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一個超級敏感的尋找暗物質的實驗中,一個神秘的信號突然出現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可能真的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
今天,XENON1T暗物質實驗的科學家報告了在其探測介質中,與電子相互作用的粒子數據的搜索結果。他們發現了「過量」的證據。或者說,探測到的與探測器的相互作用,比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測的要更多。科學家們還不知道是什麼引起了這個信號,這可能是一個罕見但平凡的事件,也可能是其他一些未知物理現象的證據。
XENON1T是一項包含3.2噸氙元素的實驗,它被深埋在義大利納扎尼亞裡大薩索信息實驗室(INFN laboratory 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的一座山裡,該實驗室收集了從2016年至2018年的數據。該實驗一直在等待著幾乎不與物質發生作用的粒子,對氙核或其電子產生輕微撞擊,釋放出能被實驗牆上的傳感器探測到的微小閃光。
氙合作項目的科學家希望能揭開暗物質的真實身份,這種神秘物質的引力似乎就像是宇宙的腳手架,但我們現有的粒子物理學理論無法解釋它。到目前為止,實驗數據還沒有揭示任何新的物理現象。
但是,根據XENON1T網站今天發布的論文,從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的氙氣數據顯示,氙氣電子與低能量的相互作用意外地超出了285次,而不是預期的232次。
為此,物理學家們假設了各種可能的過量來源,用數據來檢驗他們的想法。他們發現了三個最有可能的來源:也許,是一種未被觀測到的名為「軸子」的理論粒子,在從太陽旅行後撞上了探測器;也許,是因為中微子粒子的一種稱為「磁矩」的屬性比之前預測的要高;再也許,科學家只是發現了一種無法解釋的背景輻射過程,即被稱為氚的氫同位素的衰變。只需將幾個氚原子灑入兩噸超純的氙氣中,就可以產生這個信號。
軸子是一種理論化的低質量粒子,旨在解決一個名為強CP問題的物理問題。該問題問的是,當你用帶有相反電荷的鏡像來替換被稱為夸克的亞原子粒子時,為什麼它們會遵循同樣的物理定律,儘管它們沒有理由必須這樣做。如果確實存在軸子,那麼科學家們預測,太陽會在其核心產生軸子,而我們也有可能在地球上探測到它們。軸子也被認為是解釋暗物質的罪魁禍首。
通過探測器的太陽軸看起來最類似於研究人員觀察到的信號,具有3.5-sigma的顯著性,這意味著觀察到的信號有99.98%的可能性不是由典型的物理過程引起的。 但是,將氚衰變作為另一個背景過程引入時,其重要性降低到2-sigma,或者說,典型的物理相互作用加上衰變的氚不會引起信號的可能性為95%。 過去,更多的數據可以輕鬆消除這種波動。 粒子物理學家力爭達到5-sigma的重要性,以便宣布這一發現。
其他物理學家對分析中的工作量和思想,以及檢測器的極高靈敏度印象深刻,但是,他們敦促對結果的解釋要保持謹慎。比如,西班牙扎爾戈薩大學的物理學家哈維爾·雷東多就表示,該信號看起來就像是太陽軸子穿過XENON1T。 但是,他說,如果太陽產生的假想軸子粒子能夠產生這種信號,那麼這意味著軸子與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要比今天的理論預測的更強。
這也表明,即使是我們的太陽,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符合最好的理論模型和實驗。氙氣實驗所暗示的太陽軸子特性,會導致太陽比天文學家預測的要更熱,產生的中微子比天文學家觀測到的要更多。為了能夠確定,這種現象確實是太陽軸子造成了過量,科學家希望能看到一個確鑿的證據,比如,太陽軸子出現在名為「太陽磁日射鏡」的專門實驗中。也許,還可能是其他一些未知的粒子引起了這個信號。
要找出信號的真正原因還將需要更多的工作,以及一系列類似的實驗。例如,南達科他州桑福德地下研究中心的LZ實驗和中國四川金平地下實驗室的PandaX,很可能都會進行自己的分析,看看是否能找到相同的信號。 XENON1T實驗也即將升級為XENONnT,將可以使用更多的液態氙,之後物理學家可以重複此分析。 XENONnT和太陽磁日射鏡應該能夠更輕鬆地發現並解釋該信號,如果該信號成立的話。
所以,這就是物理學的方式。有時,最有趣的信號位於實驗敏感度的最遠範圍,而發生的頻率不足以使物理學家斷言這一發現。儘管,我們所有人都希望這些信號最終成為宇宙中一些無法解釋的特徵,但有時,它們只是幾個討厭的放射性原子的普通衰變。目前,物理學家還不知道他們在看什麼。他們只能說這肯定很有趣。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