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靈敏的暗物質實驗探測到一些神秘的東西

2020-12-04 知新了了

近期,在一個超級敏感的尋找暗物質的實驗中,一個神秘的信號突然出現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科學家們認為他們可能真的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

今天,XENON1T暗物質實驗的科學家報告了在其探測介質中,與電子相互作用的粒子數據的搜索結果。他們發現了「過量」的證據。或者說,探測到的與探測器的相互作用,比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測的要更多。科學家們還不知道是什麼引起了這個信號,這可能是一個罕見但平凡的事件,也可能是其他一些未知物理現象的證據。

XENON1T是一項包含3.2噸氙元素的實驗,它被深埋在義大利納扎尼亞裡大薩索信息實驗室(INFN laboratory 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的一座山裡,該實驗室收集了從2016年至2018年的數據。該實驗一直在等待著幾乎不與物質發生作用的粒子,對氙核或其電子產生輕微撞擊,釋放出能被實驗牆上的傳感器探測到的微小閃光。

氙合作項目的科學家希望能揭開暗物質的真實身份,這種神秘物質的引力似乎就像是宇宙的腳手架,但我們現有的粒子物理學理論無法解釋它。到目前為止,實驗數據還沒有揭示任何新的物理現象。

但是,根據XENON1T網站今天發布的論文,從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的氙氣數據顯示,氙氣電子與低能量的相互作用意外地超出了285次,而不是預期的232次。

為此,物理學家們假設了各種可能的過量來源,用數據來檢驗他們的想法。他們發現了三個最有可能的來源:也許,是一種未被觀測到的名為「軸子」的理論粒子,在從太陽旅行後撞上了探測器;也許,是因為中微子粒子的一種稱為「磁矩」的屬性比之前預測的要高;再也許,科學家只是發現了一種無法解釋的背景輻射過程,即被稱為氚的氫同位素的衰變。只需將幾個氚原子灑入兩噸超純的氙氣中,就可以產生這個信號。

軸子是一種理論化的低質量粒子,旨在解決一個名為強CP問題的物理問題。該問題問的是,當你用帶有相反電荷的鏡像來替換被稱為夸克的亞原子粒子時,為什麼它們會遵循同樣的物理定律,儘管它們沒有理由必須這樣做。如果確實存在軸子,那麼科學家們預測,太陽會在其核心產生軸子,而我們也有可能在地球上探測到它們。軸子也被認為是解釋暗物質的罪魁禍首。

通過探測器的太陽軸看起來最類似於研究人員觀察到的信號,具有3.5-sigma的顯著性,這意味著觀察到的信號有99.98%的可能性不是由典型的物理過程引起的。 但是,將氚衰變作為另一個背景過程引入時,其重要性降低到2-sigma,或者說,典型的物理相互作用加上衰變的氚不會引起信號的可能性為95%。 過去,更多的數據可以輕鬆消除這種波動。 粒子物理學家力爭達到5-sigma的重要性,以便宣布這一發現。

其他物理學家對分析中的工作量和思想,以及檢測器的極高靈敏度印象深刻,但是,他們敦促對結果的解釋要保持謹慎。比如,西班牙扎爾戈薩大學的物理學家哈維爾·雷東多就表示,該信號看起來就像是太陽軸子穿過XENON1T。 但是,他說,如果太陽產生的假想軸子粒子能夠產生這種信號,那麼這意味著軸子與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要比今天的理論預測的更強。

這也表明,即使是我們的太陽,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符合最好的理論模型和實驗。氙氣實驗所暗示的太陽軸子特性,會導致太陽比天文學家預測的要更熱,產生的中微子比天文學家觀測到的要更多。為了能夠確定,這種現象確實是太陽軸子造成了過量,科學家希望能看到一個確鑿的證據,比如,太陽軸子出現在名為「太陽磁日射鏡」的專門實驗中。也許,還可能是其他一些未知的粒子引起了這個信號。

要找出信號的真正原因還將需要更多的工作,以及一系列類似的實驗。例如,南達科他州桑福德地下研究中心的LZ實驗和中國四川金平地下實驗室的PandaX,很可能都會進行自己的分析,看看是否能找到相同的信號。 XENON1T實驗也即將升級為XENONnT,將可以使用更多的液態氙,之後物理學家可以重複此分析。 XENONnT和太陽磁日射鏡應該能夠更輕鬆地發現並解釋該信號,如果該信號成立的話。

所以,這就是物理學的方式。有時,最有趣的信號位於實驗敏感度的最遠範圍,而發生的頻率不足以使物理學家斷言這一發現。儘管,我們所有人都希望這些信號最終成為宇宙中一些無法解釋的特徵,但有時,它們只是幾個討厭的放射性原子的普通衰變。目前,物理學家還不知道他們在看什麼。他們只能說這肯定很有趣。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關於我們探測暗物質的故事
    而事實上,這些星體的總質量只佔到宇宙總體的5%,剩下的95%是一些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物質組成。尋找暗物質,是2世紀最大的科學。今天介紹一下中國尋找暗物質的故事吧。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國為了早日找到這個神秘的傢伙,真可謂是「上天入地」雙管齊下。2015年末,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
  • 常進:科學家如何探測暗物質?
    在暗物質問題上,已經工作了五六年了,還沒有取得任何革命性的進步。對暗物質不同的模型,提出了一些限制,但是沒有根本性的找到暗物質粒子。第二種方法,在地下直接探測。即在地下直接探測暗物質粒子與普通原子核碰撞產生的信號。暗物質粒子和普通原子也許會存在碰撞,就像兩個小球碰撞一樣。
  • 暗物質探測另闢蹊徑:十億個微型擺錘充當傳感器
    ,而暗能量(一種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物質)佔據著主導地位,其次是暗物質。據美國「物理學組織」10月14日消息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尋找暗物質的新方法。在設計的實驗中,10億個毫米大小的擺錘將充當暗物質傳感器。這將是首個僅通過暗物質與可見物質之間引力相互作用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也是少數可搜尋超小質量暗物質粒子(質量相當於一粒鹽)的實驗之一,這是此前難以企及的量級。
  • 哈勃望遠鏡探測到暗物質的聚集團了嗎?
    中文簡介: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證據,證明有小團暗物質扭曲了來自遙遠類星體的光線。哈勃望遠鏡的新觀測結果提供了迄今最小的暗物質聚集團證據,有望進一步指導科學家尋找神秘物質。
  • 主流科學認為暗物質是構成宇宙質量85%的神秘物質,它存在嗎?
    在假設暗物質存在的前提下,科學家對於觀測到的天文學現象,能夠很好地加以解釋。暗物質是構成宇宙質量85%的神秘物質。 探測暗物質有哪些方法? 科學家們目前探測暗物質的主要方法可以被分為三種:加速器探測、間接探測和直接探測。
  • 主流科學認為暗物質是構成宇宙質量85%的神秘物質,它存在嗎?
    暗物質是構成宇宙質量85%的神秘物質。一種被廣泛接受的理論認為,組成暗物質的是「弱相互作用有質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 WIMP, 後文直接引用WIMP),也有一些其它假說,如軸子或惰性中微子等。要想證明暗物質的存在,科學家需要找到WIMP或軸子或惰性中微子。探測暗物質有哪些方法?
  • 另闢蹊徑探測暗物質:用十億個微型擺錘充當傳感器
    暗能量(一種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物質)佔據著主導地位,其次是暗物質。據美國「物理學組織」10月14日消息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尋找暗物質的新方法。在設計的實驗中,10億個毫米大小的擺錘將充當暗物質傳感器。這將是首個僅通過暗物質與可見物質之間引力相互作用來尋找暗物質的實驗,也是少數可搜尋超小質量暗物質粒子(質量相當於一粒鹽)的實驗之一,這是此前難以企及的量級。相關結果近日刊發在《物理評論D》雜誌上。
  • 暗物質衰變被排除為從附近星系探測到的神秘電磁信號的來源
    衰變的暗物質應該在銀河系中心周圍產生一個明亮和球形的X射線發射暈,當觀察到銀河系的空白區域時,這種光暈可以被探測到。信用:克里斯多福甜點,尼古拉斯·L·羅德,班傑明·R·薩夫迪,佐西亞·羅斯託米安(伯克利實驗室),根據費米大面積望遠鏡的數據繪製藝術作品。宇宙的百分之八十五是由暗物質組成的,但是我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
  • 「創作開運禮」什麼是暗物質?為什麼還沒有人發現它?
    宇宙中六分之五的東西似乎不見了,我們就是找不到。這些看不見的物質被稱為「暗物質」,科學家們通過一些世界上最大、最昂貴的實驗來尋找它。一次又一次,這些實驗空手而歸。最近,氙氣實驗的科學家們在經過9個月的搜索後,沒有找到他們想要的信號。氙氣實驗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液態氙氣。
  • 探測暗物質信號?究竟結果如何?路途坎坷
    在過去的十六年間,位於義大利的DAMA/LIBRA實驗組研究員們在暗物質探測器上觀測到了一個仍有爭議性的年度震蕩。這種變化只有在銀河系完全被暗物質之時出現。但除了美國的Co-GENT暗物質實驗,沒有任何其他的暗物質研究見過相似的變化。一位英國杜倫大學的物理學家提出了另一個假設:這種調製來自於中子。
  • 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為什麼要到天上去
    常進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首席科學家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以下內容為常進演講實錄:我叫常進,目前是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首席科學家。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空間探測暗物質粒子的一些情況。從太陽系的邊緣看地球,地球就像一顆太陽裡的浮塵。銀河系裡大概包含了一千億個這樣的太陽,當我們從銀河系裡看太陽的時候,它根本連浮塵都算不上,是一個點。
  • 如何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呢?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員及同事提出了一種尋找暗物質的新方法。暗物質是宇宙中的神秘物質,幾十年來一直未被發現。暗物質約佔宇宙的27%,而普通物質,比如構成恆星和行星的物質,僅佔宇宙的5%(一種叫做暗能量的神秘存在,佔了剩餘68%)。
  • 厲害了我的祖國,關於我國探測暗物質的故事
    而事實上,這些星體的總質量只佔到宇宙總體的5%,剩下的95%是一些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物質組成。尋找暗物質,是2世紀最大的科學。今天介紹一下中國尋找暗物質的故事吧。在我們所在能觀測的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這些物質能夠和光互動,能夠被光照亮或者發出光亮。但是光無法與暗物質互動,我們就無法直接觀測到它。不只對光態度高冷,在對待普通物質時,暗物質也是愛理不理。暗物質可以說是宇宙中所有物質裡最高冷的存在了吧。所以它對我們來說,就像一個幽靈。這也成為尋找暗物質最大的難點。
  • 這就是為什麼暗物質實驗沒有發現任何東西是毫無意義的
    這適用於各個星系內大小不一的恆星,一直到宇宙中最大的星系團、星系,除此之外,整個宇宙網絡都是如此。這個暗示很明顯,表明除了恆星之外還有別的東西在運行,但你可能不相信這東西會是新的物質。如果這就是我們只找出了這些,科學家也同樣不會相信!幸運的是,有大量的觀測數據,而當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考慮——只有暗物質假說才能解釋這些問題。
  • 新方法,尋找暗物質更直接了
    用宇宙學家的話來說,宇宙中的所有可見物質,就像是漂浮在充滿了暗物質的浩瀚海洋中的少數存在。這種說法其實非常形象,因為構建了行星和恆星等的普通物質其實只佔了宇宙的5%,,而神秘的暗物質則約佔據了27%。|圖片素材:NIST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暗物質。暗物質是一些有質量,且會產生引力的不可見粒子。我們之所以相信這些「隱形」粒子的存在,是因為正是它們所提供的額外引力,才使得宇宙中的星系不至於分崩離析。自暗物質自被預言以來,在幾十年間一直對我們維持其神秘面紗,我們始終無法探測到它們的身影。
  • 11個有關暗物質未解之謎:為你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如果暗物質由WIMP粒子構成,就應該無處不在,但無法被我們看見、也很難被探測到。那麼,我們為何連一丁點WIMP粒子都沒找到呢?雖然這類粒子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發生互動,但它們在宇宙中穿梭時,偶爾也會撞上一個質子或電子這樣的普通粒子。因此,科學家在地下開展了一次又一次用到大量普通粒子的實驗,避開外界的輻射幹擾,模擬暗物質粒子的撞擊過程。
  • 佔了宇宙85%的暗物質,為什麼就是找不到?強CP軸子或許是暗物質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科學家使用腔日光鏡和低噪聲約瑟夫森參數放大器,進行一項搜索看不見的軸子暗物質研究。空腔天文望遠鏡是一種靈敏的儀器,旨在探測和研究發光體或其他物理現象周圍的光暈。另一方面,約瑟夫森參量放大器是可以用來操縱微波光場量子態的技術工具。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這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探測研究邁出重要一步。「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範圍最寬、能量解析度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超過國際上所有同類探測器。它將在太空中開展高能電子及高能伽馬射線探測任務,探尋暗物質存在的證據,研究暗物質特性與空間分布規律。佔宇宙95%以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由萬有引力定律證實存在,卻從未被直接觀測到。
  • 3個優先級能否找到暗物質?如果暗物質太輕怎麼辦呢?
    低質量暗物質的討論已經從小型會議和研討會轉移到尋找暗物質總體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伯克利實驗室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憑藉其在暗物質理論、實驗、前沿探測器和目標研發方面的專長,將在這一新興的暗物質搜尋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 任重而道遠:尋找神秘暗物質的關鍵——超對稱粒子
    如果我們能看到的東西就是星系包含的所有物質的話,那麼那些星系就會散開來。這表明一些看不見的暗物質聚集在了星系當中,並通過引力將這些星系聚集在了一起。但是沒有一種已知的粒子可以解釋宇宙中的星系網絡。因此,大多數物理學家都認為宇宙中的暗物質是由我們從未見過的某種粒子(或多種粒子)構成的。實驗物理學家已經建造了許多探測器來試圖捕捉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