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本周,隨著國際媒體對英國石油公司(BP)最近發布的《2020年能源展望》(Energy Outlook 2020)中石油市場預測的關注,世界各地的環保人士都大開眼界。
英國石油公司(BP)表示,石油需求可能永遠不會回到2019年的水平,有關石油峰值的舊理論似乎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就在人們消化英國石油能源報告之際,歐佩克(OPEC)公開報告表示,將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下調40萬桶/日,預估平均需求減少950萬桶/日,此前預估減少910萬桶/日。
歐佩克預計2021年石油需求將增長660萬桶/日,這也比之前的預測低了40萬桶/日。歐佩克將此次下調歸咎於新冠疫情影響下的經濟問題。
儘管歐佩克的報告確實影響了油價,但英國石油公司(BP)《2020年能源展望》(Energy Outlook 2020)造成的影響更大。兩者都表明,美國在恢復石油需求方面將面臨巨大限制,但對歐洲和中國的需求略顯樂觀。
經合組織(OECD)石油需求預計將緩慢復甦,但航空業需求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復甦。
近幾個月來,英國石油巨頭——英國石油公司(BP)因推動綠色未來發展而成為新聞焦點,這在該公司報告中已經不止一次提到了。
但其能源前景評估可能是迄今最令人震驚的。報告指出,如果各國政府在減少碳排放方面更加積極,石油需求可能永遠無法從目前的低迷中恢復。
報告還指出,由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未來30年石油需求可能會大幅下降。
儘管該報告描繪的石油行業陷入絕路的畫面佔據了各大媒體頭條,但有幾個理由讓人們對該報告的預測持懷疑態度。
原因一
目前我們正在經歷的需求下降是由新冠疫情影響的,這是一個在某種程度上將會消退的黑天鵝事件。
與此同時,許多人似乎忘記了在新冠出現之前,由於市場上和庫存中有太多石油,需求前景就已經很黯淡了。
最終,國際石油公司和歐佩克將不得不採取行動應對這種供應過剩的情況,而當它們採取行動時,石油需求將積極回升。
原因二
是經濟原因。能源和電力需求的增長,不是在經合組織國家,而是在其他國家,主要是在印度、中國、中東和北非地區和非洲。
這些是不可避免的。新冠引發的經濟和貿易中斷甚至可能增加石油和天然氣需求,這是因為對目前以中國為重點區域生產中心的重新分配可能會增加運輸的能源需求。
原因三
媒體和分析人士需要開始將他們的油氣評估分為兩個主要區塊:國際石油公司(殼牌、雪佛龍、英國石油、埃克森、埃尼和道達爾)和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ADNOC、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等)。
國際石油公司的未來可能就像英國石油公司所描繪的那樣,因為金融市場和投資者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
如果維權股東和媒體、政府的壓力迫使國際石油公司變得更環保,它們可能會面臨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達到峰值的現狀。
投資減少,再加上收入、利潤率和股息下降,將成為主要威脅。然而,國有石油公司和像Petrofac這樣的獨立石油公司可能會看到一個光明和繁榮的未來。
即使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有一天達到頂峰,對NOC石油的需求也會增加。國際石油公司產量下降將把需求轉向國有石油公司和新公司。
如果像英國石油公司(BP)和媒體分析師所指出的那樣,未來幾年存在石油需求達到峰值的威脅,那麼國際石油公司將遭受損失。
儘管尚未得到倫敦、海牙和其他一些地方的承認,但他們缺乏積極的戰略和對自身實力的高估已經變得很明顯。
過去的集成油將由未來的新七兄弟移除或取代。它們的利潤率和金融實力不同,因此未來10-15年不太可能出現石油峰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輿情,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