石踏上歸途,返程的大巴裡滿是快樂和欣喜。
【來源:郭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