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石油將生產「細菌」燃料 替代汽油

2021-01-09 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分隨著全球石油資源儲量的告急,汽油油價也呈現出不斷攀升的趨勢,為解決目前全球汽車產業對於汽油燃料的依賴,除研發新能源市場外,多家公司也開啟了新燃料技術的研究。經查閱多方資料後發現:英國石油公司正與杜邦合作試圖更多的使用生物燃料作為替代品降低對原油的依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目前乙醇是作為替代物最常被加入到汽油中的替代品,而「丁醇」則被論證為另一項新的汽油替代物。丁醇的生產來自玉米,但需要長時間發酵才能夠獲得可以成為燃油替代品的丁醇。英國石油公司通過與杜邦的合作,希望通過利用一種「細菌」加入到玉米的發酵過程,從而加速丁醇的生產(最短可以縮至數小時),以此替代汽油。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2012年底,英國石油公司bp與杜邦公司達成和合作關係,並組建了生物丁醇合資企業,而杜邦在2011年底新成立的「工業生物科技事業部」則將在該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對於該部門的重要性,杜邦大中華區總裁蘇孝世曾表示:「生物科技是杜邦三大發展策略中重要的一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目前杜邦已成功研發出能將玉米芯和秸稈為原料,生產纖維素乙醇。隨著杜邦公司與英國石油公司的合作,通過合資企業的建設,加快該技術應用並有效推動了生物丁醇生產的商業化。而該項技術是指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加速整個分解時間。根據杜邦公司的預測,通過全新技術可將自然界中可能需要上萬年才能實現的過程,僅需幾個小時就能完成。作為汽油中的一種,未來該技術推出後,將大幅提升乙醇汽油的出產量,從而緩解目前對於石油的依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根據杜邦的未來規劃,該公司希望通過生物科技的研發同時帶動農業和食品以及材料科學等方面的進步。而對於杜邦未來重要業務的布局,該品牌生物科技中國區總監支凌雲介紹到:農業可以提供原材料,以滿足材料部門的需求,而生物科技則在兩者中間起到過度作用,從而進一步降低對於環境的汙染及成本。同時根據杜邦的財政規劃,其每年約20億美元的費用,有近一半分給了2011年剛成立的生物科技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新技術的應用有望緩解目前正日益嚴重的石油資源危機問題,同時隨著杜邦和英國石油公司bp兩家的合作,將進一步縮短該項技術的研發時間。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相關焦點

  • 美國矽谷公司用轉基因細菌生產石油
    新華網倫敦6月20日電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日前報導,美國矽谷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能變廢為寶並產出石油的細菌。矽谷LS9公司的高級主管格雷格·帕爾說,通過給轉基因的細菌「餵食」農業廢料,如刨花或麥稈,可以讓這些細菌奇蹟般分泌出石油。
  • 燃料酒精和甲醇是否可以成為未來能源、植物也能生產石油嗎
    酒精作為燃料,對環境的汙染比汽油、柴油小得多;生產成本與汽油差不多;用20%的酒精和汽油混合使用,汽車發動機不必改裝,具有獨特的優點。其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有「木材酒精」作為液體燃料供應汽車使用了。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酶製劑工業不斷擴展,許多發達國家普遍採用澱粉酶代替麥曲和液體曲。用酶法糖化液生產酒精,其發酵率高達93%,大大提高了出酒率。
  • 化石燃料的時代或將結束 石油出口國訴諸綠色能源
    中國網1月22日訊 據英國媒體《衛報》報導,自近日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後,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石油出口大國紛紛控制國內化石燃料的使用,力求出口利益最大化,訴諸於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
  • 奧迪將投資研發「氣」油 利用細菌生產
    繼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技術後,奧迪正在研發全新的「氣」油,其有望成為一種新的能源燃料。近日奧迪公司可持續產品開發部負責人Reiner Mangold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採用創新技術能夠實現可再生燃料的生產,通過與法國全球生物能源公司,我們已經向『碳中立』汽車願景邁出了新的一步。」
  • 用一氧化碳類氣體生產乙醇燃料
    用一氧化碳類氣體生產乙醇燃料 來源:環球能源網 2007-08-21 09:10     位於奧克蘭的蘭澤科技公司周一宣稱已經研發出一種由細菌消耗一氧化碳來生產乙醇的新工藝
  • 美華裔教授從細菌獲取生物燃油 有望規模生產
    過去兩年中普通汽油全美平均價每加侖從1.9美元直升到3.5美元,加州更是突破4美元,人們對新型綠色燃料取代傳統化石燃料的願望越發迫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助理教授張嘉瑜(Michelle Chang)和她的研究團隊,用基因轉換和替代酶的方式從大腸桿菌中獲取可替代汽油和柴油的生物燃料丁醇。這個突破性發現令人們有望從加油站購買到低成本綠色生物燃料。
  • 觀點文章|石油成分提取產品無可替代,但是燃料,我選擇新能源
    這段時間我查閱了特別多的資料,尤其是近幾年的,不經意翻到英國的BP公布的每年的世界能源匯總年總結,在這裡面不難看出,在世界層面的能源消費中,石油所佔比例依然佔到三成以上,同時,不但沒有如大家想像的消費類降低,反而保持了平衡甚至有上升的趨勢。下圖是中國10年至19年石油年消費量的增長圖。
  • 科學家發現「嗜極細菌」 或成未來燃料來源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2月3日報導,在不遠的將來,汽車、火車與飛機的動力,或許可由利用一些極端細菌而獲得。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3日報導,科學家「無意間」在極高鹽度與鹼性環境中發現一種細菌,它能夠產生氫。而氫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是汽油或柴油的3倍,且氫也可用在燃料電池,效率據稱是燃燒引擎的兩倍。
  • 石油會成為「白菜價」嗎?替代品獲得重大突破
    難道是水變汽油?肯定不是這種離譜的情況。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是一項國際研究合作標誌著生物丁醇的商業化生產邁出了重要一步,使生物丁醇作為汽油發動機燃料的替代品及為遠離化石燃料鋪平道路。根據科學報告指出,科學研究人員們開發了一種新的金屬有機框架(MOF),它能有效地將「生物丁醇」從生產燃料所需的發酵生物質的發酵液中分離出來,能夠產生更加「純」的丁醇物質,這樣在使用的時候可能會更加好一點。其實這就像是我們說的石油一樣,那就是可以在「純度」上提升,不是有92/95/98等油質的區分,其實這就是一個道理,所以說分離得越好,那麼使用的效率也就更加好。
  • 科學家發現生產乙烯新方法,可以替代化石燃料來源來生產塑料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細菌可以產生化學乙烯的方法,這一發現可能導致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新型生產塑料的方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該研究於今天(2020年8月27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表明該細菌產生的乙烯氣體是代謝硫的副產物,它們需要生存。
  • 甲醇為什麼可以是「汽油」?甲醇汽油的這些你真的懂麼?
    甲醇為甚麼可以是「汽油」,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甲醇甲醇可以代替汽油加到車裡使用是吧?大家在學有機化學的時候知道甲醇的分子式是CH3OH屬於羥基化合物,而汽油是5碳到12碳的烴類化合物的混合物,都是可以燃燒的。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原油蒸餾、催化裂化、熱裂化、加氫裂化、催化重整、焦化等煉油過程都產生汽油組分,但從這些裝置直接生產的汽油組分,不單獨作為發動機燃料,而是將其按一定比例調配,輔以添加劑,如以前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如今普遍添加的乙醇組分等,調合成滿足一定質量規格要求的商品汽油。
  • 石油會枯竭嗎?為什麼幾十年前預測現在會枯竭,但是還有很多石油可採?
    就石油而言,《增長的極限》認為當時全世界剩下的石油將在1990年用完,可惜這類預測總是以靜態的思維考慮問題。事實上,在人類普遍使用石油作為燃料前,人們恐慌的是另一種化石燃料將要用完——煤炭,蒸汽機的燃料。
  • 能量密度vs成本 燃料電池和鋰電池誰將主宰動力電池市場?
    但展望未來,我們判斷人類能源結構已經到了再次大變革的前夜,石油將有望在30年內被全面替代,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氫能源將成為新的主導能源!  石油時代將被全面替代  農耕文明發展後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有限的土地資源最終無法支撐人口進一步的增長。化石能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同樣面臨著資源稀缺性的制約。
  • 美國燃料電池技術獲重大突破:或將取代汽油發動機
    日前,電哥從媒體處獲悉,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領取取得了重大突破。據悉能夠使得固體燃料電池技術的推廣成本大幅降級,在獲得更高效能的同時還能降低汙染,未來或有望取代汽油發動機。
  • 專家建議:新能源汽車燃料可甲烷化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指出,理論上90%的傳統石油化工產品可以通過生物製造獲得,加快培育生物製造高技術產業是發展低碳經濟、實現化工原材料和能源化學品石油資源替代的戰略途徑,也是破解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構建可持續的現代化發展之路的戰略選擇。發展生物製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成為昨天參加論壇的專家的共識。
  • 石油真的可以人造?
    如果這一想法得以實現,「不可生」的石油將變成「可生」。 其實,早在19世紀時,人們已經可以從油頁巖中生產一些諸如煤油、石蠟、化學肥料等「石油產品」。二戰前夕,德國就開始通過液化煤炭製備「人造石油」;1927年,德國建成了世界第一個煤炭直接液化工廠;1934年,德國又建成世界第一個煤炭間接液化工廠。隨後的幾十年間,多種「人造石油」技術相繼投入商業生產。
  • 科學家稱有望利用大豆根部固氮細菌將一氧化碳變燃料
    這種酶名為釩固氮酶(Vanadium nitrogenase),還可以將常見工業副產品一氧化碳(CO)轉化為丙烷。 固氮菌將一氧化碳變燃料 丙烷是一種點燃後形成藍色火焰的氣體,全美火爐排放的氣體都含有丙烷。釩固氮酶通常可以從氮氣中生成氨。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
    1.石油石油主要含C、H元素,同時含有少量的S、O、N等元素。它是一種混合物,由各種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組成。石油中大部分是液態烴,而在液態烴裡又溶有少量氣態烴和固態烴。(1)石油的分餾石油的分餾就是利用石油中各種烴的沸點不同,分離出不同沸點範圍的產物的過程,它是一種物理變化。石油通過分餾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燃料油、瀝青等。石油的分餾所得的汽油叫做直餾汽油,多為飽和烴。
  • 專家講堂|關於人體健康、安全應用和環境影響,你對甲醇燃料有許多...
    我國正在推動甲醇汽車推廣應用,以實現汽車工業自主化;推廣甲醇燃料應用,以替代石油實現能源安全;開展低碳清潔燃料應用,以實現環境友好的戰略目標正在步入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   2018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7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46%。儘管2019年數據沒有發布,但我想不會好於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