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說別人只會耍手段,陰謀詭計。那你知道什麼是陰謀詭計嗎?陰謀詭計主要就是陰謀。那什麼是陰謀呢?陰謀就是在私底下進行,不能讓別人知道的,如果被別人知道就會很容易找到破解之法的。我們經常說別人的陰謀多厲害,但是我們卻不明白其實陽謀才是真正的厲害,可是比陰謀厲害多了。而且陽謀一開始就將自己的計劃公眾與眾,讓對方迫於無奈,不得不中招,陽謀是完全可以見光的。
二桃殺三士。這個典故是出自《晏子春秋》,春秋時期齊景公手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武藝高強,三人仗著手中握有兵權,目中無人,齊景公覺得三人必成大患,晏子就想出了一個「二桃殺三士」之計。齊景公召來三人,賞賜他們兩個大桃子,但桃子只有兩個,齊景公就讓三位將軍根據自己的功勞來分配。公孫接和田開疆都拿了一個桃子,古冶子說論戰功他是第一,但是他們兩人卻搶了桃子,他拔劍罵兩人無恥。古冶子難以接受,自刎而死,看著古冶子的屍體,兩人十分愧疚,於是兩人紛紛拔出寶劍自殺,齊景公靠著兩顆桃子,殺了三人。
圍魏救趙。戰國七雄中魏國是第一個稱雄的,強大的魏國派出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於是趙王急忙向便向齊國求救。齊王二話不說當即派出了軍隊,但他們卻沒有直奔戰場去硬槓魏軍,而是趁魏國後方空虛而直接包圍了魏國的都城,前線的魏軍迫不得已,只能放棄圍攻趙國馬上回援國都,最後魏軍在回去的路上又遭到了齊軍的伏擊,損失慘重。這個著名陽謀是孫臏謀劃的,直接坑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推恩令。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就大肆封賞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在劉邦去世之後,都已經成了氣候,大大威脅到了中央集權。漢景帝雖然採用削藩,但引起了「七王之亂」,漢武帝繼位之後,打算繼續削藩,但又怕諸侯王再起禍端。
主父偃就上書漢武帝,建議推行「推恩令」也就是規定諸侯王可以將土地分給子孫為列候。看上去是施恩惠,實則是無形當中削弱諸侯王的實力,同時還可以避免諸侯王起兵霍亂。
這三個陽謀都是歷史上著名的陽謀,而且可以說是無解的陽謀。其實陽謀就是讓人明知道前面是坑也要跳,是光明正大的計謀。