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佛、道、基督教中如何解讀

2021-01-15 菩提西遊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中國道家學說的書籍雖然在中國日漸式微,與之相反的卻是,在西方國家掀起來一場道家熱潮。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此時已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道德經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分別指的是什麼?

NO1:西方基督教

聖經《創世記》中首句:【創1:1】 起初,神創造天地。聖經上面開宗明義的指出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主。

而在《約翰福音》中首句:【約1: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主耶穌(道)的存在並沒有起頭,是從亙古直到永遠的。

在基督教徒眼裡,道德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個演變路徑。

三生萬物中的三,可以解釋為新物種,這新物種根據二生三的模式,蝴蝶效應般的無窮變化,最終衍生出了萬物。

上帝是一,亞當夏娃為二,亞當和夏娃的孩子為三,然後不斷繁衍就是萬物,萬物自有神性,也是就是一,一代表創造的屬性,屬於神性。

NO2:佛教

道家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實際上就是佛教的萬法歸一。

在佛教眼裡道就是靈性的本源,就是佛家講的本源自性,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無形無相,無名無狀。

他們認為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道為零,為萬物之大本。無形無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本不可說,強名曰道。念之未生謂一,一念初發則心生,心生則陰陽判,機緣一到,則可生物。

NO3:道教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實際就是變化。

道的第一次的變化衍生出了陰陽兩儀,第一次變化導致發生第二次變化,這個變化衍生出了老陰、老陽、少陰、少陽。

第二次變化導致引起了第三次變化,生出了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第三次變化緊接著引起了蝴蝶效應般的無窮變化,最終衍生出了萬物。

相關焦點

  • 05帛書《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提示:[論道] 道是宇宙的本源 陰陽對立統一 守恆 [論德] 損抑均衡 [修身] 守柔【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 黑格爾邏輯學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我想我還沒有資格在這裡這樣說,因為我所了解的僅僅是皮毛,但是在我的發現中,確實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描述黑格爾的邏輯學十分之恰當,我們現在來展開敘述下。黑格爾思想中「三」的重要性黑格爾思想大體分為三大部分:邏輯哲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 爐石傳說:哈加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崛起吧!元素薩!
    那麼我們就開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吧!火羽精靈X2可以獲得4張法術牌,火巖元素X2可以獲得6張法術牌,卡利莫斯的僕從X2可以獲得4張法術牌,合計14張法術牌。薩滿新職業卡女巫的學徒1費0/1帶嘲諷,戰吼是隨機拿一張薩滿法術卡入手牌。在薩滿變身女巫後,穩定拿2張法術卡。兩個女巫的學徒就是4張法術卡。
  • 道德經的「道」是什麼意思?聽王蒙談論孔孟老莊,以及人生哲學
    至於成名的王蒙老師,他們80多歲的準確解讀更像是一杯清香茶。茶水跌宕起伏,人生也跌宕起伏,但喝了一杯之後,嘴裡已經餘香。說到孔子,他離我們有多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不僅用於背誦考試,而且孔子不是老夫子的刻板印象,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他,認真思考,我們才能體會到《論語》中的智慧。因為《論語》太理想化了,王蒙老師也指出這是坦率和現實的。
  • 老子《道德經》中的宇宙生成論,暗含了構建多維空間的秘密?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時代,一位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寫出了一部《道德經》,在這本書的第四十二章,老子寫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說,這是中國古人最富含哲理的宇宙生成論。老子所說的一、二、三,是指「道」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創造宇宙萬物的過程。從表面上看,老子這句話的哲學性要勝過科學性,所以也幾乎沒有科學家會用心去解讀中國古人的這句話。
  • 道德經的「道」是什麼意思?聽王蒙講孔孟老莊,也講人生哲學
    話雖如此,但文言文的生疏和生僻,跨越時代產生的溝通代溝,還有關注點之間的落差等因素,讓我們在啃《論語》、《道德經》等原著的時候,難免有些許的距離感。特別是人生經歷尚少,未曾體驗過生活不易的少年時代,直接讀和記,體驗感其實非常差。
  • 從信息的複製和變異談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老子的「三生萬物」
    老子的《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是信息通過複製加變異,形成了多樣新的信息,而後不停如此形成了萬物。這與進化論有異曲同工之妙。《道德經》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按正常的理解,應該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四、四生萬物,怎麼會到二以後變成三了呢?況且《易經》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和老子的思想在此有點差別。其實古人經常用「三」來表示多,道德經中的多並不是我們理解中的「多」,如果那樣萬物已經表示多的含義了,沒必要寫出一個三,道德經中的多是多樣性的多。
  • 《道德經》中的「三」,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
    「三」的生生之理 《道德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 三 」的內涵在宇宙中充滿著無比深邃的智慧與力量!如「 三生有幸 」、「 三千大千世界 」、「 三十三重天 」,還有人們常說的「 舉頭三尺有神明 」…… 這個「 三尺 」就是比喻三界 —— 宇宙有三界,所以這個世界無處不是運用「 三 」的生生之理。「 二生三 」,是正確認識宇宙萬物的整體觀和處理事物平衡的方法論。
  • 《道德經》裡所講的道究竟是什麼
    《道德經》在我國流傳了幾千年,歷史以來對它的研究從來都是趨之若鶩。除了平頭百姓,那些真正想要修道得道的人,更是將整副身心投入進去,想要最終得到一個結果--得道升仙。歷史上關於得道的人記述的也不算少。今天,讓雲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道德經》裡所講的「道」究竟是什麼。
  • 老子《道德經》中的自然界五大規律
    老子的《道德經》通篇都是對自然界、人生和社會規律的總結。人們認識自然界和社會的最終目標就是要掌握它們變化的規律。如果自己把自然界和社會的規律瞭然於胸,就可以面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變化時從容應對,而不會慌亂。
  • 為什麼教科書裡很少講《道德經》,社會也不提倡老莊思想?
    為什麼教科書裡很少講《道德經》,社會也不提倡老莊思想?《道德經》對我國的文化有何影響?《道德經》又稱老子五千言,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思想是高深的唯物主義觀點,也是辯證的哲學理論。對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而《道德經》又被稱為萬經之王。其實不僅是教科書,就連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道德經的影子,只是很少有大片段的描述罷了。
  • 如何通過《道德經》正確理解氣的概念?
    既然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那麼我們相信可以從萬經之王的《道德經》中尋找到答案。衝氣(和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德經一即是道,為虛無之氣,二為陰陽,一、二合而為三,從而生出了萬物,這個大家都清楚,是老子提出的宇宙生成論。「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 一位德國哲學家眼中的老子:《道德經》可以用網際網路思維解讀
    中國讀者對《道德經》中的話語如數家珍,「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上善若水」等無不融入了我們的彝倫日用。義大利語版《道德經》21世紀以來,隨著中華民族復興於東方,這部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哲學經典,在世界的另一端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視和追捧。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扒開眾多古老的宇宙觀,我們發現老子用神奇的數字密碼給了這個千古難題以最超前、最可續的解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來聖賢的哲學之道在精不在多,在簡不在繁。老子以一、二、三的遊戲串起了道與萬物,冷眼看來,事物演變過程明明白白,初始與歸結朦朧泛泛。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三生萬物」,原來我們都想錯了,這才是正解
    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道家的典型哲學觀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宇宙中萬物都是從一開始,量變引起質變形成二,隨著進化形成新的物質三,三生萬物。從《人類進化史》和《霍金的宇宙》二書中,我們就很容易理解道家的這一哲學觀點。
  • 四大常數之一的費根鮑姆常數,揭示了三生萬物的道理
    現在很多國人對祖先留下的東西不自信,認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國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科學知識,如果你告訴他中醫他說是玄學、你說易經他說算卦的書,你說道德經,他說是宗教,你說山海經、淮南子、墨子等等,他又說是無稽之談,最後你說各種農書、算經、天文曆法他又說有什麼成就呢?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竟然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道德經》就會發現,原來早在2500年前的老子,就已經對於宇宙起源進行了最為超前的解釋,而且最連續、最有價值。《道德經》在書中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別樣的宇宙起源觀念。
  • 《道德經》:「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道德經》:「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譯:都知道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道理,但是沒有誰能做得到。剛與柔的關係很複雜,只能說剛柔各有其用,少林與太極各有妙處,軟功與硬功各有所長。所謂時間萬物講究陰陽平衡,就如《易經》中所講,就很好地詮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讀《道德經》,雖以我的水平都是你是淺知,但也明白了,書中底層邏輯相通。也找到了能讓我讀下去古典著作都點!萬事萬物,沒有絕對都好和壞!
  • 讀《道德經》:領導者如何「反熵增」
    1943年,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集大成者薛丁格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萬物都趨向從有序到無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過不斷抵消其生活中產生的正熵,使自己維持在一個穩定而低的熵水平。生命以負熵為生!」  一年後,他根據這次演講的內容出版了《生命是什麼》一書,順便為生物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死物不會吃東西。
  • 黑格爾哲學與老子道德經
    第三階段是精神階段,絕對精神又否定自然界,先後表現為主觀精神(個人意識)、客觀精神(法、道德、倫理等社會意識)和絕對精神,又返回到自身。老---道生一(無),一生二(有,可以被感知),二生三(被感知出的識--精神),三生萬物(識-精神---對世界的重新認識)。黑---黑格爾回答說,這就需要精神通過正———反———合的辯證法運動,從而分階段地把種種事物實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