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或成全球變暖「幫兇」?專家進行實驗,它可釋放溫室氣體!

2021-01-15 80後的科技

這些年來人類對於自然界的索取永無止境。人類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因此自然界也向人類開展了報復,全球變暖、白色汙染以及多變的天氣現象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全球變暖是大趨勢,科學家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南北兩極也許會出現冰川融化的現象,到時候會淹沒人類的居住地。我們都知道全球變暖是由於溫室氣體的排放造成的,而科學家在最近的研究中表示,塑料垃圾竟然也是溫室氣體的來源!

塑料與光產生作用釋放甲烷

科學家為了驗證這個說法,提取了人類生活中常見的塑料產品成分,看能否從中提取到溫室氣體。經過多方測試後發現這些塑料都會釋放甲烷。我們都知道甲烷是溫室氣體的一種,這些塑料產品在陽光下堆積的越久,與光產生作用後釋放的甲烷就更多。塑料是不可分解的,因此如果這個現象長此以往的下去,那麼勢必會加快全球變暖的腳步,對人類的生存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當然科學家也明確表示,塑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只佔全球變暖形勢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由於人類工業生產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的,但白色汙染也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塑料對於生態環境是極大的破壞

隨著快餐行業和外賣行業的興起,人類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便利,其中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盒都是白色汙染的主要來源。在垃圾分類還沒有實施的時候,某些地區會把人類創造的生活垃圾都堆到海裡面,海洋就成為了人類垃圾的回收站,這便打破了海洋生態環境的平衡,因此一系列的自然災害便接踵而來。

海洋是非常廣袤浩瀚的,在海底深處有無數的海洋生物,它們本來會在海底無憂無慮的生存,但是由於人類垃圾的排放打破了它們的生態環境,因此不得不尋找其他的居住地,在遷徙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生物因為環境不適而死亡。曾經科學家曾在海洋深處發現了一種生物,但這種生物體內卻含有塑料碎片,沒想到連海洋7000米的深底都遭了殃。

科學家發現了塑料中的溫室氣體成分,對於人類生存的現狀敲響了警鐘,所以我國也開展了垃圾分類行動,爭取可以從人類自身出發,改善地球環境。溫室氣體影響的不僅僅是自然。更是對於人類的未來提出了挑戰。如果人類不約束自己的行為,那麼最終會隨著地球而消亡。關於這個情況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溫室效應,作為幫兇的它,有可能變成氣候拯救者?
    但是隨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地球越來越暖和,溫室效應也越來越強烈了。使用空調的副作用?其實,空調製造出來的二氧化碳確實對全球變暖有很大的影響。全球的氣溫變得越來越高,導致空調的需求量也在暴增。當然,全球變暖並不僅僅只是因為空調增多的影響,但是如此的惡性循環,氣候的惡化是在所難免的。
  • 科技|當心,你手中的塑膠袋在釋放溫室氣體
    圖片來源於網絡全球變暖、冰川消融以及各種惡劣天氣的產生,都或多或少的與溫室氣體存在一定的聯繫。與此同時,糧食作物也慘遭溫室氣體的「毒手」,因為吸收過多的二氧化碳導致營養嚴重流失。甲烷是影響最大的一種溫室氣體,而乙烯則會導致大氣中一氧化碳的形成,繼而一氧化碳會轉變為二氧化碳。陽光會觸發塑料的分解並且釋放溫室氣體,一旦塑料開始分解溫室氣體,那麼陽光可能就不是必需的反應條件,也就是說塑料一旦開始釋放溫室氣體,那麼它將「夜以繼日」的釋放溫室氣體。
  • 全球變暖即將再提速?英國專家警告:溫室氣體「正反饋」啟動!
    我們地球的氣候正變得越來越溫暖,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關於變暖的原因,科學家們至今仍然有不少說法。現在來自英國生態與水文中心的新研究發現,地球上的溼地和永久凍土正帶來巨量的天然溫室氣體排放,這使得人類需要更努力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才能夠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 牲畜釋放的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15%,佔比最重是奶牛!
    關注一則最新消息,科學家稱全球變暖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奶牛放屁!目前全球各國科學家進入到了緊張的討論中,對全球變暖真是世界一大難題,不過真的要怪奶牛嗎?你還別說這跟奶牛的氣體排放真的有關係的。
  • 溫室氣體最大元兇變城市垃圾?化石燃燒被推翻,全球變暖誰負責?
    全球變暖一直是環境問題中人們最關注的話題,尤其是2020年這一年的發生的事情,更讓人們對全球變暖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化石燃料的燃燒一直是溫室氣體產生的最大元兇,然而,這一論斷卻不斷被新的研究所打破。
  • 溫室效應「幫兇」——灰巖的利用
    溫室效應「幫兇」——灰巖的利用溫室效應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作用類似於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地球大氣中起溫室作用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其中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濃度最高、影響最大。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導致地球目前長期處於變暖的趨勢中,背後重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燒。
  • 溫室氣體零排放也不能阻止全球變暖
    很多人認為溫室氣體零排放就能阻止全球變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近日,挪威研究人員對1850年至2500年全球氣候進行了模擬,發現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又一溫室氣體元兇被揪出!全球變暖誰該負責?我們真得認真思考
    全球變暖一直是環境問題中人們最關注的話題,尤其是2020年這一年的發生的事情,更讓人們對全球變暖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化石燃料的燃燒一直是溫室氣體產生的最大元兇,然而,這一論斷卻不斷被新的研究所打破。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僅僅停止排放可能不再足以阻止全球變暖。最新研究認為,現在是投資積極的碳捕獲的時候了。  根據近日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關於1850年至2500年之間全球氣候覆雜性的簡化模型,即使人類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減少到零,全球溫度仍可能在之後的幾個世紀裡繼續上升。
  • 又一溫室氣體元兇被揪出!全球變暖誰該負責?我們真得認真思考
    全球變暖一直是環境問題中人們最關注的話題,尤其是2020年這一年的發生的事情,更讓人們對全球變暖引發的各種次生災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化石燃料的燃燒一直是溫室氣體產生的最大元兇,然而,這一論斷卻不斷被新的研究所打破。
  • 韓國專家猜測遭遇強降雨與全球變暖有關,其實還和這個氣體有關
    但全球變暖會改變全球大氣環流形勢,通過海洋和大氣、陸地和大氣的相互作用影響到局地的氣候,並導致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強。是誰在影響全球變暖?經過對網絡資料的搜集,影響全球變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即太陽活動,有專家認為現在氣候變暖跟太陽周期有關;雲量減少,太陽活動的變化像蝴蝶的翅膀,改變著周遭的一切,比如會改變地球上空的雲量,這樣就會放大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從而影響氣候變化;溫室氣體,全球變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溫室效應,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出現了溫室效應
  • 永久凍土融化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對氣候的影響可以減弱嗎?
    泥炭地橫跨北半球的廣大地區,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受此影響,這將導致溫室氣體釋放量比之前估計的高30%~50%。永凍層(permafrost)又稱永久凍土或多年凍土層,是指持續多年凍結的土石層。可分為兩層,上層是冰融層,下層是永凍層。凍土層的厚度從高緯到低緯逐漸減薄,以至完全消失。
  •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或並非溫室氣體!
    一直以來,導致全球變暖最主要的原因都被認為是因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其中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所以許多科學家們都呼籲我們要節能減排,使用清潔能源的產品,要低碳生活,從生活的各個方面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2015年全球塑料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達17億噸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Global Carbon Footprint of Plastics)的文章顯示,2015年全球常規塑料的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 地震導致海底甲烷釋放 成溫室氣體自然源頭
    德國和瑞士一個科學家團隊的研究揭示,地震可以撕裂海底沉積物使儲藏的甲烷洩漏,而由此造成的這種溫室氣體排放應該被添加到全球氣候系統中碳排放列表之中溫室氣體分自然和人為兩種來源。能夠確定的自然來源包括火山爆發噴出吸熱的二氧化碳、冷卻的二氧化硫顆粒,以及陸地和解凍的凍土層中的甲烷。由人為造成最大的來源是二氧化碳,如燃燒煤炭、天然氣和石油,以及採伐森林和農業造成的甲烷排放。甲烷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已日益受到關注,雖然它在大氣中存留的時間相對較短,但它在捕獲太陽熱量方面比二氧化碳更強烈,超過25倍。
  • 日本討論溫室氣體減排長期措施 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中國網7月5日訊 據共同社月5日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5日召開了旨在討論溫室氣體減排長期措施的專家會議。為了在確保經濟增長的同時採取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舉措,會議將制定促進可再生能源和節能領域投資及技術革新的措施。會議成員以經團聯和日本商工會議所等工商界和研究人員為主,最晚將在明年春季匯總意見。
  • 導致全球變暖的第二大溫室氣體,你知道是什麼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製作出導致全球變暖的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的3D視圖,從中可以發現其地面來源的多樣性以及在大氣中的運動行為
  • 可燃冰分解會促進氣候變暖?並不會釋放大量甲烷氣體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可燃冰分解不太可能導致大量甲烷氣體釋放進入大氣層。
  • 全球變暖是因為吃豬肉?溫室氣體排放量到底和豬肉有沒有關係?
    全球變暖的話題每年都提,但是每年的成效似乎都微乎其微。這回全球變暖的鍋又甩給了中國。環保組織WildAid(野生救援)曾向中國人發出呼籲:少吃豬肉,保護地球。原因是,中國消耗的肉食比其他國家都多,其中豬肉消耗量佔據全球豬肉消耗總量的一半。同樣的言論也曾在2014年出現在英國的《經濟學人》當中,他們認定中國人養豬、吃豬肉大概率造成了全球變暖的事實。
  • 全球變暖問題嚴峻 各國力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原料,但同時,它又是具有溫室效應的氣體,對地球熱量平衡有重要影響。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引起全球氣溫上升。而氣溫升高將導致兩極冰蓋縮小,融化的雪水可使海平面上升20~140cm,對海岸城市會有嚴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