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善沒善報,惡沒惡報的因果關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關係
人們經常認為善沒善報,惡沒惡報,壞人享福,好人被壞人殘害,做好事被壞人碰瓷。關鍵是人們不懂什麼是善,什麼是因果關係。當人們看到食肉動物吃食草動物的時候,很多人會認為弱肉強食是自然法則,很多人會崇拜效法這種弱肉強食叢林法則。
-
人生痛苦的根源之二元對立
痛苦怎麼產生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美怎麼變成惡了呢?善怎麼變成不善了呢?是因為人對事物的判斷是建立在人為地將事物定義為美醜善惡,是從自己的觀念和認知上得出的。如果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和背景,美可能變為醜,善可能變為惡。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01、冰與火——北歐神話的混沌對立北歐的原始人,最初審視審視世界,就是通過眼前的自然現象一面是北極之光照耀極亮的冰雪世界,雪堆似的巨浪打擊著高聳的崖石和極圈的冰山,另一面短促夏季的藍天和碧海、長在的光明、植物的繁榮。寒冷和溫暖充滿強烈的對比,原始的冰島人認為世界就是冰與火的混合之世。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道德經的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惡從哪裡來:「善惡二元論」與「一元論」
我們要知道,這樣的問題無論在東方和西方都是源遠流長的經典問題,我們將它簡化以後得出來的問題就是「惡是從哪裡來的?」。傳統儒家的經典觀點是「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的天性都是善的,但不幸的是會發生「性相近,習相遠」的悲劇,原本善良的人在不良的環境裡會沾染不同程度的惡習。不得不說,這種觀點既很符合常識,也容易讓人理解。
-
樊神父第6課~天主實有~論天主,創造宇宙萬物~五路論證 第四路無限美善第五路四因【完】
我們又講了聖託馬斯阿奎納論證的第四路,從宇宙萬物的有限美善來推之證明天主的無限美善。我們上節課談到了從宇宙萬物的有限,來推知證明天主的無限,這路推理的方法是,凡是有限度的東西都是被限制者,首先人造物都是有限度的,人造物都是被限制者,那麼誰是限制者呢?就是造這個物的人。同樣的道理天然物的個體都是有限度的。整體也是有限度的。我們先談了宇宙萬物的個體。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話,是老子辯證法的思想精髓!
而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看到了這種現象,並說出了說出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樣的名言,真可謂是洞察人心的智者!「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句話出自《道德的》第二章的第一句話,我們先讀《道德經》的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
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
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01懷疑別人的善,是人性的惡,只能自食惡果一個朋友吐槽說,她自己掏心掏肺地對待娘家人,不僅是對自己的父母好,對哥嫂侄子侄女都一樣好,但是卻被人懷疑她別有用心,嫂子說她想分家產,甚至因此辱罵父母。
-
羅洛梅:敢於直面人性中的惡,其本身就是一種善
敢於直面人性中的惡,其本身亦是一種善。——羅洛·梅人所有的焦慮,都可以體現為一種焦慮,即死亡焦慮。——哲學詩畫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個體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內心的焦慮、空虛、孤獨等症狀愈發嚴重。科技進步了,物質豐富了,但人類的生存境遇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觀,甚至更加惡化。
-
《老子》第二章(上)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王陽明:人性本無善惡,為善去惡是格物
如果談到人性善惡的哲學問題,不得不提到明朝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善」、「惡」,都是人意念造作的價值觀。人為的造作,不該用來規範自然之物。此之為「有善有惡意之動」。
-
老子為什麼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注釋】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惡,不美,即醜。
-
宇宙的創造者是否在宇宙中隱藏了什麼信息?
宇宙的創造者是否在宇宙中為智慧生命留下了隱藏的信息?一些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尋找這些信息,很遺憾地是,截止目前,他們還沒有找到它。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所有廣告牌中,宇宙微波背景(CMB)」上搜索信息的嘗試都失敗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在整個宇宙空間都能看到。
-
高維意識:三生萬物-生命本質的力量
隨著意識頻率的提升,在不同的意識裡,我們將看見關於三生萬物的不同的面向及意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三生萬物吧。三生萬物,符合這三次元的立體世界。一代表點、二代表線、三代表面;各種面構成了這複雜繽紛的立體世界。
-
尊重自己和他人:超越二元對立
他會標榜自己,「我就是對的,我就是善的,我就是好的。那個跟我對立的人,沒有捧我場的人,還在那裡批評我的人,就是壞人。」真正很多為他好的人會被他認為是壞人,真正很多幫助他的人會被他瞧不起。那一種虛妄分別心起之後,你的世界、你的內心形成很醜,你把世界也形成很醜,但是當事人不知道。從自我出發去界定,就會這樣。你會把一個真正的淨土、真正美好的世界變成醜陋的世界。
-
05帛書《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提示:[論道] 道是宇宙的本源 陰陽對立統一 守恆 [論德] 損抑均衡 [修身] 守柔【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眾生均蘊含著對立統一的陰陽二氣,在陰陽二氣的激蕩作用下 達到和諧的狀態。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生必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做一個善良的人,永遠不會錯。這世界上,如果沒有了善良,就沒有了溫暖和美好,善良的人,用自己的愛心,給這個世界帶來震撼和感動,讓我們相信人間有真情。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做一個善良的人,才會心安理得,白天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門。一念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一念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善良的人,自助而後天助,鬼神佑護,一生平安吉祥。
-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進化論角度分析人性善與惡根源是如何產生的
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如果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那麼人最初也只是動物屬性或本能,無所謂善惡。人性惡源於人類的自私和貪婪,欲望是無窮的。我覺得人類自私和貪婪開始於人類使用鹽醃肉,因為人類再也不用天天去打獵,於是有時間思想問題,於是人類更聰明,於是人類開始種糧食,糧食是可以儲存起來過冬的,於是人類有了更多的私有財產,於是人類走向了欲望的深淵,不能自拔。
-
給達爾文進化論出難題:善是進化的動力嗎?
人性該趨善還是該趨惡?不可無視這個矛盾的存在,因為它已經撕裂了我們的生活。善惡之別,正邪之分將人性空間變成了戰場,人性之戰在每個人的意識空間和心靈空間裡展開,善惡的取捨涉及生活的根本立場,因此人性的存在非常複雜又非常矛盾,生存邏輯和人的情感需要成為對立的關係,也就是要活還是要愛,成了人的艱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