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超市選購純牛奶時,面對著琳琅滿目的牛奶種類,大家經常不知所措。其實超市裡常見的純牛奶可簡單的分為兩大類,即低溫奶和常溫奶。今天,咱們一起聊聊低溫奶的那些事兒。
什麼是低溫牛奶?
低溫奶,學名巴氏殺菌奶,簡稱巴氏奶。巴氏殺菌法能夠將牛奶中的有害微生物殺死,保留其他一些無害微生物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低溫奶在運輸和保存過程中都需要控制在4℃左右的環境,這種低溫能夠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率。低溫奶的保質期通常比較短,一般在3-4天左右,一旦打開包裝就要儘快食用。
什麼是巴氏殺菌技術?
巴氏滅菌法也叫巴氏消毒法,是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發明的一種低溫滅菌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較低的溫度殺滅飲品中大部分的細菌,同時還能儘量保持飲品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質以及風味。滅菌並不一定非要像燒水一樣加熱到100攝氏度,一般細菌當溫度在68度保持30分鐘就可以致死,因此低溫滅菌就是把牛奶放在60度到82度的環境中一段時間,殺滅其中的細菌。而且牛奶經過這個滅菌過程後,會馬上被放入4-5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急劇的冷熱變化也會促進細菌的死亡。這種採用60-82攝氏度低溫滅菌的方法就叫做「巴氏滅菌法」。
低溫鮮奶有哪些營養價值?
低溫鮮奶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及生物活性物質。
對於低溫奶來說,由於沒有經歷過超高溫瞬時滅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這些對健康有利的活性物質。如,乳鐵蛋白,這是一類具有紅顏色的鐵結合糖蛋白,具有很強大的免疫調節功效。
低溫奶的中的鈣相較於常溫奶更容易消化吸收,這主要是因為高瞬時滅菌法滅菌之後,一部分優質的可溶性鈣會轉化成不溶性鈣,不容易被人體吸收。
還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維生素在高溫條件下都是很不穩定的,因此低溫奶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B12、葉酸均能最大程度地保留。
此外,低溫鮮奶裡面還有一些益生元和少量益生菌,能夠幫助人們塑造健康的腸道微環境 。
低溫奶到底要怎么喝?
低溫奶怎么喝主要掌握一個原則即可,不要過度的加熱。儘可能的保留低溫奶裡面的活性物質。
可以參照以下幾個方法:
1、隔水加熱,將牛奶帶瓶放入70-80℃左右的熱水中,待水溫降至合適溫度,牛奶就被溫熱了,又不會破壞牛奶中的活性物質。
2、微波爐加熱,把巴氏鮮奶倒入微波爐專用碗中,低溫檔加熱45秒,以嘴唇試溫,溫度達到不燙嘴為佳。對於腸胃好的人,也可以消除低溫奶的寒氣即可。
3、奶鍋直接加熱,遵循「邊煮邊攪拌」,使其溫度在30-40攝氏度左右,可以按照我們的體溫進行判斷。對於胃腸道不太好的人,可以適當的提高溫度,但不要煮沸。
喝低溫奶要注意些什麼?
1、不宜採用銅器加熱牛奶,因為維生素C遇銅後會加速氧化而被破壞。
2、一定要看低溫奶的保質期,不吃過了保質期的鮮奶。
3、喝前一定要留意包裝的狀態,如是否出現漲袋、鼓杯等現象。
4、對於腸胃不好的人群,建議不要喝溫度過低的低溫奶。
哪些人比較適合低溫奶?
低溫奶對於保存條件具有苛刻要求,因此對於要進行長途旅行的人來說一定要根據旅行的環境溫度及時間來選擇是否購買低溫奶。
每日早餐儘量選擇低溫奶,對於胃腸道不太好的人可以適當的增加低溫奶的溫度以減少對腸道的刺激。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對於各種營養成分的需求量較大而且免疫系統相對薄弱,因此兒童日常飲奶建議選擇低溫奶。
低溫奶與常溫奶,哪個更有營養?
如何評價低溫奶與常溫奶的營養價值,那就要看看他們的出生經歷。
常溫奶由於經歷了「超高溫」的考驗,會造成營養素的流失。
具體的比較可以看看下面的「營養」擂臺的數據吧:
1.巴氏殺菌法會造成牛奶中15%左右的乳清蛋白發生變性,而超高溫瞬時滅菌法則會導致70%左右的乳清蛋白發生變性。
2.巴氏殺菌法的低溫奶中β-乳球蛋白的含量約為2900毫克/升,使用超高溫瞬時滅菌法的常溫奶中β-乳球蛋白的含 量則僅為200~400毫克/升。
3.低溫奶中的鈣含量豐富且易吸收。常溫奶經超高溫滅菌後,一部分優質的可溶性鈣會轉化成不溶性鈣,不容易被人體吸收。
4.巴氏殺菌法可以使維生素B1、維生素C、維生素B12、葉酸分別損失5%、12 .4%、10%和7.3%,而超高溫瞬時滅菌法則使之分別損失35.2%、31.6%、20.0%和35.2%。
5.低溫奶最大限度保全了天然活性物質。低溫奶最大限度地保全牛奶中的乳鐵蛋白、生物活性肽、低聚糖、乳礦物質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
科學顧問:
王加啟 劉亞清 吳勝軍
主編單位:
動物食物與營養政策中心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
參編單位:
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
中國奶協乳品營養與消費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