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帛書《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020-11-29 潯陽野老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

提示:[論道] 道是宇宙的本源 陰陽對立統一 守恆 [論德] 損抑均衡 [修身] 守柔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榖[gǔ],而王公以自名也。

物或損之而[néng]益,益之而[néng]損。

故人之所教[jiāo],亦我而[néng]教[jiāo]人。

故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學父。

05帛書《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01:48來自潯陽野老

【直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孕育了太一;太一化生了陰陽;陰陽交合而形成了天、地與水;天、地、水的相互作用就產生了生命。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眾生均蘊含著對立統一的陰陽二氣,在陰陽二氣的激蕩作用下 達到和諧的狀態。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

人們最忌諱的就是孤、寡、不榖,但王公卻用這些名字來稱呼自己。

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所以一切事物,倘若減損的同時也能夠增益,增益的同時也能夠減損。

故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

所以,別人給我的同時,我也能給別人。

故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學父。

過於勇猛的人不得善終。我秉承這些為可效法的道。

帛書《老子》第42章所在位置

【概義】

道是獨立而不改的,道的運行 處於總體均衡的狀態。但這種均衡不是絕對平衡,絕對平衡就會處於靜止,和諧是一種動態的均衡,這就是太一,是陰陽動態和諧的狀態,也就是玄的狀態,是陰陽一體不可分的動態整體;太一化生了陰陽,陰陽交合而形成了天、地與水。天、地、水的相互作用就產生了生命。眾生均蘊含著對立統一的陰陽二炁[qì],在陰陽二炁的激蕩作用下 實現動態的和諧狀態。打破了和諧就會失去平衡,導致衰敗的死亡。善道者就是善於駕馭這種動態的和諧,使之達到平衡。

人們所最忌諱稱謂,就是孤、寡、不榖,但王公卻用這些名字來稱呼自己。其核心意涵就是要通過減損來實現動態的和諧。

總的來說,就是倘若一個事物減損的同時也能夠增益,增益的同時也能夠減損。這個道理對應於實踐當中,別人給予我的同時,我也在給別人。我付出的同時也就是在收穫,我強大的同時也就是在自我削減。金人銘中有「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的名言,其道理就是過於逞強的同時,往往樹敵過多,其實也就是在減損自己,必然不得善終。你越是好勝,其實也就是你自己在樹立敵人。

根本的道理就在於,世界的動態的和諧,我秉承這個原理為可以效法的道,讓我為政做人能夠圓融無礙。

查看更多《老子》其他章節請點擊以下連結:

02帛書《老子》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硌硌若石

03帛書《老子》上士聞道,堇而行之

04帛書《老子》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難免穿鑿形聲,競逐新意,亂真越理之嫌,粗有發明,附諸其末。

1、「一」就是「玄」的狀態,包含著陰陽未分的無終無始的整體狀態。

2、「二」即陰陽。

3、「三」是天、地、水,理論來源自《太一生水》。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生二,生三,生萬物。

5、「負陰抱陽」是互文,等同於負陽抱陰。

6、「衝」是湧搖,不是虛。

7、「惡」不是討厭,而是忌諱。

8、「損」是減損;「益」是增益。

9、「而」在這裡不是連詞,讀néng,通能,是能的意思。

10、「故人之所教」不是古,雖然故通古,高明老師顯然沒有讀懂這句話的意思,以為是古人,此處應該為故,所以的意思。

11、「教」不是教學,與教學無關,讀jiāo 是給的意思,滬語中尚存此用法。

12、「將」不是將要,而是遵奉、秉承的意思。

13、「學」不是學習,而是效仿、效法。

14、「父」是指萬物化生之本,即道的和諧均衡。

本章帛書《老子》與王本《道德經》不同計13字(因轉換為簡體字,不能完全呈現,敬請諒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我而教強梁者不得其死,將以為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可參考的解釋,如無註明,則出自《漢語大詞典》

生】1. 生育;養育。2. 滋生;產生。3. 出生。17. 指出產。第11090頁

負】2. 承受;擔負。5. 抱持。6. 抱有;享有。第14030頁

陰】38.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貫通物質和人事的兩個對立面之一。跟「陽」相對。第16377頁

抱】4. 藏;心裡存有;持守。第8472頁

陽】32.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物質和人事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與「陰」相對。如天、火、暑是陽,地、水、寒是陰。第16423頁

衝】1. 湧搖。《說文水部》:「衝,湧繇也。」 段玉裁註:「繇、搖,古今字。湧,上湧也;搖,旁搖也。」

衝氣】1. 指陰陽兩氣互相激蕩。2. 指陰陽二氣互相衝擊而產生的中和之氣。第7423頁

和】2. 和諧,協調。3. 適中;恰到好處。5. 和睦;融洽。5. 和睦;融洽。9. 調和;調治;調適。第3671頁

惡】5. 忌諱。第10095頁

孤】1. 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17. 古代諸侯君王的自稱。第5281頁

寡】8. 孤獨;孤單。11. 古代王侯的謙稱。第4995頁

不穀】1.不得養;不得相養。2. 不善。古代王侯自稱的謙詞。第466頁

王公】1. 天子與諸侯。2. 被封為王爵和公爵者。亦泛指達官貴人。第5523頁

自名】1. 自稱;自命。第12468頁

物】3. 泛指萬物。4. 與「我」相對的他物。5. 指具體的或個別的物品。7. 事務,事情。第8232頁

或】3. 代詞。代事物。有的;有些;有時。8. 連詞。表示選擇或列舉。9. 連詞。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第6669頁

損】1. 減少。7. 降抑;克制。第8783頁

而néng】通「能」。1. 能夠。第11930頁

益】4. 增加。7. 進益;長進。第11024頁

所】19. 助詞。表示結構。與動詞相結合組成名詞性詞組。第9951頁

教】jiāo 3. 猶給。第6900頁

亦】2. 副詞。也;也是。第2070頁

強良】強梁 1. 強勁有力;勇武。第5210頁

不得其死】不得善終。第443頁

將】7. 遵奉;秉承。10. 順從;隨從。第10408頁

以為】2. 作為,用作。3.「以之為」的省略形式。猶言讓他(她)做,把它作為。第1092頁

學】3. 效法,模仿。第5309頁

父】6. 指萬物化生之本。參見「父母」。第9099頁

轉載請註明出處,如用於商業盈利目的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道德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佛、道、基督教中如何解讀
    道德經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分別指的是什麼?NO1:西方基督教聖經《創世記》中首句:【創1:1】 起初,神創造天地。聖經上面開宗明義的指出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主。而在《約翰福音》中首句:【約1: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主耶穌(道)的存在並沒有起頭,是從亙古直到永遠的。
  • 黑格爾邏輯學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想我還沒有資格在這裡這樣說,因為我所了解的僅僅是皮毛,但是在我的發現中,確實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描述黑格爾的邏輯學十分之恰當,我們現在來展開敘述下。黑格爾思想中「三」的重要性黑格爾思想大體分為三大部分:邏輯哲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 從信息的複製和變異談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老子的「三生萬物」
    老子的《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是信息通過複製加變異,形成了多樣新的信息,而後不停如此形成了萬物。這與進化論有異曲同工之妙。《道德經》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按正常的理解,應該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怎麼會到二以後變成三了呢?況且《易經》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和老子的思想在此有點差別。其實古人經常用「三」來表示多,道德經中的多並不是我們理解中的「多」,如果那樣萬物已經表示多的含義了,沒必要寫出一個三,道德經中的多是多樣性的多。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宗教認為萬物起於上帝、起於真主,神話認為萬物起於混沌、起於蒙昧。扒開眾多古老的宇宙觀,我們發現老子用神奇的數字密碼給了這個千古難題以最超前、最可續的解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來聖賢的哲學之道在精不在多,在簡不在繁。
  • 爐石傳說:哈加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崛起吧!元素薩!
    那麼我們就開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吧!火羽精靈X2可以獲得4張法術牌,火巖元素X2可以獲得6張法術牌,卡利莫斯的僕從X2可以獲得4張法術牌,合計14張法術牌。薩滿新職業卡女巫的學徒1費0/1帶嘲諷,戰吼是隨機拿一張薩滿法術卡入手牌。在薩滿變身女巫後,穩定拿2張法術卡。兩個女巫的學徒就是4張法術卡。
  • 老子一氣化三清,化出了三個人,這三人都是誰呢?
    而其中老子一氣化三清,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點。  (一)一氣化三清  在談論道教神系的演變與發展時,人們往往會用一句「老子一氣化三清」來加以概括。然則這一說法出現甚晚,始見於《封神演義》。其書第七十七回《老子一氣化三清》中曰:「一氣三清勢更奇,壺中妙法貫須弭。移來一本還生我,運去分身莫浪疑。」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竟然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道德經》就會發現,原來早在2500年前的老子,就已經對於宇宙起源進行了最為超前的解釋,而且最連續、最有價值。《道德經》在書中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別樣的宇宙起源觀念。
  •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會不會是老子已經想到了維度空間?
    2020-11-23 16:57:24 來源: 看黃山的壯麗 舉報   道生一
  • 陰陽生萬物,還是「和」生萬物?一篇文章說明白道家宇宙觀
    《老子》第四十二章開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後的「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是對前面幾句話的具體化闡釋,是對「三生萬物」的「萬物」之不斷再生繁衍過程及狀態之描述。向陽,是萬物之本能本性。這說明老子觀察事物極其精細,用詞十分精當。這一句,也是老子對「二」的解釋。他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的「二」,指的是「陰陽」,而不是《易》所說的「太極生兩儀」的「天地」。其實,天地也是陰陽二氣和合而成。《說文》曰:「沖,湧繇(通搖)也。」「沖氣」,並不是指的一種氣體,而是指陰陽二氣鼓蕩、湧搖相沖。沖作動詞。
  • 到底是先有公雞還是先有母雞,老子和《聖經》早已告訴我們了
    到底是先有公雞還是先有母雞,老子和《聖經》早已告訴我們了先有公雞還是先有母雞,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人們爭論不休。有人說:」沒有蛋,哪來的雞,「有人說:」沒有雞,哪來的蛋。「有人說:」先有雞,「有人說:」先有蛋「。到底是怎麼回事?
  • 從《流浪地球》,看《老子》的「道"
    《老子》中「道」,既是指世界的統一原理,又是世界的發展原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顯然不是物質,而是一個精神性的,它先於天地而存在,是萬物的根本、宗主;它不依靠外來的力量,不停地循環運動著。
  • 45帛書《老子》第一章 老子不玩「捉迷藏」
    帛書原文: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我的理解:無或未被認知時,是萬物之開始前的狀態。被認知之後,是萬物所遵循的本源。第二個玄是指宇宙的本體,即道,即一。在老子生活的年代,玄的寫法為「8」,是一股絲一正一反,無終無始,陰陽一體且不可分的狀態,玄德,玄同,玄牝,玄達也都是取這個意思,這樣也就全部貫通了。老子在42章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也就是「道生一」、「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那種狀態,也就是陰陽和合的狀態。
  • 老子《道德經》中的宇宙生成論,暗含了構建多維空間的秘密?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時代,一位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寫出了一部《道德經》,在這本書的第四十二章,老子寫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說,這是中國古人最富含哲理的宇宙生成論。老子所說的一、二、三,是指「道」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創造宇宙萬物的過程。從表面上看,老子這句話的哲學性要勝過科學性,所以也幾乎沒有科學家會用心去解讀中國古人的這句話。
  • 老子的三觀是什麼?|楊鵬評點史記人物
    老子的創世論宇宙觀講完這個背景,我們來分析一下老子的三觀,他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治理觀。我們以《道德經》四十二章的幾句話開始,四十二章上說:「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講的是宇宙萬物的來源及宇宙萬物的基本運行秩序,這是宇宙觀。我們先看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還原真實《道德經》,從帛書《老子》開始(四)
    本文接前篇繼續整理注釋,《道德經》今本第四十章(註:今本第四十章與第四十一章順序顛倒,經研究,帛書《老子》順序正確),帛書《老子》第四章如下:甲本:【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乙本: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 老子的道本體論及其方法論意義
    對於這個命題,筆者覺得似乎可以作這樣的論證:既然「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可以視為宇宙生成論的命題,那麼就等於說天下萬物是由「有」生的,而「有」是由「無」所生的。其實,這是一個假命題,因為世界上有的只是千差萬別的具體事物,「有」只是對這些具體事物的抽象,因而「有」並非現實的存在,它何以能生萬物呢?
  • 老子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無」究竟是什麼意思?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無」意思是陰陽,不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存在的意思。老子這個老祖宗啊,就是擔心後輩們看不懂《道德經》,在《道德經》中不厭其煩的,翻來覆去的講解「道」,「有」,「無」這些個概念,真的是,太難為他老人家了。
  • 帛書《老子》被破譯:還原一個科學有為的老子
    《帛書<老子>破譯報告·上部·道論》一書作者肖鋼(左)做客「青少年國學大講堂」,講述《不一樣的老子》。首講嘉賓、《帛書<老子>破譯報告·上部·道論》一書作者肖鋼做出上述表示。
  • 甘肅學者新解《周易》《老子》 論述宇宙萬物起源
    甘肅學者王鳳顯潛心研究中國特有東方哲學經典名著《周易》、《老子》40餘年。王鳳顯18日接受記者採訪稱,他解讀發現,中國2500多年前的先哲聖賢,對宇宙天體的產生過程早有論述,詳盡解釋了宇宙天地萬物產生的起源。   18日,甘肅華夏易經研究院首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 一位德國哲學家眼中的老子:《道德經》可以用網際網路思維解讀
    中國讀者對《道德經》中的話語如數家珍,「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上善若水」等無不融入了我們的彝倫日用。義大利語版《道德經》21世紀以來,隨著中華民族復興於東方,這部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哲學經典,在世界的另一端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視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