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中國道家學說的書籍雖然在中國日漸式微,與之相反的卻是,在西方國家掀起來一場道家熱潮。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此時已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道德經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分別指的是什麼?
NO1:西方基督教
聖經《創世記》中首句:【創1:1】 起初,神創造天地。聖經上面開宗明義的指出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主。
而在《約翰福音》中首句:【約1: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主耶穌(道)的存在並沒有起頭,是從亙古直到永遠的。
在基督教徒眼裡,道德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個演變路徑。
三生萬物中的三,可以解釋為新物種,這新物種根據二生三的模式,蝴蝶效應般的無窮變化,最終衍生出了萬物。
上帝是一,亞當夏娃為二,亞當和夏娃的孩子為三,然後不斷繁衍就是萬物,萬物自有神性,也是就是一,一代表創造的屬性,屬於神性。
NO2:佛教
道家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實際上就是佛教的萬法歸一。
在佛教眼裡道就是靈性的本源,就是佛家講的本源自性,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無形無相,無名無狀。
他們認為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道為零,為萬物之大本。無形無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本不可說,強名曰道。念之未生謂一,一念初發則心生,心生則陰陽判,機緣一到,則可生物。
NO3:道教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實際就是變化。
道的第一次的變化衍生出了陰陽兩儀,第一次變化導致發生第二次變化,這個變化衍生出了老陰、老陽、少陰、少陽。
第二次變化導致引起了第三次變化,生出了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第三次變化緊接著引起了蝴蝶效應般的無窮變化,最終衍生出了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