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谷公司用轉基因細菌生產石油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倫敦6月20日電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日前報導,美國矽谷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能變廢為寶並產出石油的細菌。

矽谷LS9公司的高級主管格雷格·帕爾說,通過給轉基因的細菌「餵食」農業廢料,如刨花或麥稈,可以讓這些細菌奇蹟般分泌出石油。

矽谷LS9公司以及附近的另外幾家公司放棄軟體和網絡化等傳統高科技研發工作,轉而研究生產一種叫做「石油2.0」的產品,能夠與石油互換。這種新型燃料不僅可以再生,而且負碳排放,即該燃料的碳排放量少於其原材料從空氣中吸入的碳量。

帕爾解釋說,實驗室裡使用的細菌是單細胞微生物,每個細菌大小僅為螞蟻的十億分之一。這些細菌改變基因前是工業用酵母菌或非致病性大腸桿菌的菌株,LS9公司對它們的脫氧核糖核酸進行了重組。由於原油可輕易從脂肪酸中分離,酵母或大腸桿菌在發酵過程中通常就可生成脂肪酸,因此不用太費勁就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利用轉基因細菌發酵生產燃料與利用天然細菌生產乙醇燃料的程序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前者省去了耗能的最後一道蒸餾工序,因為轉基因細菌的分泌物馬上就可加入油箱。

相關焦點

  • 轉基因細菌幫幫忙:如何改造細菌基因用於疾病治療?
    目前有好幾家公司正在測試經過基因改造的細菌是否可用於治療大腦,肝臟和其他器官的疾病,甚至用來殺死其他有害的微生物。儘管美國監管局已批准將幾種經過基因改造的細菌作為一種基因治療方式進行試驗,但在微生物相互傳遞DNA的能力是否會造成長期安全風險方面仍存在爭議。  將細菌作為基因治療載體的想法始於上世紀90年代,但早期的臨床試驗結果差異顯著。
  • 英國石油將生產「細菌」燃料 替代汽油
    分隨著全球石油資源儲量的告急,汽油油價也呈現出不斷攀升的趨勢,為解決目前全球汽車產業對於汽油燃料的依賴,除研發新能源市場外,多家公司也開啟了新燃料技術的研究。經查閱多方資料後發現:英國石油公司正與杜邦合作試圖更多的使用生物燃料作為替代品降低對原油的依賴。
  • 美國人眼中的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生物(GMO)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以某種方式改變或修改DNA的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轉基因生物已經被另一種生物體的DNA所改變,無論是細菌、植物、病毒還是動物,這些生物通常會被稱為「轉基因」生物。例如,蛛形綱動物蜘蛛的吐絲基因可以植入普通山羊的DNA中。
  • 用一氧化碳類氣體生產乙醇燃料
    用一氧化碳類氣體生產乙醇燃料 來源:環球能源網 2007-08-21 09:10     位於奧克蘭的蘭澤科技公司周一宣稱已經研發出一種由細菌消耗一氧化碳來生產乙醇的新工藝
  • 什麼是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生物(GMO)是一種通過基因工程以某種方式改變或修飾其DNA的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轉基因生物已經被來自另一種生物的DNA改變,無論是細菌,植物,病毒還是動物; 這些生物有時被稱為「轉基因」生物。例如,來自蜘蛛的遺傳學可幫助節肢動物產生絲,可插入普通山羊的DNA中。
  • 轉基因戰爭風雲再起,攸關亡國滅種,你如何參戰?
    轉基因到人類餐桌,就是真正危害大轉移,英國食品機構對於轉基因的的侵害原理,他們的研究院指出:插入到轉基因大豆裡的基因會轉移到生活在我們腸道裡的細菌的DNA裡面去,並繼續發揮作用。 轉基因食品,其實就是利用轉基因生物技術獲得的轉基因生物品系,並以該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轉基因食品在種植、生長過程中,與非轉基因作物有很多區別,對土壤和周邊的生態環境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 矽谷之後是「矽山」: 美國科技公司追夢奧斯汀
    (原標題:矽谷之後是「矽山」: 美國科技公司追夢奧斯汀)
  • 用化學常識解釋轉基因
    有一種細菌,叫蘇雲金桿菌。蘇雲金是德國的一個地名,100年前在那裡發現了這種杆狀的細菌,就用地名命名細菌的名。蘇雲金桿菌英語縮寫為Bt。它產生一種蛋白質,叫Bt蛋白,可以毒死鱗翅目害蟲,因此被製成生物農藥,但是藥效期只有3天,需要一遍遍噴灑,這就增加了勞動成本和投資成本,反而不如噴灑化學農藥成本低。
  • 為了讓你吃上「人造肉」 這些矽谷公司也是蠻拼的
    如今已經有數十家這樣的「人造肉」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同人工智慧、區塊鏈、虛擬實境等一樣炙手可熱,好幾家的估值超數億美金,比爾·蓋茨、謝爾蓋·布林、楊致遠和李嘉誠都是其背後的投資人。吃人造肉,開無人車,已經成為矽谷的一個風尚。
  • 美國已許可生產轉基因蚊子,網友:下一步是不是基因武器?
    中國人一向對轉基因技術很敏感,很多人不吃轉基因蔬菜,覺得有潛在危險。雖然很多人主動躲避轉基因,但轉基因技術卻在不斷靠近我們。最近,美國就許可了生產轉基因蚊子,用以遏制自然界蚊子的數量。很多網友擔心,轉基因技術會不會武器化?
  • 用轉基因動物還能獲取治療人類疾病的重要蛋白質
    1967-1970年R.Yuan和H.O.Smith等發現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為基因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1972年Bery等將SV-40病毒DNA與噬菌體P22DNA在體外重組成功,轉化大腸桿菌,使本來在真核功能中合成的蛋白質能在細菌中合成,打破了種屬界限;1977年Boyer等首先將人工合成的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14肽的基因重組入質粒,成功地在大腸桿菌中合成得到這
  • 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美國不怕轉基因嗎?
    目前轉基因技術已經在農業、醫藥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轉基因大豆油已經佔據大豆油市場90%以上的份額,嬰兒剛出生就要接種的B肝疫苗就是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基因工程疫苗。幾年前牛津昆蟲技術公司在巴西雅克比納地區投放轉基因蚊子後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地蚊子的數量急劇減少。不過也有生態學家站出來說事情的發展並非和想像的一樣,說當地的蚊子出現了「交配歧視」,選擇不與轉基因蚊子交配產生下一代。甚至還說轉基因蚊子對殺蟲劑的抗藥性可能會增加。 這些說法有的非常荒誕。就像小鳥沒有鑑別轉基因作物的本領,小鳥遇到轉基因糧食也會照吃不誤。
  • 釋放7.5億隻轉基因蚊子,美國不怕轉基因嗎?
    目前轉基因技術已經在農業、醫藥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轉基因大豆油已經佔據大豆油市場90%以上的份額,嬰兒剛出生就要接種的B肝疫苗就是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基因工程疫苗。幾年前牛津昆蟲技術公司在巴西雅克比納地區投放轉基因蚊子後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地蚊子的數量急劇減少。不過也有生態學家站出來說事情的發展並非和想像的一樣,說當地的蚊子出現了「交配歧視」,選擇不與轉基因蚊子交配產生下一代。甚至還說轉基因蚊子對殺蟲劑的抗藥性可能會增加。這些說法有的非常荒誕。
  • 聽故事【小牛頓】追根究底 · 轉基因食品、冷凍食品
    所謂轉基因食品, 就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並使其有效地表達出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質),此過程叫轉基因。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菸草)於1983年誕生,到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研製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1994年在美國批准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
  •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危害嗎???
    為此,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國家的政府農業部門緊急成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組,對轉基因種植區開始全天候的嚴密監控措施。   十九、英國的權威科學雜誌《自然》刊登了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約翰·羅西的一篇論文,論文中指出,蝴蝶幼蟲等農田益蟲吃了撒有某種轉基因玉米花粉的菜葉後會發育不良,死亡率特別高。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崔永元解釋稱,自己沒有辦法阻止轉基因食品的進口、種植,但是他建議在商場設置轉基因食品專櫃,剩下的商品保證不含轉基因,那麼誰願意吃轉基因食品就誰買。     轉基因食品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有大部分人還不願意吃轉基因食品,但轉基因食品已無處不在,我們無法預測這項技術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但我們清楚這種毀壞將是不可逆的。
  •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隻轉基因蚊子 我們常說哺乳動物現在統治著地球,人類作為哺乳動物進化的巔峰之作,更是稱為地球的霸主級生物。 乍一看確實是這樣,我們貌似沒有真正的天敵。
  • 解密「吃」石油細菌
    昨天,南開大學泰達生物技術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王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南開大學在世界上首次揭開可以降解重油的細菌的奧秘,破譯了這一細菌的全基因組密碼,揭示了其遺傳信息並首次發現重要的代謝途徑,為今後石油開採、石油運輸和解決石油汙染等難題帶來新的原動力。
  • 轉基因食品的危害你知多少?
    轉基因食品無處不在:土豆,西紅柿,木瓜,大豆油,色拉油,調和油,飲料,奶粉,餅乾……1998年,美國媒體報導了對英國羅伊特研究所普斯陶教授的專訪,他警告人們關注未充分證明其安全性就已經推廣的轉基因食品,經過試驗:用轉基因土豆餵老鼠後,老鼠發生器官生長異常,體重和器官重量減輕,並且免疫系統遭到破壞。
  • 轉基因之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內切酶
    隨後,史密斯和他的同事不斷地重複著從細菌提取物中分離蛋白質的工作,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枯燥乏味後,喜悅和滿足終於降臨:他們最終找到了限制性內切酶,還發現甲基化酶能夠通過用碳原子和氫原子來保護細菌本身的 DNA,以免被限制性內切酶「大卸八塊」。現在我們知道了整個發現的過程,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開始有科學家將這種酶作為研究工,因為它能切割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